為什麼平定安史之亂頭號功臣是李光弼?

香草豆子


雖然世人更熟悉郭子儀,但平定安史之亂的頭號功臣確實是李光弼,李光弼一直都是平定安史之亂的主要將領,其軍事才能在當時是最強的。收復常山郡、太原之戰、河陽之戰和擊敗袁晁等都是李光弼的戰功,所以《新唐書》中說李光弼“戰功推為中興第一”。

李光弼曾是四鎮節度使王忠嗣的部下,當時王忠嗣就很看重李光弼,認為“光弼必居我位”。後來王忠嗣被李林甫陷害致死,而李光弼在749年被朔方節度使安思順推薦為朔方副節度使,本來李光弼是很感激安思順的,但後來安思順想拉攏李光弼,於是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李光弼,李光弼知道後就託病辭官回了家。後來隴右節度使哥舒翰認為李光弼是個人才,就上表給李隆基,把李光弼召回了長安。

755年,三鎮節度使安祿山造反,李隆基急需軍事將領,郭子儀就把李光弼推薦給了李隆基,李光弼成為河東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也就是實際上的河東節度使。李光弼指揮的第一次戰鬥就是收復常山郡。李光弼帶領5000名朔方軍攻打常山,俘虜史思義,在史思義的建議下,李光弼兵分四路對陣史思明的兩萬騎兵,出奇制勝,叛軍損失很大。常山郡基本被收復。之後李光弼和郭子儀領兵取得了嘉山之戰的勝利,河北大部分地區被收復。

雖然李光弼取得了局部的勝利,但長安還是陷落在即,李隆基出逃四川,長安城不久陷落。之後,太子李亨在靈武僭越稱帝,拜李光弼和郭子儀為相,授尚書之職,仍領節度使之職。李光弼奉命鎮守太原,以阻擊叛軍。757年正月,太原之戰正式開始,史思明領兵十萬進攻太原,想在太原開一道口子然後進軍靈武。當時李光弼手中的士兵加起來還沒有一萬,士兵們未戰先怯,想修築防禦工事消極避戰。李光弼則認為臨時抱佛腳根本行不通,還不如一面積極防禦,一面選擇性進攻。當時李光弼讓一部人士兵在城牆上安裝石炮攻擊叛軍,又讓另一部分士兵挖地道直接通往叛軍大營。一下子斬殺了一萬多叛軍。而且,當時的叛軍出現內亂,安慶緒殺死了安祿山,史思明帶領一小部分兵退回到范陽,剩下大部分士兵對陣李光弼,被李光弼組織精兵斬殺了七萬餘級。太原之戰是典型的以少勝多的戰例,極大地鼓舞了士氣,同時為大唐收復兩京奠定了基礎。

但在759年的相州之戰中,郭子儀、李光弼等九節度使率領20萬大軍攻打史思明的五萬大軍,卻因為唐軍沒有統一指揮而只是有一個宦官魚朝恩來監督,致使唐軍大敗。魚朝恩把戰敗原因歸於郭子儀,郭子儀的兵權被收回。李光弼接替了郭子儀的職位:朔方節度使和天下兵馬副元帥。成為平叛的最主要將領,在接下來的河陽之戰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最大程度牽制住了史思明的主力部隊。在此戰中,李光弼的部下李抱玉、僕固懷恩等都有出色的表現。

隨著李光弼戰功的不斷累積,宦官魚朝恩開始擔心李光弼功勞過大壓自己一頭,所以處處使絆子,在接下來的邙山之戰中,因為魚朝恩和僕固懷恩的懷私,致使唐軍大敗,不過這一次唐肅宗倒還是比較理智,並沒有問責李光弼。李光弼得以繼續領兵平叛。之後又擊敗袁晁,終於在763年,走投無路的史朝義兵敗自殺,安史之亂結束。

李光弼自安史之亂開始一直戰鬥到安史之亂結束,無愧於“戰功推為中興第一”的評價。但郭子儀被棄用、來瑱被誣陷致死等事件讓李光弼徹底怕了宦官,所以在安史之亂之後,李光弼退守徐州,不管唐代宗怎麼召見他、需要他,他就是不敢前去面見皇帝。這雖然是李光弼在消極的保命,但另一方面在別人看來就是擁兵自重,即便是他曾經的老部下,也這麼認為他而不再敬重他,這讓他鬱鬱寡歡,764年就病逝了,時年57歲。


蕭曉四姑娘


李光弼在“安史之亂”結束的後一年便去世,可以說他不世出的軍事才能就是為平定“安史之亂”準備的。李郭二人論軍中資歷,李光弼雖生在武將世家、世襲公爵,但直到“安史之亂”前四十多歲時還只是中級軍官。而年長10歲、武舉出身的郭子儀在差不多同樣年紀時已是鎮守西北的主將。在大戰之前郭顯然勝過李。

在平叛大戰中,李光弼歷經常山之戰、太原之戰、相州之戰、河陽之戰,幾乎未有敗績。雖說勝敗乃兵家常事,但是李光弼所取得的並非僅是一城一戰的勝利,他的每一場勝仗都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756年常山之戰前的形勢是:東都洛陽失陷、潼關失守,世之名將封常清、高仙芝被處死,哥舒翰落入敵手,長安危在旦夕。李光弼在這年2月發起常山之戰,率領步騎萬餘人和3000名太原弩手收復河北常山郡,摁住了處在叛軍南北咽喉上的戰略要地,鼓舞了軍心士氣。這一戰在當時的意義,不亞於抗日初期的平型關大捷。

757年太原之戰則是平亂的關鍵轉折點,李光弼在半壁國土淪喪、朝廷僅剩江淮地區賦稅支持的情況下,在太原以一萬人對十萬人,打出了極為漂亮的防守反擊戰,為收復兩京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此戰之後,唐肅宗將李光弼由薊郡公進封為魏國公。

759年相州之戰、河陽之戰中,李光弼的作戰行動牽制了史思明的主力,並在相州之戰後接替郭子儀擔任天下兵馬副元帥。尤其河陽之戰的大勝挫敗了叛軍的反撲,保障了潼關和長安的安全,在平叛戰爭陷入低谷時再一次提振軍心士氣。

李光弼是契丹酋長之子,他的戰功在當時和後世都得到了認可,唐肅宗賜他鐵券、名藏太廟、繪像於凌煙閣,唐代宗封他為臨淮郡王,這些都是在他生前就得到的榮耀,是人臣的極限了。

他的第一功臣身份並未得益於他契丹人的身份,在歐陽修等人編撰的《新唐書》中說,李光弼與郭子儀兩人起初齊名,被世人合稱為“李郭”,但是論戰功則是李光弼為“中興第一”,並讚譽李光弼有古良將之風。歐陽修身在宋遼對峙的時代,他能對敵國的族人下這樣的判語,除了無可否認的事實以外,不會有其它的依據了。


讀歷見聞


歷來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的英雄人物是值得人們銘記的,在安史之亂這場災難面前,就湧現出了一批奮勇當先,折衝千里的中流砥柱,死後被尊為“武穆”的臨淮郡王李光弼無疑就是其中最耀眼的人之一。

“克定禍亂”曰“武”,“佈德執義”曰“穆”,“武穆”就是平定戰亂,使國家安定下來,功德被傳誦的意思。提起武穆,我們首先會想到南宋的抗金英雄岳飛,會想到《倚天屠龍記》裡面憑此可以逐鹿天下的武穆遺書,由此可以想到凡是跟“武穆”的有關聯的人物必然不同凡響,而恰巧唐代的李光弼因為平定安史之亂,被譽為興唐戰功第一,又有臨淮遺法的故事流傳下來,因此可以說岳武穆和李武穆的命運有很多相似之處。

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唐玄宗剛愎自用,聽信軍中宦官誣告斬殺大將高仙芝、封常清,自斷手臂;又逼迫採用固守疲敵之策的哥舒翰出關迎敵,致使潼關和京都長安相繼陷落。潼關保衛戰的失敗使得唐軍和安史叛軍的形勢得到了逆轉,玄宗恐慌下帶著皇子皇孫如喪家之犬開始跑路,途中經馬嵬之變後太子李亨北上靈武另立山頭。

這時候唐軍在河北的勢力已經被史思明全部掃除,安祿山的下一個目標指向了河東的太原,拿下太原就可以長驅直入去摧毀唐軍當時的復興根據地靈武,於是一場決定唐軍復興大業的太原攻防戰拉開了序幕。

當時叛軍兵發四路,共計十萬之眾圍攻太原,而李光弼麾下的精兵都被抽調走了,身邊只剩下不到萬人的烏合之眾,手下的將領們都非常害怕,就建議李光弼加固城池等待援軍。李光弼對眾人說:“太原城方圓不下四十里,如果修城的話,賊軍來了而我們還沒修完,這是沒有遇到敵人卻先讓我軍疲累。”。

他一面嚴明軍令,和士卒同甘共苦,在城外挖掘壕溝抵擋敵軍;一面在城中不斷髮現有才能的人,人盡其用,最後在士卒中找到了三個善於挖地道的人,乘著叛軍在城外尋釁辱罵之際把地道挖到叛軍營中,斬殺數千人,俘獲上萬。

此外還在城頭大量安裝石炮打擊敵人士氣,使得叛軍傷亡很重,叛軍由於傷亡慘重不得不停止攻擊,圍城待援。這時候李光弼又假裝城內已經無力支撐,假意投降,乘叛軍欣喜沒有準備的情況下驟然殺出,至此叛軍徹底喪失了士氣。

後來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所弒殺,安慶緒命令太原之戰的指揮者史思明回去防守大本營范陽,李光弼抓住時機大破賊軍,一戰斬首七萬餘,太原之戰取得了全面勝利,這場勝利被稱為平亂戰爭中的首次重大勝利,對唐軍有著轉折性的戰略意義,也為唐軍之後收復洛陽和長安打下了基礎。

縱觀這次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役,李光弼的軍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展現,整個戰役中他治軍嚴明,令行禁止,使得一幫鬆散的烏合之眾成為戰勝叛軍的雄師勁旅。心胸開闊,善於聽取不同意見,不因身份而產生偏見,才能夠發現隱藏在軍中的能人異士。戰術運用靈活巧妙,又機智多變,當叛軍士氣正盛的時候挖掘壕溝消磨叛軍士氣;當進入僵持時,通過地下挖通道,天上拋飛石打擊叛軍力量和士氣;當叛軍士氣低迷時,又使用詐降計進一步打擊叛軍士氣;最終乘叛軍內部不穩,士氣消磨殆盡的時候大破叛軍,取得全面勝利。難怪《舊唐書》中認為即使孫武、吳起、韓信、白起這些古代名將比起李光弼來也“或有愧德”。

後來李光弼又相繼與史思明大戰河陽,與袁晁義軍對陣衢(qú)州,都相繼取得了重大勝利,因功勳卓著,被封為臨淮郡王,賞賜丹書鐵券,畫像掛在凌煙閣,名字刻在太廟,享受與國同休的榮耀。

雖說瓦罐難免井邊破,將士難免陣上亡,但可惜的是忠臣猛將往往不是犧牲在戰場上,而是被君主所猜忌,被小人所讒陷。當宦官魚朝恩、程元振因嫉妒而起的讒言觸碰到代宗的猜疑時,原來對李光弼信服的部下都得到了極大賞賜,從此驕橫跋扈,不再把李光弼放在眼裡,李光弼難以忍受種種折辱終於憂鬱成疾,去世的時候僅五十七歲。

在安史之亂的平定過程中李光弼與郭子儀都立有大功,而李光弼所指揮的太原戰役和河陽之戰對唐王朝的中興作用是很大的,所以後世評價是李光弼中興戰功第一,而不是功勞第一,整體功勞上還是郭子儀更勝一籌。這主要是兩人性格上不一樣,所以李光弼憂憤而死,郭子儀卻安然度過被猜忌的時月,安享富貴。


鵬雲史話


發生在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亂,是影響中國古代史進程的一次戰亂,盛唐由此終結,從此進入藩鎮割據的動盪時期。而說到平定此次兵亂的功臣,人們首先會想到兩個人:郭子儀和李光弼。這二位的功勳確實不可磨滅,郭子儀也因為重振唐朝江山而德高望重,一直享有很高的待遇和聲譽,不過郭子儀這個人有個缺點:不太善於整頓軍紀,其部隊紀律有點渙散,偶爾會在決定戰局的關鍵時期軍容慌亂,其實就具體戰術而言,他不如李光弼。李光弼精於用兵,在前線指揮若定,屢次力挫叛兵,尤其是常山、太原之戰,威震敵膽,名聞天下,被評為“戰功推為中興第一”,賜丹書鐵券,並且在凌煙閣留下畫圖。就具體戰功而言,李光弼超過郭子儀。

郭子儀和李光弼的功績毋庸置疑,然而,還有一位的功勞,不在他們兩位之下,甚至所做的犧牲更大,卻不像郭、李一樣名垂青史,被後人稱頌,這一位是誰呢?他是僕固懷恩。

  僕固懷恩在平定安史之亂的歷次戰役中,都立下了赫赫戰功,甚至有時起了決定性作用。僕固懷恩是鐵勒僕固部的人,從安史之亂髮生開始,他就投入唐軍的隊伍,參與了平叛行動,長期跟隨郭子儀和李光弼指揮作戰。他在陣前十分勇敢,常常身先垂範,奮勇殺敵,也以此嚴格要求自己的兒子,他的一個兒子僕固玢有一回與叛軍作戰被俘虜,但僕固玢並非真心投降,他趁機從敵人手裡逃回來,居然被僕固懷恩喝令斬首,“懷恩叱而斬之。將士懾駭”。

  在與安祿山、史思明叛軍作戰的過程中,僕固懷恩一家死難的達到46人,而且有三個女兒為和番而遠嫁。當然,如果只是這些,僕固懷恩還算不上唐朝的最大功臣,最重要的是,當時的唐軍與叛軍作戰,總是處於反反覆覆的拉鋸階段,即使像郭子儀和李光弼坐鎮,也吃過不少敗仗。當時有兩個指標性戰役,那就是收復長安和洛陽,憑藉唐軍當時的實力,要完成這個任務實在太困難了,此時的僕固懷恩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是他借來了回紇兵,極大增強了唐軍的戰鬥力,從而收復了東西兩京。

  唐朝在平定安史之亂和鎮壓黃巢起義的過程當中,都借用了外兵,後來對付黃巢起義軍,幾乎完全靠沙陀兵。因此僕固懷恩此舉對平定叛亂幾乎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同時,僕固懷恩在戰場上也不是吃素的,在公元762年,當李光弼隱退之際,他已經是天下兵馬元帥之副手,率軍大敗史朝義,第二次收復洛陽,然後用半年時間收復河北,再一次平息叛亂。

  可惜的是僕固懷恩有始無終,後來因為被唐朝猜疑而與長安對立,然而,他的功勳還是被唐朝記住了,他死的時候,唐代宗還連聲嘆息。因此,僕固懷恩也算是平定安史之亂的最大功臣之一。


香草豆子


在大唐平定安史之亂的艱難戰史裡,若論最為刷臉,特別是評書演義裡最出彩的名將,公認就是郭子儀。但要論最居功至偉的頭號名將,郭子儀卻要靠邊站,最當之無愧的,就是李光弼。

其實,只要看看南宋以前的各類史料,這個答案本身就沒有爭議,在唐宋時代諸多專業史家眼裡,契丹族硬漢李光弼,本身就有著強大的影響力和至高的地位。甚至宋朝人在評選歷代名將時,更將李光弼單列出來,與韓信衛青等人享受同等的待遇。直到明朝中後期,演義小說大興,漢族名將郭子儀在各路野史裡頻繁出風頭,才叫李光弼的身份越發矮化!

但是這一切,李光弼生前並不知道,相信縱然他知道,也不會在乎,這位盛唐第一名將王忠嗣的高徒,契丹族將門世家出生的硬漢,一生的信念,都是如此單純,不計較個人名利得失,只求為國浴血。甚至倘若他是個講究個人名利的人物,安史國難降臨時,第一個挺身而出的,也絕不可能是他。

事實上,當安祿山悍然舉旗造反時,李光弼還只是個京城武官,如果只想自家富貴,完全就可以腳底抹油開溜,但是他卻慷慨受命,率領五千男兒奔赴河北,出手就給了安祿山慘重打擊。一心想著要攻打長安的安祿山,背後被李光弼連番重拳打暈,河北大半郡縣全被李光弼拿下,眼看安祿山老巢不保。如果沒有他這一番黑馬般的表現,驕橫的安祿山騎兵,極有可能在唐王朝猝不及防間拿下長安,整個大唐乃至中國的歷史,恐怕就要改寫!

而在長安因為唐玄宗的瞎指揮淪陷後,大好戰局驟然逆轉,唐肅宗在靈武的悽風苦雨中即位,當時很多人都悽然認定,唐王朝恐怕撐不住了。但依然還是李光弼,再次帶著一支孤軍奔赴太原,上演了中國戰爭史上又一大奇蹟:硬是死扛十倍於自己的安史叛軍,守住了大唐王朝的門戶太原,保住了大唐反擊的生命線。

在戰事最白熱化的時刻,他把自己的帳篷建在城頭,讓每一個士兵都看到自己正在浴血,三軍士氣爆滿,終於挺過這絕境一戰,奄奄一息的大唐,是靠李光弼闖過了生死一線!

而真正奠定他無與倫比功業的,更有758年的河陽大戰。面對安史叛軍壓箱底的精銳,還有叛軍主帥史思明親自壓陣,李光弼慨然相向,他帶領的部隊,都是各個戰場敗退下來的潰兵,但他的軍營卻成了大熔爐,多麼慫包的兵馬,只要到了他的麾下,就是熱血滿腔。李光弼部下荔元非禮組成的敢死隊,硬是一氣衝開了優勢叛軍的陣營,打開了勝利之路。唐軍呼嘯追殺,一直視唐軍如草包的安史叛軍,遭到了空前慘敗!

這場勝利之後,李光弼在城牆之上,鄭重向著唐朝天子方向叩拜,三軍歡聲雷動。因為自此戰後,也許還有很多場戰鬥,但安史叛軍的精銳老底主力,已被李光弼消滅,這場國難,大局奠定。是這個忠勇的男人,帶領著風雨飄搖的大唐軍隊,闖過了生死攸關的坎!

哪怕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安史之亂平定的前夜,受盡誣陷的李光弼調任泗州,卻依然在重病纏身的情況下抱病上馬,平定當地叛亂,在部將們的淚眼婆娑中,為大唐流盡最後的血。763年,五十七歲的李光弼病故軍營,一直刻薄對待李光弼的唐王朝,這才想起隆重哀悼,賜予諡號武穆。這是後來的大英雄岳飛,也曾享有的待遇,但所有人都明白:李光弼,當得起!


我們愛歷史


唐朝“安史之亂”能夠平定,很大程度上仰賴兩大名將郭子儀、李光弼的忠誠和智勇。儘管李光弻的名氣沒有郭子儀大,但其治軍之嚴、戰功之巨並不遜色於郭子儀。尤其是在用兵之智上,李光弼更是無與倫比。

《新唐書。卷一百三十六。列傳六十一》評價李光弼說:“與郭子儀齊名,世稱‘李郭’,而戰功推為中興第一。”《冊府元龜。卷三百九十三》評論道:“自艱難以來,唯光弼行軍治戎,沉毅有籌略,將帥第一。”

唐肅宗登基後,李光弼奉命率景城、河間的五千軍士進入太原。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史思明、蔡希德率兵十萬進攻李光弱。當時精兵都去了朔方,李光弼部下士兵不到一萬,大家建議加厚城牆來防守,李光弼說:“城牆周長四十里,敵軍來了再修它,只會使我軍疲勞。”

李光弼命下屬拆居民房屋做成投石車,每輛車用兩百人起動拋石頭,石頭一落地就能砸死幾十個人,敵兵被砸死了十分之二。史思明造了一座飛樓,用木板遮蔽,壘土堆接近了城牆,李光弼派人從地下挖垮了土堆。史思明在城下設宴,命藝人到臺上唱戲嘲笑指責皇帝,李光弼派人挖地道抓獲了他們。史思明對李光弱的“地道戰”很害怕,把營帳移到遠處,軍士都嚇得只有看著地面才敢走路。李光弼一方面悄悄在敵營下挖坑,一方面假裝約定時間投降。到了約定時間,他命士兵守城,派將校詐降。史思明大喜。一會兒,敵營轟然塌陷,幾千名叛軍跌進陷坑,城上擊鼓吶喊,城中騎兵乘機衝出攻擊敵軍,俘殺了上萬敵兵。

李光弼在河陽之戰中與史思明對峙了一年。史思明有一千多匹戰馬,每天在河南邊洗馬,以顯示他兵強馬壯。李光弼便在諸營中選出有馬駒的母馬五百匹,等史思明的馬下河時,他也把母馬趕下河,然後讓城內的馬駒不停地嘶鳴,母馬便回頭奔向城中。史思明的戰馬多為雄馬,見母馬回城,便跟著渡過河來,跑進李光弼的軍營。史思明氣得七竅生煙但又無可奈何。


文史經緯


一個人的功勞,既要靠能力,也要靠機遇。

安史之亂初期,郭子儀率朔方軍攻擊河北,李光弼是他的副手。但很快唐朝有了潼關之敗,長安失守,皇帝西逃。郭子儀率主力回陝西甘肅勤王,這才給了李光弼獨當一面的機會。

此後唐朝戰略是北守南攻,李光弼守太原打的很漂亮,但多少有點地理優勢。

郭子儀則因為被皇帝太監猜忌,幾度削權,沒有太多發揮機會。或者是讓他掛帥卻不完全放權,失敗後讓他背鍋。到後來乾脆把郭子儀供起來當偶像,李光弼指揮全軍。

這種情況下,當然是李光弼立功更多了,郭子儀保住命就不錯了。

就算這樣,後面李光弼功勞大了,唐朝也是第一時間想招他入京像郭子儀一樣供起來。但李光弼不敢入朝,抗旨不去,結果名聲大損,再也指揮不動下屬,無法再立新功,鬱鬱而終。

中興三將,僕固懷恩被逼反氣死了。李光弼也被鬱悶死了。只有郭子儀福壽雙全,這就是差距啊。


荊人夜雨


755年 安史之亂爆發

整個安史之亂騷動的區域看起來很小,卻動了國本

01

契丹人李光弼(bì)也是“安史之亂”中升起的將星。

這顆將星分外耀眼,甚至超過了郭子儀,雖然他沒有郭子儀名氣大,但《新唐書》把李光弼排在了郭子儀前面,稱他為“戰功推為中興第一”,李光弼也就有了“大唐中興第一功臣”之稱,《舊唐書· 李光弼傳》更乾脆,說他比孫武、吳起、韓信、白起等名將,還牛那麼一點點,他們與李光弼相比,也“或有愧德”。

李光弼,今遼寧朝陽人,也是將門虎子,其父為左羽林大將軍李楷洛。

這位“大唐中興第一功臣”,卻差點淪為“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典範—— 天寶八載(公元749年),經朔方節度使安思順上表,李光弼被任命為朔方節度副使。

不料這個安思順有“私心”,見李光弼很有才,便想讓他當女婿,李光弼二話不說就辭了職,理由是我生病了,我要回家養病,實際上回家陪老婆孩子去了。

消息傳到隴右節度使哥舒翰耳朵裡,哥舒翰想,好你個李光弼,這種事你也做得出來,想回家就回家,一身本事不為國家做點貢獻,你不覺得可惜,我還覺得可惜呢。

哥舒翰便奏請唐玄宗,意思是不能便宜了這小子,不能讓他在家過小日子,唐玄宗便將把召回長安。

02

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郭子儀成了平叛主要將領。

除了哥舒翰,一直忘不了李光弼的,還有郭子儀,所以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奏請唐玄宗,希望能讓李光弼為平叛出力,唐玄宗便下詔,命李光弼為攝御史大夫,持節、河東節度副大使,知河東節度事兼雲中太守,後又加魏郡太守、河北採訪使。

平 安史之亂

李光弼第一次閃亮登場,是收復常山郡(今河北正定)。

常山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因為它像一個人的咽喉。

然而,李光弼率領的朔方軍僅有五千,而史思明第二天派來增援的軍隊,僅騎兵就有兩萬。

好在當地團練兵,綁了他們的頭兒史思義(史思明堂弟)來投降,李光弼馬上親自給他鬆綁,史思義十分感動,願真心歸順,並把叛軍動向,向李光弼和盤托出。

沒等李光弼採取行動,第二天,史思明的幾萬援軍就到了,李光弼虛心向史思義請教,史思義說,咱們的軍隊連日行軍,已經很疲勞了,不宜主動出擊,“不如按軍入守,料勝而出”。

李光弼認為他說得對,決定守城不出。

但這並不意味著把城門一關什麼也不幹,那叫消極防禦,只有笨蛋才會那麼幹,他要積極防禦,於是他安排五百弓箭手,手持勁弩,向敵人連番射擊,累了就歇一歇,歇好了繼續射,叛軍死傷慘重。

再這樣下去,所有人都會成為活靶子,叛軍只得退到野外。

這麼一折騰,肚子也餓了,先把肚子填飽了再說。

不料,叛軍剛開吃,李光弼就搞突然襲擊了。

能不能讓我們多吃幾口,做個飽死鬼?

到了陰曹地府再慢慢吃吧,那裡啥都有,還可以吃四川火鍋,而且有的是時間。

叛軍扔下吃的,急忙操傢伙,可是晚了,傢伙還沒操到手,至少五千人成了無頭鬼。

此戰的最大收穫,不是幹掉叛軍多少人,是一舉收復了常山郡九個縣的七個。

03

李光弼打仗有個特點,那就是靈活多變,不拘一格,能想他人之未想,能用他人之未用,為了打贏,玩點別人瞧不起的“下三濫”,也未嘗不可。

姑且把這種模式,叫做“李光弼模式”。

比如“美馬計”。

古希臘時期,希臘人用過“木馬計”,但那是神話,不一定可信,但是“美馬計”,至少有兩個中國人實實在在地用過,一位是戰國時期的李牧,一位就是李光弼。

李牧鎮守雁門關時,當時天兒熱,匈奴人把一百多匹好馬趕到河裡洗澡澡,李牧便命人放出軍中一百多匹母馬,系在自己這邊的河邊樹蔭下,聞到公馬的氣息,母馬們興奮極了,嘶鳴聲此起彼伏。

這是愛的呼喚,匈奴人的馬聽到呼喚,澡也不洗了,紛紛跑過來,投入愛的懷抱,被這邊全部趕入城裡,那邊的將領,帶人追過來搶馬,李牧早料到有這一出,預先埋伏了弓箭手,來一個射一個,後面的哪敢再追,紛紛“懸崖勒馬”。

李牧使“美馬計”

幾百年後的李光弼,幾乎複製了這個橋段。

那是公元759年,遭宦官陷害的郭子儀被唐肅宗奪了兵權,任命李光弼代替郭子儀為朔方節度使、天下兵馬副元帥,率五百親兵赴洛陽統帥朔方軍。

當年八月,李光弼撤出洛陽,轉移到河陽,兩個月後就遭到史思明進攻。

那時的馬兒又少又珍貴,戰馬尤其如此,史思明卻是個土豪,有良馬千多匹,每天輪流趕到河邊梳洗、放牧,既有炫耀之意,又可打擊政府軍士氣。

政府軍將士見了,果然有點沮喪。

李光弼卻在想,這些馬若是投誠,該有多好!

第二天,他讓將士們高價買馬,而且專買有孩子的母馬。

將士們不明其意,領導這是要幹啥?

拖家帶口的母馬,能上陣打仗嗎?

而且還高價收購,咱們的銀子,也是銀子啊,領導,您這命令,是不是有誤?

李光弼說快去執行,不執行才有誤,到時候別怪軍法無情。

按照他的吩咐,得馬五百匹。

一天,叛軍又把馬趕出來得瑟,在河對岸放牧,李光弼叫手下把母馬趕出來,把還在吃奶的小馬駒留在城裡。

牧馬的叛軍起初以為政府軍殺來了,一看對方打開城門後,出來的只有馬沒有軍隊,充其量有幾個遛馬的,也就不以為意。

母馬們雖然被趕到了河邊,心中卻掛念著城裡的孩子,不時回頭鳴叫;李光弼又命令士兵,想辦法讓城裡的小馬駒也叫起來,母子對鳴,彷彿在唱一首哀婉的歌。

叛軍的公馬聽到叫聲,草也不吃了,尤其是幾匹處於發情期的公馬,聞聲就朝這邊游過來。

愛情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的力量也是無窮的,其餘的公馬紛紛掙脫牧馬人的拖拽,朝母馬游過來,待它們上岸後,李光弼命令士兵放掉韁繩,母馬們紛紛朝城裡跑,去找自己的孩子。

它們的身後,跟著一串叛軍的公馬。

政府軍歡聲雷動,叛軍捶胸頓足。

史思明是啥反應?

不知道,至少,今後再也不敢如此顯擺了。

04

讓對方這麼多良馬“投誠”,只是更精彩情節的開始。

失去這麼多良馬,史思明氣得要死,作為報復,他下令點燃部分戰船,然後順流而下,打算燒掉政府軍的浮橋。

黃河把河陽分為南北二城,政府軍所駐之地,位於河中沙洲中所築的洋城,連通南北二城的是浮橋,這浮橋千萬不能有失,因為它是政府軍的生命線,所有補給,都是通過浮橋獲得。

李光弼早有防備,事先就命將士們,打造了不少鐵叉,用長長的木杆做柄,史思明的火船一靠近,將士們即用鐵叉遠遠頂住,結果是,火船慢慢燃盡,浮橋平安無事。

既失戰馬又損戰船,史思明徹底毛了,也瘋了,決定發起猛攻。

在這之前,史思明對李光弼有個評價,說他的長處是善於據城防守,野戰則是他的短板,而且斷言他野戰必敗,抓他就像罈子裡捉烏龜——這是他的原話:李光弼長於憑城,今出在野,此成擒矣。

沒想到,這個“野戰必敗”的對手,居然率先向他發動了進攻。

俗話說,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但也不能瞎猜,不知道史思明對李光弼的這種印象,建立在什麼基礎之上?

與其這樣“知”,還不如不知。

要說“知”,李光弼的“知”才有根據,他知道兵微將寡的自己,主動向強大的對方發起挑戰,那才是冒險舉動,失敗的幾率很大,所以行動之前,他在靴子裡藏了把利刃,對大家說,萬一打不贏,我這樣的將領,絕對不能被活捉受辱,因為那是給國家丟臉!

將士們個個熱淚盈眶,人人抱了必死之心,上下眾志成城,視死如歸,沒想到對方敢主動進攻的叛軍,則因無心理準備而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一萬多人戰死,八千多人被生擒。

河陽之戰,以佔盡優勢的史思明敗退洛陽而告終。

05

以“美馬計”開頭,以河陽大捷結尾的這部連續劇,不可謂不精彩。

還有更精彩的,那就是發生於太原保衛戰中的地道戰(按時間順序,太原保衛戰發生在河陽之戰之前。本文的敘述打亂了時間順序,見諒)。

公元756年(至德元年),十萬叛軍分別從定州、上黨、大同、幽州四個方向,圍攻太原,安祿山派出的四路大軍頭頭,分別是史思明、蔡希德、高秀巖、牛廷介四員大將。

李光弼的守軍不足萬人,而且都是“烏合之眾”,因為他的精兵,都調到朔方去了。

史思明又開始打如意算盤:“區區太原,屈指可下,太原一拿下,朔方與河、隴,皆可鼓行而下。”

李光弼這邊,則一開始就被驚慌籠罩,部下們紛紛要求,趕快修城吧,不然來不及了。

李光弼說,太原城周圍四十里,敵人說話就到,即使馬上修城,晝夜不停地修,也來不及了,咱們不修城,咱們挖壕溝。

軍隊和百姓都動員了起來,到城外挖壕溝,用挖出來的土做了幾十萬塊磚坯,放在城裡備用。

叛軍攻城開始後,那些磚坯派上了用場,既用它們加高城牆,又用其補缺,哪裡有損壞,就用磚坯補上。

叛軍攻不進城,就在城外罵娘,什麼話難聽罵什麼。

李光弼決定讓他們閉嘴。

他招募到三名善於修地道的士兵,命他們指點士兵們連夜趕修地道,修到敵人“面前”。

那以後,再有人罵娘,罵娘人的腳,就會冷不防從地下伸出來的手抓住,拉到城牆上砍頭。

叛軍管對方叫“地藏菩薩”,從此走路老盯著地下,隨時防備從地下伸出一隻手來,走路再也不敢靠近城牆。

但這只是小意思。

更“絕”的是,李光弼命人把地道挖到叛軍軍營底下,並擴大為“地宮”,只留一層薄土,下面用木板支撐,隨時可以抽調木板。

然後他派人去詐降,叛軍當然得信——老子可是十萬大軍,對他姓李的一萬都不到,他能想到投降,還算他聰明。

約定的受降日到了,李光弼派出一部分人去“投降”,叛軍士兵剛湊到一起“看熱鬧”,不料軍營突然塌了,像是突然張大的嘴巴,一口吞掉幾千人。

李光弼趁亂指揮將士痛殺,斬首七萬多,叛軍一個多月對太原的圍困,也宣告破產。

06

太原保衛戰勝利的消息傳到靈武(安史之亂爆發後,太子李亨在那裡稱帝,是為唐肅宗),唐肅宗下詔獎賞李光弼,加他為司空、兼兵部尚書,仍兼同平章事,封魏國公,一個月後升他為侍中,該封鄭國公。

758年九月,唐肅宗命郭子儀、李光弼等九節度使,率十萬大軍討伐安慶緒。

公元763年二月,經過八年奮戰,危害甚深,給國家和人們帶來巨大災難,導致唐朝由盛轉衰的安史之亂終於平定。

居功至偉的李光弼,卻遭宦官魚朝恩和程元振嫉妒和陷害。

同年,被逼謀反的僕固懷恩(平定安史之亂另一個大功臣)引來吐蕃兵攻入關中,佔領長安,那時的帝國老大換了人,由唐肅宗變成了唐代宗,他逃到陝州(今河南三門峽市)後,急詔李光弼到陝州行在,李光弼卻怕魚朝恩那個閹貨,不敢前往,又不敢說不去,就採取拖延戰術,一拖再拖,拖著拖著就沒了下文。

從此以後,拖延戰術就成了他避禍的法寶,比如吐蕃軍被郭子儀打敗,唐代宗回到長安“老家”,任命李光弼為東都留守,李光弼不但藉口詔書未到而拒絕上任,還把部隊帶到徐州收租去了,唐代宗再詔他入朝,他更是不敢去,因為朝中有魚朝恩、程元振——反正有那兩個閹貨的地方,他都不去,惹不起躲得起。

如果哪一天躲都躲不起了,那就沒辦法了。

李光弼的避禍手段,卻被從前尊敬他的人瞧不起,認為他膽小怕事,沒脾氣,不像個男人,而他自己,也有點想不開,聽到這些議論,既感羞恥又感慚愧,以至於憂鬱成疾,於公元764年病逝于徐州,享年五十七歲。

雖然五次三番不聽老大的召喚,唐代宗對他還算不錯,李光弼病逝後,代宗為其輟朝三日,並遣使吊恤其母,追贈太保,諡號“武穆”,出葬那天,還命百官送葬至延平門外——

《舊唐書·卷十一·本紀第十一》:(廣德二年)七月己酉,河南副元帥、太尉、兼侍中、臨淮王李光弼薨于徐州,廢朝三日。

《新唐書》:取所餘絹布分遺部將。薨,年五十七。部將即以其布遂為光弼行喪,號哭相問。帝遣使吊恤其母,贈太保,諡曰武穆,詔百官送葬延平門外。

關於李光弼晚年的“遺憾”,著名歷史學家劉體仁在《通鑑札記》中寫道:“光弼與子儀齊名,而晚節擁兵不朝,諸將遂不稟畏,愧恨而卒,猶不及子儀。子儀能忍而光弼不能忍,以致於死。”

大家別忘了,李光弼是契丹人,郭子儀能歷經七朝不倒,部分因為他是漢人,沒有紋身!


漢周讀書


第一功臣當屬張巡!!!!

張巡(708年—757年11月24日),字巡, 蒲州河東(今山西永濟)人。唐玄宗開元末年,張巡中進士,歷任太子通事舍人、清河縣令、真源縣令。安史之亂時,起兵守雍丘,抵抗叛軍。

至德二載(757年),安慶緒派部將尹子琦率軍十三萬南侵江淮屏障睢陽,張巡與許遠等數千人,在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情況下死守睢陽,前後交戰四百餘次,使叛軍損失慘重,有效阻遏了叛軍南犯之勢,遮蔽江淮地區,保障了唐朝東南的安全。終因糧草耗盡、士卒死傷殆盡而被俘遇害。後獲贈揚州大都督、鄧國公。

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張巡繪像凌煙閣。至明清時,得以從祀歷代帝王廟。

如果沒有張巡死死守住睢陽,使叛軍損失慘重,大唐也許在就完了。


無聊感悟人生


論當將軍,帶兵能力,李光弼肯定比郭子儀強。但是綜合考量的話,從政治加軍事的角度考量,郭子儀的能力應該更強一點。看新唐書舊唐書和資治通鑑三本史書,李光弼基本上從無敗績,戰略策劃能力,戰術能力都很強,很多次都是以少勝多,他的膽略絕對是超強。郭子儀能很快從戰敗中穩定戰局,這種能力也是值得學習的,也很值得人稱道。此外,李光弼制軍很嚴厲,令行禁止都做得到。郭子儀制軍很寬厚,但是能與將士同甘苦。所以李光弼和郭子儀手下的將士都會為他們的元帥賣命。這些都給後人治軍留下了重要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