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文新:A股需要獨立走勢

鈕文新:A股需要獨立走勢

北京時間11月20日凌晨,美國股市再度大幅收低,從而拖累亞洲股市全部低開,當然也包括A股。難道A股沒有獨立於其他國家股市走勢的條件嗎?當然有,但無奈香港股市“主權特徵”過弱,從而經常變成拖累A股的傳導工具。所以,中國要在這個時間點強調“激活資本市場”而走出獨立行情,香港是一個關鍵,要在切斷其傳導機制方面做一些制度性安排。

有人會說,香港是一個高度國際化的市場,所以不具主權特徵自然而然。錯,這完全無解了國際化。紐約股市、倫敦股市、法蘭克福股市、東京股市都是國際化程度極高的股票市場,但都具備非常充分的主權特徵,其表現在於主權資本定價健康而相對穩定,絕不存在嚴重、甚至超級低估的狀態,各國政府和大型機構投資者也不允許這樣的情況存在。因為他們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懂得資本對一個國家經濟成長的重要性,更懂得資本定價扭曲的危害性。

至於A股,既然全球股市上漲之時,A股獨立下跌,那現在應該反過來了,全球股市調整而A股應當上漲,而且必須儘快結束“跟跌不跟漲”的日子,否則中國經濟的槓桿風險將會再次擴大。我們說,中國最高層在此時此刻出臺大量激活資本市場的措施,實際正是希望中國股市能夠獨立於全球的走勢。難嗎?說難就難,說不難也不難,關鍵看機構,看你們如何引導市場預期。如果在機構嘴裡天天都是“全球都在跌,我們有什麼理由不跌?”這樣的表述,那A股就不可能走出獨立行情。

鈕文新:A股需要獨立走勢

說來也怪,當全球股市漲,而中國股市跌的時候,我們的分析師每天都在分析中國股市下跌如何正常,而現在有什麼改變嗎?顯然,如何正確解讀中國股市當下的變化,如何正確解讀美國股市的影響,我們的分析師們恐怕還需要更多地做些功課。這是一門好大的學問,而不是“今天跌了就去說說跌的原因、明天漲了就去說說漲的原因”,那這碗飯也太好混了。更有甚者,一些機構分析師只在意自己說得對不對,熱衷於在投資者面前當神仙,而完全不在意市場是自己的飯碗,更無所謂國家利益。或許也正因如此,劉士餘召集首席經濟學家座談會,要求大家能夠“倍加珍惜行業聲譽,不斷提升研究能力水平,繼續發揮好自身影響力與公信力,為引導市場預期貢獻積極力量。”我想,這恐怕不是僅僅針對首席經濟學家的希望。

實際上,中國當下經濟情況已經或正在發生著積極的轉變。11月19日,國家發改委網站公佈了《關於烏魯木齊機場改擴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覆》,該項目總投資421.14億元,其中機場工程投資394.27億元。至此短短33天,發改委連續批覆了三個投資規模300億元以上重頭兒基建項目,合計投資金額達1324.09億元。今年三季度發改委審批核準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金額是二季度的4.8倍,是一季度的2.6倍。這說明,中央政府開始著力解決基建投資不足的問題,這當然將對中國經濟增長構成有效拉動。

鈕文新:A股需要獨立走勢

如果說基建投資屬於被動拉動經濟增長的措施,那中國政府正在大力推動的民營經濟扶持計劃,則是培育中國經濟主動性增長動力的關鍵。如果我們確信中國經濟正在從國有、民營兩個方向推動,那我們有什麼理由不斷提出懷疑?如此重大的經濟增長背景,我想,心懷善意的外國投資者也都能看到這樣的情況,所以,最近它們開始不斷增加對中國股市的投資,這恐怕也是中國股市應有的基本預期。當然,我們不排斥股市漲漲跌跌會有不同程度的震盪,但“人家咳嗽一聲我們就會發燒”的德行實在讓人羞愧難掩。美國股市下跌是漲幅過大之後的正常調整,A股有存在同樣的理由嗎?希望投資者好好想想,更希望證券經營機構的朋友們能有合力相向的氣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