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天府之国”的四川,民国前期为何那么乱?

在今天我们一谈到北上广深,心中自然的想起那里的经济发达;而在民国,大家一谈起四川,立马就能想到四川混乱的局面。从1911年保路运动一直到1933年刘湘统一四川军政,四川经历了22年的战乱,时间之长,在全国各省中是排在前面的。那么,四川为何会乱这么久呢?

作为“天府之国”的四川,民国前期为何那么乱?

1949年的四川地图

明末就流传下来一句话: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辛亥革命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四川的保路运动,这恰好应证了前面的那句话;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而四川却还在军阀混战之中,这又是应证了后面的那句话。

作为“天府之国”的四川,民国前期为何那么乱?

四川保路运动

因此,究其原因,正在于四川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四川处于盆地之中,环境比较封闭,因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川蜀文化;并且因为蜀道之难,易守难攻,因此是割据政权的绝佳选择。在天下未平定之前,大多数政权都不会进攻四川,因为冒的风险实在太大。

作为“天府之国”的四川,民国前期为何那么乱?

古蜀道

第二,四川的军阀混战,离不开外来势力的干涉。首先是北洋势力,袁世凯派陈宦督军四川,使得北洋势力侵入四川,但这并没有给四川带来和平,因为北洋就是要四川乱,所以陈宦在成都是拉一派打一派,使得本就混乱的局势更加错综复杂了;之后又有吴佩孚在四川扶持杨森,与刘湘争斗,可以说,北洋势力对四川的干涉时间非常久。

作为“天府之国”的四川,民国前期为何那么乱?

四川督军陈宦

其次是来自邻省云南的干涉。滇军入川,是蔡锷在发动护国战争的时候开始的,蔡锷的本意是把四川攻下来,当做北伐的基地。随着袁世凯的去世,护国战争结束,蔡锷选择了出国治病;

作为“天府之国”的四川,民国前期为何那么乱?

影视作品中的蔡锷

但是滇军并没有就此撤回云南。新的云南都督唐继尧奉行的是“大西南主义”,说白了,他想当西南王,妄图统一川滇黔,因此又引起了川滇之争,后来的四川王刘湘就是在抗击滇军的过程中崛起的。

作为“天府之国”的四川,民国前期为何那么乱?

唐继尧

最后是四川自身的原因,首先在于辛亥革命中,四川各派势力非常均衡,立宪派、革命派以及清朝势力的力量都差不多。因为四川在革命前有个保路运动,各派的力量实际上都有所增长,包括清朝势力(不仅是四川,还包括驻藏大臣和镇压运动的湖北新军),所以各派斗法斗得非常厉害,没有维持好平衡;

作为“天府之国”的四川,民国前期为何那么乱?

保路运动纪念碑

其次是四川军阀在混战中没有用死劲,就是没有像打国战那样。大家可能今天还在互殴,明天又在茶馆摆龙门阵去了,这是由川人的性格造成的。比如杨森,被刘湘打了好几次;还有刘湘的叔叔刘文辉,两刘还是叔侄关系,可能刚打完仗,刘湘就约自己“幺爸”摆龙门阵去了。这就使得大小军阀不会轻易的被消灭,一直到刘湘名义上统一四川,各个军阀都还健在。

作为“天府之国”的四川,民国前期为何那么乱?

四川的“摆龙门阵”

四川虽然军阀混战,但是关键时刻,川娃子绝不是抖怂。在抗日战争中,草鞋军团立下赫赫战功,这是无法反驳的,也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