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鄧州市境內唐王橋

探訪鄧州市境內唐王橋

久聞河南省鄧州市有四座明代帝王御用的唐王橋,並有一些傳聞故事,引起了我的極大興趣。今年春天,一個陽光明媚、槐花清幽飄香的日子,我駕車去探訪久負勝名的鄧州唐王橋。

據《明嘉靖南陽府志》載,明太祖朱元璋於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將其第二十三子朱槿封為唐王,當年在南陽城內通育街南陽衛指揮使司建唐王府,有宮室800餘間,府後用太湖異石築假山一座,即今所存王府山。明嘉靖四十二年,唐王朱槿後裔唐順王朱宙永西去淅川香嚴寺拜佛,一路車馬難行,便在沿途建築石橋,其中在鄧州境內建四座橋,即鄧州穰東鎮九龍橋、白牛鄉阜民橋、文渠鄉得子橋、九龍鄉普濟橋。據說每座橋上都有帝王才能用的龍頭,是難得一見的、保存下來基本完整的帝王系列御用石橋。

探訪鄧州市境內唐王橋

車進到鄧州市穰東鎮,在老百姓的指點下,我找到了穰東村的唐王橋--九龍橋。九龍橋在穰東村街中,東西橫貫寨河(原淇河)之上,為單孔大拱券橋,下部用圓形石頭堆砌,上部用青石,清代重新用青磚砌築,橋面有石制欄杆,橋長20米,寬5米,高5.5米,因橋身原鑲有九個龍頭,故名"九龍橋"。現橋面缺石,欄杆多毀,有的石頭已朽,七個龍頭仍存。九龍橋至今仍在發揮著重要作用。

來到與穰東鎮相鄰的白牛鄉,在白西村,我探訪到了鄧州第二座唐王橋--- 阜民橋。阜民橋在白牛鄉街嚴陵河故道上,取物阜民豐之義。橋身由青石砌成,長45米,寬8米,高10米,為三孔拱形石橋,橋中孔寬7米,邊孔寬6米,可行船。橋身正南北各有一龍頭(現一隻龍頭在白東村東南鄧路小橋下),石龍頭口含石珠,南邊翹龍尾,似一龍橫臥其中,故稱"一龍橋"。橋上原有石欄杆,古樸大方,氣勢壯觀。現橋面缺石鏤空,石朽,欄杆盡毀,護坡有損,已是一座千瘡百孔的險橋。

探訪鄧州市境內唐王橋

車繼續向西,去尋找鄧州第三座唐王橋--- 得子橋。據《明史·諸王列傳》和《重修鄧縣誌·金石錄》載,唐順王朱宙永西去香嚴寺,至此丁妃娘娘在此拜佛求子,後生下一子就是後來的唐端王朱碩璜,此橋因故取名為“得子橋”。清初雍正皇帝的老師彭始摶的父親彭而述,在《得子橋十方院》詩中雲:"我聞此寺肇唐藩,朱邸金碧紛相錯。憶昔南陽全盛時,平沙特地起樓閣"可見,清初得子橋還是南陽的一大風景名勝。老百姓傳說得子橋很靈驗,只要不生育者或求兒子者在此虔誠禱告,燒香拜佛,都會如願以償。有了上述記載,便有了許多傳說,每年都有大批的豫鄂兩省的善男信女慕名來到得子橋,燒香叩拜,求子或祁子平安,長大成材。得子橋位於文渠鄉段營村得子橋自然村西,東西橫貫在得子河上,東西長15米,南北寬6米,高4.4米,單孔拱橋式青石築橋,橋上各鑲一石龍頭,橋四角各樹一石人。現龍頭墜地,石欄杆全部被毀,原橋四角四個石人不知所蹤,橋身和護坡保存較好。得子橋旁原有明代寺院十方院,有石碑和古柏,現蕩然無存。

探訪鄧州市境內唐王橋

車在清幽芬芳的槐花和油菜花香的路上行駛,這是明代帝王所走的路,今天又是去南水北調中線工程 渠首的專線旅遊大道。約20 分鐘,便來到鄧州第四座唐王橋---普濟橋。 普濟橋 也叫唐王橋,位於九龍鄉半店街西刁河上,橋西是淅川縣。橋長33米,寬12米,高3米,9孔,全部由青石砌成。橋身結構嚴謹,古樸大方,氣勢壯觀。橋面較好,但欄杆全無,龍頭丟失,河裡條石比比皆是,既阻水瀉洪又返衝淹石橋。這座橋一帶所在地古稱古塘原,是北魏著名的皇帝孝文帝駕崩的地方。站在唐王橋上,雖然看不到孝文帝駕崩的任何標誌,但一千五百年前南北朝民族戰爭的金戈鐵馬和戰火烽煙,似乎就在我眼前,引起我的無限遐思。

探訪鄧州市境內唐王橋

唐王橋不僅是帝王御用橋,也是惠民橋,幾百年來為鄧州人民渡河過路做出了重大貢獻。唐王橋不僅有其旅遊經濟價值,更有其社會文化價值。但鄧州系列唐王橋的保護令人擔憂。筆者看到,四座唐王橋都是鄧州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但沒有一座有文物保護碑或標誌,沒有任何保護措施。唐王橋在洪水和風雨、人為危害中慢慢損壞。雖然四座唐王橋旁都已另築新橋,不再過車受重壓,但若不加以修繕和採取保護措施,再過幾十年唐王橋將會損壞垮塌,珍貴的帝王橋樑將壽終正寢,永不復生。

探訪鄧州市境內唐王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