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乾隆御道”文化遺址

2020年3月16日濟南市長清區攝影協會會長曹建民、濟南市長清區御龍書畫院理事長、 院長崔贏到長清區崮雲湖街道大崮山村探訪挖掘“乾隆御道”文化遺址。

探訪“乾隆御道”文化遺址

古道探訪

在104國道崮雲湖府前街路口,向東穿過鐵路橋洞,直行不遠就是大崮山村。老黨員老黨支部書記司慶元熱情為我們做嚮導。據司慶元講述,該村留存至今的文物建築基本都是關於李世民和乾隆的,大多始建於唐代甚至更早,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大崮山村北靠兩座山,一座是玉皇山,另一座是寶泉山,寶泉山上的唐王寨遺址,相傳是唐朝初期李世民為躲避叛軍在此安營紮寨修建的,他登上皇位後,為感恩村民,在山下的村子裡修有“官井”和“官道”,還在附近的玉皇山上建起了一座玉皇廟。

探訪“乾隆御道”文化遺址

司慶元講述

據相關史料記載,清朝乾隆皇帝每次封禪泰山和南巡都要駐蹕長清停留休整,清朝時期長清境內有四大行宮,其中一處就修建在玉皇山上。從山頂玉皇廟南側下來便是光明寺,該寺位於玉皇山腳下、新建的崮山小學內,目前僅存一處大殿。大殿如今被用作學校倉庫,門檻處鋪著幾塊長約一米半的條石,裡面雜亂地堆放著一些桌椅和廢舊物品,殿內破損嚴重,屋頂西北角已塌了一大塊,成了一座危房。


探訪“乾隆御道”文化遺址

長清縣誌記載

司慶元介紹,僅存的大殿曾為乾隆行宮的一部分,可能是被用作隨從住所,大殿南側牆體是解放初期壘砌起來的,曾被當作學校教室,不少上了年紀的村民都曾在這讀過書。“光明寺原來有3間大殿,其中2間‘文革’時期被拆掉了,殿內的佛像和壁畫都遭到了破壞,殿外原有的兩棵直徑近兩米的古柏樹也被砍伐了。”據介紹,位於崮山小學南側、離光明寺不遠處的村路就是當年的“乾隆御道”,御道東北側的漫坡上有一片核桃林,在林中一戶農舍後面有一處方形石堆,所處位置高度與光明寺大殿基本持平,有人推測此處也是乾隆行宮的一部分。


探訪“乾隆御道”文化遺址

玉皇山

曹建民會長一行人跟隨司慶元等人沿小路來到石堆處,石堆表面長滿了雜草,遮蓋在內的是比較常見的青石,地上有被鑿開的痕跡,露出的幾塊條石與之前所見的光明寺大殿的基石極為相似。“這堆石頭有些年頭了,具體用途不太清楚,聽村裡的老人講,這些石頭從未挪過地方,很有可能與光明寺是一個整體群落,都是乾隆行宮遺址。”司慶元表示,這種說法也得到了一些此前來過的建築專家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