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意大利人为什么把自己空军元帅的飞机轰下来了?

刘小四105904416


这件误击事故可以说是由于很多细节上的偶然导致的。

巴尔博元帅是二战中被误击丧命的最高将领,不过击落其座机的并不是陆基高射炮,而是意大利海军的吉尔季奥号巡洋舰。当时该舰被派到托布鲁克协助驻军防御,为了抵御英军空袭,该舰1940年5月才安装上高射炮,结果6月就把巴尔博元帅干掉了。

当天是6月28日,英国轰炸机又来到了托布鲁克进行轰炸,鉴于英军轰炸一直比较频繁,巴尔博元帅此前就直接下令发现飞机可以无差别开火。结果当天英军轰炸刚结束没一会儿,就又来了两架飞机,没有经过仔细识别就开火了,结果刚打完飞机开始下坠了才发现是友军的S79运输机。最终守军从残骸中找到了巴尔博元帅的遗体,不过为了保持士气,对外宣称是阵亡的。

而美军在二战中损失的最高级别的将领麦克奈尔,也是死于友军火力。麦克奈尔中将当时是第一集团军群司令,在向诺曼底地区纵深突击的眼镜蛇行动中,其前往前线视察部队,结果此时美军轰炸机机群前来攻击,误将炸弹投向了美军阵地,结果麦克奈尔当场身亡。

其实误击产生的伤亡一直是存在的,即使是在如今通讯水平高度发达的今天,不同单位的部队还是很有可能出现误击。


前沿阵地


很呆萌的典型教科书般的意呆利行为

1940年6月当时任意呆利空军元帅、利比亚总督的巴尔博还在头疼自己被位于埃及的英军和位于突尼西亚的法军夹成三明治的事儿着急。

然后6月27日,他坐着自己家的的SM.79前往利比亚托布鲁克视察战况...巧的是这个机场刚被英国人炸过...更巧的是巴尔博的飞机降落的时候是下午5点半,机身恰好背光夕照太阳。

然后港口的意呆利的圣乔治号巡洋舰寻思,这帮腐国人几个意思,又来炸?然后开始开火,然后莫名其妙的机场防空炮看着自己巡洋舰开火了,也跟着开火,然后巴尔博就这么凉了...(我估摸着机场的人是肯定知道巴尔博大佬来视察的...但巡洋舰不知道...)


疯狗的轻武


我们知道,意大利在二战中的表现让人非常失望,不仅军队斗志全无,还拖了德国人后腿。不少人戏称,盟军的胜利,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意大利。

不过有人说,意大利还做过更荒唐的事情,他们竟然把自己的空军元帅给打死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伊塔洛·巴尔博旧照)

伊塔洛·巴尔博是法西斯核心头目之一,被称为意大利空军之父。早在1922年,在那场让墨索里尼登上顶峰的“罗马进军”运动中,他就已经是墨索里尼麾下的四巨头之一了。他是法西斯理想形象的代表人物,将英雄主义,冒险精神等优良品质集于一身,普遍被国内民众看作是墨索里尼的接班人。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被称为“意大利空军之父”的男人,竟然在32岁之前都不会开飞机。

一直到1928年,由于受到墨索里尼的器重,巴尔博担任了意大利航空部长,他才开始学习飞行。但他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成为了世界上最优秀的飞行员之一,同时还为意大利打造出了一支非常精锐的空军部队。

巴尔博为了意大利空军事业,可谓是鞠躬尽瘁。为了展示意大利空军的美好形象,巴尔博进行了多次飞行秀。

第一次是他带领60多架水上飞机和一架专门运载贵宾和记者的坎特22型水上飞机进行飞行。成功穿越地中海,飞行距离超过了2800公里。第二次他又带领机队进行了黑海飞行秀,并且成功引起了土耳其,苏联等国购买意大利飞机的兴趣。

在两次飞行秀圆满成功的鼓舞下,巴尔博有了一个惊人的想法,他想要把意大利飞机带到“新世界”美国去。

想要去往美国,就必须要成功飞越北大西洋,这样的难度远不是地中海和黑海飞行可以比拟的。为此,巴尔博足足准备了三年。

(受到欢迎的伊塔洛·巴尔博)

1933年,巴尔博带领25架意大利飞机与100多名机组人员踏上了前往“新世界”的飞行。巴尔博的队伍先后途径阿姆斯特丹,雷克雅未克,希迪亚克等多个城市,途中也曾因天气原因导致队伍减员,也曾有数次危机时刻。但最终,他们成功到达美国。第一站为芝加哥,当他们着陆时,地面上已经有近十万名群众等候。而在空中等待的美国陆航战斗机组,也组成了“ITALY”的英文字母对远道而来的巴尔博表示欢迎。

在那个年代,飞机编队横渡大西洋的壮举,无异于后来的太空漫步。因此4天后,当他飞离芝加哥前往纽约时,地面的送行群众达到了惊人的百万,芝加哥也将一条街道命名为巴尔博大街,以致纪念。

到达纽约后,巴尔博更是受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午餐邀请,并登上时代杂志封面,他成功地将意大利空军的形象推向了世界。

当巴尔博回到意大利时,墨索里尼非常高兴,他将这次飞行称为“史上无双的传奇”,并将巴尔博晋升为空军元帅。

不过,与此同时,墨索里尼却解除了他在空军部队的权力,徒留一个虚名,并且在年底将他派往利比亚担任总督。

(墨索里尼旧照)

为什么墨索里尼要这么做呢?

首先,巴尔博的飞行行动让意大利成功吸引了世界的关注,但与此同时,他也在意大利国内获得了极高的声望。自古以来的领袖都明白功高震主的道理,为了不影响自己的独裁统治,墨索里尼只能将巴尔博调离权力中心罗马。

其次,巴尔博一直以来都和墨索里尼的政治观念不太一样。他反对墨索里尼在埃塞尔比亚的侵略扩张行动,他反感希特勒,不喜欢自己的国家和德国走得太近。因此,墨索里尼显然不愿意让一个老是和自己对着干的人待在身边。

1940年5月,墨索里尼召回巴尔博,并告诉他,意大利很快会对英法宣战。巴尔博在听了在场的巴多格里奥元帅的避战建议后,也声称意大利空军并未做好准备。但墨索里尼一意孤行,他相信希特勒有着横扫世界的力量。

巴尔博也被派上了战场,尽管他依然对墨索里尼的决定有所不满。6月,当他驾驶着一架运输机飞往接近英意交战前线的黎波里时,他遭到了停在黎波里湾里意大利巡洋舰圣乔治号的炮火攻击,与此同时,其他军舰与高射炮部队也相继开火,巴尔博驾驶的飞机当场坠毁,机上人员无一幸免。

这显然是一次误伤,因为意大利人以为那是一架英国飞机。

这话可不好意思对外界说,所以,事后意大利官方宣布:“巴尔博元帅在与英国空军战斗中英勇捐躯。”


张生全精彩历史


伊塔洛·巴尔博( Balbo,Italo 1896.6.6~1940.6.28),意大利空军之父,法西斯核心头目之一。

干掉巴伊塔诺.尔博元帅的自家“凶手”——意大利传奇军舰“圣乔治”号。

伊塔诺.巴尔博在1933年的‘巴尔博编队’飞行行动的壮举让意大利成功吸引了世界的关注,但与此同时,他也在意大利国内获得了极高的声望。自古以来的领袖都明白功高震主的道理,为了不影响自己的独裁统治,墨索里尼只能将伊塔诺.巴尔博调离权力中心罗马。

还有一个原因,伊塔诺.巴尔博一直以来都和墨索里尼的政治观念不太一样。他反对墨索里尼在埃塞尔比亚的侵略扩张行动,他反感希特勒,不喜欢自己的国家和德国走得太近。因此,墨索里尼显然不愿意让一个老是和自己对着干的人待在身边。

1940年5月伊塔诺.巴尔博也被派上了战场,尽管他依然对墨索里尼的决定有所不满。同年6月,当他驾驶着一架运输机飞往接近英意交战前线的黎波里时,他遭到了停在黎波里湾里意大利巡洋舰圣乔治号的炮火攻击,与此同时,其他军舰与高射炮部队也相继开火,伊塔诺.巴尔博驾驶的飞机当场坠毁,机上人员无一幸免。这明显是一次误伤,因为意大利人以为那是一架英国飞机。






智帝辉煌


简单的说:意大利就是德国的猪队友!整个国家不好战,西方贵族的礼仪影响到他们的绝大多数人,都把自己当成了贵族!懒散,贪玩,不思进取。


梁勇86304567


我个人觉得他太过于严肃了,一点趣味都没有!


梦之泪伤IG


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误击,简单的说就是发错了。另一种说法是元帅和敌机一起进场了,元帅亲自下令开火,然后打红了眼的防空部队顺手连元帅一起打了


飞天鼠215574671


因为他太严肃,不会搞笑。


渝采风


误以为是英国人轰炸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