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為何是“頑症”?

慢性乙肝為何是“頑症”?

目前,慢性乙肝的治療是世界性的難題。很多慢性乙肝患者,使用了多種藥物治療,但療效均不明顯,病情總髮生反覆。乙肝之所以成為頑症,與乙肝病毒的結構、感染方式、免疫特性等因素有著密切的關係。

首先,人感染乙肝病毒後,血液中的乙肝病毒有堅硬的蛋白質外殼。因此,治療乙肝的藥物很難直接對病毒產生作用,必須依賴人體的免疫功能。

其次,乙肝病毒的複製是在肝細胞內進行的,而治療藥物必須是小分子物質才能進入肝細胞內發揮抗病毒作用。乙肝病毒在人體肝臟以外的組織中的潛伏期平均為90-120天,因此抗病毒藥物要發揮作用,必須要有足夠的療程、系統的治療。

第三,乙肝病毒在某些藥物作用下,會發生病毒基因變異,產生耐藥性或免疫逃避。因而在選擇治療藥物時應當慎重。

第四,乙肝病毒感染肝細胞後,隨著病程的延長,病毒可能與肝細胞的基因產生整合。一旦發生這種現象,治療難度就會明顯加大。因此,乙肝治療必須及時。

慢性乙肝為何是“頑症”?

此外,乙肝垂直傳播容易形成的免疫耐受。感染乙肝病毒的母親通過胎盤感染胎兒,孩子出生後,由於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免疫功能不健全,不能有效地識別乙肝病毒,從而造成乙肝病毒感染。再者,乙肝病毒的複製模式不同於一般病毒,會有病毒複製的原如模板形成,並穩定地貯存在肝細胞核內,一般的抗病毒藥對模板無效,因而乙肝患者在停藥後往往發生病情反覆。

根據慢性肝病病史長、食慾低下、營養吸收不好、營養失調的情況,衛生部微量元素營養重點實驗室組織專家研製開發了保甘營養素,補充鋅、硒、鈣等微營養素和部分維生素,調節免疫、保護肝臟、預防肝癌和肝硬化,增進食慾、促進康復。

慢性肝炎的預防:

(一)慢性肝炎疫苗預防

乙型肝炎可通過注射乙肝疫苗產生乙肝表面抗體來預防,乙肝表面抗體水平越高,對人體的保護能力越強。注射乙肝疫苗之前,需要檢查肝功和乙肝五項。通常乙肝病毒不經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播,因此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接觸,如同一辦公室工作 (包括共用計算機等辦公用品)、握手、擁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廳用餐和共用廁所等無血液暴露的接觸,一般不會傳染乙肝病毒。丙型肝炎目前尚無有效疫苗預防。

(二)嚴格篩選獻血員

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推行無償獻血。通過檢測血清HBsAg,抗HCV、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嚴格篩選獻血員,減少血源性傳播

(三)經皮和黏膜途徑傳播的預防

推行安全注射。對牙科器械、內鏡等醫療器具應嚴格消毒。醫務人員接觸患者血液及體液時應戴手套。對靜脈吸毒者進行心理諮詢和安全教育,勸其戒毒。不共用剃鬚刀及牙具等,理髮用具、穿刺、紋身和美容等用具應嚴格消毒。

(四)性傳播的預防

對有性亂史者應定期檢查,加強管理。建議HBV、HCV感染者病毒複製陽性期,性交時使用安全套。對青少年應進行正確的性教育。

(五)母嬰傳播的預防

對HBVDNA陽性的孕婦,應該到專門的醫療機構實行母嬰阻斷,成功率>95% ;對HCV RNA陽性的孕婦,應避免羊膜腔穿刺,儘量縮短分娩時間,保證胎盤的完整性,減少新生兒暴露於母血的機會。

慢性乙肝為何是“頑症”?

慢性肝炎飲食注意事項:

慢性肝炎飲食無特殊要求,注意營養均衡,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儘量少食用油炸食品,禁菸禁酒,保持正常體重,保證睡眠時間,注意勞逸結合,心情平和。含有豐富的多種維生素礦物質成分的藥品,蜂膠,螺旋藻,鮮王漿,蟲草製劑等,對改善肝臟營養,提高免疫功能也有幫助。

專家觀點:

慢性肝炎的治療要求醫生需全面評估肝臟損傷程度,病因,病情可能的復發風險,肝硬化的幾率,預期療效,醫療成本,各類藥物的療效特點與毒副作用,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與依從性,以及國家的醫保政策等等,為患者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治療方案。患者切忌聽信虛假廣告盲目隨意用藥。建議患者到正規專科醫院就診,治療期間不能隨意停藥,或者隨意自行更改治療方案,以免造成病情惡化,危害健康。建議患者在計劃更改治療方案之前,先向正規的醫療機構專科醫生進行諮詢,得到適當的指導之後,再做決定以確保用藥安全。

肝病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