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日军用的阴损招数,空降“飞机草”种子,百姓粮食颗粒无收

抗战时日军用的阴损招数,空降“飞机草”种子,百姓粮食颗粒无收

战争是一种残酷、残忍,并且无情的人类活动,为了获得战争胜利,人类使出了各种能够想到的招数,在这些招数中,有些是灵机一动的小技巧,比如中国古代城墙的台阶高度;还有一些是丧尽天良的阴毒招数,比如英国人送给印第安人的天花毛毯;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是荼毒久远的阴损手段,比如抗战时日本向中国西南播撒的飞机草种子。

抗战时日军用的阴损招数,空降“飞机草”种子,百姓粮食颗粒无收

冷兵器时代,打仗看上去是一刀一剑地硬拼,哪边士兵力气大,哪边人数多就能赢,但实际上战争最终还是斗智,哪边肯动脑子就有更大几率获胜。斗智,除了表现在阵法,计谋上,某些建筑细节更能体现出斗智的痕迹。中国古代大城市普遍都有城墙,城墙作为综合防御平台,肩负着最后一道防线的使命,所以在建造城墙的时候,能工巧匠们投入了大量心血。比如有些城墙的台阶高度不一致,一阶高一阶低,或者一段台阶很高,下一段又突然降低,不熟悉的人基本没法好好走路,一定会摔跟头。

抗战时日军用的阴损招数,空降“飞机草”种子,百姓粮食颗粒无收

这种设计对于第一次攻上城墙的外敌来说就是灾难,他们不熟悉城墙的这些“机关”,磕磕绊绊,东倒西歪,很快就会遭到守军的反击。外国的城堡也有类似的设计。

欧洲领主一般都住石质城堡,要打入城堡内部,一定要通过螺旋上升的塔楼。而这些塔楼的旋转楼梯都是顺时针的,因为敌人一般从楼下往楼上攻击,设计成顺时针的楼梯能限制敌人右手兵刃的挥舞空间,己方防御人员则可以充分利用右手空间。这种依托建筑物的防御方法在中古时代很受欢迎,中世纪之后,一些生物战法开始融入战争中,比如英国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天花攻击。

抗战时日军用的阴损招数,空降“飞机草”种子,百姓粮食颗粒无收

1763 年,法国将加拿大割让给英国,英国人接收加拿大,遭到了当地印第安人的全面抵抗。

英国驻北美总司令杰福里•阿默斯特想到一个办法,他写信给在前线进攻印第安部落的亨利•博克特上校,杰福里褪去了自己绅士的身份,残忍地建议:“能不能设法把天花病菌引入那些印第安部落中去?”他给自己找的理由是:“在这时候,我们必须用各种计策去征服他们。”

博克特接纳了这条建议,他先是从医院搜集到一批天花病人用过的手帕和毛毯,然后又向印第安人首领发去和解倡议,希望用赠送毛毯和手帕的方式来建立友谊。印第安人比较淳朴,没有多想,就收下了这批毒物,几个月后,印第安部落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瘟疫,他们对这种疾病毫无抵抗力,人口锐减,战斗力急速下滑,英国人打赢了正史记载的第一场生物战。进入近现代以来,尤其是塑料发明之后,战争的损招又进化了。

抗战时日军用的阴损招数,空降“飞机草”种子,百姓粮食颗粒无收

炸药发明后,金属弹片一直是人员杀伤的主要方式,人体被金属弹片打中后,只要用x光一照,医生就能很清楚地取出弹片。有鉴于此,有人发明了塑料炸弹,塑料弹片嵌入人体后,几乎无法通过仪器识别。为了救人,医生只能将手指探入伤口,手动寻找弹片。这会造成二次伤害,极不人道,所以现在国际法禁止战争双方使用塑料炸弹。

抗战时日军用的阴损招数,空降“飞机草”种子,百姓粮食颗粒无收

说到不人道,当年的侵华日军可谓坏事做绝。为了打击中国抗日军民的士气,造成中国大后方的后勤困难。日本从东南亚引进了一种叫“飞机草”的植物,这种植物繁殖能力极强,是一种破坏力惊人的入侵物种,一旦落地生根,立刻就跟农作物抢夺营养,造成农作物大面积歉收和绝收。这种东西如果能食用,危害还不算大,可是飞机草却有毒,接触之后会让人发炎和过敏,就是家禽家畜吃了也会中毒,所以飞机草是一种纯粹的生物武器。

抗战时日军用的阴损招数,空降“飞机草”种子,百姓粮食颗粒无收

在滇西大反攻前后,日军派飞机到云南大量空投飞机草的种子,造成了当地农作物严重减产,抗战军民的粮食很快就出现了问题。由于飞机草繁殖能力强,它的出现会持续破坏农田的生态结构,荼毒深远,如果不尽快斩草除根,一块良田基本就废了。为了去除飞机草的不良影响,大量人力不得不投入除草工作,反过来又影响了下一波粮食的种植,导致大后方的后勤持续困难。一直到今天,飞机草也是中国不得不面对的一大威胁,早在2003年,飞机草就被我国列入了第一批《外来物种入侵名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