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第一才女蕭觀音,因這首詞被奸臣構陷致死

蕭觀音,即遼道宗懿德皇后,契丹第一才女。契丹人其時漢化很快,北宋名相富弼在《河北守禦十二策》就說過遼與西夏"役中國人力,稱中國位號,仿中國官屬,任中國賢才,讀中國書籍,用中國車服,行中國法令",在這一新的夷夏之辨中,華夏的文明優勢夷狄已應有盡有,而夷狄的勁兵驍將又為華夏所不及。遼國發展到遼道宗耶律洪基的時候,漢化程度已經相當之深,遼道宗本人便能寫一手不錯的漢文格律詩,懷抱著"願後世生中國"的美好希望。

契丹第一才女蕭觀音,因這首詞被奸臣構陷致死

遊絲絡網塵作堆,積歲青苔厚階面

《迴心院》(十首)蕭觀音

掃深殿,閉久金鋪暗。遊絲絡網塵作堆,積歲青苔厚階面。掃深殿,待君宴。

拂象床,憑夢借高唐。敲壞半邊知妾臥,恰當天處少輝光。拂象床,待君王。

換香枕,一半無雲錦。為是秋來展轉多,理有雙雙淚痕滲。換香枕,待君寢。

鋪翠被,羞殺鴛鴦對。猶憶當時叫合歡,而今獨覆相思袂。鋪翠被,待君睡。

裝繡帳,金鉤未敢上。解卻四角夜光珠,不教照見愁模樣。裝繡帳,待君貺。

疊錦茵,重重空自陳。只願身當白玉體,不願伊當薄命人。疊錦茵,待君臨。

展瑤席,花笑三韓碧。笑妾新鋪玉一床,從來婦歡不終夕。展瑤席,待君息。

剔銀燈,須知一樣明。偏是君來生彩暈,對妾故作青熒熒。剔銀燈,待君行。

蒸燻爐,能將孤悶蘇。若道妾身多穢賤,自沾御香香徹膚。蒸燻爐,待君娛。

張鳴箏,恰恰語嬌鶯。一從彈作房中曲,常和窗前風雨聲。張鳴箏,待君聽。

蕭觀音的《迴心院》詞,共十首,見於遼王鼎《焚椒錄》。蕭觀音工書能詩,善彈箏、琵琶,能自制歌詞,甚得遼道宗的寵愛。後因道宗荒於遊獵,蕭後諷詩切諫,而被疏失寵,遂作《迴心院》詞。這十首詞,從宴寢歡娛諸方面,聯章鋪敘,反覆詠歎,組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藝術整體,突出地表現了作者希望重獲寵幸的迫切心情,同時也表現了宮幃失寵的寂寞與苦悶。

契丹第一才女蕭觀音,因這首詞被奸臣構陷致死

猶憶當時叫合歡,而今獨覆相思袂

遼國的文學是落後的,詞作更為寥寥,唯有蕭後的《迴心院》獨佔春色,這是蕭觀音一生在學習漢文化進行詩詞創作上的藝術結晶。據王鼎《焚椒錄》記載,蕭後的《迴心院》,在當時是"被之管絃",可以演奏的。當時的演奏家趙惟一獨善其曲,而另一善箏及琵琶的宮婢單登,與趙惟一爭能,後來竟與權奸耶律乙辛串通一氣,蕭觀音的一組《十香詞》是以構陷的罪證:

青絲七尺長,挽作內家妝。不知眠枕上,倍覺綠雲香。

紅綃一幅強,輕闌白玉光。試開胸探取,尤比顫酥香。

芙蓉失新豔,蓮花落故妝。兩般總堪比,可似粉腮香。

蝤蠐那足並,長鬚學鳳凰。昨夜歡臂上,應惹領邊香。

和羹好滋味,送語出宮商。定知郎口內,含有曖甘香。

非關兼酒氣,不是口脂芳。卻疑花解語,風送過來香。

既摘上林蕊,還親御苑桑。歸來便攜手,纖纖春筍香。

鳳靴拋含縫,羅襪卸輕霜。誰將暖白玉,雕出軟鈞香。

解帶色已戰,觸手心愈忙。那識羅裙內,消魂別有香。

咳唾千花釀,肌膚百和裝。無非噉沉水,生得滿身香。

《十香詞》據稱是蕭觀音寫給趙惟一的,以十首絕句一一描述了女人身體從頭到腳的十種香氣。即便不存在什麼"私情",這一組詩歌也實在香豔得不像話了。耶律乙辛的幫兇們趁熱打鐵,向皇帝點明蕭觀音的一首詠史七絕暗藏玄機:

宮中只數趙家妝,敗雨殘雲誤漢王。

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窺飛燕入昭陽。

這首詩字面上是吟詠漢宮趙飛燕的故事,然而字裡行間暗藏了趙惟一三個字,合起來豈不正是"姦夫"的姓名麼。

遼道宗這位才子皇帝與出身皇后世家的蕭觀音本是青梅竹馬,但再好的感情基礎也敵不過權力鬥爭裡的人心險惡。遼道宗正如任何一個得知了妻子外遇的丈夫一樣怒火中燒。他的身份使他可以肆意懲罰他想懲罰的人:趙惟一被滿門抄斬,蕭皇后被賜白綾自盡,蕭皇后生的太子亦未能倖免——這才是耶律乙辛的真正目的。

契丹第一才女蕭觀音,因這首詞被奸臣構陷致死

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窺飛燕入昭陽

在自縊之前,蕭皇后完成了人生最後一場文學創作,以離騷體寫就一首絕命詞:

嗟薄福兮多幸,羌作儷兮皇家。

承昊穹兮下覆,近日月兮分華。

託後鉤兮凝位,忽前星兮啟耀。

雖釁累兮黃床,庶無罪兮宗廟。

欲貫魚兮上進,乘陽德兮天飛。

豈禍生兮無聯,蒙穢惡兮宮闈。

將剖心兮自陳,冀回照兮白日。

寧庶女兮多漸,遏飛霜兮下擊。

顧子女兮哀頓,對左右兮摧傷。

其西曜兮將墜,忽吾去兮椒房。

呼天地兮慘悴,恨今古兮安極。

知吾生兮必死,又焉愛兮旦夕。

有注家以為這首絕命詞就是蕭皇后的自供狀,根據是詞中一句"雖釁累兮黃床",表示自己確有私情。其實,通篇來看這首絕命詞,分明是在給自己鳴冤叫屈;以離騷體寫就,大有把自身遭遇比作屈原受讒的意思。至於"黃床"一詞,實無關於男女之事,其典出自揚雄《太玄》"邪其內主,迂彼黃床",這兩句歷來雖無確解,但可以肯定的是,上下文是以"妻子主內"為主題的,所以絕命詞之"黃床"當可理解為後宮。

契丹第一才女蕭觀音,因這首詞被奸臣構陷致死

知吾生兮必死,又焉愛兮旦夕

蕭觀音被道宗賜死,其屍送回蕭家。1101年(乾統元年)六月,天祚帝追諡祖母為宣懿皇后,葬於慶陵。但是金滅遼時,蕭觀音的屍體從墓中挖出,剝去衣飾任由牛馬踐踏,也是令人十分嗟吁!

契丹第一才女蕭觀音,因這首詞被奸臣構陷致死

將剖心兮自陳,冀回照兮白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