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孩子作業的完成度時他很反感,家長該怎麼辦?

Elf41166477230


高中的孩子出現這樣的問題,處理起來比較麻煩,所謂攻心為上,這恐怕是最好的辦法,但時間會比較長,家長要有耐心。

一、攻心為上,緩解壓力。

高中的學業負擔非常大,很多即使學習較好的孩子每天也是要完成大量的作業的,不要吐槽,反覆的大量練習實踐證明還是有效的,而且你恐怕也左右不了。而且最為重要的是高考的壓力無與倫比,此時此刻,如果一味只去要求孩子的作業,只會南轅北轍。

因而首先家長不要給予過多的期望,讓孩子對未來感到焦慮,心理學上講:對未來過多的期待會產生焦慮。所以營造寬鬆的氛圍 讓孩子放鬆身心,緩解他的壓力就尤為的重要,怎樣做,在這裡就先不累述了,頭條裡搜一下,很多。


二、輕鬆交流,共同研究

有了前面的基礎,要學會跟孩子多交流,藉助各種方式創造好的輕鬆的氛圍,跟孩子交流溝通,慢慢卸下他的防備和逆反。第二步就有點難度了,對於學歷一般的家長,恐怕就無能為力了,你要跟孩子一起研究一些題目,讓他有種和你在一個戰壕的感覺,在這樣的氛圍裡,你要問出他的進度就比較容易了。


三、聯繫師友,遠程監控

這是下下策,有的家長說,我真的輔導不來,那怎麼辦。那就跟你講一個我的學生的故事。他的母親在他上高中的三年中,與他的好朋友和老師們都有著密切的溝通,他的一舉一動他都知道,更不要說作業這種小事了。你只要瞭解了他的一切,那麼你做起工作來就比較容易些了。但前題是千萬不要讓孩子知道。即使你知道了他的一些不好的現象也不要表現出來,要慢慢的去解決,一旦知道,那肯定會很麻煩。


其實無論如何,家長首先擺正姿態很重要,孩子只要健康,他自有他自己的生活,不是嗎?


琴島教育


孩子做作業時候,家長要陪還是不陪?

網上說孩子做作業,家長陪同,卻被孩子氣的送醫院,這是為何?

家長不陪,不知道孩子的作業錯與對,進度如何?然後老師就會說孩子在家的表現家長才能看到,家長要對孩子負責。

就如提問者,孩子都高中了,去問孩子,還被孩子說一頓,怎麼辦?

說出作為家長對孩子的感受,這個時候不要拿家長的身份去壓制孩子,這樣做有可能孩子會有逆反心理。你只要說出自己是關心孩子,想了解孩子的學習,沒有催促孩子的意思,更沒有責罵,只是關心他。

以後我們孩子做作業時候,也不是說家長必須坐一旁監督,但是家長可以坐旁邊看書,和孩子一起,在作業這段時間裡共處。家長不必去看孩子作業,就是坐邊上,孩子做作業,家長可以看書。偶爾可以互動一下。



豆小米媽媽說


孩子已經上高中了,老師呢,在微信當中經常會要求家長,看孩子的作業呀,看他到底錯在哪兒呢,你們每天要監督他呀,還有公式啊,拼音呀,還有英文啊,化學公式會不會用啊,等等等等。那我的家長每一次看到這樣的信息的時候,心裡都是怎麼樣的呢?其實這位提問題的家長,我跟你是一樣的,因為我的女兒正好上高三。每次看到群裡面的信息,也看到老師對我們家長的要求,於是乎我們就起到了一個監工的作用,也就是把我們充當了在家庭當中的另外一個老師,所以我們就會拿標準去要求你的孩子,“你作業做了嗎?公式背了嗎?你的英文學完了嗎?”但往往孩子此時此刻認為,我們是母親,我們是媽媽,為什麼會用老師的口吻,老師的要求標準來要求我們?尤其是上了高中的孩子,他的壓力本身就比較大一些,她就會覺得我們不夠理解孩子他,我們跟老師是一條心,我們也那麼嚴苛,那他在家庭當中就感受不到溫暖,感受不到放鬆。我們所有在高中的家長都可以感受一下,孩子進入學校裡頭是那種本能的那種緊張感,無論是哪一所學校,一旦上了高中,她的緊張的氛圍都會有。而回到家庭當中,我們又一次的還原了一個緊張的氛圍,督促他或者是監督他,或者是要求他去做到老師的標準的時候,我們發現,這個孩子要麼就抗拒,也就是說跟我們去用青春期的這種反抗性的這個行為,發生衝突。當青春期遇上了更年期,這個就是更糟糕的一個事情。要麼,就是他會放棄,因為他承受不了太多的壓力,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當他承受不了,到了極端的時候,就可能有抑鬱,或者是焦慮症了。



所以在這裡,我想請高中的家長朋友們和我一起想一個問題,孩子已經上高中了,他是否已經具備了,完全能夠自主的去管理,去安排自己所有的事情,尤其是學習方面?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我們在早期的培養過程當中,幼兒園階段再培養他未來學科的學習興趣,小學階段是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到了中學的時候,他要有理想、有目標,有社會價值感的在學習,那麼到了高中就是要面對高考的壓力。整個的過程中,如果我們都已經做到了家長的這種角色扮演好了,並且我們支持他,鼓勵他做好了我們情緒的指導師,那到高中階段,我們就需要你媽媽的角色進入到他的高中生活的陪伴過程當中,而不是第二個老師。那我們要做的就是,一定要用抽離的狀態去看待老師對我們群中所發出來的所有的語言。不能受其影響,否則我們很容易馬上情緒化,嚴苛的對待我們的孩子,這個做了嗎?那個做了嗎?如果你長期這麼去問,你的孩子很有可能就放棄了學業。那我們有的家長說,那我怎麼做?也許我在這裡教大家的方法就是對待老師,我們要很謙卑對待老師,我們要儘量的配合,告知老師或者是回覆老師,我會在家庭儘量的監督,或者是我會跟我的孩子聊一下她近期的情況。我們在老師這一面體現的是積極的配合的這種狀態,看到了回到家裡頭的時候,我們要把老師的一些消極的東西轉化成積極的,比如說老師又說你作業沒寫,是嗎?可以轉換成:如果你能把作業寫完,如果你能夠及時完成這項作業,我想你的老師會非常開心的。或者是,你一定可以安排好你的時間的,我相信你。當然我們要提示的是,他要按時完成老師的作業,並且我們要足夠的相信他,能夠處理好自己的事情規劃好自己的事情。因為作為高中生的母親,我們並不能教他除了這個課業,對於我們普通大眾的家長,我們是教不了孩子高中的課業的學習了,那我們怎麼辦?我們做孩子情緒的指導師就好了,我們做的是,可以理解她的感受。所以他回到家中,他會有放鬆的狀態,我們是不是可以理解了呢?上個星期,在我女兒的身上發生過這樣一個案例,跟大家分享下。她說要去寫作業,OK,你去寫作業,大概過了四十分鐘的時候,我是想看一下她是否在寫作業,我就把門推開看了一眼,結果的女兒炸鍋了,女兒說,“我剛才還在想我的媽媽真好,他竟然相信我四十分鐘都在這裡寫作業,而不是看小說。”她正在興奮之餘的時候我卻開了門,那麼這個時候孩子就會覺得,她不被尊重,她在你的心目中可能就是一個騙人的人,那麼她就情緒就會來了,他相當的不愉快。當然後期我通過黃金八步法的溝通,跟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我們不能找藉口說我是信任你的。但是你在信任之餘卻推開門兒,實際上內心還是不信任孩子。那所以。我們首先要感受到孩子進入高中階段這種辛苦和他課業的這種壓力,我們感受孩子的壓力,允許孩子回到家中,適當的放鬆,用另外一種狀態進行互動。第二,我們可以提示孩子的課業,比如說,“你們是幾點需要交哪項作業?”我們不用問他們完成了嗎,你只是提示他,“我又看到信息裡發,你們老師好像又留了哪項作業,我提示你一下。”第三,我們要鼓勵孩子。不是說“你最棒,你最好”,你一定要有一個目標,它就能考上,我們要鼓勵的是什麼?是他自己的感受啊,“我知道你最近心裡挺不痛快,我知道你這次沒有考好,我知道你很焦慮,或者是我知道你會用自己的方法去學習,媽媽相信你!”用這樣的方式,讓她自己去挑調整自己的狀態。如果在家庭當中,因為孩子已經進入青春期,可能不願意跟我們說這麼多的話,怎麼辦呢?那我們作為媽媽,在家庭當中儘量少跟孩子說話,多做事兒,也就是說保障他的生活,問題保障他的科學的營養的問題。之後,我們可以通過多方面進行溝通,比如說寫字條,便籤紙上寫一句話,放在孩子的這個枕頭邊兒,或者貼在門上,甚至是在他刷牙的地方可以貼一句。當然你貼的這個話儘量都是感受到孩子的感受的,這樣的話切記不要做過多的要求。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儘量找機會能夠一起出去旅遊,當然,進了高中的孩子出去旅遊的可能性可能越來越少。但是我相信,只要有機會獨處,一定要跟孩子進行體驗式的互動模式,也就是多讓他動起來,給孩子更多的運動型的一些活動,因為通過運動,他可以把很多的情緒宣洩掉,包括老師對孩子的一些壓力,也可以幫她宣洩出去。在這裡,我們要學會,幫助孩子共同承受。這種壓力就是我們要面對群裡的老師的要求,那我們要把老師的要求轉換成積極的一種狀態,跟孩子進行引導式的互動。我相信這樣的狀態下,你的孩子會越來越有動力學習的,而不是被兩個監工去看著他的。好了,這個問題我就回復到這裡了,希望我們家長能夠了解到。作為家長就要有家長的角色,同時也要做好老師的銜接工作,更要做的就是理解我們孩子的情緒發展。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諮詢師


教育秀秀看


關於孩子不寫作業,作業拖拖拉拉等問題,在前面我已經多次提出過怎麼辦,首先作為家長不要認為做作業是孩子的事,檢查作業是老師的事,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從本問題來看,孩子比較反感,再就是孩子高二,綜上所述我個人認為,第一,孩子對知識不熟,或者是不會,但是不知道該如何去做,但是又不想讓家長知道自己不會,所以反感家長去檢查。第二,孩子或許想努力去自己提高自己來完成作業,但是努力的高中知識沒有他想想的那麼容易,提高起來非常困難。所以作為家長我提幾點建議,第一,孩子做作業時家長陪在旁邊,拿本書看,不問孩子做的怎麼樣,也不要看著孩子寫,只是陪著做作業。第二,如果孩子成績還可以就算了,如果成績較差建議給還輔導。看家長在提問題時用了個女字旁她,不知道孩子是不是女生,如果是女生,可能是對數理化知識學的困難,所以跟孩子好好溝通下,如果父母不好溝通可以藉助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她能交流的人,問問孩子是否能學會,是否學習有困難。高二階段發現問題及時糾正還來的及,等這學期過去了,才發現落的多了就不好補上來了。


誨人不倦


家長親子質量差,和孩子關係疏遠,關心的話題不斷重複,沒有針對性教育所以才出現這種態度。

建議:

1.多抽出時間陪伴孩子,孩子寫作業時家長坐在身邊:無論孩子幾年級或是初幾高几,你坐在身邊即可以起到監管效果,又能給孩子一定的安全感。這期間不能玩手機,不能搞任何形式的娛樂;可以看看書,做一些不出聲音的家務也可以。孩子作業完成情況你自然會不問就知道,有了你的陪伴,孩子和你的心理距離會拉近中,關係融洽了孩子就少一份逆反。



2.避免問孩子敏感又沒有指導意義的問題,不拿孩子和別人比較。比如:你班的某某考多少分,一樣上學別人怎麼這麼優秀,某某進步那麼多你不能好好學習嗎。這些話題經常會被家長提起,孩子極度反感更沒有指導作用,傷害親子關係。



3.多一些細節上的關心,幫助孩子解決具體問題。比如:語文差是基礎知識不好,還是閱讀理解不會,是作文不會寫還是書法水平低,根據孩子實際分析原因,一定會受到孩子的歡迎,可以針對性找老師單指導一下。數學英語等等都是要更符合孩子實際。不少家長只知道說教,有可能你說了上句孩子就知道下句你說啥,因為你說了太多編了,他會背了,還能有效果嗎?不反感才怪呢?



4.真正為孩子著想,放下虛榮心。有的家長經常說某某成績好父母臉上有光,你真不爭氣……這些話題很傷害孩子,更是本末倒置。孩子好你高興,差也是你的驕傲。放下面子,真正為孩子著想,再差的孩子也會被感動,不會頂撞父母。



你的問題很大,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不知道我的觀點對你是否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