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退休:进退之间方见真智慧

马云要退休,新闻满天飞。在漫天传闻之中,有个真实的新闻,说是这几天马云带队夜访茅台,还说“茅台酒是一个奇迹,谁都能卖出去”。怎么着,马云退休仪式上要喝茅台?还是要站好最后一班岗,替天猫再拉来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据说9月10号是马云的生日,他也会在这一天宣布退休。马云54岁了,按说是“春秋鼎盛”,怎么就要退休,而且喊了很多年了。前些年说要退休,大家或许认为是摆个姿态,现在说要退休,看起来是板上钉钉了。虽说阿里巴巴的股票因之跌了几个点,但是公众对马云退休的消息其实早已脱敏,这当然得益于马云的舆论准备,一步一步,微笑着向公众挥手,马上就要退到幕后……想着以后他的消息就会慢慢少起来,竟然有点小惆怅。

是啊,这十几年,我们听了太多马云的言论,马云的故事。可以夸张地说,这一代年轻人都是听着马云的故事长大的。这个长相清奇的西湖男孩、外语老师、“江湖骗子”、互联网新秀、商业大佬,乃至成为一个商业思想家,他这半生的发达,与时代的发展相互印证,给了我们太多惊喜。马云要退休了,难道他又敏锐地捕捉到时代变化的气息?还是像他的很多布局一样,只是人生的一次战略调整?或是像一些人想的那样,他还会如太上皇一般,继续在幕后掌控阿里巴巴的发展?

要我说,没那么复杂。马云就是想退休,原因或许只有一个:时间到了。

马云累吗?阿里巴巴刚刚成立,别人喊他江湖骗子的时候,他不会累,因为他要生存;阿里巴巴遭遇资本寒冬,奄奄一息的时候,他不会累,因为要活下去;天猫与淘宝刚刚分离,遭遇卖家强烈抵制的时候,他不会累,因为公司面临前进或是后退的生死选择;阿里与腾讯两强对峙,处处针尖对麦芒的时候,他也不会累,因为格局之战,后退一步就会一泻千里。

那么,现在马云有资格累吗?

要我说,还真有点资格。阿里巴巴在一路争议中强大,到了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稳定的帝国,小风小浪自不必提,大风大浪也扛得住,甚至是,如果没有特别意外的情况出现,阿里也不会遭遇什么大风大浪了。

阿里正在步入一个“超稳定结构”之中,这对于阿里的创新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马云为阿里注入了太多先天基因,这些基因决定了阿里的基本面;马云留下的商业布局、合伙人制度直接决定了阿里的未来。在54岁这一年,马云肯定对自己做出了全面评估,他或许还能像很多商业思想家一样,讲出很多道理,但他已经很难为阿里带来新鲜的东西了。他的一步后退,阿里在人才梯队上可以向前一步,这里面会有更多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对于阿里来说太重要了。马云或许会认为,他的存在,创造的可能性已经小于他退出后带来的可能性。

这就是清醒。

与他带给公众的那种激情演说家的形象相反,马云其实一直是一个特别理性的人,是一个“知进知退”的人。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1995年的杭州。马云有天骑自行车去公司上班,路上发现有几个壮汉在偷井盖,由于考虑到对方人多势众,马云于是想在街上找警察和路人帮忙,来制止偷井盖的人,但警察没找到,路人也不愿意帮忙,自己只能硬着头皮怒喝偷井盖的人。后来才知道是电视台在做街头测试,测试路人对犯罪行为的反映。马云称,自己是当天唯一通过测试的人。

这则真实的故事让我特别感兴趣。从中能看出什么?

首先,他看到了犯罪现场,并不是莽撞地马上阻止,也不是装作没看见悄悄路过,而是在评估自己的力量不够后,去寻求外界帮助。在没有找到帮助之后,他还是勇敢地站了出来。注意,根据马云自己的描述,他当时人还是骑在自行车上,一只脚蹬在脚蹬子上,如果感觉局面恶化,他随时准备“跑路”。

“未思进,先思退”,最重要的是,在进退之间,马云有着高于常人的勇敢和智慧。进,需要勇气,退,需要智慧。

依我看,马云如果真的退休,那他和1995年的马云一样,不过是在进退之间做出了自己本能的反应。他,一直都是那个马云,甚至从未改变。(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