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一碗汤,2年开店100家,融资1.3亿元,他有何秘诀?

靠一碗汤,2年开店100家,融资1.3亿元,他有何秘诀?

我国有八大菜系,其中粤菜以蒸煮、汤水为主。广东人爱喝汤那是出了名的,一日三餐几乎都与汤水为伴。

事实上,汤在国人的观念里也是滋补养生的佳选,所以对汤的喜爱不只限于广东人,国内所有家庭每年大概要消耗掉2000亿碗汤。

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虽然生活中已经有了许多街边小店在占领这一市场,但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汤类品牌的店面却很少见。


靠一碗汤,2年开店100家,融资1.3亿元,他有何秘诀?


“吃个汤”就是这样一家店,它成立于2015年,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融资超1亿元,开出100多家门店。

潮汕人的汤品创业心

能够发现汤品市场的人,必定常与汤食为伴。

由于生在广东潮汕,吃个汤的创始人詹楚烽几乎餐餐都会喝汤,不仅如此,他还在14岁的时候被送到餐馆学做厨师,因此对粤菜的汤品十分了解。

但是,厨师不是詹楚烽的志向,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终究还是对科技领域感兴趣。几年之后,他下海创办了一家数码公司。

但是,年轻气盛的初次创业大多不会成功,詹楚烽没折腾几年就失败了,此后不甘心的他还曾做过策划、供应链等领域,都失败了。

可是,创业似乎是一个容易让人上瘾的事情,多次的失败并没有打击詹楚烽的自信心,反而因为经验的积累而更具自信,他时刻琢磨着选择一条合适的赛道再次出发。

创业多年,詹楚烽待得最久的地方就是写字楼了,在这里它曾熬过许多个不眠之夜,也因此他对白领群体的生活状态了如指掌。

他想起平常在公司,有时为了吃一个好饭不得不下楼走很远找一家街边小店,而大多数时候是点外卖了事。

广东人都很喜欢喝汤,但是外卖盒装汤特别容易洒了,送来的时候变凉了也不好喝了,此外,外卖店参差不齐,好的汤店太难找了。

于是,做过厨师的詹楚烽对外卖汤店提起了兴趣。

以白领群体为目标用户

2015年4月,詹楚烽注册成立了“深圳等候科技有限公司”,进而推出了“吃个汤”汤品品牌。

刚开始,吃个汤的团队包括詹楚烽在内只有3个人,出于资金和人才的限制,他们并没有能力开设线下门店。

因此,詹楚烽决定先从线上的外卖店入手,先攻占白领群体的胃,再向线下发展,吸引其他用户群体。

白领群体做的大多是久坐费脑的工作,针对他们的问题,吃个汤主打原只椰子汤。这种汤在椰子中加入淮山、枸杞、鸡鸭肉等食材,可以美容、治疗腰酸腿痛和提神。

为了保证口感,吃个汤团队严选食材,只买走地鸡,不勾兑,此外他们还发现温度是63度时,汤的口感至佳。

因此,詹楚烽严格把握包装和外送时间,尽量保证送到顾客手里的汤是好喝的。

靠着原只椰子汤,吃个汤收获了一批忠诚的用户,同时也吸引了资本的关注,在种子和天使轮得到了挚金资本、华友生活、以正资本、泰鲸资本等机构的投资。

如今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刚刚步入职场的90后都开始脱发,常以“油腻大叔”、“老阿姨”自嘲,不得以捧起了保温杯,泡上了枸杞。

吃个汤从深圳起步,在这个特大城市里有无数的年轻人,而广东又是汤品消费大省。

在这样的环境下,吃个汤以30元以下的价格成功俘获了大批年轻群体的胃。

建立中央厨房保证品质

在线上潜心修行近两年之后,吃个汤在2017年初展开A轮融资,由五岳资本领投3000万元。至此,它也开启了线下门店的扩张步伐。

线下的环境和线上不同,詹楚烽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产品体系。

在线上,吃个汤主打原只椰子汤,而到了线下,他把品类扩充至8种汤品和5种主食,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

其次,在店面选择上,詹楚烽也面临旗舰店和堂食店两种选择。

旗舰店一般开在巨大的购物中心,拥有广阔的面积,宽敞的门面,而堂食店则是小而分散,分布在用户周围。

考虑到白领用户大多分散在各地的写字楼里,詹楚烽决定以堂食店为主,尽可能的靠近消费者。目前,其线上和线下布局占比是6:4。

如今,吃个汤的门店已经由深圳扩张至东莞、广州等城市。

为了保证汤的品质,詹楚烽还在每个城市都建立了一个中央厨房,所有门店的汤食有中央厨房统一制作,保温配送至每一家门店,从而保证不论在哪家店吃到的汤都是一样的味道。

今年3月,吃个汤完成了A+轮融资,金额超过1亿元。此轮融资之后,它也成为互联网汤品店中的佼佼者,并且大力扩张,预计今年内扩张至200家门店。

结语

汤类产品大约占据餐饮市场7%的份额,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技术和口味的限制,汤店大都只能在线下发展,并且只能开出一两家门店,做不出大的规模。

吃个汤的成功在于詹楚烽运用了互联网的思维,凭借中央厨房和物流配送保证了汤品的统一品质,从而实现了门店的快速复制。

互联网的发展虽然是一个不断探索未知的过程,但没有过去,何谈未来?

我们需要以新的思维模式去考察传统领域,将新的理念及技术和传统领域相结合,就能开辟出一片新的蓝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