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改制,跳不出的框框

  在今年的招聘市場,我們很驚喜地發現了一些國企、央企加入了招聘隊伍,一些網友開始大喊著“狼來了”來指摘這些企業“只面試,不招聘”,打著履行社會責任的旗號在欺騙面試者的感情。但是客觀講,其實今年這些企業真的有在招聘,為啥呢?因為國有企業在進行混改,在這個狀態下,整體的人員結構也會進行調整,所以國企確實有在招聘,是我等“屌絲”上位的機會了,那麼現實情況呢?

國企改制,跳不出的框框

一次“本本主義”的面試

  一次機會去到一家國字頭的、以銷售寬帶為主營業務的公司去面試招聘經理的崗位,說實話不是筆者傲嬌,這樣的企業如果我知道是國字頭的企業我是不會去的,總感覺是哪裡有些彆扭。初步面試結束後,面試官告訴我說還有一個怎樣怎樣的測試,晚上回去之後我打開了這個測試,一看是“某國內知名測評公司開發的”,好吧,我是認真的去做了,但是令我大跌眼鏡的是,裡面的不少題目都是錯的,錯的,錯的。很多題目的題乾和答案說的都說不是一回事,我也是醉了。最不可思議的是,我面試的是招聘經理的崗位,要是做什麼業務知識的題目,如果不能勝任我也是人頭了。關鍵那是一套公務員的題目好不好,這樣的一次“本本主義”的測試,我真的不知道有什麼意義。換句話說,真的有什麼價值嗎?對於招聘經理的崗位,我是有自己的理解的,但是如果天天糾結於各種“宮鬥”中,那這樣的生活我不如不選擇。

框的住思維,框不住人才

  故事的結尾,我送給這個公司這樣一句話,在“本本主義”的模式下,你是吸引不到優秀的人才的。在很多時候我們過於迷信測評,我想這是不對的,在此我特別欣賞中國“職業生涯開發與管理專家”程社明博士,對於測評他這樣解釋,“認認真真做測評,別不當回事;平平淡淡看測評結果,別太當回事。”但是偏偏有些企業過分迷信這樣的測試,真正的用框框把人才“有理有據”地拒之門外。就像我們最早把體制內和體制外比作“圍城”一樣,歸根結底還是要把自己“玩兒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