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慧珠與京劇“梅派”藝術

今日推送之《言慧珠與京劇“梅派”藝術》錄自《京華感舊錄》,作者李克非(1924-1995)。《京華感舊錄》一書為李先生的隨筆集,書中回憶了很多關於老北京的

雜聞軼事,我們將此書中與梨園有關的內容分期連載推送。

言慧珠與京劇“梅派”藝術

 京劇大師梅蘭芳博士逝世後,在北京王府井大街首都劇場舉行規模宏大的追悼會。是日,前往弔唁的中外人士及名流,有如車水馬龍,絡繹不絕。梅氏生前友好贈送悼詞、輓聯者極多,筆者書贈的一副輓聯為:

堪悲世上謝梅、程,而今空餘荒山有淚巢無鳳;
且喜人間有言、趙;此後莫愁菊部乏嗣繼有人。

 這副輓聯雖是悼念梅氏,也是兼有懷念先梅氏而故去的程硯秋君的意思。而尾聯所提言;趙二位,即指梅派傳人言慧珠與程派傳人趙榮琛。

言慧珠與京劇“梅派”藝術

梅蘭芳先生追悼會

 梅、程二位大師儘管遍地桃李,而兩家堪稱真正出類拔萃的得意高足,當首推言、趙二人。

 前歲,中國戲曲學院的趙榮琛教授赴美講學傳藝,載譽前歸,至今海內外傳為美談。可是,言慧珠卻在十年浩劫之初,於上海華山路香消玉殞了。

 言慧珠出身梨園世家,是京劇“言派”鬚生創始人言菊朋的女公子。她自幼受家庭及環境薰陶,對皮黃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曾向許多技藝精湛的前輩藝人習藝求教;從朱桂芳、九陣風(閻嵐秋)、諸茹香、王幼卿、芙蓉草(趙桐珊)、趙綺霞等老師身上汲取了青衣、花旦、刀馬旦、武旦各行當表演藝術的豐富營養,在唱、做、念、打(舞)方面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言慧珠與京劇“梅派”藝術

言慧珠30年代之便裝照

 由於她崇拜梅蘭芳的舞臺藝術,梅派琴師徐蘭沅曾為她細說梅派唱腔,一九三〇年曾隨梅蘭芳訪美演出的著名武旦朱桂芳又專門指導她練習梅派戲特有的舞蹈身段(如:劍舞、綢舞、朱竿玉戚舞、霓裳羽衣舞等)。一九四三年,言慧珠在上海馬思南路梅宅拜門之後,於綴玉軒中,又得到梅氏的親自傳授。因此,她戲路寬,功底深,不僅精通眾所周知的梅派代表劇目,並能演梅派代麥劇目,而且能演早期梅派的青衣唱工戲《祭江》、《祭塔》,還能演花旦戲《拾玉鐲》、《得意緣》、《紅鸞禧》,刀馬旦戲《樊江關》、《虹霓關》、《穆柯寨》、《能仁寺·悅來店》,以及武旦戲《扈家莊》、《戰金山》、《演火棍》,《金山寺·斷橋》等。

 言慧珠能文能武,混亂不擋。梅派獨創的古裝戲《西施》、《洛神》、《天女散花》、《太真外傳》等,她也都完整地繼承了下來。

言慧珠與京劇“梅派”藝術

言慧珠之《西施》

 三十年前筆者在北京時,曾在西城智義伯大院遜清甲辰科狀元劉潤琴(春霖)寓邸得識言女士之廬山真面。當時,眾賓煩請,盛情難卻,得聆其即席清唱《別姬》一段,至今餘音繞樑,使人難以忘懷。

(《京華感舊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