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備這特徵的P2P網貸平臺,可能更容易通過備案

今年以來,隨著備案工作的推進,行業間優勝劣汰,不少平臺退出戰場,7、8月突現的爆雷潮一度造成行業恐慌。近期,逐漸平靜的網貸行業又被“待收5000萬以下的平臺擬被清退”“待收1億以下的平臺被清退”等傳言一時驚起千層浪。雖說這些估計都是不實傳聞,但隨著花樣百出的小道消息滿天飛,投資人又有點恐慌了,未來監管真的會以平臺規模決定去留嗎?

具備這特徵的P2P網貸平臺,可能更容易通過備案

拋開規模論,基於今年7月以來的問題平臺來看,“非吸”立案的唐小僧規模高達百億;轟動一時的投融系平臺投融家,近期立案的銀票網等等規模均在百億以上,但在風險爆發之際,這些平臺沒有因為規模大而有任何特權,最終均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立案。顯然,“大規模”不等於安全,監管不會因為規模大而對平臺放鬆管理,即使規模再大,只要不合規,依然是要被淘汰的對象,必要時刻也是要受法律的制裁。

再看提現困難發佈兌付方案以及主動清退的平臺,7月30日,前海航交所發佈良性清退方案稱由於業務轉型退出B2C業務併發兌付方案,但目前為止前海航交所的兌付計劃也是狀況百出,“本金兌機票”更是讓投資人詬病;此外,10月22日發佈宣佈暫停發標併發布墊付方案的理想寶,在隨後一個月的時間裡三改兌付方案,讓投資人直呼兌付路途艱難、遙遠。8月5日宣佈展期3個月並於11月開始兌付本金的溫商貸兌付方案也是一改再改,推出以物抵債,而諸如此類平臺不在少數,規模也均都不小。

縱觀這些平臺,不難看出在這些平臺中有些甚至受體量太大的拖累,反而在“退潮”期間不能順利脫身,甚至影響其母公司的風評,猶如受前海航交所拖累的海航。而此時小平臺就更顯靈活,從近期網貸天眼的跟蹤報道中可以看到目前已有4家平臺完成全部兌付,分別是“718金融”“紫金聚寶”“房中金融”“通信貸”。其中“718金融”是北京一家P2P平臺,2016年2月上線運營,累計交易額只有2196萬元,但卻在“退潮”中順利脫身。同樣,累計借貸金額22549萬元的廣東平臺“房眾金融”也宣佈安全著陸,11月12日,“房眾金融”在其官方網站發佈退出公告,並稱截止10月31日平臺已經結清所有投資人的本息,待收餘額為0。深圳P2P平臺“紫金聚寶”此前也在官方網站發佈公告稱,已經完成所有標的的兌換工作,並關閉P2P業務。11月21日,河北P2P平臺通信貸也在其官方網站發佈公告稱平臺全部債務已清償完畢,並退出P2P業務。

由此看來,“船小好調頭”不是沒有道理的,小平臺體量小,待收金額相對不多,結果可控,退出難度相對較低;而大平臺,涉及金額較大,就不是那麼好退出的了,如果是被投資人舉報,資金空缺難以補齊大多都被按照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等罪名處理。

根據中關村互聯網金融協會公佈的第三期P2P行業按期正常還款顯示,本期正常還款的65家平臺中,累計交易總額小於十億的平臺有6家,佔比9%;累計交易總額在10—20億之間的平臺有6家,佔比9%;累計交易總額在20—99億之間的平臺有18家,佔比27%;累計交易總額超百億的平臺有15家,佔比23%;累計交易總額超千億的平臺有6家,佔比9%。從數據可以看出正常還款的有千億平臺,有百億平臺,相對規模較小的10億以下平臺也有。顯然,此前傳言的唯“規模論”“一刀砍”是不現實的,在問題平與規模大小中被淘汰的必然會是問題平臺。

而關於近期杭州和北京爆出的小平臺清退事件,其多是合規程度不高且是問題小平臺,而在這些平臺處理進程中,優先處理小規模問題平臺則無可厚非。監管不會因為規模大小而強制平臺退出,但不論是“大規模”還是“小規模”只要是問題平臺都是未來被監管取締的對象。由此可看,規模大小並非衡量一個平臺是否安全的準則,相信合規與否才是衡量平臺去留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