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将迎来大洗牌 银行或是最大推手!

很长时期以来,房地产与银行被认为是两个可以“躺着”赚钱的行业,但是2018年他们躺得并不安稳。虽然雨还未下,风却已来,种种迹象表明房地产业将迎来重大洗牌,而引发“多米诺骨牌”的,很可能就是银行。

房地产将迎来大洗牌 银行或是最大推手!


银行业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投资”,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业自然是其天生的宠儿。20-30年前国人尚不认可“借钱”买房的置业方式,但房价的飞快上升让70后与80后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接受了按揭贷款。根据央行发布的数据,在很长的时间内房地产业贷款占据全部新增贷款的比例都在40%以上,尤其是在几次房地产上行的时候,最近一次就是在2016年。那一年全国银行业新增贷款12.65万亿,45%是房地产相关贷款,其中绝大部分是个人按揭贷款,总额近5万亿。

房地产是银行业最大的利润来源,银行也是房地产开发商与购房者最大的现金“奶妈”,本来哥俩好的局面在2018年出现了极大的变化。给购房者感触最深的,就是房贷利率的增长了。在2017年及以前,只要信用记录不差的购房者基本都可以申请到85折或更低折扣的贷款,即使在货币市场利率相当高的2017年4季度,申请下基准利率也是比较正常的事情。然而2018年出,事情出现了较大变化,先是“信贷紧缩”之言传遍楼市,随后就是利率上浮。虽然货币市场上利率一路走低,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也在不断下行,个人房贷利率却不断走高。

房地产将迎来大洗牌 银行或是最大推手!


2018年1-9月个人房贷新增3万亿,同比少增了1917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为22.9%,比2017年低了5.8个百分点,与此相对应的是房地产销售额的大幅上升。贷款批得少了,利率却高了。

在市场利率稳中趋降等因素推动下,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总体趋稳。9月,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94%,比6月下降0.03个百分点。其中,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19%,票据融资加权平均利率为4.22%。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小幅上升,9月加权平均利率为5.72%,比6月上升0.12个百分点。初步测算,第三季度包括贷款、债券、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民间融资等在内的全社会整体融资成本呈下降态势。

房地产将迎来大洗牌 银行或是最大推手!


央行2018年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这段话不知道会让多少购房者与开发商感到心痛。非金融企业贷款利率在降,债券、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民间融资都在降,为什么就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在升啊?而开发商负责金融的朋友看到票据融资加权平均利率4.22%肯定是会眼红的吧。

根据融360等平台统计,2018年10月份全国首套房贷平均利率已达5.71%,而二套房贷平均利率已突破6%。开发商开发贷利率同样不断攀升,其他融资渠道成本也居高不下,有媒体进行的不完全统计,2018年房企融资成本在7%以上。

房地产将迎来大洗牌 银行或是最大推手!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主要是高层金融政策以及监管的转变。一直以来房地产业都是一个牵动着全国人民的行业,国家对于房地产业尤其是房地产金融都有着严格的管控。但是前些年银行和投资机构,通过各种办法让资金“出表”,在经过各种包装之后流入房地产,在赚取大量利润之后,给国家调控带来极大的难度并伴随着极大的金融风险。

2018年在银保监会以及相关部门的严查之下,额外的资金流被截断了,同时由于当前经济形势的变化,使得银行需要对小微企业、三农经济、实体经济给与额外的支持,而这部分的回报率是相对较低的。虽然央行在不断的开闸放水,但是“拦水坝”的存在使得资金更多的流向需要扶持的行业。而个人按揭贷款作为一种“刚性消费”自然就变成了被撸羊毛的对象。

房地产将迎来大洗牌 银行或是最大推手!


房贷利率的不断升高,使得购房者的购房能力不断降低,对购房意愿也是一种打击,但另一种影响更加致命。过去开发商可谓是“空手套白狼”的代表,什么都可以通过银行贷款或垫资来解决,但是现在不行了。很早之前银行业就开始严查地产开发贷了,今年政策调整后,房产开发贷的审批也变得不那么容易,海外融资更是需要有一定规模与实力。可是对于负债率普遍高于80%的房企来说,融不到资或者融资成本过高都是要命的事情。没钱就没法拿地,没地就无房可卖,自然也就谈不上盈利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型房企在业内掀起了阵阵“血雨腥风”,以万科、恒大、碧桂园等为代表的TOP20房企开始不断兼并中小型房企,万科季度例会上“活下去”更是被业内称之为“对中小型同行的‘鼓励’”。有行业分析人员称:3年后,中国楼市50%的业绩将由TOP10房企完成。这个过程中,一大批的房企会被淘汰出局,而市场洗牌的始作俑者可能就是银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