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之輩》的票房與口碑何以逆襲?因為我們也都是偽裝的強者

相信大家一定注意到了,當《毒液》和《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在院線裡打擂臺的時候,一部小製作國產影片突然半路殺出,口碑逆襲,票房猛漲,各路自媒體大號紛紛秒變“自來水”,清一色地讚不絕口。後藥神時代華語電影普遍疲軟的態勢彷彿被一夜扭轉,而這部電影竟然出奇的低調,低調得就像它的片名——《無名之輩》。

《无名之辈》的票房与口碑何以逆袭?因为我们也都是伪装的强者

也許你會嫌《你好,之華》矯情寡淡,會嫌《大象席地而坐》過於灰暗,但你多半會喜歡《無名之輩》,因為片中那些小人物何止籍籍無名,幾乎是蠢到可愛。他們的平凡善良、膽小冒失,對未來仍有期許,卻被眼前的生活死死壓住,這不剛好就是正坐在大銀幕底下傻樂呵的我們嗎?

電影的開局並不順利,前30分鐘簡直讓人如坐針氈,不客氣地說,幾乎是熬過來的。俗套的多線敘事,用濫了的打劫梗,生硬的搞笑段落,甚至還有拿弱勢群體開玩笑的嫌疑。電影如果就此發展下去,即便再精巧的劇情設置恐怕也抵消不了主題的庸俗和羸弱,這樣玩火自焚的例子實在不勝枚舉。然而從任素汐扮演的高位截癱的馬嘉祺小便失禁開始,電影變得有點不一樣了。

《无名之辈》的票房与口碑何以逆袭?因为我们也都是伪装的强者

這個滿嘴粗口,疑似患了穢語症的丫頭上一秒還懟天懟地,下一秒就變得楚楚可憐,躲閃的眼神裡全是服軟的語氣。在這裡我們清晰地看到了一個偽裝的強者,當尊嚴掃地又無法自全時的那種羞愧和絕望,好像生活裡的我們,無法面對自己才是弱者的冷酷真相。

影片發展到後來,幾條平行線索開始交叉,我們這才發現原來每一個看似不堪的弱者竟然都保持著純良無比的內心:悍匪其實一點不悍,不過是想娶到心愛的姑娘;四處碰瓷兒的保安原來一心想當公務員,照顧好家人,替自己贖罪;就連帶著小三兒跑路的地產老闆,也會忽然掉轉車頭,和女朋友秀起真愛。影片整體氣質也一改開篇時生硬的黑色調,好像忽然拿掉濾鏡一樣,立刻變得霞光萬丈。人性有多黑暗其實大家心裡都有數,但即便是“實錘”弱者也別破罐破摔。“堅守善良,才是王道”——這是電影傳遞出的一個特別溫暖的訊息。

《无名之辈》的票房与口碑何以逆袭?因为我们也都是伪装的强者

本片導演饒曉志成名於戲劇舞臺,作品不多。他經常在舞臺作品裡假裝不嚴肅地談論一些很嚴肅的問題,嬉皮笑臉地站在高處,指出全人類的毛病。第一部“觸電”作品《你好,瘋子》也改編自他自己的同名話劇。然而,敏銳的饒曉志忽然發現,玩戲劇時摸索的那一套打法到了電影圈全都不好使了。電影觀眾不喜歡扮智者講道理的作者型導演,他們更喜歡黑白分明的價值判斷。好吧,既然不喜歡動腦子,那咱們就動感情吧,饒曉志在本片中及時調整思路,把小人物的各種真情實感來了個“一鍋燴”,為觀眾奉獻了一場兩個小時的愛心接力。片中搶了假手機的“悍匪”眼鏡和大頭拖著不能動的馬嘉祺在天台凹造型,兩個窮途末路的笨賊試圖幫助一個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人重新建立信念,最卑微的情感瞬間迸發出最動人的力量,試問這笑中帶淚的場景,有幾個人能不為之動容?有的導演拍了一輩子也沒搞懂什麼是電影的商業類型,而饒曉志用了兩部片子就整明白了。

《无名之辈》的票房与口碑何以逆袭?因为我们也都是伪装的强者

《無名之輩》確實挺好看,但還遠沒有那麼驚豔,說得直白點,就是導演在商業電影市場上對大眾心理需求的一次帶有迎合意味的正規按摩。但是,不得不說,這種迎合是謙卑、誠懇卻不失分寸的。它並不像汗牛充棟的低格調爛片那樣,為了票房肆意縱容觀眾野蠻的想象和慾望,而是像個老和尚那樣和顏悅色地勸你一心向善。很難說這裡面有多少感情的成分,不過商業電影也沒有和觀眾建立精神聯繫的義務,好像海底撈等位時的貼心服務,吃完飯大家一拍兩散,你吃飽了我收錢,挺好。

《无名之辈》的票房与口碑何以逆袭?因为我们也都是伪装的强者

很會拍電影的胡波終其一生都在爭取表達的權利,他無數次嘗試向他的觀眾揭露某種生活的真相,卻唱罷秋墳愁未歇,就欲語淚先流了;同樣很會拍電影的饒曉志,則叼著菸斗、蹺著二郎腿坐在一旁,笑嘻嘻地對你說:“看,這世界多美!”

文| 任凡

本文刊載於2018年11月23日 星期五《北京青年報》 B5版

《无名之辈》的票房与口碑何以逆袭?因为我们也都是伪装的强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