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下的苏南,城市格局会重新洗牌吗?

沙漏遗爱


长三角一体化的苏南为苏宁锡常镇。仅从经济这一方面来讲。咱们来依次分析一下这几个城市的情况。

苏州,长三角次中心城市,江苏地级市,苏锡常经济圈核心城市。实际上享有副省级城市的待遇。苏州2018年前三季度gdp为13279亿元,gdp增速为7.19%。

南京,长三角中心城市,江苏省省会城市。南京2018年前三季度gdp为8876亿元,gdp增速为8.67%。

无锡,长三角成员,江苏省经济强市,地级市,苏锡常经济圈核心城市。2018年前三季度为8186亿元,gdp增速为8.70%。

常州,长三角成员,江苏省地级市,苏锡常经济圈核心城市。2018前三季度gdp用量为5050亿元,gdp增速为5.71%。

镇江,长三角成员,江苏省地级市。2018年前三季度gdp用量为3022亿元,gdp增速为-3.85%。

虽说无锡在增速上为江苏第一,但是基数却比苏州,南京小。而其增速也比南京,苏州小。不得不说,江苏省提出的提高省会首位度战略,还是有效果的。自从南京在2014年超越无锡以后,gdp差距越来越大。不光是对无锡,对常州,镇江都有影响。常州18年前三季度增长仅为5.71%。再江苏省处于下游,而镇江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然而南京对苏州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因为苏州目前是实在的享受着副省级的待遇,而且其名声要不亚于南京。

仅从长三角来看未来会有一个趋势。工业城市普遍衰退,中心城市普遍回归。一方面是国家对污染工业的控制,另一方面南京位于安徽交界,而且高校众多,其吸引力远远大于除苏州以外的其它苏南地区。对于投资者南京的价值也会大大上升。

所以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苏南地区,短期角度来看,排名依次为为苏州,南京,无锡,常州,镇江。但是南京与苏州的差距会越来越小,与无锡的差距也会慢慢拉大。甚至南京未来的人均gdp也会超越无锡。


维维读城


未来以苏锡常地区为中心的一体化城市群会进一步得到强化,整体经济会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前南京提出城市首位度战略,会进一步分化江苏各地其他地区的资源,削弱江苏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对江苏其他地区城市来说是一种灾难,本来南京集全省政治教育医疗等资源,加上南京位居江苏和安徽边界,南京首位度的提升有利安徽,对安徽的周边地区是利好,增强了南京对周边地区辐射能力,有利于镇江,扬州,马鞍山,滁州同城化,不利于江苏其他地区,集全省之力来提升南京首位度是削弱其他地区的投资力度,而安徽未出一份钱,马鞍山,滁州一样被南京同城化,是最大的受益者



前沿动态新媒体


在国家明确把长三角升级为国家战略后,整个长三角城市群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就苏南城市而言,能否把握住历史机会,从中脱颖而出那就要看各个城市的努力奋进了。现在苏南地区以苏州经济总量最高,南京,无锡紧紧追赶,常州和镇江相对慢点。就后面的发展和增长势头来看,南京无疑是后劲十足。在江苏省确定提高省会城市首位度的要求下,未来资源和资金必将向南京集中。南京是副省级城市,东部战区所在地,科教资源发达,拥有全省唯一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在交通和辐射周边方面,后续发展潜力巨大。未来南京和苏州的差距会越来越小,就苏南地区而看,南京和苏州会是双子星,无锡,常州,镇江会各具特色,在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各城市要有明确定位,做好分工协同,发展融合,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转换新旧动能,坚持以科技驱动经济,增强城市可持续化发展的动力。


悠悠趣史


好像10年前,东京与横滨之间就找不到城市界碑,自然融合成一体了。以此看苏南,这才是大格局,或者说大方向。

比如苏州和无锡,无锡和常州,彼此很近,先以城际交通的链接,再以城市扩张抹去界碑的融合。这样的合二为一,将会是什么样体量的城市啊,其实力一定会让南京俯首称臣,也会让大上海叹为观止!

事实上,上海苏州间已经接通了城际轨道,已经在尝试了,试图让城市彼此相向流淌,而行政区划会成为唯一的桎梏。

而在省内,无锡常州,或无锡苏州,彼此的融合,一定比跨省的融合,来得容易和便当,问题是有没有这个思路。

会不会一加一等于一?肯定不会。苏锡常之间的距离,绿皮火车也就一小时,风土人情,生活习性都是甜甜甜。这份同姓同族同宗婚嫁,不会有突兀异地感,这样的城市洗牌应该是良性的。

湖南的长株潭,因为相近,正在试图合而为一;上海港跨省扩张,拿下浙江的洋山深港;宁波绍兴可以在杭州湾造桥,不走省城,直达上海。那么苏南同省,当然也可以两市拥抱,做大底盘,强强联合,一加一肯定等于大于三!

城市的生命和活力,在于流淌,在于蔓延,更在于宽容和接纳。

最好的榜样,远处是东京与横滨的无界,身边是上海和苏州的眉来眼去 😛


钢的花


我认为会的。

长三角一体化,以前更多是一种闲谈,或者是企业层面上的资源配置,现在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并且设立了专门的机构。从国家的意志来看,还是强调上海的主导地位。江浙两省加上最新纳入进来的安徽,都是上海的辅助者。但是浙江的野心似乎更大一些,不仅提出了杭州湾建设,并且还推行杭州城市群规划,还将少部分安徽城市也纳入了规划当中,显然希望把杭州推出来与上海分庭抗礼,最后结果如何不得而知。

江苏则没有这样的规划。南京城市群和苏锡常城市群的建设,实际上早就已经成为一句空话。主要原因在于沪宁线本来就是长三角经济的主轴,也是上海最为看重的。相比而言,沪杭线的发展要差得多,上海不可能把大量的精力放在规划沪杭线上。杭甬线相对独立,又完全在浙江境内上海插手其实不容易。南通虽然和上海隔江相望但是交通并不便利,而且经济实力远不如苏南地区。所以长三角一体化对于上海来说,首要做的就是强化沪宁线。另外相对于江苏省政府,浙江省政府对于上海的经济合作没有那么配合。从实施难度来看也是强化沪宁线的难度要比沪杭线要容易得多。

在上海的强势介入下,沪宁沿线各城市都会发生一些变化。对于上海而言,由于是以其自身为主导推进一体化进程的,因此上海将是最大赢家。对于苏锡常三个工业性城市而言,结果将是有利有弊。利处在于,上海的大量科技转化和制造业生产任务将会更多的落户到这三个城市。弊处在于,由于在产业分工中处于较低位次,高端职业岗位将逐步流失移往上海,马太效应下,这三个城市的功能始终处于中低端,很难实现高端突破。镇江的情况较为特殊。一方面承接上海的经济转移,但由于地理劣势,强度相对较小。另外一方面镇江紧邻南京,又受到南京的高端产业抑制。这是镇江经济发展在苏南地区一直偏弱的主要原因。而在一体化过程当中,苏锡常通过吸收上海的经济溢出发展会比镇江更快一些,南京享有较高的政治资源支持发展也不会差,相形之下,镇江会越来越落伍。可以说在这个过程当中,镇江将是最大的受害者。在上海经济势力强势深入苏锡常之后,南京的经济势力将进一步萎缩,而现在很多省份都开始强调做强省会。因此,南京势必会通过行政区划的方式扩张地盘,强化自己的经济地位。在这样情况下,镇江被并入南京或者拆分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对于南京而言,沪宁线协调过程当中,南京始终是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号。因此总的来看,也是收益远大于损失。除了可以借此推进行政区划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借上海压住了苏锡常的高端产业发展,为自己在其后的产业升级捞了一些好处。损失主要体现在对于省内经济资源的控制将进一步下降,苏锡常地区的经济资源将主要成为上海的助力,而不是南京的。

总的来说,镇江将是最悲剧的角色。其次就是常州。一旦镇江并入南京,常州就将是沪宁线上最弱势的城市。而且由于地理上和无锡相互分割,将来存在着和无锡二次合并的可能性。不过由于相对弱势,所以很有可能在合并中失去主导地位。无锡和苏州在这个过程当中,从经济发展的层面上来看,利弊大致相等。不过苏州和无锡相比,因为没有行政区划调整可能带来的红利,所以损失排在第三。无锡排在第四。南京凭借着自身的政治资源,将是一体化过程当中的较大受益者。而在整个过程当中,上海几乎没有付出太大的经济成本,而掌控了主要的经济成果,将是最大的受益者。上海在实现了将制造业完全转出之后的产业升级之后,还可以依托苏锡常雄厚的工业实力,配套打造高端产业,而这些高端产业带来的红利将为上海独享。


zyb38537240


没那么容易!南京作为省会可能会有较强的提升能力。苏州从地理环境和下辖县级市的情况看,如果不能加快转型升级的力度,那将会接近“天花板”。无锡也是一样,更致命的是无锡区域太小,因此离“天花板”更近。常州应该还有作为,关键要看地方领导的努力和省里的战略考虑。镇江就歇歇吧,迟早完全“苏北化”!


boulder1


上海的影响增大,南通、苏锡常、嘉兴等並对苏北影响加大,对浙北发展起来推动作用,使杭州在浙江的影响进一扩大,南京对镇江、安徽部份地区(南京周围)和苏北地区经济起到带领作用,合肥加快整合安徽省内经济发展


用户8622155719130羊


,在中国国家正在计划建立若干个大的经济联合体,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就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好有限资源,能够实行区域内科技力量的有效配置,防止人才的浪费和同一项目的重复建设。重复投入更好的克服一些不合理的狭隘利益间的恶性竞争。同时也能把同类产品做大做强,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中国企业将来的目的是要走向世界 走在世界同类产品的技术前列。由一带一路引领,调整好国内的经济布局,是今后一段时间的奋斗目标。


碧波垂柳


苏卅合并无锡,常卅,以后就叫,苏锡常市,


城信堂


苏南毕竟是苏南,对于人口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最少在一二十年内,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正如当今这个时代,贫者愈贫、富者愈富,想要城市格局洗牌?先洗洗睡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