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带人查抄大观园时为什么说明不可以查搜宝钗的住处却可以查黛玉的住处?

陈敖之


我反复细读过好多回,感觉王熙凤这一招好高明!表面上看起来是给了王夫人脸面,可是,真要是细究起来,是挖了一个坑也说不定。

试想想,如果大观园里所有的姑娘们的院子里再加上怡红院啥都没有查出来,而宝钗的房间却不让查,后果会怎样?下人们又该会怎样议论?

说着,一径出来,因向王善保家的道:“我有一句话,不知是不是。要抄检只抄检咱们家的人,薛大姑娘屋里,断乎检抄不得的。”王善保家的笑道:“这个自然。岂有抄起亲戚家来。”凤姐点头道:“我也这样说呢。”一头说,一头到了潇湘馆内。黛玉已睡了,忽报这些人来,也不知为甚事。才要起来,只见凤姐已走进来,忙按住他不许起来,只说:“睡罢,我们就走。”

这样做的直接后果也是很明显的,隔天宝钗就借口说薛姨妈身体不好,搬出大观园了。宝钗是个聪明人,这时候于她而言,不管是搬还是不搬,其实都是挺尴尬的。所以作者描写当时场景,宝钗来跟李纨说的时候,恰好尤氏也在。李纨听了不说话,只看着尤氏笑,尤氏也不说话,看着李纨笑。大家想象一下那场景,是不是很尴尬?

宝钗不仅自己离开了蘅芜院,也把史湘云请出了蘅芜院,她是要彻底洗脱干系,不再在大观园呆下去。我常想,宝钗这样做,其实也有两重意思,一方面对于前面抄捡大观园的事,她是真的想急于洗脱,撇清关系。另一方面,到了这个时候,其实早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那个“金玉良缘”的传说一直都没散,宝钗真要嫁宝玉,难道说从大观园嫁进大观园?那太不成体统了。所以,趁此机会退出,便也是再好不过了。

我是苏小妮,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击关注和分享!


苏小妮


抄检大观园是个说不完的话题。尤其是林黛玉的潇湘馆被抄与薛宝钗的蘅芜苑不被抄被差别化待遇,引起了众说纷纭,各种议论。我却认为抄与不抄各有优劣,抄了未必不好,不抄却有不抄的理由。


【一】

抄检大观园薛宝钗的不抄和林黛玉抄的区别,林黛玉是寄养,等于贾家人。一切吃穿用度,一针一线,甚至当初带来的一个丫鬟和嬷嬷都成了贾家的了。林黛玉等同贾家人,无差别化待遇。薛宝钗不同,她是做客。只是时间长了点而已。薛宝钗一切吃穿用度大多自费,甚至丫鬟婆子也都是自己人。除了几个粗使的婆子,都是薛家人。贾家要抄家,如何能抄薛家的人。

王熙凤带人抄检大观园,也不是抄少爷小姐的房间,只是抄这些丫头婆子们的物品。林黛玉用的都是贾家人自然抄得,薛宝钗用得薛家人自然抄不得!所以王熙凤才说:

“我有一句话,不知是不是。要抄检只抄检咱们家的人,薛大姑娘屋里,断乎抄检不得的。”王善保家的笑道:“这个自然。岂有抄起亲戚家来。”

岂有抄起亲戚,说明一切!


【二】

抄检大观园当然是件坏事,但抄检了也就去了疑心。贾家如此大张旗鼓的抄检,最尴尬的偏偏是没有抄检的薛宝钗。

林黛玉的潇湘馆被抄检后并不如何,反正和她也没关,大家一视同仁。李纨都抄了,她也不觉得怎么样。但薛宝钗就不同。无论贾家基于什么原因抄检,都会让薛宝钗如坐针毡,抄检到了还好,没抄出来,蘅芜苑的嫌隙就怎么都洗不清。薛宝钗在抄检第二天就向李纨辞行就是做出的应激反应。毕竟证明清白的最佳方法就是让人家搜一遍。她在自然不好搜,她离开,贾家也可以暗中操作。即便没有,姿态也有了,避免尴尬!

王熙凤替她解释:

凤姐笑道:“我想薛妹妹此去,想必为着前时搜检众丫头的东西的原故。她自然为信不及园里的人才搜检,她又是亲戚,现也有丫头、老婆在内,我们又不好去搜检,恐我们疑她,所以多了这个心,自己回避了。也是应该避嫌疑的。”


【三】

抄检大观园最尴尬的恰恰是没有被抄检的薛宝钗。所以有人认为这是王熙凤做下的圈套,有意让薛宝钗陷入尴尬境地。我认为这有点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按理薛宝钗就不应该抄检。但薛宝钗因此离开大观园却是不争事实!

抄检大观园后,薛宝钗第二天就搬出了大观园。美其名曰照顾薛姨妈病,但直到八十回结束,薛宝钗也没再回来。而且根据后文,薛宝钗直到成亲都没再住进蘅芜苑!她是大观园第一个离开的小姐!

薛宝钗对王夫人说了一段道理,无外乎因为她开了东角门不安全,再有年纪大了也要避嫌,还有贾家也应该省了园子的费用。用自己家的冷落暗示贾家提早防备。有理有据,宝钗确实也算一个知情达理的人。

抄检大观园,不光撵走了晴雯等人,也撵走了薛宝钗,与林黛玉的坦然比起来,薛宝钗无疑是尴尬的,也是无奈的。她在贾家住了几年,贾母明里暗里几次撵人都不走,却因王夫人抄检大观园而走,实在也是有意思!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欢迎收藏转发。非常感谢 !


君笺雅侃红楼


第55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 “刚将年事忙过,凤姐便小月了”,王夫人便命探春合同李纨管理荣国府日常事务,后又特请了宝钗来协助。探春、李纨本就是荣国府人,可薛宝钗毕竟是亲戚,王夫人此举的用意不言而明。

因此王熙凤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站队木石前盟,被王夫人所不能容忍。可是如果是林黛玉嫁给贾宝玉,王熙凤还能掌握管家权力。假如精明的薛宝钗嫁给宝玉,那王熙凤到时候只能去邢夫人那里看人脸色过日子了。

只可惜,探春李纨还有薛宝钗三人并没有把大观园治理好。大观园的婆子们趁着守夜喝酒赌博,这件事后来被揭发了。探春解释道是因为王熙凤近来身体不适,顾及不到,才出现这个情况。贾母大发雷庭,显然是对王熙凤的管理起了疑心。

王熙凤本来不被王夫人待见,后来她一直瞒着贾母袭人被升为姨娘的事情,贾母肯定心里很不爽。

绣春囊事件,王夫人第一个骂的也是王熙凤,凤姐哭着解释不是自己和平儿的。王熙凤此时的处境真的很窘迫了。

所以抄检大观园的时候,王熙凤留了个心眼,明确说出“要抄检只抄检咱们家的人,薛大姑娘屋里,断乎抄检不得的”,没有抄检薛宝钗的住处,却抄检了林黛玉的潇湘馆。表面上是放过了薛宝钗,实际上是把嫌疑都转到薛宝钗那里了。毕竟王熙凤搜查的几处都没有搜到实质性罪证,算是洗白了她们,而且别的姑娘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有薛宝钗有角门钥匙,来来回回看薛姨妈的,别人再有疑心也只能怀疑没有被搜查的薛宝钗那里了。

而且王熙凤的理由是薛宝钗是亲戚,林黛玉是自家人,凤姐的一句话,兵不血刃,既孤立了薛宝钗,又讨好了贾母。于是,聪明的宝钗马上搬离大观园,连王夫人请也不回去!





许寶萍


网友说:“黛玉无根,自小住在贾家,父母俱亡,所以认为是贾家的人。而宝钗是跟着她母亲住在贾府的,所以是客人。再一个王熙凤得喊薛姨妈姑姑,喊宝钗表妹,是姑表亲。但黛玉是他婆家的外亲。假如,你表妹和你丈夫的表妹,能一样吗。”

十分赞同这位网友的意见,网友已经将钗黛与贾府和凤姐的关系都表达得非常到位了。
另一位网友说:“表面看来,薛大姑娘是贾府的客人,贾府检抄,自然不能算在内。何况薛宝钗只不过是暂住贾府的屋子,吃穿用度,甚至是下人配备,都是薛家自己的人。王夫人和贾元春发话,宝钗住在大观园,不算碍事,就没必要查了。何况万一查到了,怎么处理也是个头疼的事,于是不查,反正是亲戚。本质上来看,其实是王熙凤和宝钗的不对付。王熙凤和宝钗,都是厉害角色,可是王熙凤看宝钗是“不干已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藏愚守拙得太过了,而宝钗眼里的凤姐却是粗俗不堪不识字的辣子一个,虽然两是表姐妹,可是互动却相当少。何况因为王夫人的态度(应该是指王夫人支持金玉良缘)两人将来难免会有一番争斗(应该是指如果宝钗一旦真成了宝二奶奶之后)。”

个人以为,这位网友也说得很对。

然而另一个角度来说,贾府如果要向薛家提亲求娶宝钗,薛宝钗还正需要搬回家住呢!两百多年前,未婚男女订定亲是一定要分开来住以避嫌的。

如果说凤姐决定不查蘅芜苑这个决定的后果,是将宝钗“排挤”出了荣国府内的大观园,客观上将宝钗“逼回”了娘家薛姨妈在大观园外的住所,那么凤姐的行为客观上也为宝钗之后的备嫁荣国府做好了准备。


阿丹151014015


《红楼梦》王熙凤带人查抄大观园的时候为什么说明不可以查搜宝钗住处却可以查黛玉的?

  大观园里出现了绣春囊这玩意儿,为了杜绝后患,进行一次大检查,在邢夫人的催促,王夫人的拍板下,王善保家的请命自任组长,王熙凤跟随,在园内进行抄检。

  检查团检查完了上夜的婆子们以后,再检查怡红院,从怡红院出来,王熙凤对王善保家的说:“我有一句话,不知是不是。要抄检只抄检咱们家的人,薛大姑娘屋里,断乎检抄不得的。”王善保家的笑着说:“这个自然。岂有抄起亲戚家来。”于是去查了黛玉,之后探春等人,宝钗的蘅芜院没去。

  为什么不搜宝钗住处却可以查黛玉的呢?

  在常人看来,黛玉和宝钗都是贾府的表小姐,都是亲戚,但是在明白人眼里,黛玉是贾家人,她是贾母的心尖子,是贾母算作自家女孩儿中的一个,是嫡亲的孙女根本比不上的存在,王熙凤无疑是这里最明白的一个,所以她说只抄检咱们家的人,咱们家的黛玉。而宝钗呢?是客人,是断乎检抄不得的。

  表面看来,薛大姑娘是贾府的客人,贾府检抄,自然不能算在内。何况薛宝钗只不过是暂住贾府的屋子,吃穿用度,甚至是下人配备,都是薛家自己的人。王夫人和贾元春发话,宝钗住在大观园,不算碍事,就没必要查了。何况万一查到了,怎么处理也是个头疼的事,于是不查,反正是亲戚。

  本质上来看,其实是王熙凤和宝钗的不对付。王熙凤和宝钗,都是厉害角色,可是王熙凤看宝钗是“不干已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藏愚守拙得太过了,而宝钗眼里的凤姐却是粗俗不堪不识字的辣子一个,虽然两是表姐妹,可是互动却相当少。何况因为王夫人的态度,两人将来难免会有一番争斗。

凤姐虽然这次不是主导,但借着机会,也可以给人添点堵。怎么是添堵呢?查抄又不是一件好事?是的,查抄不是一件好事,是正如探春所言的自已先乱了起来,也是现代人眼中的侵犯隐私的事情,但是我们不能忘了,在那个时代丫头婆子本来就是活着的财产,你家翻箱倒柜会问柜子愿意不愿意?查抄是于名声有碍,被查的人被人当贼看,很丢脸,也很委屈。既然已经无法避免,也全部待查,那检一检也是洗清嫌疑的唯一方式。丫头们都被查了一遍以后,嫌疑自然没有了。可是,那没有检查的人呢?或许清白或许就是要查的贼,说不清楚。那就只好自证清白了,总不能自己向大家伙摊开自家箱笼,说看看清楚?或者什么都不说,装聋作哑过下去?不好说。

  宝钗自然明白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就向李纨辞行,说要回家,当时李纨和在场的尤氏是怎么表现的呢?她们相视而笑,笑得意味悠长啊,做为管理者之一,李纨让宝钗早点回来,说免得落个不是。宝钗笑着说:“落什么不是呢,这也是通共常情,你又不曾卖放了贼。”查抄大观园,对外宣传的口号就是丢了件要紧的东西,要查贼赃——宝钗不可能作贼,可是她的人呢?实在不好说。既然不好说,那就回家呗,虽然家依然是贾府的房,嘿嘿。


宛如清扬


表面上看,熙凤讲的很清楚,宝钗是亲戚所以不能查,黛玉在大家心里是自家人,当然能查。但背后又隐藏了一个疑问,查抄大观园第二天宝钗因薛姨妈有病需要陪伴,给李纨、探春告假离开,李纨探春相对一笑,这个一笑让人想的太多了,而宝钗却说:你们又不曾放走了贼。况抄了一夜并没有查出绣春囊的来路,成为了红楼梦的悬案。


瑞雪兆丰年C


黛玉无根,自小住在贾家,父母俱亡,所以认为是贾家的人。而宝钗是跟着她母亲住在贾府的,所以是客人。再一个王熙凤得喊薛姨妈姑姑,喊宝钗表妹,是姑表亲。但黛玉是他婆家的外亲。假如,你表妹和你丈夫的表妹,能一样吗。


亲王45273672


黛玉来投奔贾家,被贾家收养。后来父亲亡已无家无亲人,贾家成为栖息处,吃穿用度是贾家,已成为贾家一分子。宝钗暂居贾府,有母兄,有家。吃穿用度自花钱,不花费贾家钱。经济独立,不发生金钱与人事关系。住大观园与姑娘们共同生活共度时光!


圃香


宝钗是客,暂住。黛玉是长住,相当于自家人。


沧海——一粟


黛玉无父无母,现在是有贾母抚养,吃喝拉撒住全仰仗贾家,算是自家人,而宝钗是客居,暂住在大观园,而且母亲和兄长都在身边,贾家自然不能管,所以抄检大观园时都抄了就没有抄宝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