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内向、社交恐惧,常感觉自己一无是处,该怎么办?

郑日安


是“对自己没有信心”,不是“信息”。这是抑郁症,得花钱治,不是问一下就能解决的。头条有很多患有抑郁症的人,变着花样问各种跟抑郁症有关的问题,就想着不花一分钱治好抑郁症。他们就不想一想,感冒发烧还得花点钱买药,而抑郁症就想不花一分钱,在头条里提些各种跟抑郁症有关的问题,然后从各种回答里面挖掘蛛丝马迹,寻找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他们就不觉得可笑吗?你能想到的问题,真正能治疗了抑郁症的人就想不到吗?患了抑郁症人的智商难道比治疗抑郁症人的智商还高吗?我在这里权威性地声明一点:只要是患了抑郁症的人,智商就下降了,不管他以前如何聪明。那些在头条发表文章,长篇大论侃侃而谈,分析、治疗抑郁症的人是治不了抑郁症的。真正能治了抑郁症的人是不会随便义务回答问题的,正所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再心存幻想了,你见过哪个权威的专家走街串户,挨家敲门去给人义务治病的。国家还有专利法呢!抑郁症也绝不是在哪个穴位扎一针,吃几副“秘制的药”就能治好的,这是一个复杂的、很辛苦的过程。患了抑郁症,又一分钱不想花,就这种心态就决定了他的抑郁症就好不了。即使侥幸好了,十年二十年也过去了,整个人生也改变了。所以有了病就得治,不要幻想着投机取巧。只是抑郁症的治疗目前还是个世界难题,绝大部分人花了不菲的钱却得不到理想的效果,甚至更严重了。这也是目前患有抑郁症的人不想花钱治疗的一个主要原因。花了钱怕好不了,不花钱更好不了,成了一道无解的题。 (声明:此文一丝一毫不针对这名提出问题的年轻教师,因为他还不知道自己这是抑郁症。只是借此发表一下长久以来对抑郁症的感慨。)


抑郁症破译者


“自卑、内向、社交恐惧,常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你是“阳虚”,不是“心

虚!

“自卑、内向、社交恐惧,常感觉自己一无是处”,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心理问题和性格问题,一般人都归因到“心理”范畴。其实,这是一个“生理”范畴,从中医学角度看,这是一个阳虚体质的病理性特征。

中医学认为,阳虚之人一般表现为心怯、气短、性格沉静内向,喜欢独处、不喜欢交际,有自卑倾向,遇事退让,怕担责任,除此之外,还表现为不耐劳作,稍稍劳动就感觉疲倦,瞌睡多,喜欢懒床,夏天小腹凉,冬天特别怕风、怕冷,体温比常人低,手脚冰凉,性欲减退,性功能低下等。

阳虚之人可以通过温补脾肾之阳来解决,中成药可选用桂附地黄丸、加味青娥丸、附子理中丸等,饮食上少吃寒凉生冷,多吃牛羊肉、洋葱、大蒜、生姜、干姜、桂圆、大枣等热性食物,每天热水泡脚,每天坚持快走或者慢跑45分钟以上,艾灸关元、气海、足三里穴等手段来调理。


诚顺和中医馆


你好,看了你的留言,我能想象得到您内心的凄苦无助。你说自己“内向、自卑”,这听起来像是一个人的性格问题。而你后面又说到对自己的工作表现、人际交往都不满意,“感觉自己一无是处”,“甚至有轻生的念头”。结合这些信息,你目前的状态恐怕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性格问题,而有可能处于抑郁状态。

人在抑郁的时候,就会出现自我评价过低,也就是说,对自己的评价已不客观,而是做出了负性的偏离实际的判断。平时如果给自己的能力、表现打80分,抑郁的时候,即使自己的能力一如既往,这种评分也会明显降低,比如打40、50分,甚至20、30分。我猜你可能也会存在这种情况,也就是说,在抑郁的心境下,你眼中的自己很不堪,很糟糕,而实际可能并非如此。

另外,人在抑郁的时候,不愿意、也没有信心、没有兴趣和别人交往,甚至在需要交往的时候感到紧张、害怕,即你所说的“社交恐惧”,这种情况只要不是多年持续的、始终存在的,就表明也不是性格的问题,而是抑郁的表现。性格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基本会被自我接受,而抑郁则是对这种状态的明显偏离,并且对之难以接受。更需要注意的是,抑郁严重时,人会觉得活着没意思,生无可恋。而你目前已经出现了这样的念头,所以这是一个危险的、值得警惕的信号。这不仅佐证了你存在抑郁的可能性,也表明你的状态急需治疗。建议你去当地的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心理科就诊,明确诊断后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一定不要排斥药物。抑郁虽然表现为心理活动的异常,但却存在病理生理学的基础,一段时间的药物,可能胜过千言万语。而在抑郁基本缓解的阶段,可以根据需要决定自己是否做心理治疗。如果你以往就存在一些性格方面的不足,则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或治疗服务,既可以完善个性,又可降低抑郁复发的风险。


小崔不抑郁


你有社交恐惧症吗?学会这4点就能彻底改变啦~

我们身边总是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特别想交朋友,但是又非常害怕参加社交场合,平时叫他出来吃个饭、唱个歌,他总会各种理由拒绝,这就是典型的社交恐惧症。在现实生活中,有社交恐惧症的人非常多,甚至表面上看起来像社交达人,说不定他们也会在某些场合下出现社交焦虑,只不过程度有大小高低之分。如何克服社交焦虑是每一个人都需要解决的问题。

英国作家吉莉恩·巴特勒的新书《无压力社交:一本写给“社交恐惧”人士的自助指南》就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什么是社交焦虑,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去克服它,让自己从容的应对社交。整本书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讲解。

第一,什么是社交焦虑,你应该知道的知识

书里提到,社交焦虑是在面对陌生人或潜在的观察者时出现的对一种或多种社交行为产生显著且长期持续的恐惧感,害怕自己会做出遭人嘲笑或者让自己显得非常尴尬的行为。他会认识到自己的恐惧感是不合理的或者过度的,为此,他会尽量避免参加可能会导致自己恐惧的社交场合。

简单来说,当我们在面对陌生环境时会感觉到局促不安、紧张恐惧、手心出汗、脸色发红、身体发热。当你具有这些症状时,就产生了社交恐惧。最典型的场合就是参加一场全部是陌生人的聚会,或者被邀请为一群人做分享和演讲。那么社交恐惧症是如何产生的呢?书里讲到有生物因素,比如人与生俱来的特质,人们会害怕陌生的人、会害怕陌生的事物,会产生一种自我防卫意识,这就产生了社交焦虑。还有可能是环境因素,在某种特定的环境情况下会产生社交焦虑。还有可能是一些糟糕的或者一些创伤性的经历,比如当众出丑一次后,就再也不参加类似的活动了。

第二,如何克服社交焦虑,只要掌握这4点

减少自我关注。就是不要过分关注于自己的行为。因为当你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时,会感到自己处于劣势,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好好思考,紧张燥热,容易听到自己的说话声,感觉自己在被别人审视,表现得非常笨拙,担心自己的外貌和表现不如人意。这种危机感逐渐增强,影响会不断显著,你的社交焦虑问题就会越加严重,持续的时间就会越长。所以,一定要减少自我关注,下决心不要去想那些不愉快的经历,用别的事情来填满你的内心,转移你的注意力。当你的注意力游离的时候,反倒可能会表现得更好,更加从容。

改变思维模式。有可能你在上一次做这件事的时候失败了,而这种思维模式会导致你认为这次做还会失败。所以,你要尝试学会识别你脑中的想法,弄清楚当你感到焦虑时,你在想些什么?学会重复检验你的思维模式。即使你的问题看起来令人困惑,让你觉得无从下手。你也应该学会另一种看待事物的方式,这样或许对你有帮助、书里讲到,要学会识别你的想法,你到底为什么会焦虑?你是怎么想的?当前最好的结果、最坏的结果可能是什么?然后找到替代性的思维模式。

比如说,当你说了某句话或做了某个动作,你可能感觉自己看起来很傻。但你可以这么想,或许每个人有时候都会显得很傻,即使这发生在我身上,也并不意味着我很傻。再比如,你感觉自己非常紧张,那你可能会说,别人看到我紧张会不会认为我能力很差。但是很有可能,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觉得我是一个能力很差的人,或者他们当时在思考别的事情,并没有关注到我。所以,寻找一个有益的思维模式来帮助你转移压力、转移极端的想法,使事情变得更加的容易。

改变你的行为方式。比如,尝试去主动了解一个人,邀请一个不太熟悉你的人和你一块做事情,寻找一份新的工作,获得一种新的体验等等。书里把这些行为称作是“微型实验”。你只要每次做出一点点的改变,稍微突破一下自己,改变自己原有的行为,或许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你遵循原有的模式只会让结果变得很差,而只要你稍微做出一点改变,就一定可以让结果变得稍微好一点点,这就是改变行为模式,停止逃避,直面恐惧,最终帮助你克服社交焦虑。

一定要学会建立信心。信心的增长可能是非常迅速的,但也可能非常缓慢。当信心增长较慢的时候,你必须要同时改变你的思维,改变你的行为,改变你的想法,用前面讲过的方法来帮助你跳出旧的模式,并且探索和搜寻新的信息来建立新的模式,以此来帮助你建立新的信心。只有信心变得强大了,你才会能够克服社交焦虑。为什么有的人在讲台上能够从容不迫的,给观众上做一次非常好的演讲。但有的人在演的时候就非常紧张,本质就是因为他们通过别的行为模式来建立了信心,而你却没有建立这种信心。

最后,书里面还给了一些非常好的原则,比如,不要选择从最困难的事情入手,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对自己要做的事情保持现时的心态,经过一次成功之后,一定不要停滞不前,必须再接再厉。当你决定好从哪个策略开始的时候,先进行实验,再用其他策略。当我们尝试着把这些方法综合起来使用时,就会帮助我们克服社交恐惧,从而变得意志坚定,成为一个社交场上的从容应对者。

我是千城,就是那个要读完1000本书的男人!欢迎关注我的公号:千城撩书。


千城Slash



我今年二十岁。

我觉得我应该是你会羡慕的那种人——

能够上很多人的讲台自如的脱稿演讲,能够即兴的在众人面前讲很多的话,可以很快和陌生人熟识起来,参加了很多活动,和朋友聊天段子信口而来,是朋友圈里的开心果。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曾经的我,和你文中的描述,几乎一模一样。

——内向,自卑,社交恐惧,难受的想死,胸闷,暴躁,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

不怕自曝其丑,我不仅有过轻生的念头,我还尝试过,割腕、吞药、溺水……只是最终,都因为一时的软弱,侥幸活了下来。

活下来的时候,我甚至会有这样的想法:

——连死都做不到,我真是一个废物。


我是一个留守儿童,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

不像现在二胎政策开放以后,父母想要第二个孩子,还要和大孩打个商量,问问可不可以。

当年计划生育的时候,第一次见到我弟弟,他已经躺在了我母亲的臂弯里,几个月大了。

然而在这之前,我只是偶尔被亲戚朋友调侃“爸妈要有弟弟了,他们不要你了”这种话,但我从来没有有意识到——我的母亲已经怀了孕,有了一个新的孩子。


从小到大,我始终以为,我在这个家里,是不受欢迎的,是不应该存在的。

在学校里,也是这样。

网络上最近备受关注的校园欺凌,在我那个QQ都没有完全流行起来的年代,更是屡见不鲜。

每当我看到视频中被打的小女孩,我就会想起当年的自己。

——因为多说了一句话,挨打。

——因为和班花的男友是同桌,挨打。

——因为玩唱歌游戏赢了,挨打。

而我懦弱的,只知道被动承受,甚至不知道反抗。

——回到家之后,我还要向家人炫耀,我在学校过得有多好多好,我有好多好多的“朋友”。


当年的我,是爱哭鬼,是丑女,是受气包。

现在的我呢?

高中老师到我家,向我妈夸我:能干,大气,性格坚毅。

大学同学认为我开朗外向,觉得我好像总是一往向前,无所畏惧。

事实上呢?


那个爱哭的,脆弱的小女孩一直住在我的心里,从来没有离去。

只是我认知到:

——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怜悯弱者的眼泪。


题主说,粉笔字不够好。

——那就练习,自己买块小黑板,一个字一个字的练习。

我的字也不好看,初中的时候就是传说中的鸡扒字,听说悬腕能够练习对字的掌控力,于是我悬着腕写了一学期的作业,每一个字都比别人花了双倍的时间。听说临摹字帖能够让字变得更好看,我一学期抄完了三本字帖。


题主说,表达能力差。

——那就去学,去练。

我也是个传说中的语死早,即使现在在头条上回答问题,偶尔也会出现一排人在评论区喊文字尴尬的现象。

但是我还是不要脸的活跃在头条问答里,你说我回答的不好,我就修改答案,你骂我,我就骂回去。私底下,我拼命的看优秀答主的回答,揣摩别人是怎么想的,怎么表达的,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


题主说,沟通能力不行。

——那你就去沟通,多和人交流。

我社交恐惧症最严重的时候能够到什么程度?我可以连着三个月不说一句话,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和家人沟通都是能用手势交流绝不开口。

但是我知道这样是不行的。我逃不脱与人交流的命运,既然痛苦的事情反正都要做,不如做的漂亮一点。我去发传单,腆着脸宣传传单里根本不认识的商家,我去问路,我去主动和陌生人打招呼,主动和新来的同学结识。

我让话题陷入过尴尬吗?当然有,我当过话题终结者吗?这种时候数不胜数。

但是没有关系,多联系,多交流,你总会知道在什么时候说什么样的话才合适,总会知道面对什么场景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讲方法,我可以给题主讲很多。

可是都没有用,你要打破自己才行。

就像小升初的时候,我狠狠给了自己一耳光,因为不爱与人交流,性格孤僻,自从换了一个不按成绩排名发奖状的老师之后,我再也没有拿到过奖状。

于是初中开学竞选班委的时候,即使浑身都在止不住的颤抖,我仍旧第一次主动走上了讲台。

——我想要被关注,我想我的努力能够被看见,

不想再被忽视。


我现在上台演讲还是会小腿发抖——但我面上谈笑风生。

我现在受了委屈仍旧会满腔难过——但我一脸的不在意。

我现在接触一件新的事情还是觉得十分可怕,难以承担——但我还是会告诉别人,我行,我能做到。

题主,有一天你会明白,硬着头皮上,看似十分为难,可是成功也藏在里面。

逃避永远是最弱的方法。



二十七岁,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年纪。

你现在开始改变,十年后,你的人生或许会变得轻松而优雅许多。

如果你觉得太迟了。

——五十七岁,你还是会提出这个问题:“我今年57,自卑,内向,社交恐惧常感觉自己一无是处,该怎么办?”

给现在的你一个拥抱,希望这碗鸡汤对你有用,希望你能越过越好。

加油。


绯寂


社交恐惧症,我以前也是,分享两个我的小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一个。我还记得我在工厂里,刚做上最基层的主管的时候,上级领导叫我给员工开早会,我推脱了好几次,最后,实在没办法,硬着头皮上,还是去了,虽然脸红,手发抖,不过开了一次会。以后就慢慢好了。觉得也没什么了。

第二个。我有次自己在家种菜。想把把推销给饭店,自己开车去第一家饭店的时候,把车停在饭店门口。一直不敢下去。在车上呆了三个多小时才下去和饭店前台说。不过说完第一家,去第二家就一点都不怕了,直接去找他们。

其实,人和人沟通交流没有你想象那么难,勇敢的做出第一次,建立自己的自信心,就像我,以前和女孩子说话就脸红,胆子小,现在,敢在几百人面前开会,唱歌🎤

敞开自己的心扉,只有你自己敞开心扉接纳别人了。别人才会接纳你,如果你自己都不敢主动交流。谁还会来主动找你呢,对吧😊

加油,明天会更好的


小谭趣生活


一个27岁的青年教师,对自己没信心,人际交往差,难受、胸闷、暴躁、自卑、内向、社交恐惧……

我想起了武大郎,天天做大饼,卖大饼,努力挣钱,养家糊口,整天乐呵呵的,从不抱怨。堂堂一个人民教师,难道你比武大郎还惨吗?怕这怕那,缩手缩脚,你这样做有意思吗?你咋去教学生啊?

我私下认为:你这是自私自利的表现。

首先,得解决你的心理问题。

你太自我了,总想象着自己是个英雄,超人,至少也跟别人差不多,是这个心理吧?你以为你是教师,就真把自己当根草了,跟这个比,跟那个比,比得自己一点自信都没了。其实,你是一个很平凡的人,你还是把自己当个孩子吧,或者当个屌丝吧,啥也不会,啥也不怕,本着一颗真诚的心,努力去学习,努力去做叫行了。

其次,得解决你的勇气问题。

孔子不是说过吗?“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你得大胆去做事,别怕做不好,别给自己下结论,要有勇气,要有信心。看到比自己做得好的人,叫赶紧向他学习;见到不好的人,要反省自己,千万不做那样的事就行了。

最后,得解决你的毅力问题。

如果你真想进步,真想一辈子做好一件事,那你就静下心来,排除杂念,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真诚待人与人为善,谁不喜欢你呢?不断总结,坚持不懈,你一定越做越好。

我最担心的就是你的欲望太多了,心理问题导致你出现了严重的生理问题,即胸闷、难受等,进而加深了你的暴躁脾气、自卑、内向、社交恐惧等内心焦虑症状,如此一来,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身体垮了,精神垮了,于是,你一切都完了。

可怕吧,擒贼先擒王,治病要治本。也许,你以前曾经辉煌过,是个人物,但是,一切都成了过眼云烟,你跌倒了,又成了屌丝,那你就赶紧爬起来吧,再次勇敢地站起来,无论成功与否,你一定会获得尊重。

想想肯德基创始人桑德斯65岁时还是一个穷困潦倒的老头,褚时健历尽沧桑85岁再创业的传奇……你才27岁,风华正茂,自强不息吧,一切都不是问题。


一封家书名店


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我曾经也非常内向和自卑。但慢慢通过努力考了重点学校,去了外资咨询公司,后来出来自己创业,一步步走出来。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内心成长之路,或许对你有一些借鉴。


其实,我原来也是一个非常内向的男生,比很多人都要内向,甚至自卑。

我出生于山村,从小放牛种地,常年生活在小山村里,没见过什么世面,特别的内向和羞涩。尤其害怕陌生人,家里一旦来了客人,那怕是亲戚,都躲在房间里,不敢出来。

甚至到了中学的时候,我依然是这么一个人:在课堂上从来不敢举手回答问题,被点到名的时候,刷地一下脸通红了;不敢和女孩子说话,不敢看女孩纸的眼睛,哪怕是同桌女孩也是羞羞答答的,一不小心脸就红了;在路上见到女孩子迎面走来,会绕道走。

自卑和自我封闭让我自己把自己给孤立了起来,我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远远地望着外面的世界。

慢慢的意识到了自己问题,也在纠结和焦虑中挣扎。曾一度想如何摆脱那个不想要的自己,虽然现在回想起来有些过于极端和幼稚,但还是探索出了很多有效的方法,走出了那个内向的自我世界:



1、寻找你的自信点

自信是走出自我世界的开始,内向的孩纸首先要提升的是社交自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和亮点,把它挖出来,放大,构建内心的那扇自信的墙。内向的孩纸,很多天然比较努力,这就是静的力量。

我在中学的时候,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所以,只能是笨鸟先飞,只能拼命的努力,希望在成绩上能寻找突破和证明自己。为此,宿舍熄灯后,经常躲在被窝里、洗手间里看书,疯狂的时候甚至凌晨三四点起来在路灯下看书。很快在成绩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奠定了自己的位置。这是第一步,这给我带了很大改变,你会更加相信你是可以的,你和别人一样,甚至你更强。

之后,我发现了自己在文字上的一点小特长,不断向广播台投稿,一个星期能听到广播台几次播放自己的稿件,念到自己的名字。常常在班里收到稿件的录取通知书,还能为班级评比加分,算了为班集体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让我更加相信,我是可以的。

2、勇敢地站上讲台

“要当总裁,先上讲台”,这是大学时校外导师谷唐国际总经理李明老师送给我们的话。讲台是锻炼自己最好的舞台,因为在讲台上展现自己,是对你思维、表达最淋漓尽致的考验。

我曾经是一个在课堂上连举手都不敢的同学,回答问题时也总是脸红,更别提上讲台。我很感谢我中学的班主任,他特意创造机会来培养和改变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主持班会,我是和另外一位女生一起搭档主持的,但在我的印象中,班会前两个人并没有太多的交流。各自分工写好了稿子,简单过了一遍,在念自己的。那个班会让我很难忘,因为那一堂班会,我一直在抖,身体也如置身寒冬中,根本停不下来,声音也在打颤。但打那以后,再次站在讲台上,多了一份淡定。

好友也曾送我一句话,“站起来再想答案”。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犹豫,在担心,错失了很多机会。为了训练自己,甚至在没有想好的情况下,也逼着自己去抢答,在站起来的这一瞬间,去构思你的答案。所以,一直到大学,还有老师在课堂上说,“How old are you?”(怎么老是你)。

3、勇于尝试挑战性的经历,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域

经历改变人,尤其是挑战性的经历。只有经历过那些努力过的、挑战过的,甚至是令你痛苦过的,才会有更深的领悟和更大的收获及成长。如果天天从事得心应手的、机械重复的工作,生活在自己的舒适区域,那么你很有可能就永远生活在你的舒适区域。因此,尤其是男人,对自己一定要狠,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域,勇于去挑战自己,尝试那些对自己有难度和挑战的事情。当然是那些需要和打交道的事情。慢慢地,有一天你会发现,那些曾经对你来说很难的事情,将会是那么得心应手。

我中学的时候开始担任宣传委员,慢慢做班长、团支书,再到后来和其他同学联合创立大型义工组织,并担任负责人。大学的时候,不甘于无聊的档案学专业,辅修了公共关系,修读了创业学院。不甘于宿舍和教室,曾尝试外企、国企、民企4份名企实习。并且和团队一起尝试创业项目,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包括后来就职于HayGroup咨询公司,接受各大项目的锤炼,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当各种汗水、挑战和痛苦慢慢过去的时候,真的就像我常说的,如同家里养的猪,一段时间不看,回来发现长大了好一圈。内向的自己,慢慢也越来越打开自己的心扉。

4、多交朋友,扩大圈子

不能没有朋友,那怕再少。孤单,只会让你越陷越深。

人是群居的动物。尝试去跟更多人交流,不要冰冷的把自己孤立起来。可以从稍微聊得来的开始,熟了,通过他的朋友进一步扩大你的圈子。一个人,还是需要有那么几个聊得来、放得开的基友或者闺蜜的。他们将是你在低落的时候,最好的倾述对象;他们也将是你“没节操”,放得开的开始。


打开你的圈子

5、情感日志,和内心的自己对话

内向的孩子内心世界往往更加丰富,内心也住着另一个自己。写写情感日志,自己和自己对话是一种很好的自我修炼的方式。情感日志不是简单的记录自己的感情故事,而是记录你当天的主要经历,你的开心和不开心。把自己的心里话写出来,尝试去描述自己的情感,自我反省和剖析,让自己对自己更加的了解。当然,最后不忘给自己打打鸡血。给自己说一声,Yes, You can!

情感日志主要可以思考和记录的内容:

· 当天的主要事情

· 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够

· 自己情况变动情况,开心不开心

· 积极展望,如何提升改进

通过以上的一些方法,慢慢的,内心变得越来越开阔,脸皮也越来越厚。熟了的朋友也曾笑称:刚开始认识你的时候,以为你很正经;后来发现,你不正经;在再后来,发现你是假正经。玩笑话,却见证了我的一个变化的过程。

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被自己围起来。其实外面没什么,打开来,让自己走出来。

Just Try!


职场大叔Allen


这世界上有很多内向的人,做着貌似需要外向性格的事业,而且很成功

  比如美国总统林肯,就是一个疑似忧郁症患者,性格超级内向,但他的职业,却是必须跟人打交道的律师,和必须跟无数人打交道的总统。然而,他的葛底斯堡演说,现在还是全世界英语学习者的必修课。

  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性格害羞、内向、自卑,每次跟重要人物会面,或者需要他演讲的场合,他都能把一切搞砸。但现在,你已经见不到这样的扎克伯格了。

  还有周星驰,每次看他的访谈,都让人担心,他会害羞到要找个地缝钻进去,但星爷却是百年一遇的喜剧天才,在戏里,他随时随地都可以口吐莲花,犹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

  如果仅仅知道这些例子,当然是不够的。

  人常说人丑就该多读书。

  我觉得可以改成:人有苦恼就该多读书。

  先给你推荐两本书:

  1,苏珊·凯恩在2013年推出的畅销书《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

  这本书像是救世主一般,为全世界的内向性格者,带来了安慰和肯定,而且其影响力至今仍未衰退。

  2,玛蒂·莱利《内向者优势》,2008年引进了中国。

  这位姐姐身为心理学博士、教育学家、作家和演讲家,简直是全世界所有内向者的知心姐姐,看看她的书的书名就知道了——《内向者求生术》、《发掘内向孩子的天赋》、《当内向的人爱上外向的人》。

  悠着点看,别看着看着每天半夜就笑醒了,毕竟上班也要体力

  内向的人也有很多禀赋,比如:

  1、愿意倾听,不急于表现自己;

  2、行事准备充分,谨慎认真;

  3、善于观察,发现各种有价值的细微信息;

  4、表达时习惯字斟句,不会乱说话,言多必失这种事,肯定与你无缘;

  5、敏感而独立,能够体会别人感受,也能够自己独当一面。

  这些品质对工作而言有没有帮助?

  有时候苦恼自己的性格太内向,实际上

  是不喜欢你自己,以及很可能,你不喜欢自己目前的状态。

  我们要命的教育,从小就忽悠我们向别人学习,

每个家庭的空气里,都游荡着一个幽灵——别人家的孩子——他们活泼又聪明、调皮又机灵,德智体美样样过人,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我们从小就被驯养成,一有不顺,就条件反射地哀叹:我要是能像谁谁谁一样就好了。

  不把这种恶习从骨头里剔出去,再多鸡血也枉然。

  你要不断地去了解自己,欣赏自己,肯定自己。

  相信我,这是一门快乐的功课。

  另外,我们要命的社会,还有一种特别流行的风气——找工作要找自己喜欢的事情。

  道理本来没错。

  可是,很少被自由放养的我们,有几个人,能有自己真正的兴趣?

  对于被圈养的人,什么叫做兴趣?

  自己不费多少努力,就能做得还不错,还能听到鲜花和掌声的事,就叫兴趣。

  那些一开始做不好的事情,就变成了没兴趣。

  充满正能量的价值观,直接就蜕化成逃避困难,躲懒偷闲的借口。

  所以,你不但要问自己:

我喜不喜欢?

  而且要问自己:我是不是因为现在干得不太好,才不喜欢?

  还要问自己:要是能像我佩服的同行那样,做得左右逢源风生水起,我会不会喜欢做?

  这个问题确定以后,你肯定还要问:那我该怎么办呢?

  在我看来,这种问题是错误的。

  心中主意已定,就只剩下一个字:办。

  只有去办,才会有怎么办的问题。

  确定自己就是不喜欢,哪怕能做到销售之王,也会不快乐。

  那就准备好毅力、辛苦和钱,去换你喜欢的行当;

  相信我,虽然侧重点可能不同。

  但任何一个行当,要做得长久,做得卓越,都会需要内向的、外向的各种综合品质。

  如果你今天,仅仅因为内向,就不做,那么将来,你还是会遇到麻烦。

  确定自己还想挑战一下,那就花大力气钻研业务,锻炼胆量,勇敢开口,不怕别人笑话。

  一次不行,两次;

  两次不行,三次……

  一百次、一千次、一万次……

  大家都很忙,没空铭记你的窘态;

  大家也都很势利,只要你做好了,失败也能成为别人励志的素材。

  林肯是这么干的;

  跟人相处时窘迫不安的扎克伯格,也是这么干的;

  沉默内向不善言辞的星爷,同样是这么干的。

  最后泼一瓢冷水——你这么干了,也未必会成功。

  但是,你只有用像老鼠打洞一样,一头扎到其中去干,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出路。

  如果不去做,只是站在你幻想出的的性格之墙前,犹疑胆怯地咬手指,是想不出任何办法的。

  总之,就算终将被社会操翻,我们也不能软蛋,先用力干它几个回合再说。


冠盖京华


你现在已经27岁了,虽然说年纪不算大,但是也已经走入了工作岗位,而且还是从事教育行业,你的思维认知就应该比那些还在学校的大学生更加成熟和独立。

首先我想说的是,几乎每个人都存在过自卑,内向和社交恐惧,每个人都有他的弱点,你说列举的这些在你看来不完美的地方,在别人身上也同样存在。只不过他们善于隐藏,没让你发现罢了。

我今年快到30岁,在这个年纪我能感悟的人生道理有很多,其中一条我认为很适合现在的年轻人,那就是:砍掉多余的欲望。

我们有时候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搞的自己很不像自己,别人的评价仿佛都能影响我们一天的心情,别人夸奖我们,我们觉得很开心,好像天空从未如此湛蓝;当别人无意中说了自己一句不好的话,我们的心情就down到谷底,仿佛人生布满阴霾。

其实想一想我们这样做有意义吗?我们有真正的去关心自己的内心世界吗?你有为自己活过吗?每天活在别人的评价里,像不像一只被囚禁在笼子里的鸟啊?

所以我现在就放开自己的内心,只关注自己的事情,不管别人如何说我,我只做好我自己。毕竟人活一世,只有这一次。

所以我给你的建议就是:如果你觉得你人际交往很差,你就不要刻意去弥补这方面缺陷,你应该把所有精力都专注在你的教学上,发挥你独特的教学风格。这世界上,有一种东西比人际交往更重要,那就是实力。你有实力的时候,人际交往自然没有问题,所有的困惑都会迎刃而解。当你自身实力不足的时候,强行加入别人的圈子,只能做一个跳梁小丑,不仅别人讽刺挖苦你,你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最后,祝你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