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為什麼要讓喬峰失去最愛的阿朱?

Success


有三件事,支撐蕭峰活著。

一個是胸中的熱血,一個字:義!也就是他和他丐幫的數萬兄弟嘯聚江湖,以男兒的滾燙熱血興風作浪,把臂追尋這人世間的英雄夢想。那是一個男人的中興事業!

可是,一個“出身”問題把他的“義”給毀了,丐幫和他恩斷義絕!

他死了三分之一!



第二個是他腦中的理想,就是中國夢!一個宋遼不再戰火頻仍,孤兒寡婦不再哭泣,蒼生社稷天下太平的和平中國夢!

可是大宋當他是非我族類,大遼當他是叛徒走狗,只有蕭峰在陣前驚天一死,才能換來暫時的橄欖枝。

他又死了三分之一!


第三個是他心裡的愛情,阿朱,約不約?塞外,你和我,一群羊,一群牛,一頂帳篷,一片藍天,一片草原,還有一群嘰嘰喳喳的孩子!

可是阿朱被他打死了,他最後的三分之一,也死了!

三分之一加三分之一加三分之一,等於一。

於是,註定要死的帝釋天蕭峰,終於無牽無掛地走了!

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哀莫大於心死,作家要讓男主角自殺,還自殺得很合理,就要橫奪他所有的希望,封住他所有的路,擋住所有射入他眼裡的光,告訴他:星辰和大海,沒有了!


八戒讀金庸


以前看了很傷心,但從未想過金庸為何如此寫。他筆下也有很多完美愛情的美好結局,為何對蕭峰如此苛刻,讓他恨失所愛呢。

想了一下,有點看法,與諸君共勉。

在天龍中,段譽,虛竹,蕭峰三人義結金蘭,總體代表正義一方,其中段譽最後佳麗入懷,終成所願。虛竹獨佔靈鷲諸峰,後宮之大,與段譽這個皇帝相比也不遜色。而蕭峰,心有獨愛而早失,顯得不公。

三兄弟相比,段譽優柔不決,心性難穩,無大氣,有聰明,喜花草,情難專,基本一紈絝二代。虛竹少長於寺,逆來順受,心無定見,知足無求。二人雖最後機緣之下,功夫大成,但性情如此,難以英雄稱之。

唯有蕭峰,重義氣,有溫情。性豪爽,多威烈,不拘泥。道居於前,勇成於後。義薄雲天,無畏生死。待人以誠,用情以專。敬師長,重朋友,有家國情懷,忠勇孝悌,無所不具。

這樣的人,註定就是一個悲劇,完美的英雄不但需要偉烈,還需要悲情。這樣的英雄才能獨立於天地之間,頂天立地,任何人在其旁邊最多隻能算一株小草。並因為孤獨的傲立而不需要其它。

英雄身邊,美女環繞是多數人的夢想。但可惜金庸時代不流行網絡小說。畢竟他很傳統,所以他筆下的英雄蕭峰為最,早失所愛。其餘如郭靖,楊過次之,獨愛終老。既便如段譽,最後也有獨愛王語媽的意思。唯獨韋小寶,七美同眠。但恐怕認為韋小寶是英雄的也不會多。

淺見如上,勿笑。


不是我血色青竹


佛經說,人生有七種苦難:生、老、病、死、怨憎恨、愛別離、求不得,喬峰打死阿朱,說的就是這“求不得”之苦。


天龍八部是佛教用語,是八種神道怪物,因為以“天”及“龍”為首,所以稱為“天龍八部”。八部為:一天,二龍,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呼羅迦。八部相對應小說中的八個人物,天:喬峰 ,龍:段譽, 夜叉:虛竹 ,乾達婆:阿朱 ,阿修羅:慕容復, 迦樓羅:鳩摩智 ,緊那羅:阿紫,摩呼羅迦:遊坦之。

“天”是指天神,在佛教中天神並不是至高無上的,天神也會死,而且天神臨死之前有五種徵兆,即衣裳垢膩、頭頂花萎、身體臭穢、腋下汗出、玉女離散,也就說所謂的“天人五衰”,這是天神最大的悲哀,而天神的領袖是帝釋天,帝釋天在書中對應的是喬峰。“乾達婆”是一種不吃酒肉、只尋香氣作為滋養的神,是服侍帝釋的樂神之一,身上發出濃冽的香氣。“乾達婆”在梵語中又是“變幻莫測”的意思,魔術師也叫“乾達婆”,海市蜃樓叫做“乾達婆城”。香氣和音樂都是縹緲隱約,難以捉摸。“緊那羅”在梵語中為“人非人”之意。他形狀和人一樣,但頭上生一隻角,崐所以稱為“人非人”,善於歌舞,是帝釋的樂神。

喬峰對應帝釋天,佛教認為一切事物無常,天神的壽命終了之後,也是要死的,一開始註定了喬峰的結局就是死亡,因為喬峰的身世,丐幫容不下他,中原武林人士也容不下他,最後大遼皇帝也容不下他,他夾在宋遼之間根本無立足之地。

阿朱對應乾達婆,阿紫對應緊那羅。乾達婆和緊那羅是侍奉帝釋天的歌神樂神。註定為帝釋天而獻身。“朱為正色;紫為間色之好者。惡其邪好而奪正色。”後因以“朱紫”喻正與邪、是與非、善與惡。印證了阿朱的善良,阿紫的邪惡,惡紫奪朱,阿紫的出現,意味著阿朱的死亡,阿朱在小說中自然最先離世。

喬峰為報父母之仇,一直尋找大惡人,結果被馬伕人誤導,以為大惡人是段正淳,於是就去小鏡湖殺大惡人段正淳,機緣巧合之下,阿朱發現喬峰要殺的大惡人段正淳是自己的親生父親,阿朱即想救自己的父親,如果喬峰殺了段正淳,大理皇室肯定不會放過喬峰的,到時候喬峰會一直會被大理皇室追殺,阿朱不想失去父親也不想失去男友喬峰,同時也想讓喬峰報仇,阿朱別無選擇,於是易容成父親的樣子,替父犧牲,喬峰早就被仇恨衝昏頭腦,在青石橋上見到尋找多時的大惡人,迫不及待地使出十成功力的降龍十八掌,一掌打飛了“大惡人”,事後才發現“大惡人”竟然阿朱假拌的,頓時,喬峰悲痛欲絕,怎麼也不敢相信是自己親手殺了女朋友,懊悔不已,讓喬峰生無可戀!

阿朱想以自己的生命換取父親段正淳與喬峰之間的恩怨,甘願一死,阿朱死在喬峰手裡幾乎是註定的。阿朱臨終遺言,讓喬峰照顧阿紫,後面才有了小姨子與姐夫的故事。


勤勞致富和珅


在天龍八部中,大俠蕭峰邂逅了賢惠可人的阿朱姑娘,二人由相知、相識到互相愛慕,既浪漫、又真切,難得的郎才女貌極為般配。應該說,幾乎所有的讀者都在心底默默地祝福著這一對戀人,也為各自經歷很多苦難的兩人而慶幸。


然而,世上不如意事常八、九,就在阿朱憧憬著美好的未來,卻偶然得知了蕭峰正在尋找自己的殺父仇人,而這個人卻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親生父親段正淳時,阿朱的整個人幾乎都要崩潰了。蒼天不公啊,造化弄人,一邊是自己深愛的男人、一邊是自己的親生父親,生死必選、勢在兩難。無數次的權衡、無數次的掙扎,阿朱的內心終於有了答案,她要替父還債、殺人要償命啊。


阿朱掌握著一門真假難辨的易容之術,打定了主意的阿朱,在心底默默地做著準備。一個僅有微弱月色的入夜時分,蕭峰如約來到了這座小石橋上。這裡正是與殺父仇人段正淳作了斷的地方,是雙方都約好了的時間、地點。


哦,來了,哦,近了。仇人相見分外眼紅,隱約中,只見段正淳停住了腳步。藉著微弱的月色,蕭峰看見段正淳默默無語地站在那兒,似乎擺出了一副決戰的架勢。蕭峰看見了仇人,本就氣不打一處來,見了面連句道歉的話都沒有,好吧,招式見真章,一招降龍十八掌中的亢龍有悔招呼了過去。咦,他怎麼不還手哇、而且看形體似乎是個女子,想到此,蕭峰急將功力卸了不少,可也遲了......


感覺金老先生寫這一悲劇情節的目的,就是告訴世人,冤家宜解不宜結,衝動是魔鬼,這應該是金老先生的一片苦心。



溯路之旅行2


金庸為什麼讓喬峰失去最愛的阿朱?

我想這一問題,金庸先生最有發言權,然其不戀江湖,遠走天國。我們在此只能臆測其本心,以此緬懷先生之俠骨柔情。

在我看來,其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使悲劇讀來更為悲催,注入更多悲的因素,才能結出更為痛不欲生的悲果。

《天龍八部》中,喬峰當屬男一號,全書的核心人物。他在書中充滿了悲情。

他是俠肝義膽的武林霸主北喬峰,然而他的身上流淌著契丹人的血液;他的家人死於中原武林俠士之手。

他是豪情滿懷,飲馬塞北的南院大王蕭峰,然而他是喝著中原的奶,吃著中原的米長大的。

在中原人眼裡,他不配做武林霸主喬峰;他是異族,他是仇人;

在契丹人眼裡,他不配做南院大王蕭峰,他是吃裡爬外的叛徒,他是北宋派來的奸細。

總之,他裡外不是人,進退兩難。他逼遼帝退兵,一兵一卒不越宋遼疆界。他避免了一場血雨腥風,然兩國都不容他,他又怎能容自己?斷箭刺胸自盡於雁門關前是他最後的選擇,也是他唯一的選擇。這就是悲情的喬峰,不幸的蕭峰!

如果讓他的愛情圓滿,豈不破壞了悲情的主色調?這就是金大俠高明的地方,也是他的小說讓你拿得起放不下的原因之所在!

二,襯托喬峰對待愛情忠貞不渝,始終如一的崇高愛情觀。

自古美人愛英雄,金庸筆下也不例外,未能免俗。段譽配王語嫣,虛竹執手夢姑,喬峰心繫阿朱。在金大俠舊版中,前兩對都修成正果,夫妻雙雙把家還。即使在金大俠修改過的新版中,也只是王語嫣又回到慕容復身邊,段譽悵然若失,夢醒回到現實,這樣的結局也不是很悽慘,到更符合人性。

不管哪個版本,喬峰大英雄都是既失愛人,又失自己。喬峰錯殺愛人,悔恨一生,照顧小姨子阿紫,阿紫愛上了他,他卻不能接受。只因心中永駐一個她,容不下其他女子。結局卻令人深思:喬峰死後,阿紫抱著他的屍體跳崖共西去。這樣的結局,讓讀者死一萬回的心都有了!

三角戀,都愛得那麼真,那麼純,那麼徹底,那麼令人淚盡心流血。這就是金爺高明的地方!

總而言之,阿朱死了,喬峰就可以無牽無掛的西去了!遺憾,不完美才是真完美,金庸小說的魅力就在於此!





西瓜娛樂笑笑生


其實很簡單,喬峰是一個民族的英雄,是超前的,在當時的理念是另類的,就如同楊過的離經叛逆,所以歷史賦予的只能是悲劇!你們覺得以覺新的性格,少年維特的遭遇,會得到所謂的幸福?做為大宋,他是契丹人,做為契丹,他是背叛自己的民族,就是日後陪阿朱去塞外,喬峰真能安心過那種日子?喬峰一生都是悲劇,是時代賦予的悲劇,所以他的親人一個個離他而去,是偶然也是必然!


煙雨濛濛霧濛濛1


一看你就不瞭解金庸!你去看看書劍恩仇錄,看看飛狐外傳,你就知道啦,金庸很熱衷於把主角的戀人寫死的!有說法說其實小龍女其實掉下絕情谷底本來也應該是死了,只是後來讀者紛紛表示接受不了,金庸才硬著頭皮把小龍女復活了,實際上,都解釋不了小龍女為什麼能抵禦情花劇毒!


門前老樹1986


金庸的意願不是這樣,是倪匡代筆寫死的,那時候金庸經常出差,沒法寫,金庸的許多小說章節是倪匡寫的,比如阿紫的眼睛也是被倪匡寫瞎的,倪匡非常討厭阿紫這個人物,故意把她弄瞎的,後來金庸先生又讓逍遙派的虛竹子為阿紫治好眼睛,金庸基本是一個完美主義者,讓英雄失去摯愛,在他早期作品會有,天龍八部時候已經是很成熟時期了,倪匡是悲觀主義者,寫死了阿朱,讓英雄的存在更加悲壯,無拘無束,達到遺憾之美,和原振俠一個路子


李從芳TPL


喬峰的一生太順,不損失點什麼,不符合金庸武俠福禍相依的特點。



閒來無事想靜靜


因為小說名字是天龍八部,主題就是求不得,誰最痴迷啥,就得不到啥。比如喬峰對阿朱的痴情,對大惡人的追蹤,段譽.逍遙子對神仙姐姐的執著,虛竹對做和尚的神往,段正淳想雨露均霑的風流才情,慕容復對復國的追求等等,書末了,沒一個能完成心裡最大的願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