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懷爛片」越來越多,觀眾還會為“情懷”買單嗎?

打著“情懷牌”的《新烏龍院之笑鬧江湖》上映了,首日票房就破了6000萬,成績可以說是相當不錯,但是第二日就跌到1000多萬,現在更是每日僅百萬,來了個不折不扣的“票房三日遊”。

打著“情懷牌”的《新烏龍院之笑鬧江湖》上映了,首日票房就破了6000萬,成績可以說是相當不錯,但是第二日就跌到1000多萬,現在更是每日僅百萬,來了個不折不扣的“票房三日遊”。

在它之前一週,《愛情公寓》的情況也極為相似,首日票房破3億,一般電影如果是這個成績,那最終票房應該會破10億,但對於《愛情公寓》來說,NO!第二日就因為口碑問題“高排片低上座率”,票房1億多,第三日更是僅5000多萬,現在每日拿著幾十萬的票房在影院遊蕩,而其最終票房也只會落點在5億多。

「情懷爛片」越來越多,觀眾還會為“情懷”買單嗎?

反觀與《愛情公寓》同日上映的《一出好戲》,上映首日排片和上座率均不及《愛情公寓》,但其憑著過硬的口碑逆襲,第二日便以低於《愛情公寓》10多個百分點的排片和超出《愛情公寓》一倍多的上座率獲得當日票房冠軍,之後更是連續9天蟬聯票房冠軍。與《新烏龍院之笑鬧江湖》同日上映的另一部電影《快把我哥帶走》,沒有大製作,也沒有大卡司加盟,卻在排片劣勢的情況下憑藉高口碑一路逆襲,第三日便領跑與它同日上映的影片,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

「情懷爛片」越來越多,觀眾還會為“情懷”買單嗎?

情懷,本來是一個挺高尚的詞,但當它被電影市場濫用,好像就變得噁心了。觀眾上當受騙多了,還會為情懷買單嗎?

遙想當年,趙薇執導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不算是大製作,也沒有大牌明星,卻靠著“青春愛情”一路衝破7億,打開了國產青春片的新世界。此後,一大波青春片如雨後春筍般噴薄而出,《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左耳》《梔子花開》《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夏有喬木雅望天堂》……每年都有數十部扎堆與觀眾見面。

「情懷爛片」越來越多,觀眾還會為“情懷”買單嗎?

一開始,觀眾還非常買賬,看著主角的故事,懷著自己的舊。2014年《同桌的你》票房4.5億,《匆匆那年》5.8億,2015年《左耳》4.8億,《梔子花開》3.7億。可隨著青春片的泛濫,觀眾審美疲勞了,也發現自己被騙了,基本上所有青春片都是換湯不換藥,演員們穿著校服,穿行在教室、圖書館和籃球場之間,黑板、獎狀、舊書、老歌,各種具有年代感的元素拼貼在一起,戀愛、打架、墮胎、撞車,一個個狗血劇情,充斥在每部青春片之中,青春情懷儼然被販賣。

所以,觀眾醒了,2016年,國產青春片遭遇了退潮,最高票房的《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也只有3.3億,而且全年青春片的總票房甚至都不及去年一半。批量化模式生產的青春類型片已經把觀眾的情懷榨乾,青春片和爛片劃上等號,觀眾也再不會為這種情懷買單。

「情懷爛片」越來越多,觀眾還會為“情懷”買單嗎?

除了青春片這一大類,不少電影也販賣IP情懷。最近上映的《愛情公寓》靠著多年積攢下來的全民IP首日瘋狂圈錢,但因為侵權風波、與盜墓筆記聯合、影片質量問題等原因導致口碑嚴重撲街,豆瓣評分只有2.8,已經被騙進影院的觀眾紛紛奔走相告,奉勸大家不要買票。只靠販賣情懷必然沒有後勁,《愛情公寓》首日的票房甚至佔總票房的一半還多。

《新烏龍院之笑鬧江湖》從營銷上就一直主打情懷,童年回憶“烏龍院”、吳孟達+郝劭文20年後再合體、釋小龍缺席,片中還穿插了老版《烏龍院》的經典鏡頭,將觀眾的回憶一次又一次勾起,結果,票房也是首日不錯,觀眾衝著情懷去,帶著憤怒回,這種消費情懷的片子第一天尚可以騙一部分人買單,但是口碑出來後,觀眾還會買單嗎?

「情懷爛片」越來越多,觀眾還會為“情懷”買單嗎?

《大話西遊3》消費周星馳《大話西遊》的IP,結果口碑爛得一批,《英雄本色2018》和《追捕》消費吳宇森的《英雄本色》,為了這兩部電影能賣得好,影聯還特意在《追捕》上映前幾天重映了86版的《英雄本色》,結果因為口碑實在太差,《追捕》票房剛剛過億,《英雄本色2018》票房只有6000多萬,與預期相差甚遠……太多的情懷販賣甚至讓觀眾產生了厭惡感。

國產片最喜歡消費情懷,因為情懷賺錢最容易,可以以小搏大,觸動觀眾G點。我們的電影其實大多賣的也是情懷,大鵬的電影是夢想情懷的典型代表,成龍電影賣的情懷就是成龍,周星馳電影主打“欠星爺一張電影票”,每年春節檔上映的《澳門風雲》系列是港片情懷,其他還有一些懷舊、家庭情懷……

「情懷爛片」越來越多,觀眾還會為“情懷”買單嗎?

觀眾也願意為情懷買單,去年年末上映的電影《前任3:再見前任》以19.4億票房成為現象級黑馬,儘管劇情太表面化,且空洞平庸,但觀眾仍然感動痛哭,“前任”情懷激發了他們內心的情感,驅使他們買單,而《後來的我們》既有歌曲IP加持,又有前任、北漂等元素,一切指向情懷,雖然口碑褒貶不一,但最終票房也達到13.6億。

「情懷爛片」越來越多,觀眾還會為“情懷”買單嗎?

觀眾儘管一次又一次被騙,甚至發誓不再上“情懷”的當,但每當情懷片出現,我們還是願意去嘗試。情懷電影為何能如此屢試不爽?其實,我們大多數人看電影都是在看我們自己,我們的經歷,我們的渴望,我們的內心……中國人念舊,情懷可以引發我們的共鳴,拍電影也應該有情懷,有情懷才是有溫度的好電影,但中國電影需要的是真情懷,而不是販賣情懷。

去年馮小剛的《芳華》掀起了“帶父母看電影”的熱潮,不少父母輩的觀眾被電影中的故事感動得熱淚盈眶,在主流觀眾年輕化的電影市場,《芳華》敢於拍出給中老年群體看的電影,足見其勇氣,而電影也憑藉高口碑吸引了不同年齡層的受眾,票房多次逆跌,作為文藝片最終拿到14.2億的票房,實屬難得。

「情懷爛片」越來越多,觀眾還會為“情懷”買單嗎?

同樣的還有今年年初的《無問西東》,被壓5年,還是非常小眾的文藝片,講的是不同時代出自清華大學的年輕人的故事,這種題材可能只是文藝青年和中產精英們的情懷,賣個幾千萬已經算很好了,但電影的最終票房是7.5個億,原因就在於品質,電影中的每一個人物都真實動人,它所傳達的美好情感更是觀眾很久都沒有感受過的。這種情懷,大家都會買單。

「情懷爛片」越來越多,觀眾還會為“情懷”買單嗎?

可見,情懷電影要想走得遠,必須用高品質和用心說話,觀眾不是傻子,你用什麼樣的態度拍電影,觀眾看得一清二楚,尤其是在當今這個內容為王的時代,抱著圈錢的目的販賣情懷,最多第一天賺了,口碑出來,一切皆輸。電影的核心還是質量,情懷是很大的加分項,隨著人們觀影水平的提高,觀眾只會為真正有品質的情懷買單,而剩下那些空有情懷沒有質量的電影則會被迅速淘汰,試想一下,如果再來個《愛情公寓》大電影第二部,還會有人看嗎?

還是那句話:情懷是非常高尚的一個詞,千萬別用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