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女神:17歲放棄保送清華北大,別再瞎努力了

總有人拼盡全力,卻對生活無能為力。

名校對於每一個辛勤拼搏的學子,都是最大的獎賞、最大的榮譽。每年都有很多學子為名校拼盡全身力氣,但也只拼了個一般二本。

你感慨學海無涯,感概還可以再努力一點。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精英都拼盡全力。

在哈佛大學,有這樣一位90後妹子。17歲放棄清華北大保送機會,考入華盛頓大學讀本科,畢業後又進入哈佛大學繼續深造。被譽為“哈佛學習力女神”

她就是:魯林希

1

明明可以靠顏值,偏偏要選擇才華

哈佛女神:17歲放棄保送清華北大,別再瞎努力了

90後的魯林希,正是風華正茂,白皙的皮膚,秀美的五官,臉上時常帶著自信的笑容。

誰曾想過,這樣一個學習力女神,確曾是老師的眼中釘,不務正業的“壞學生”

哈佛女神:17歲放棄保送清華北大,別再瞎努力了

17歲,林希考入美國華盛頓大學,3年完成別人5年的課程,還拿到了經濟學和德語雙學位的最高榮譽。

哈佛女神:17歲放棄保送清華北大,別再瞎努力了

20歲,懷孕,每天吐十幾次。開始自學兒童心理學,帶著孩子還一邊申請哈佛大學研究生。

22歲,作為哈佛最為年輕的教育學院研究生,成績全A,帶娃接受學位授予儀式。

哈佛女神:17歲放棄保送清華北大,別再瞎努力了

2

逃學翹課,卻被保送清華北大

從高中開始,逃課便成為林希的家常便飯,看電影,參加各種活動,學習時間要比其他人少一半。但成績一直還是班級第一。

林希說:自己擅長在提問中反思,汲取知識的能力非常強,這樣讓她能更高效地完成作業。

家長老師也是又氣又愛,林希即沒有耽誤學業又發展了興趣愛好。

一切都取決於:學習力。

正如林希所說,找到知識點,多維度分析知識點,可以使學習更加高效。

哈佛女神:17歲放棄保送清華北大,別再瞎努力了

大多數人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能力都是不成問題的,問題就在於發現問題,給自己提問,舉一反三的能力。

“最優質的學習往往不發生在埋頭苦讀裡,而是發生在對生活的觀察和體悟裡”這種學習方式從高中到大學一直到工作一直適用!

3

沒有人天生沒有挫折一帆風順

風光的林希也並非一路開掛,牛逼的路上,一樣要有無數個挫折等著你。曾經的林希也是一個被人嘲笑的對象。

剛上小學的林希,一個字都不會寫,甚至連名字都不會寫,同學都嘲笑她,老師也覺得她是個“笨孩子”

每次年級考試都要從下向上看,倒數第一都是家常便飯。想想看,一年級想倒數第一也是很困難。

周圍的環境對於一個心智不成熟的小姑娘來說,就是巨大的打擊,

很多人在小時候被環境貼上的標籤甚至一輩子都無法取下來。

到了情竇初開的年紀,林希長的又矮又胖,是班上最不受歡迎的人。想和暗戀的男孩子一起玩,卻被男孩子羞辱一番:“想和我玩?你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索性,當時的林希沒有被環境帶來的壓力打倒,那時候她便心裡暗暗發誓:“等著看,我不是你們眼中的廢物”。

當她下定決心學習的時候,便開啟了十分努力模式。一直學習、歸納、總結,邊學邊思考。

在這個過程中,她漸漸發現,多思考問題要高效率的多。而且學習會變得更生動有趣。於是便產生了學習的樂趣。

哈佛女神:17歲放棄保送清華北大,別再瞎努力了

這是林希在哈佛的畢業全A成績單。

這就是高效學習的魅力,哈佛大學的柯比教授也曾經提過:用傳統的方法去學習是一個迅速減值的過程,而以學習力去獲取知識,則是不斷增值的過程。

用林希的話來說就是:積極思考,終結低效率,不做99%的假裝努力者。

4

不瞎努力,學習力制勝才是關鍵

那麼,究竟什麼是學習力呢?林希把它總結為:動力、毅力、能力三部分。

有動力沒能力的人會把學習變成死讀書,每天都很辛苦,但很難學有所成;

缺乏動力的人,他可能根本就不會開始學習;

而缺乏毅力的人,他可能每天都學了一點兩點,但是每樣都不精通。

大衛•庫伯(David kolb) 認為,經驗學習過程是由四個適應性學習階段構成的環形結構,包括具體經驗,反思性觀察,抽象概念化,主動實踐

哈佛女神:17歲放棄保送清華北大,別再瞎努力了

大多數人和努力,為什麼就是學不好,是因為還在觀察經驗之間徘徊,這樣只會是流失性學習,“假裝性”努力。

最後要強調一下:

努力是不可或缺的,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才是制勝的法寶,別讓你的努力的汗水變成無用的功勞。

經歷的事情不一定是經驗,也不是所有的經驗都能成為智慧,反思總結的經驗才有可能成為運用在生活中積極循環的模式。

蘇格拉底曾經說過:“未經反思的人生不值得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