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甲午戰爭中清軍有沒有打勝日本的小戰役有哪些?

司馬長史


我們就說說清軍勝利的遼陽東路爭奪權戰。1894年11月,日軍決定奪取遼陽,奉天,第3師團和第5師團分別兩路進軍。

先導部隊就是混成第10旅團,11月13日,日軍偵察隊,步兵大尉足立武政帶領1箇中隊作為尖兵進入到賽馬集,遭到清軍依克唐阿部隊的伏擊,八旗騎兵突然衝進日軍隊伍當中,最後,日軍逃回出發地。

另外一支日軍步兵第22聯隊第1大隊,也在附近的連山關遭到清軍阻擊。隨後,日軍第22聯隊主力趕往增援。但是就在11月25日,清軍依克唐阿的5000清軍,聶士成的1500清軍搶先發動反擊。

尤其,依克唐阿部隊衝鋒非常犀利,步兵統領壽山,馬軍統領永山親自帶隊發動衝鋒。彼此雙方槍炮射擊,子如雨注。日本參謀本部在日清戰爭實記當中記載說,這支清軍與眾不同,不使用防禦手段,而是以攻勢的紫檀前進。敵人奮勇直前,攀巖石,冒彈雨,向我軍衝鋒。

到11月26日,日軍第10旅團司令立見尚文報告,第22聯隊戰鬥傷亡和凍傷人數,已經達到全軍十居八九。要求返回鳳凰城進行休整。

12月5日,日軍在撤退過程當中,清軍1000多人在分水嶺發動伏擊戰。日本參謀本部在日清戰爭實記第15篇說:依克唐阿漂亮的實行了三種運動戰。第一廣泛襲擊日軍偵察隊,第二,在戰鬥當中,前後夾擊日軍,第三,派遣騎兵襲擊日軍,掩護主力運動。

遼陽東路作戰,是清軍在甲午戰爭當中,為數不多的戰鬥。也讓依克唐阿,這位在1852年阻擊太平軍北伐軍的僧格林沁軍隊的一名騎兵,成為清末名將。被譽為“虎將軍”,1899年,依克唐阿病逝在東北。依克唐阿的實戰水平,其實遠遠高於其老長官僧格林沁。


深度軍事


嚴格來說,戰役級別的實在沒有,只有在一些戰鬥中,清軍獲得過局部勝利。除了其他答主提到的船橋裡阻擊戰和土城子反擊戰,清軍拿得出手的戰績,還有一次在遼寧海城附近的缸瓦寨之戰。

1894年12月,日軍攻陷海城,清軍前敵總指揮官宋慶急命麾下清軍向海城靠攏,試圖收復海城,同時攻陷海城的日軍第一軍第三師團(師團長桂太郎)認為,第三師團主力只有6000餘人,防禦工事尚未修築完畢,如果宋慶軍與遼陽等地其他清軍各部會師,形成包圍圈,則對第三師團大為不利,所以只能主動出擊,力求先擊破宋慶一部,所出動的部隊為第五旅團大迫尚敏部,以及第六旅團大島久直部,直逼清軍的前進據點缸瓦寨

缸瓦寨位於海城西南16公里西廟山子腳下,到達這裡的是淮軍劉盛休麾下銘軍10營,位於缸瓦寨以及南方的石橋子村。以北以東的馬圈子,蓋家屯等地也有馬步小隊用以警戒。清軍還連夜構築臨時工事,包括戰壕,地堡,村子東端圍牆上多開射擊孔。19日早晨9點,宋慶也親率所屬毅軍,前往支援,而日軍的佈置為大迫尚敏部進攻清軍右翼,而大島部攻擊清軍左翼,桂太郎親率師團本部在後作為兩路應援。

中午,大迫尚敏部已經在下夾河子附近與宋慶部前鋒交火,清軍寡不敵眾被迫撤退,後日軍炮兵進駐下夾河子以,以此為陣地開始炮轟駐守馬圈子的清軍,並派出18聯隊第一大隊石田正珍部試圖佔領馬圈子。駐守馬圈子的銘軍依託工事展開抵抗,並從側面樹林襲擊日軍右翼,在夾擊下,日軍被迫就地困守,迫使石田派出預備隊投入戰鬥,並調來本來準備襲擊缸瓦寨的三個炮兵中隊,用18門野炮開始對馬圈子進行火力壓制。石田在日後的戰報中說,清軍“彈丸如雨”日軍“將校士兵傷亡頗多,鮮血淋漓,染紅了皚皚白雪”惱怒之下,石田決定孤注一擲,讓傳令兵吹響軍號,試圖發動白刃衝鋒,突破清軍陣地,由於清軍指揮通信系統落後,石田率部發動衝鋒至馬圈子村以西兩百米,被一條溝渠所阻攔,而附近就有一支清軍,但卻未能抓緊時間對石田大隊射擊,石田大隊遂匆忙越過溝壑,向村內進攻,馬圈子防守清軍開始動搖,向西往缸瓦寨方向退卻。14點,馬圈子被佔領,日軍包括第一中隊小隊長田中時哉在內,戰死十餘人,66人受傷。

此時,桂太郎命令大迫尚敏部,開始進攻缸瓦寨正面清軍陣地,12門野炮轟擊達1小時,銘軍亦用配屬4門速射炮進行反擊,日軍記載說“我軍在茫茫雪原上毫無憑藉,只能努力向前”日軍在前進中不斷被清軍火力集中,攻勢受挫,桂太郎只能出動預備隊第六旅團第七聯隊,以及炮兵1,3中隊等,急行軍2小時,於下午4點抵達戰場。

此時,清軍炮兵也從缸瓦市村中央轉移到村南,重新佈置政帝,以猛烈炮火襲擊逐漸逼近的日軍左翼步兵,即第5旅團第6聯隊和19聯隊,日軍承認,清軍炮火猛烈準確,步兵也在炮火掩護下主動出擊,是清軍從來沒有過的勇敢行為。正在此時,宋慶部毅軍也趕來助戰,清軍士氣大振,日軍說“我軍奮戰在雪泥之中,對方是聞名的白髮將軍宋慶部下”,戰況難分難解。但在右翼,日軍已經逼近清軍陣地僅300米處,同時總預備隊小野方次郎也率領總預備隊感到戰場,投入戰鬥,17點05分,清軍突入缸瓦寨東端的防禦工事,與守軍展開肉搏。

由於擔心後路被切斷導致全軍被圍,18點左右,清軍主動撤退,桂太郎擔心海城被清軍趁虛而入,急命除了第五旅團一個大隊,騎兵一箇中隊留守缸瓦寨,收容傷員掩埋死者之外,全軍急速返回海城。缸瓦寨之戰,清軍陣亡約200人,負傷300人,日軍方面,根據《第三師團缸瓦寨戰鬥詳細報告》,指出己方死傷408人,其中戰死69人,另有25人因傷重與嚴寒而死。雖然日軍最終佔據了缸瓦寨,但雙方如此接近的傷亡比例和戰鬥激烈程度,乃是甲午陸戰中少見的。

清軍戰敗的原因,則在於缺乏先進的指揮與戰術,分兵駐屯於缸瓦寨,馬圈子與詳水泡子三個村莊,不能互相支援,被日軍各個擊破,另宋慶缺乏戰略眼光,只想到援助缸瓦寨,不能乘虛收復海城。或設伏兵於日軍歸途。同樣,清軍由於各不相同,無法聲援,增援缸瓦寨的清軍,為宋慶麾下宋得勝部兩營,另蔣希夷部8營從大石橋出發,拖拖拉拉20里路走了大半天,靠近缸瓦寨時得知銘軍以及宋得勝部已經撤出,直接回軍,既沒有加入戰鬥也沒有收容友軍,更遑論收復海城或半路阻擊桂太郎部迴歸之軍,所以時人感嘆,缸瓦寨之戰“惜未得法,錯失全勝”。另外,日軍在火炮數量與射擊技術方面碾壓了清軍,也是日軍最終獲勝的關鍵。


晴天有時下豬


嚴格說起來,沒有。

因為軍語中,戰役、會戰和戰鬥不是一個概念。

戰鬥構成會戰,會戰構成戰役。

甲午戰爭中清軍打贏的戰鬥都屈指可數,戰役什麼的就別想了。

但如果要問有沒有清軍打得比較好的小戰役?這還是有的。

比如1894年的缸瓦寨之戰

缸瓦寨又稱感王寨,位於遼寧省海城西南16公里處的西廟山子北腳。

1894年12月17日,清軍宋慶部,遠出至缸瓦寨東北方的四臺子和東、西柳公屯(今西柳鎮)、蓋家屯(今西柳鎮蓋家村)一帶,以警戒海城方面的日軍。

18日晨,駐守柳公屯的清軍前哨隊與日軍遭遇,遂撤向蓋家屯。日軍遠藤大尉命所率日軍偵察中隊向駐守蓋家屯的清軍發動突襲,實施火力偵察,結果立即遭到清軍的頑強阻擊。清軍以牆壁為掩護射擊日軍,使毫無炮火掩護準備的日軍無法靠近。經過半小時的對射激戰,清軍以正面吸引日軍,並以兩哨從村的西側迂迴,欲攻襲日軍右翼。日軍試探性進攻被擊退,已產生6名士兵輕傷(戰鬥詳報則稱為7人),恐得不償失,便撤出陣地。

19日。日軍到達八里河子,準備進發缸瓦寨。

此時,清軍也在加緊進行軍事戰備。

中午時分,第5旅團長大迫尚敏所部前衛隊從下夾河子村西南,與宋慶部前鋒遭遇交火。同時,下夾河子村北部日軍也發起瘋狂進攻。進駐下夾河子的清軍先頭部隊受敵腹背夾擊,因寡不敵眾而撤退。

13時15分,日軍駐在蓋家屯的炮兵進佔下夾河子村,並迅速在村西端佈置陣地。

13時20分,當日軍向馬圈子前進200米之遙時,埋伏在樹林裡的清軍突然向日軍左翼猛烈射擊,日軍戰鬥隊形被打亂。中日兩軍展開激戰,清軍頑強阻擊。當日軍再度瘋狂進攻時,馬圈子村的清軍奮勇出擊,側擊日軍的右翼,日軍不僅受阻,且隊伍又陷於混亂。原準備直接進攻缸瓦寨的日軍炮兵3箇中隊聞訊馬圈子的戰況後,當即於13時35分逐次趕到下夾河子村西北端搶佔陣地,用18門火炮猛轟駐守馬圈子村的清軍,全力以赴地掩護步兵前進。

雙方戰鬥異常激烈,,清軍炮兵“彈丸雨注”般地射向日軍。日軍在沒有隱蔽物,無法躲避的情況下,冒死突進至400米處,“將校兵士傷亡頗多”,“鮮血淋漓.染紅了滿地積雪”。僥倖活著的日軍慌不擇路,只好就近跳入道旁與馬圈子方向成斜向交叉的溝內躲避炮彈。

下午2時,小野寺實少佐率部擊退了在於官屯村的清軍騎兵1哨,輕取了該村,並於15時10分向缸瓦寨突進。清軍撤至缸瓦寨,清軍其他各部也陸續撤至缸瓦寨一線集中固守。14時10分,日軍炮兵第1大隊中村振三郎少佐指揮炮兵第1、3中隊為掩護其騎兵、步兵向缸瓦寨進攻,開始集中火力向缸瓦寨猛轟。因距離太遠,日軍炮擊未達預期效果。炮兵在第6聯隊第1大隊協助下將陣地前移。至14時20分,12門火炮抵達有效射程的陣地,向缸瓦寨清軍炮兵、步兵連續抵近轟擊達一小時。銘軍的炮隊亦不示弱,用4門速射炮進行猛烈“回敬”,彈著日軍炮兵陣地。其中一發炮彈準確命中炮兵第5中隊第4炮車,日軍炮兵當場斃命1人、重傷2人,並炸死戰馬1匹。據日方記載,“我騎兵和炮隊都盡全力攻擊缸瓦寨敵軍,大迫部隊的步兵亦急起猛擊突進。兩軍交戰正酣,彼我炮聲如轟雷,天地為之震撼。敵軍據缸瓦寨和祥水泡子的民家牆壁,向我狙擊。我兵沒有可據之地物,只是在茫茫的原野上縱橫奔馳,加以積雪達兩尺餘,軍隊的動作極不自在。……我軍的確站在苦戰的地位。”隨即,鑑於日軍炮火報復性轟擊太猛,15時50分一度被壓制的清軍炮兵“暫時沉默”。但銘軍步兵向日軍進行“更猛烈的射擊”,迫使日軍寸步難行,“步兵潛伏在地物的後面還擊”,日軍的攻勢被清軍打退,大迫所部只好“等待大島部隊到來”。

為更好發揮有限的炮兵作用,清軍炮隊聲東擊西地自缸瓦寨村中央悄然轉移至村南,重新佈置陣地,揚長避短,專以猛烈炮火轟擊逐漸逼近的日軍左翼步兵。與日軍左翼的第5旅團第6聯隊第1中隊緊鄰的是第19聯隊2箇中隊及第6旅團第7聯隊的1箇中隊。清軍的炮擊準確率之高,就連日軍也瞠目結舌地承認:“敵彈是瞬發彈,其著發距離測定之精確也是清軍從曾有。炮彈落在我軍各中隊的前後左右,我軍奮戰在彈片與雪泥之中”。一部分清軍在炮火的掩護下向日軍炮兵陣地左前方出擊,“甚至不再憑藉清軍善於使用的障礙”,有的直著腰衝向日軍,“進行猛烈的射擊。這真是清軍從來沒有的勇敢行為”。第7聯隊左翼的1箇中隊和第19聯隊各中隊,被清軍射擊線與正面火力夾擊,由於“受到交叉火力的射擊,(日軍)傷亡特別多。這些中隊傷亡特別多的原因還在於沒有地物”。

中日兩軍正在酣戰之時,清軍援兵毅軍抵達並及時投入戰鬥,總兵宋得勝“出力真打”,士兵勇往直前。危急關頭,主將“振臂一呼,碚者起,疲者奮,裹創肉搏,赴死不悔”。銘軍士氣更為振奮,銘毅兩軍廣大愛國官兵英勇奮戰,浴血苦鬥,甚至竟前所未有的誓死精神發起令日軍“頗為意外”的反衝擊。對於清軍的英勇精神和不屈表現,日軍表示:“敵兵亦不愧為聞名的白髮將軍宋慶的部下,不輕露屈撓之色。”此戰中,清軍利用地形地物作戰,除以戰場中央的松林作掩護外,還憑藉松林下面的墳地,以及墳墓後面的堡壘,以此構成了第一道防線。日軍則沒有地物的遮掩,處於開闊的雪原上,被動挨打,死傷慘重,雙方持續數小時,打得難解難分。桂太郎親自督率日軍發起衝鋒,至16時20分,不甘蟄伏的清軍炮隊再次向日軍發起怒吼。

日軍最後,經20分鐘奮戰,在強有力的步炮攻勢下,突破了清軍第一道防線。清軍“撤至第二線固守,抗戰不屈”。進攻缸瓦寨正面的日軍為第7聯隊第2大隊及第6聯隊第2大隊,該部在搶佔清軍第一道防線的松林後,也以松林作掩護,攻擊缸瓦寨內的清軍,雙方對峙射擊達數十分鐘。時值日將西下,第7聯隊長三好成行大佐督率所部出擊,攻佔清軍第二道防線,逼近到清軍前沿陣地三、四百米處。同時,右翼第18聯隊第1大隊在侵佔馬圈子後,也向缸瓦寨方向逼近,推進到距清軍祥水泡子陣地僅300米處。此時,日軍中央陣地的部隊與右翼部隊排成一線。

堅守在缸瓦寨村內的清軍廣大官兵,“奮激戰鬥將近三小時”,仍把日軍阻擊在村外。敵我雙方經過整日浴血鏖戰,均已精疲力竭。恰在此時決勝關鍵之際,小野芳次郎少佐所率總預備隊投入戰鬥,“急起反擊”,各隊協同並進,突至陣前200米處。至此,第三師團主力全部投入戰鬥,使清軍處於不利地位。

17時05分,日軍突入缸瓦寨東端的防禦工事,與守軍展開近戰肉搏。至17時30分,守軍不敵,從缸瓦寨以西及西北向田莊臺撤退。17時35分,日軍宣告攻佔缸瓦寨。

此戰,清軍陣亡約200名左右,負傷約300名。僅以毅軍而言,傷亡約200人,其中死者78人。另外,毅軍分統總兵宋得勝左腿中彈負傷,“子已取出,腐肉未消,約須半月以外可望收口”,月內短期 “恐難赴敵”。

至於日軍傷亡,據《日清戰爭實記》記載:大迫尚敏的第5旅團,傷亡計146名。其中第6聯隊長塚本勝嘉大佐、第1大隊長岡本少佐、柴山、千秋中尉負傷;士兵傷亡71名;第18聯隊第1大隊傷亡計75名,其中軍官負傷4名,死亡1名;所有小隊長全部負傷,軍士負傷15名,兵士負傷55名,死亡6名。大島久直的第6旅團傷亡合計254名,其中第七聯隊軍官中只三浦少尉戰死,宇野大尉和五十嵐少尉負傷,士兵傷93名,計傷亡96名。第19聯隊第2大隊參加當天戰鬥的人員共367名,傷亡達160餘人,尤其是第七中隊,14名軍士中有13名負傷,森川、塚本兩大尉、高嶼、大村、平岡三中尉和山岡少尉等6名軍官負傷。第5、6旅團傷亡為400名,連同野炮第3聯隊戰死3人,傷5人,傷亡總數達408名。《缸瓦寨戰鬥詳報》所載是日軍“死傷412人,內將校14人”。

當然,需要指出的是,無論傷亡408人,還是412人的數字,都未將因凍而死傷的人數計算在內。據日方自供:“部隊自清晨在積雪中行動,迄於夜間,一直奔走於數里的道路上,因而有凍死者,其人數驚人。”據日方戰後統計,此役除戰鬥傷亡者外,計凍傷達1062名,其中重傷539名。儘管日軍只戰死69人,但戰傷、戰病死為25人,合計死亡94人。這是因為積雪深達沒膝,傷員未及時救治,導致凍死,“眾多的傷員倒在雪地上,衛生隊不停地東奔西走,用擔架把傷員送進野戰醫院。不僅傷員眾多,而且入夜以後戰鬥才告停止,夜間,擔架隊不知傷員之所在,為此傷員拼命地呼喊擔架,其聲音悽慘,令人不勝憂傷。”


冷兵器研究所


沒有贏的小戰役,“戰役”一詞,在中國始見於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的史料中,當時稱甲午海戰為“甲午戰役”、“日清戰役”等。1908年,蔡鍔提出戰役是一個作戰等級,並指出:“軍者,戰役中能獨立專任一方面之戰事者也。”此後,戰役作為一個軍事術語使用日漸廣泛。可以看出,再小的戰役,其規模也是方面戰事級別的。以甲午戰爭來說,只有朝鮮、鴨綠江-金州、旅順、奉東、奉南、威海衛、臺灣這幾個戰役,清軍無一例外都是失敗。

清軍獲勝的戰鬥有,但對大局沒有任何影響。

船橋裡之戰是清軍在甲午戰爭中獲勝的唯一一次大規模戰鬥,但指揮官衛汝貴隨後就因為黨爭被冤殺

朝鮮戰役中,清軍獲勝的戰鬥有兩次,一是朱染亭伏擊戰,奉軍出動200餘人,殲滅了日軍的一支騎兵偵察隊。二是船橋裡防禦戰,盛軍和毅軍各一部將進攻船橋裡的日軍第九混成旅團擊退,造成日軍死傷400餘人。

旅順戰役中,清軍獲勝的戰鬥有一次,即土城子遭遇戰。和字軍、成字軍、拱衛軍3000餘人將日軍秋山騎兵隊和步兵一箇中隊擊敗,日軍死傷40餘人。

奉東戰役中,清軍獲勝的戰鬥較多,但規模都很小,如八旗鎮邊軍曾經兩次擊敗日軍中隊規模的偵查部隊,奉軍在寬甸城設伏擊敗日軍中隊、收復長甸城等,但大規模戰鬥清軍都失敗了。

威海衛戰役中,綏鞏軍也取得了幾次小戰鬥的勝利,鞏軍還消滅了一支日軍偵查隊。但大型戰鬥無一獲勝。

至於鴨綠江-金州戰役和奉南戰役,則無一勝績。其中奉南的感王寨、大平山兩戰,本來清軍有機會獲勝,都因為保存實力的想法功敗垂成。

臺灣戰役與其他戰役不同,主要是由民間武裝自發進行的,也有一些小戰鬥的勝利。例如隆恩埔之戰中,三角湧義軍殲滅了日軍的運輸隊,35名日軍死了34,只有一人在漢奸的幫助下化妝成當地人逃離。


海軍史研究會員


戰役一詞,在當時的清朝並沒有正式被提出來,雖然中日甲午戰爭中,也有提到戰役一詞,但這個戰役,意思與戰爭並無太大區別。戰役一詞,廣泛運用在蔡鍔將軍提出後,主要指整個戰爭中——這個戰爭是廣義的,持續時間長的——某一場有著重要意義或決定勝負轉折的兩次以上大規模激烈戰鬥的統稱。所以,某些零星戰鬥,相互對峙等,雖然也有相互攻擊行為,但不能算戰役。真正是戰役的,比如長城抗戰,淞滬會戰,以及後來的淮海戰役,遼瀋戰役等。盧溝橋事變,也是戰役。而戰爭,則是所有戰役的統稱。比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朝鮮戰爭等等,它們下面都是由許多戰役組成的。

所以,作者的題目,出的本身就是錯誤的。

我們拋開戰役不談,談一下甲午戰爭中,大清到底有沒有勝利的戰鬥。

中日甲午戰爭,日方稱:日清戰爭。朝鮮稱:清日戰爭。為什麼會有朝鮮的事?因為1894年朝鮮發生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軍節節敗退,被迫向清政府求援,日本藉機入侵朝鮮,於同年7月和大清發生豐島海戰,甲午戰爭正式開始。

甲午戰爭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894.7.25-1894.9.17

陸戰是平襄之戰,現在叫“平襄戰役”。雙方兵力相差不大,但清主帥葉志超不但無能而且臨陣脫逃,直接造成陸戰失敗。情況如下:

1.大同江戰鬥,清軍擊斃擊傷日軍多人,基本屬於大勝。

2.玄武門戰鬥,清大將左貴寶犧牲,下邊多名長官傷亡,清軍失利,但餘部依舊奮力反抗,最後和日軍對峙玄武門。

3.城西南戰鬥,日第五師團本部久戰不下,本來是心祛了,但清軍主帥(叫軍總統)葉志超不顧手下反對,倉皇逃跑,結果被日軍埋伏,死傷無數,大敗。

此後六天裡,清軍在逃跑將軍葉志超帶領下,狂退五百里,日軍趁勢佔領全朝鮮,清軍完敗。

1894.9.17,中日發生黃海海戰,史稱中日甲午海戰。

本次戰鬥從中午開始,中日都投入自家主力精銳,但無論艦艇保養狀況,艦艇總噸位,還是它們的航行速度,炮火威力,炮火數量,均是日本高於清軍——按英國海軍統計,日軍炮火射擊速度是清6倍,總火力是清軍3倍,而發射彈藥數日軍是清軍的十數倍。唯一稱道的是,清軍命中率是日軍的2倍。

北洋丁汝昌的旗艦定遠,在開戰初期就出故障(一說是被日軍擊中,但鄙人一直堅持認為是維護不力所致),總指揮丁汝昌受傷,信旗被毀。

清軍超勇艦被日軍第一個擊沉,管帶黃建勳犧牲。

但接下來清軍連續重創日軍比睿,西京丸,赤城三艦(赤城艦長坂元八太郎斃命),可惜日軍艦無一沉沒。

隨後是經遠的管帶林永升中彈犧牲,經遠艦沉沒。

濟遠艦管帶方伯謙,廣甲艦管帶吳敬榮,臨陣脫逃,造成防線漏洞。

致遠艦中彈沉沒,管帶鄧世昌犧牲——按,一般說致遠艦是衝向日軍吉野號,但目前有解密是致遠艦轉向吉野艦,但衝向的是日旗艦松島號,具體還不得而知。

靖遠艦,來遠艦受傷,往大鹿島附近維修。

戰至傍晚,日方遠離本土作戰,擔心被清海軍趁夜利用地理優勢圍殲,於是下令撤退。靖遠,來遠兩艦維修完畢返回,剛好趕上日軍撤退,便下令追擊了三十多海里,因天黑,才返回旅順。

此戰,清軍表面小勝,但損失5 艘軍艦,死傷精銳官兵逾千人。而至於日方小敗?理論上是小敗,但死傷僅600餘人,並無一艦沉沒。故此戰,清軍是完敗,所有洋務運動成果灰飛煙滅。日方完勝,此後黃海海面再無人可抵擋。(1895.3.17,日軍登入劉公島,龜縮威海衛的北洋艦隊最終全軍覆沒)。

第二階段,1894.9.17-11.22

1.鴨綠江之戰,清軍各部不服調度,各自打小算盤。加上平襄戰敗,清軍萎靡不振。又清軍高層自以為是,對日軍動向全無情報,10.25晨,日軍突襲,清軍各部亂做一團,產生逃跑將軍無數,日軍不費吹灰之力,佔領鴨綠江各陣地。

2.金旅之戰,清軍各部對日軍當面登陸,並佈置備戰等情況不聞不問,導致12天后日軍大舉進攻,清軍各路將領爭先恐後,不戰而逃,旅順失陷,日軍隨後屠殺我城中民眾高達二萬餘人。

此階段清軍完敗,日方佔據主動,清朝主和派開始大肆活動。

第三階段:1894.11.22-1895.3.17

1.威海衛之戰,清軍北洋艦隊採用防禦性戰法,雖然擊斃日大寺安純少將,但於事無補,至1895.3.17下午,日軍全部佔領威海衛基地,丁汝昌自殺,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2.遼東之戰,此戰耗時最長,但因為指揮不力,六萬清軍均被日軍擊退,最終完敗議和。

不管戰鬥如何,總體來說,清朝此戰完敗。歸結如下:

1.缺乏長遠目光,總以為老子天下第一。

2.戰略失誤,比如日本早進入了海陸聯合作戰,而大清還是各自為營,決策靠高層一拍腦門子。

3.裝備問題,比如日本上到天皇,下至黎民,都知道節衣縮食來買新軍艦擴充軍備。可大清卻將大把的銀子用在侍候一個鼠目寸光的老太婆身上。

4.黨派問題,別的不說了,單憑主戰與主和兩派的內槓,就夠大清國的臣民們喝上幾大壺了。


一堆漿糊


戰役的意思:在一定的空間和時間內進行的一系列大小戰鬥的總和。是軍隊為達到戰爭的局部或全局性目的,按一個總的作戰企圖,在統一指揮下實施的。屬於戰爭與戰鬥間的作戰行動。

按這個定義應該還是有的。但我估計就算有也沒臉說。就象你組隊和一幫水平比你們差的人打王者榮耀,一局下來,你們只擊殺了對方一次,沒推掉對面一個塔。而對方殺的你們來回泡溫泉,把你們的塔推的一乾二淨,你能好意思沾沾自喜對外宣稱那天遊戲打的不錯,雖然輸了,但我們殺過對方一次?


難得浮生閒半日


贏面幾乎沒有,不要被影視作品欺騙!


譚軍111103431


中日甲午戰爭中清軍幾乎是全線、全時段的潰敗,任何一階段能拿出來說的戰績都沒法說,只能說從甲午戰爭中,我們能總結出來哪些教訓。


老秦來煮歷史百味


基本沒有贏過。


用戶93529188499


只有一次。左貴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