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到底是什么意思?

lotea


老瓜瓢有自己的看法。

平衡思想是中持之以恒是庸

持之以恒地追求平衡,重视黄金分割,就是中庸之道。

“法无优劣,契机者妙!”就是中庸思想的优秀体现。

中庸的人认为,很多事,不要平均主义,不要最好,只要适用,只要适机,刚刚好就行。

中庸的人认为,平衡是世界运转的常态,万事万物都有不同的黄金分割点,找到这个点,为人处世,事半功倍。

中是技术,庸是坚持!


老瓜瓢


中庸到底是什么意思?

中庸在儒家学说中是一种很高的境界,那到底什么是中庸呢?

《中庸》作者为孔子后人孔伋,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北宋的程颢、程颐极崇《中庸》。南宋的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程子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子解释说:“中者,不偏不倚,不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程子和朱子就程颐和朱熹宋代两位著名的理学家。

《论语.庸也》里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说人的道德如果能达到中庸,就是最高的道德,百姓一直在努力追求。

《中庸.第九章》中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官爵俸禄可以放弃,雪白的刀刃可以践踏而过,中庸却不容易做到。

在延安时期,毛曾对中庸问题作过分析:中庸是“肯定事物与概念的相对安定的质”,“是从量上去找出与确定质而反对‘左’右倾”。不久他又认为“孔子主义即儒家思想的基础”的中庸“有折衷主义的成分”,“是反辩证法的”。

可见,中庸之道对于国家也好、个人也好虽然很理想,但做起来确实很难啊!有段时期我们国家有些违反中庸之道的事,让国家多走了不少弯路。

最后,欢迎大家关注《山人的生活感悟》探讨人生,感悟生活,共话养生,闲聊文学,共同学习进步。


山人的生活感悟


中庸是孔子为至圣先师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在论语中也把中庸说成是最高的道德。所谓的中庸,又叫中道,中行,意思是为对立的两端之正中间的调和,不偏不倚的折中。儒家之所以大讲特讲中庸之道,目的就是要调和矛盾,防止和反对过火行为。即"过犹不及"。这无疑使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有了理论根据,以消除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孔子说:"人而不仁,疾之以甚,乱也"。意思是说对于不仁的人,过分地痛恨,会引起祸乱。这种"不为己甚者"就是中庸之道。仅作为一种方法论来说,这种"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还是有一定的合理因素和进步作用。


hushouchang


中庸是五经中礼记的一篇,和大学篇单独挑出和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庸=用)就是用中,指分析人和事用中,做人做事要止于至善(力争最好)。

中庸首先要尽量了解问题的全面(博学之),之后叩其两端(审问之),通过思考(慎思之)辨析出结果(明辨之),最后坚定去做,力争最好(笃行之)。

举个例子:亲人过世悲伤符合人性,表现欢乐和不控制自己情绪哭天抢地是两个极端,葬礼上控制情绪,眼睛哭红了带副墨镜,尽量保持得体不失态就是中庸。

再如人都是普通人,都有优缺点。但出于功利目的刻意吹捧或贬损他人来实现自己利益就是反中庸,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价才是中庸。所以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忆微雨阑珊


中庸是指秦始皇统一中国疆域土地,中国版图位址所称长江南北之1竖之分全名所谓中国,庸是指土地上的自然产物。

中庸后来各朝书生融化成统治阶级思想的附佣,法家和儒家不可调和对立的立场观点的冲突,最高统领来和矛盾的手段的暗向操作,最后中庸两字留落民间。演变今日所谓的“中庸”之道。





雪天无路


关于中庸。中庸之道的思想对人有益还是有害首先取决于人们对中庸的理解。若果认为中庸就是无原则的折衷主义好好先生,那当然有害;认为它指的是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调和折中,有益也无大害;可是如果认为中庸指的是心之用、心之原则,那么中庸之道讲的就是修心养性之道,道德修养之道,修身之道,那中庸之道当然百益而无一害。

还得从中庸二字说起。“中庸”之“中”到底是指什么?郑玄指中和,中间。朱熹和他的老师程颐也都认为不偏之谓中。他们心中的“中”基本上是指空间上和事理上的中间。“庸”郑玄指的是用,所以,他的中庸意思是用中,去两端取中间。程朱认为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庸或为平常也。那么他们俩的中庸之道就是不偏不倚不变不易无过无不及之道。他们三尽管说法各有不同,但都是从认识论方法论来理解中庸之道。但是,如果我们客观全面地仔细阅读《中庸》原文,会发现中庸之道不只是方法论认识论,更是道德伦,本体论。

子思无疑是《中庸》这部经书作者的最正确的人选,他当然是《中庸》的作者。他继承祖父伟大的事业,阐述了、挖掘了、揭示了乃至可以说丰富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给孔子一些未明未竟的理论一种精细地解说,为祖父的学说从本体论角度寻找哲学依据。

众所周知,孔子罕言性与命等。子贡曾有怨言:夫子的文章可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闻也。子路也曾问孔子鬼神和死,孔子也没有正面回答。罕言不等于不言,不正面回答不等于不回答。孔子为何如此,一方面固然是他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的坦诚务实精神,一方面应该是他的为学治政的理念:天道远人道迩,经世致用。对于自己不懂的就说不懂,对于一时搞不清的就阙疑待查,对于那些纯理论的东西,暂时可放一边,不语怪力乱神。

《中庸》说什么?说性,说天道,说天人合一。修身之道,齐家治国之道,天地之道,君子之道,圣贤之道……首句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为教。天所赋予人的自然禀赋叫性,遵从本性自身发展叫道,按照道的规律而修养叫教!什么叫天道什么叫人道?诚者,天知道;诚之者,人之道!这是《中庸》最重要的句子,最核心的思想,最鲜明的主题。《中庸》的文眼不是“中”而是“诚”!“中”是什么? “喜怒哀乐之未发叫中。”这是《中庸》第一章对“中”的解释,应该说是对“中庸”中的“中”最贴切的解释。后面的执中、折衷、时中等都是从不同角度对它的解说和阐释。第一章的“中”是什么意思?显然它不是指空间和事理上的“中间”,而是指“心中”,相对于身外而言。具体到这一句,它指的是内心的情感,和“性”是相对的。那么中庸是什么意思?那只能是“心之用”“心之准则”。中庸就是修心养性之功用,修心养性之准则。或者说中庸就是“用中”,重视修心养性,重视道德修养,重视修身。

那什么叫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就是修心养性之道,道德修养之道,修身之道!这个道是什么?诚,真诚。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中庸之道乃真诚之道。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切,“诚”字当头,又贯彻始终。诚者,物之终始! 天性是至诚至真至纯至善至美的,而人的内心情感是变化万千好恶不均的,“性”和“情”是不一样的,化情为性就得修心养性,就得加强道德修养,就得诚意正心修身,这是“成己”,还得“成物”,成就别人,教化别人,一切贵在“诚”。故开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为教。天性本真诚,按真诚做人才是修身之道,让所有人都真诚,才是教化之道。

很多人都很看重“慎独”的作用。其实第一章三段,第一段明确提出修身,第二段强调的是时时修身处处修身,哪怕独处。第三段,为什么修身以及修身的功用。我们的内心情感不真诚,我们的言行举止不合真诚的道德规范,所以要“致中和”,使自己的内心情感符合社会通行的道德规范,也就是克己复礼。一旦我们修身养性加强道德修养,内心真诚,言行一致,那么“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从第二章到十九章,是从多角度说明修身的重要性普遍性困难性,艰巨性长期性。从第二十节后,才大谈特谈为什么修身为什么贵诚。“故君子不可不修身,修身则道立”。修道贵诚,“诚则明,明则诚”,“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谓天下至诚为能化”,“至诚如神”,“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天地之道,可一语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总之,中庸即用中,就是规范情感修心养性,加强道德修养,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中庸之道就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原则:真诚!

创建于2018.3


老黄0071


正好萃辰天心书院做过一次讨论,内容如下:

大家好!

我是萃辰天心书院印竹老师。今天的《如是我说》,印安老师是这样说的:“人之通病,是习惯在妄自菲薄和妄自尊大之间左右摇摆,致使成骄败馁,事业难成。若能恪守中道,就能去除虚妄,处变不惊。

我接着说:“妄自菲薄常因自我设限,妄自尊大多为失去约束,而中道思想如同特效药,专治这种通病。中道是儒释道三家智慧高度一致的玄机!

关于自我设限,记得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位科学家拿一只跳蚤来做实验,他首先把跳蚤扣在一个一米高的瓶子里,然后用力的拍桌子,这个时候跳蚤砰地就跳起来。他看到跳蚤能跳的高度在80公分左右,于是他就将瓶子的高度降到75公分,然后再拍桌子,跳蚤砰地又跳起来,这个时候咣的一下子撞到了瓶壁。科学家再拍桌子,跳蚤再跳,咣、咣、咣,不断地撞击瓶壁,估计这个时候跳蚤已经被撞得鼻青脸肿了。我想跳蚤这个时候在想:不行不行,再这样跳下去就没命了。于是它开始降低高度,当科学家再拍桌子的时候,它只跳70公分了。于是科学家就再降低高度,如此反复,直至降到十公分、五公分,乃至接近桌面。于是悲哀的一幕发生了,这个时候无论科学家再怎么拍桌子,跳蚤也不再起跳,只是在桌上爬了。于是科学家将瓶子拿开,这个时候跳蚤不再有任何障碍物了,但不幸的是,尽管没有了障碍物,跳蚤也已失去了能跳的能力。

其实并不是跳蚤本身没有了可以跳的能力,而是在心理上被彻底打败——它已经不再相信自己可以跳而不被撞到了,这便是妄自菲薄产生的原因。当我们反复不断的遭遇挫折和失败以后,我们便不再相信自己拥有可以成功的能力。

同样的,妄自尊大是因为有些人在反复不断的成功之后觉得没有什么是不可战胜的,于是就失去了自我约束。就像拿破仑那样的人,他尽管非常伟大,他有一句名言叫做“在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但因为他太过妄自尊大,终将遭遇了滑铁卢的惨败,这是人类的病——无论古今还是中外——是人类的通病,不仅仅是人类,就连一只小小的跳蚤,都会犯这种病。

这种病的病因是因为我们的惯性思维,当我们形成了某种固有的经验或者教训以后,我们的思维就会沿着这条经验或教训一直走下去。

那么为什么说中道思想是对治这种病的特效药呢?中道在这里讲的又是什么呢?在这里讲的就是一个“反”字。所谓“反”就是懂得反其道而行之,懂得回归。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当我们懂得反过来思考问题,我们就向着道的方向、向着中道的方向启动了。

当别人都说我们不行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反过来多想一想我们的优点、我们的优势,然后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无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丧失对自己的信心。而当别人都说我们行的时候,我们却要反过来多想想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人无完人,千万不要让自己迷失在鲜花和掌声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治好妄自菲薄与妄自尊大的病。所以,拥有中道智慧就如同拥有了治病的秘方,能让我们的事业、人生永葆健康发展!

萃辰天心书院,愿国学智慧走进千家万户……

《如是我说》是萃辰天心书院两位极具智慧的老师的对谈,从中能让我们学习更多人生智慧,丰富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您可以到喜马拉雅关注“印竹”老师,收听音频。


萃辰天心书院


现在再说南宋理学名儒朱熹,在他的章句《中庸》之先,特别提出程伊川解释《中庸》书题的定义,那就大有不同于汉、唐诸儒的解释了。如云: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于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朱熹所引用的程伊川对于《中庸》书题的解释:

第一,所有用字用句的内涵,一望而知,都是采用《易经·文言》、《系传》的义理。如“放之则弥于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乃至“玩索而有得焉”等结语都是,在此姑且不加讨论。

第二,程子特别提出子思是把孔门《中庸》的心法,唯独传给孟子,不知是根据什么而来,如用一句古文来说,殊不知何所见而云然?

第三,就是开始解释《中庸》两句,“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问题着实不少。这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上的根本问题。程伊川也是讲究群经之首《易经》学问的健者。《易经》包含有“理、象、数、通、变”五大种类。《易》学的理,也就是绝对的哲学和科学的总纲,而且更是数理逻辑的总和。一、不偏就是中吗?二、天下人事和物理,真有一个中吗?

其实,只要有了一个人为假定的不偏之中,这个中心点的本身,已经是有固定的边际,有了边际,早就是偏了。由此引申类推,有一个中,便已是偏,哪里有一个不偏之谓中呢?如有,那也只是人为意识思想分别的假定之中。譬如一个人站在中心,面南背北,左东右西,从北望南,此人已在北面之南。由南望北,此人已在南面之北。左右东西,都是一样道理。所谓中心,只是临时方便,假设为中。由此类推,做人做事,哪里确定有一个不偏之中呢?所以“不偏之谓中”,这等于说:“徒有虚言,都无实义”而已。

其次,“不易之谓庸”。不易,就是绝对没有变易的意思。人世间哪里有一个绝对不变不易的事实存在呢?因此而说:“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实在都在玩弄文字上的文学游戏,望之成理,探之无物,也是“徒有虚言,都无实义”。因此,朱熹也觉得大有不洽之处,又在《中庸》书题的下面,自注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这岂不是与程子的说法,似是而非,自相矛盾吗?总之,宋儒理学的本来面目,便是如此;从表面看来,气象非凡,如果一经逻辑的推理,就往往自相矛盾了。其原因,就是他们因袭佛道两家及禅宗的说法而来,但又自己不深究“因明”逻辑的辨证,就不知不觉变成“自语相违”了。



深点读书


《说文》:"中,内也。从口1,下上通也。"中的本义是虚中而上下左右都通达。中庸的中是指中道。中道的数象就是河图和洛书的中五,故而中道是通达之道,是和谐美好之道。《说文》:"庸,用也。从用庚。"中庸,其本义就是中用的意思。其深刻的文化含义则是:以中道治国才是通达的治国方略,才是有用的方略,才是建成和谐美好社会的方略。所以,《尚书》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意思说:人心最为危险,道心最为细微。唯精唯一,就是要信守中道。《尚书》告诉我们,尧舜以中道治国,社会就和谐美好,以至于达到天下大治。所以,古圣贤都主张以中道治国,谓之中庸之道,简称中庸。


朱清国1


《中庸》之道也是人道,天在上,地在下,中间就是人道,我们是人所以要行人道,人道就是仁道,人类不行仁道就是毁灭自己,《中庸》之道就是要把仁道始终坚持下去,不行仁道就是不仁,只做一半或者只做一点就是中途而废。

《中庸》注重人性的教化,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时的平静情绪为 “中”,表现出情绪之后经过调整而符合常理为“和”,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心性。这一点为后来佛家禅道所借用。

就个人修养以及我们为人处世而论,要达到“中和”是非常难的,所以中庸之道是很难达到的完美境界。孔子曾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 中庸不可能也。”一个人要修炼到“中和”的境界是非常难的,同理我们所处的社会、自然要达到“和谐”就更难了,比如我们人类现在的发展,某种程度上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导致很多物种的消失,而这就不是人与自然的“和”了。

(谢谢头条提供的平台,个人在不停的学习中,您的关注、点赞、评论、转发是对我劳动的认可,谢谢朋友们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