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好小学语文,教语文的方法有哪些?

为心灵减压


在所有学科中,语文学科是最难得分的学科,在小学考试中,除语文以外的所有学科都可以考满分,唯有语文很难考满分。要想教好语文,就要知道学生语文失分的原因和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也就是教好语文的方法。下面小徐老师就针对小学语文学习中遇到问题及教学方法解析一二:

一、课本所学与考试所考内容有变化,学生知识面有限,无法百分之百做到知识的准确迁移。

对语文来说,知识是固定的,但题型是千变成化的,同样的是考查基础知识字词的考查,最简单有可能是让你看拼音写字,也有可能是给你一个句子然后选词填空,再难一点的题型有可能是给你一个语境,让你写出它的意思,还有可能是让你把用词不当的词改过来等等。每一个题型对小学生来说,都有可能意味着新的知识点。对于知识面狭窄的小学生来说,很难得出有把握的答案。

解决方法:

对于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无论是基础知识还是阅读理解,都要尽可能多的讲透、讲深、全面拓展开来,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基于学习,更重要的是运用,因此要把每一个知识点的千变万化的用法讲明白。

例如,识字法一:从字的由来上来讲字词的意义和相关字的意义。

如图所示,正的造字法以及“征、是、歪”字的造字法和意思等,这些新奇的知识如果在课堂上生动形象的呈现出来,一来孩子们喜闻乐见,二来可以极大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减少错别字。同时了解字词起源也有利于学习古文。

识字法二:偏旁组字法。

一个字的偏旁往往代表着一个字的意义,由相同偏旁组成的形声字可以探究字的含义,从而拓宽知识面,更清晰的分辨形近字的用法。

如下图所示:

总之,要想让孩子学好语文,就要不断的拓展学生的视野,随着知识面的拓宽,才能从根源上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才可以做到做题时知识点不混淆。就拿基本的识字来说,不要仅仅学会字的写法,还要了解字的由来,学会不同语境下字的意义的变化。因此对于教学者来说,没有广博的知识不行,没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不行,语文学科对老师来说也是一个教到老学到老的学科,对于语文知识即使天天谁也没有谁也说精通,任何一个小知识点背后都有浩瀚无边的文化相关联。

二、语文学科题型多样,语文学习不但要侧重知识的学习,更要侧重知识的运用。

小学语文学科题型和占分情况大致如下:

1、基础知识部分的考查。

内容包括:字词写法及意义辨析、成语、关联词、修辞的判断和运用、修改病句、句型变换、课内古诗词和日程月累诗词、名言警句、谚语等默写、课内外文学常识记忆等。

此类题考点众多,大多每个小题占分1-2分,低年级句型转换、修改病句也有每题3分。这部分内容在小学期间是主要考查内容之一,1-3年级段共占分达60-70分左右,4-6年级相对阅读理解和作文的分值有所提高,大致共占分45分左右。

教学及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一、知识点分散教学

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因知识点众多,且题型多样,因此在教学时要反复讲解和练习,对题型的练习渗透到每天的学习中,随时随地的练习。

例如:对于语文常考考点——修辞,要见一个重点分析一个,达到让学生熟练掌握其用法和作用的效果。

教学方法二、知识点专题集中教学

在分散教学的基础上,时不时要联系同类型的题进行专题集中教学。这样可以更加深学生整体理解和运用能力。

例如,小学常考的修改病句,就要把常见的八种,如下图所示:

小学的教学对各个题型的讲解一定要结合具体例题示范,方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在一定量的练习上再总结解题方法才能让学生有恍然大悟的效果。

基础知识的学习方法:错题集法

基础知识多而杂,对有些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生并不能完全清晰,因此查漏补缺就显得尤其重要,而整理错题题,随时随时将学习做题中检测到的知识漏洞记录在案,方便进一步查看,记忆,这样久而久之,知识的漏洞就会越来越少。

2、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教法

一、阅读理解考点盘点法

一二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常见的考点有:

  1. 了解文章的段落结构(即几个自然段,几句话)。

  2. 把握文章的关键字词句。

  3. 把握文章内容回答相关的问题。

  4. 结合生活实际拓展开放题。

如下图所示,一年级阅读理解训练题型:

二年级阅读理解典型题例分析:

解题方法:

1、找段落或句子标志标号法。对一年级小朋友来说,关键在于教给孩子找到标志标出序号,注意一定要按句子顺序依次来标,防止有疏漏现象。如上图二年级阅读理解题所示。

2、树立题目意识和原文意识。即从题目中找到和原文对应的关键词,然后在原文找到这些词,并结合上下文找到准确的答案。

如上图一年级阅读理解中第2题。在先找到题目中给出的关键词“灿烂”“田野里”“浓浓的”再结合上下文和题目理出正确答案“灿烂的阳光”“田野里百花盛开”“浓浓的香味”。同样图二中的题也是这样去原文中找。

3、结合实际生活拓展开放题,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给分,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联想并写出来。

三-六年级的阅读理解题考点盘点:

考点一:基础知识在阅读文章中的渗透,如选择正确的读音、选择恰当的字词,选择正确的关联词等

解题方法:

选择正确的读音,一般出现的都是多音字,要根据自己的积累做出正确的选择。

选择恰当的字词,要仔细阅读上下文,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认真分辨两个词之间的细微区别,做出,根据词义作出正确的选择。

关联词的选择,要仔细分辨所关联的上下句之间存在的关系,确定关系后再找合适的关联词适用,并且对各种常见的关联词一定要熟悉,要多进行关联词造句的练习。具体关联词如下图所示:

考点二:概括文章段意和全文主要内容。

解题方法:

考点三: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设题方式: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或者你有什么启发、收获等。

解题方法:

1、找文中中心句,一般在文章的末尾。

2、总结文章段意总结法:

  • 如果是写人,就要看赞美了哪些人的哪些优秀品质,批评了哪些不良社会现象或人物行为等。

  • 如果是写景,就要看赞美了哪些的什么的美景,引发了作者哪些联想和感悟。

  • 如果是状物,就要看是单纯写物,还是借物喻人或者借物喻理。象征了什么的精神风貌,感悟到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考点四:理解句子或者文段的含义和作用题

解题方法:

一看修辞,是否用了修辞,起到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答题模板如下图所示:

二看表达方式,写人的运用了哪些描写,表现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是否运用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看表现手法:小学所考查的表现手法有欲扬先抑、动静结合、虚实相生、首尾照应、伏笔照应等。

看句子或文段所处的位置:位置不同,作用相应的也不同,具体解题角度如下图所示:

考点五: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解题方法:

关键一点是不可脱离上下文,一定要解出它在原文的意思,可以用找近义词的方法。也可以结合上下文做具体的描述。

考点六:标点符号的作用

常见标点符号的运用主要有“破折号、省略号、引号”等。其具体作用如下图所示,结合原文作出正确的选择:

考点七:文章的写作顺序

解题角度如下:

考点十:给文章加上恰当的题目

此类题的解题思路:

1、从全文的表述事物对象及表述事物对象的特点来考虑。

2、从记叙的事件名称来考虑。

三、小学生作文的教学更加有法有度。要教给学生如何遣词造句,如何开头结尾,如何立意,如何选材,如何运用多种修辞和表达方式表达丰富深厚的思想情感等等。并学会一两种如首尾照应法、设悬法、抑扬法、象征法、五觉法、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法、情景交融法、卒章显志法、结尾升华法等简单的写作技巧提升文章的结构精巧严谨性。

详细了解可以翻看我之前的文章。

以上由指尖教育帝国原创,欢迎大家关注交流。


指尖教育帝国


那么多培训班培训数学英语或者各种才艺什么的,但是培训语文的比较少,为什么,因为语文很少短时间出成绩,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蒙学阶段,语文很重要,是基础所在,小朋友在早期养成了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以后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教好小学语文,我觉得关键是一下几点

一,语文在生活中很常用。要培养小朋友书本知识关联生活的能力,比如手足口。。。让他们知道,记住。

二,拓宽知识面。蒙学阶段,所有接触的知识都和语文相关,不存在没用这一说。

三,死记硬背。学语文死记硬背是避免不了的,古诗词什么的,你理解的再好,记不住也不行啊。

四,抽象思维能力。能记住还不够,接下来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让学生有个深刻的认识,比如一个字,一句话,一篇文章。。。的意义,内涵什么的。让学生能够自己思考。

启蒙阶段很重要,教学生知识是一方面,更重要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家长老师应该相互配合,让孩子有更好的成长。


贱客9527


你好,我是头条号的橘子老师,也是一名语文老师,你可以关注我头条号,经常有教育知识的分享,或许有些可以有用,接下来针对上面问题我做个回答。

第一、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这就说明了要想学生充分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和学生必须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明确老师在教育中的角色,放下身段,让学生感觉老师是可爱、可亲、可信任的人,让学生敢于跟老师交流。不管在上课还是下课,老师在学生面前都要保持好自己自己良好的情绪,每次带着宽松愉悦的心情走进教室,带动同学们上课的心情。在教学过程中要平等看待每位学生,对他们每个人都要充满信心,多看每位同学的优点,多鼓励一些比较内向的同学,课堂中营造一种自然的学习氛围。

第二、注意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开始,教师要注重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引人入胜的故事、诗歌、歌曲把学生带入到有趣的课堂中,也可以用对话质疑等方法激起学生课堂中兴趣。

第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教师都安装一体机,如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把简单、静态的语文课本变成生动有趣的画面,有声有色的课件,对学生而言会感到非常的喜欢和兴趣,就像在家看动画片那样投入进来。这样对教学效果也肯定会事半功倍了!

第四、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带动学生的学习乐趣

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因此,伪劣增强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带给学生更多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老师要经常精心设置一些课外活动。比如:阅读比赛、写作比赛、书写比赛等促进的乐趣,并在比赛中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样他们会有一个动力产生。

还有可以适当地在教室里给学生开语文类的知识讲座,刊登一些语文小诗歌、典故、谜语、趣闻等,增强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有“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进步过程,进而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方法还有很多,希望我的这几点能帮助到你。


小学语文橘子老师


小学语文应自主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最基础的识字教学。教师在语文识字教学时不能让学生机械地识记,识字教学要特别关注汉字的特点,加强字理教学。之后是阅读教学。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是把课文从字到词到句子到段落逐一加以分析,老师把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表达的中心思想翻来覆去地讲解,只要他们能抓住一个知识点,了解一个概念即可。最后是作文教学。 我觉得“淡化作前指导,强化作后指导”是作文教学的一种好方法。写作前只带着学生审审题,把握住文章方向,不做过多的讲解,要发散学生思维,写学生自己的文章!


糖果vv


我是小学老师,我想说说我的想法,一个语文老师,想教好自己的学生,首先要让你的学生认可你这老师。怎样让学生认可你呢?作为语文老师你自己要有一定的文学基础,你是一个博学的老师,你讲课的时候就可以旁征博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你产生羡慕崇拜的感觉。觉得老师怎么知道的这么多?激发他们求学的欲望,孩子们会爱上学习爱上语文。

光有这些还不够,小学生都是一些没有自制力的小孩子,他们贪玩尤其是男孩子总喜欢不完成作业,这就要看老师的手段,现在的孩子打不得骂不得,说服教育也没什么份量,所以你开始的时候要对他们严厉,不要温和教育这在他们身上行不通,让他们对老师有所敬畏,不敢不完成作业,时间长了在学习和生活上多关心他们,让他们觉得你即是老师又是妈妈,让他们对你又敬又怕。这样你就是一个成功的语文老师了。剩下的就是在教学上下点功夫,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为主,每人准备字典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自己查。课文做到提前预习。锻炼他们的阅读朗诵能力。天长日久他们的成绩想不好都难。不知我说的有没有道理?大家讨论讨论留言必回复。


只有香如故165


教好语文有方法,

读音字词首先抓。

讲解文义莫嫌烦,

引领读写开艳花。


A点点滴滴A


加强阅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不会阅读的孩子智力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开发智力从学会阅读开始。所谓会阅读是指视感感官与大脑神经做到同步,能做到边读边想。


青声情语


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写作,培养阅读兴趣和写作习惯,孩子会逐渐对文字有语感,慢慢的就爱上语文。还要带孩子多多亲近自然,用语言去描绘所闻所见,在生活中学会语文。


涛208612013


语文最重要的就是阅读,多看课外书籍,多学习写作品集,总之阅读和有关课外书籍特别有用。


吥離吥棄10103947


和孩子一起学习进步,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和爱学习的习惯,提高孩子的自信,让孩子自己爱上学习的习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