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记忆:龙在灵山

龙在灵山

三线记忆:龙在灵山

龙咳嗽

 河南省前进化工厂位于河南宜阳县莲庄公社。

这里山叫凤凰山,又称灵山,风景秀丽。据传因周灵王葬于此,又因山貌似古印度释迦牟尼成佛的灵鹫山,所以称灵山;整个山状又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注目北邙,准备降龙,故又称凤凰山。

从百度地图上搜索,灵山地处古都洛阳的西南方,境内沟大谷深,河流密布,山峰连绵,山上翠柏青青,尤如凤凰的羽毛,外形象鸟,树纹有鸟的图案,素有“奇树万年芳,怪柏千年秀”之称。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这块山峦起伏的土地上,很多数地方都还不通公路,只有山间小路。有的地方窄得连马车都无法通过,人们只能是扛着包裹,和骡马排成一线,在上面缓缓行进。

在洛阳市所辖一市八县中,宜阳县的别称最多,除了现用名外,历史上还曾以甘棠、福昌、寿安、兴泰为县名——战国时称韩宜阳城,秦朝时称宜阳县,东魏时称甘棠县,隋朝时称寿安县,唐朝为福昌县、兴泰县,金代又复称宜阳……

到底是什么缘故频频改名,我们不得而知。

其一,至少说明了历朝历代都重视这个县,视其为战略要地。其二,从福昌、寿安、兴泰这些名称中,也可看出对该县的美好期望,希望她幸福昌盛、寿长安康、泰然兴旺,但这也恰恰印证:古代宜阳饱受战乱之苦,缺少“福昌”、“寿安”、“兴泰”,所以才用这些美好的字眼来命名。

八百里伏牛,可藏龙卧虎。三线为什么要选择宜阳?

 

三线记忆:龙在灵山

河南宜阳灵山“祈子庙会”

 这也许是一个历史之谜。我们只能用合理的历史想象,辨认出事件的逻辑,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的真相。

宜阳地理坐标为东经111°45′~112°26′,北纬34°16′~34°42′之间。东西长5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总面积1616.8平方公里,占河南省总面积的1%,洛阳市总面积的11%。

县域地势西高东低,南山北岭,沟壑纵横,山秀水明,依山傍水,地势险要,西有崤、函诸山,东南有伊阙,北有黄河天险,易守难攻,素有“三山六陵一分川”之说。她与古都洛阳城区又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境内大小河流及山涧溪水360多条。较大的洛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县内干流长68公里,于偃师与伊河交汇,形成伊洛河,注入黄河。受季风转换影响,寒来暑往,四季更迭分明,温暖湿润。土层深厚,土质库保水保肥性能强的黄老土和黑老土。

在此建厂,境内的洛河也是一个天然屏障。

在烽火连天的抗战期间,奔涌不息的洛河不仅是当时黄金水道,还是一条比黄金更宝贵的生命大通道。同时,山上有稠密的植被树林可作天然的掩体。据说,1944年闰4月15日上午,日本侵略军从南西三面围攻宜阳县的王山寨时,中共宜阳县抗日工作委员会就凭借茂密的植被掩护,多次击退日军,毙敌百余人。

再则,宜阳与洛阳相距仅有40多公里,一衣带水,血脉相连。特殊的地貌特征,是理想的屯兵军事工业基地,三线军工厂的生产区多建在山沟里,其中生产流程中比较关键的部分多在山洞中进行,这一方面是为了保证产品的安全,技术不会外泄,另一方面是保证战时为前线提供充足的物资支援,也天然地对应了三线建设原则。

厂子是沿山沟展开的,分家属区和生产区两部分。这条沟没有地名,在行政区划图上也没具体的地理标志。生产区一般人是不让进的,有水泥红砖大车间,也有地下山洞,一座挨着一座,沿着山沟的河滩逶迤展开。厂区被高密度的树林覆盖着,站在山顶上几乎看不到几座房子。

直从厂子建到这条沟之后,这几沟就很少有外人再进来过,包括原来在山沟里住的村民,也都举家迁居了。一方面是行业有较强的保密性,另一方面则因是军工,在没有被“解密”之前,对外宣称的一直是个保密的单位。

莲庄公社,曾是明代嘉靖年间右监御使、兵部尚书王邦端的故里,虽山清水秀,但没有工业,马路边上的几个铁匠铺子是全公社唯一的工业。1966年,刚开工建设时,村民没见过汽车,突然有一天来了个庞然大物,纷纷围上来看稀罕,更有村民从自个家里拿来喂牛的草料放在车头。

三线记忆:龙在灵山

“这么大的家伙,趴着都跑得这么快,要是立起来跑得不就更快了。”这句话无从考证出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却是当时用来形容老百姓没见过汽车的口头禅。

前进和工农是有身份编码的,前进是“9654”,工农是“9645”。就像部队的番号一样,有各自有军工代号,这在中国工业机械部是备案登记的。

至于代号为什么要以数字“9”开头,工人们不知道,上面也没有说,猜测着大概与火工品的性质有关吧。因为“9”的气质是天蓝色,而“5”是红色,红蓝搭配就是绿色。何况,古人认为,“9”在阳数(奇数)中最大,有最尊贵之意,而“5”在阳数中处于居中的位置,有调和之意。这两个数字组合在一起,既尊贵又调和,无比吉祥。从现在前进所取得的骄人业绩来看,不正是数字中“9”和“5”之义!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