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在刺杀摄政王失败被擒后,为何没判死刑?

蓬岛仙师


年轻气盛搞刺杀,壮志未筹先被抓

汪精卫早年在同盟会中的地位很高,人长得帅气,还有文化,和胡汉民俩号称孙中山的左膀右臂,主要的工作就是在报纸上写文章阐述三民主义,很多人后来加入革命就是受到汪精卫文章的影响。

汪精卫本人也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视孙中山为革命领袖,然而当时的革命形势却极为不乐观,孙中山和黄兴组织的多次反清起义都以失败告终,很多人纷纷指责孙中山是“远距离革命家”,同盟会意志消沉,汪精卫因此偏执的认为,通过刺杀来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汪精卫选定的目标不是别人,正是掌握清朝权力巅峰的摄政王载沣。

你想想清朝统治制度是多么森严,别说是摄政王,就是“刺马案”,刺杀一个地方总督都能成为晚清大案,更别说是摄政王载沣了,你翻开历史书看看,历史上有没有摄政王是被刺杀的。

但是汪精卫就敢逞一时之勇,说到底还是性格上的极端造成的。

汪精卫不顾兄弟胡汉民的反对,毅然踏上北上刺杀之路,然而汪精卫当年才27岁,书生意气,暗杀岂是那么容易的,你像施剑翘刺杀孙传芳,练功十年,精心筹划,当然最后是用枪打死了孙传芳。

汪精卫是一伙年轻人到北京开了个照相馆,你说在北京还有什么生意比照相馆更显眼,一群年轻人成天也不照相,自然引起人的怀疑了,当然汪精卫被抓,还是和计划不周密有关,他们想在载沣上朝路上的桥下埋炸药,结果炸药太重,没办法拿走,因此计划暴露,汪精卫等人就开跑了,结果清廷一查就把汪精卫给逮起来了。

汪精卫被抓后为何没有被判死刑?

其实按照汪精卫的罪行,在封建社会,别说是死刑,就是凌迟都不过分,因为载沣是溥仪的父亲,那是名副其实的皇帝老子,结果汪精卫却没被杀,就连汪精卫的相好陈璧君都不敢相信。

很多人说是主审此案的肃亲王善耆,也就是川岛芳子的父亲,爱惜汪精卫的才华,说了“若来一个杀一个,冤冤相报,何时可了”,就连后来汪精卫自己也说“救我命的是肃亲王,我每当回忆这个时候的事,总想到清朝末期的伟大政治家”。实际上善耆是不可能有那么大权力的,铁帽子王就是再硬,他也没有皇帝的老子硬啊,毕竟要刺杀的是载沣不是善耆。

实际上在这件事上,起最大作用的就是摄政王载沣,当时摄政王载沣表示“我国正预备立宪,该生等系与政府意见不合······该生等躁急过甚,至陷不轨之诛,日后当知自误也。此与常罪不同,为国罹罪,宜从宽典”。

其实就是载沣当时见到革命党势力越来越大,害怕杀了汪精卫引起更大的动乱,杀汪精卫不足惜,可是代价太大,毕竟汪精卫在革命党人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因此,载沣给定了个“为国罹罪”,认为汪精卫的刺杀是为国为民,实际上不是贬汪精卫,而是夸汪精卫。当然,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判了个终身监禁。

实际上载沣和汪精卫是同龄人,当时两个人都十分年轻,但是汪精卫却偏激,善走极端,而载沣则是从清朝的权力斗争中最后脱颖而出,可以说载沣这个人是一个十分有远见的人,他深知想要拯救清廷就是进行君主立宪,以重新取得民众的支持,来和时间取得一次赛跑,当立宪失败后,载沣顺应时势,也推动了清王朝的和平落幕。

从最后的结果来看,载沣最后得以善终,名声一直不错,汪精卫这三个字,在刺杀载沣的时候是革命青年,革命成功后却成了大汉奸。


史论纵横


1910年4月2日的凌晨,天气乍暖还寒,什刹海边冷冷清清,甘水桥下3个忙碌的人影愈发显得形迹可疑。就在他们干得正带劲的时候,发现桥上有人窥视。不过,这3人只是瞟了桥上人一眼,便又继续忙碌起来。

没一会,这3人就听警笛大作,他们赶紧丢下手里的东西就跑,警察立刻追过来,结果抓了2个,还是溜了1个。

警察抓住这两名嫌疑犯,折回来往桥底下一搜,发现他们摆弄的是个炸弹。再一审,事情顿时严重了,原来他们打算把炸弹装在桥下,准备炸死当朝的摄政王载沣。

(汪兆铭旧照)

其中年轻帅气的那个叫汪兆铭,是主谋。

摄政王载沣可是宣统皇帝溥仪的父亲,刺杀他那可是犯了重罪。汪兆铭自然也知道,那么他为何还要这样做呢?

说起来汪兆铭是个进步青年,他年少有才气,在庚子之乱后,成为官费留学生,远渡日本留学。不久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加入了孙逸仙创办的同盟会。

然而革命的道路非常曲折,初期的起义,由于没有坚实的群众基础,组织也不严密,均告失败。这也让一些革命者意志消沉,对革命丧失了信心。

此时的汪兆铭正是年轻气盛之时,说他是热血青年一点也不为过。他憎恨如僵虫不死一般的清政府,他决定要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做点什么,好让那些退缩的、怀疑的革命者增加信心。

于是,他和陈璧君、黄复生还有喻培伦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决定刺杀清朝摄政王载沣。

(载沣剧照)

目标锁定后,汪兆铭就带着陈璧君几人来到北京,借开照相馆为名,暗中调查实施。

经过数次跟踪载沣,汪兆铭最后把下手的地方选在了什刹海附近的甘水桥。

汪兆铭之所以选在这里,是因为什刹海一带人流量小,不容易伤及无辜。

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事情败露后,汪兆铭面对清政府的审问,毫无惧色,全盘承认刺杀事件都是他一人谋划,并不失时机地向审问他的肃亲王善耆宣传革命,探讨中国之未来。

汪兆铭虽然刺杀失败,但此案在当时却引发了轩然大波,同时也给那些对革命丧失信心的革命者们树立了信心,一时各地起义更加激烈。

本来,汪兆铭的罪应该判为死罪,但肃亲王善耆是个皇族中少有的愿意接受新思想的人。他深知大变局在即,再加上他非常欣赏汪兆铭不畏生死的气魄和才华。因此他极力劝阻载沣切不可治其重罪,否则会引发更多起义,到时局面控制不了,清政府的脸面就更难堪了。

(袁世凯旧照)

于是,清政府经过商议后,最终判了汪兆铭一个无期徒刑。

汪兆铭入狱后,孙逸仙、陈璧君等人积极行动,希望能恢复他的自由,但均告失败。

直到辛亥革命胜利后,手握北洋军阀大权的袁世凯,与革命党人达民协议,只要袁世凯能让溥仪宣布退位,中国民国大总统的位子,就让给袁世凯来坐。

袁世凯好一番威逼利诱,最终迫使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政府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汪兆铭才得以重获自由。

(参考史料:《汪精卫传》)


张生全精彩历史


汪精卫年轻时也曾是一腔热血的进步青年,庚子之乱后,官费留学日本,受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熏陶加入同盟会。然而革命的道路非常曲折,让一些革命者意志消沉,对革命丧失了信心。

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撰文称:“

徒骗人于死,己则安享高楼华屋,不过远距离革命家而已”,说革命党一些高层就知道躲在海外遥控国内暴动,享受在前,流血在后。

此时年轻气盛的汪精卫憎恨如僵虫不死一般的清政府,更想证明革命党高层不是梁启超所言那种人,他决心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汪精卫和陈璧君、黄复生、喻培伦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决定刺杀清朝摄政王载沣。

黄复生:早期革命党人,炸弹大王,为做炸弹眼睛被炸瞎、险些丧命。

喻培伦:早期革命党人,炸弹大王,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出发之前,女朋友沈璧君无以为报,以身相许。

载沣:光绪皇帝的亲弟弟,末代皇帝溥仪的亲爹,光绪死后3岁溥仪即位,载沣晋升为摄政王,当时溥仪年幼,载沣就是实际上大清一把手!

1910年2月10日,法国外交官将炸弹带进北京,汪精卫等租房开个“守真照相馆”作掩护,先由黄复生、喻培伦在载沣回家的必经之路什刹海银锭桥埋下炸弹,由汪精卫握着引爆电线藏进附近阴沟,待载沣上桥,一拉线同归于尽。当两人趁黑埋炸弹的时候,被一位起夜的人发现从而失败,清官顺藤摸瓜,找到照相馆,汪精卫被抓。

刺杀虽然失败,但当时却引发了轩然大波,激发了革命者的信心,一时各地起义风起云涌,给腐朽没落的清廷致命一击,汪精卫成为辛亥时代首屈一指的革命“偶像”。

主审汪精卫的肃亲王善耆(川岛芳子的父亲),在法庭上汪精卫抱着必死的决心,大义凛然,慷慨陈词,把法庭当成宣传革命思想的阵地。善耆爱惜汪精卫的才华,说“冤冤相报,何时可了”,就连后来汪精卫自己也说“救我命的是肃亲王,我每当回忆这个时候的事,总想到清朝末期的伟大政治家”。

实际上关键还是摄政王载沣,载沣表示“我国正预备立宪,该生等系与政府意见不合······该生等躁急过甚,至陷不轨之诛,日后当知自误也。此与常罪不同,为国罹罪,宜从宽典”。

载沣当时也才27岁,对于治理国家,既没经验,更没实力,当时南方革命党闹得厉害,眼看大厦将倾,他决心推动改革,急需南方汉人支持,急需获取更大的权力,为改革铺路。同时载沣见革命党势力越来越大,如杀了汪精卫必会导致革命党人强力反弹,如果不杀或许能提升自己的美誉度,缓和与革命党人的激进情绪。

俩人最后商定:汪精卫死罪免除,活罪难逃,判决汪精卫终身监禁。

辛亥革命胜利后,袁世凯释放了很多政治犯,汪精卫和黄复生都在列,北京社会各界民众1000余人的夹道欢迎。

是孽不死必成妖,在抗日战争中,汪精卫投降变节。由英雄堕落成千夫所指的大汉奸,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美丽青春您真痘


1910年4月2号深夜,帝都警察厅接到群众举报,有3个人在甘水桥那鬼鬼祟祟打洞,不知道在干什么。

甘水桥是北京的好地方,现在房价都过十万了,当时能住在那一块的非富即贵,所以警察很快到达现场,发现遗留炸弹一枚。这可是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当时南方革命党闹的十分猖獗,炸弹袭击事件此起彼伏,但是敢到北京来埋炸弹的还是头一遭。很快两名犯罪嫌疑人被捕,经过审问,两人交代:他们是来刺杀当时朝廷一把手摄政王载沣的!

载沣是光绪皇帝的亲弟弟,末代皇帝溥仪的亲爹,光绪死后溥仪即位,载沣晋升为摄政王,当时溥仪年幼,载沣就是实际上的一把手!

三名刺客身份也被公布:汪兆铭,黄复生,喻培伦!其中喻培伦跑了。

汪兆铭不说,就是汪精卫,其他两位熟悉历史的朋友也应该知道。

黄复生:早期革命党人,炸弹大王,当年为了做炸弹,把自己差点炸死,眼睛都炸瞎了,为了纪念自己死里逃生,改名“复生”。

喻培伦:早期革命党人,炸弹大王,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其中汪兆铭当时可是风流人物,小伙年方27,出身官宦世家,长的玉树临风,还是广东中考状元(府试第一名),5年前刚加入了同盟会,受到孙大炮的赏识,且尚未婚配。

怎么好好的活腻了,跑到北京来刺杀摄政王。

在这要说一句,不能因为汪精卫后来做了大汉奸就把人家一辈子给否定了,年轻时候的汪精卫绝对是一腔热血,因为天天在报纸上怼康有为梁启超一帮保皇派,被梁启超回怼,说革命党一些高层就知道躲在海外遥控国内暴动,享受在前,流血在后。搞的汪精卫十分不爽,为了证明梁启超是错的,他联系黄复生还有喻培伦决定干一票大的:炸死摄政王载沣。

出发之前,女朋友沈璧君无以为报,以身相许,说实话:如果当时汪精卫死了,这事绝对是可以媲美林觉民《与妻书》的千古爱情绝唱。

可惜汪精卫没有死!

为什么呢?判决书显示:汪黄二人“误解朝廷政策”,免除汪黄二人死罪,判处无期徒刑,终身监禁!

刺杀摄政王是个误会!听起来简直太仁慈了,要知道那可是杀人不眨眼的封建社会,1903年,记者沈荩因为把《中俄密约》发到报社刊登,被恼羞成怒的慈禧太后下令未审先杀,而且先用棍子打的血肉横飞,再绞杀。

这才几年,就变得如此宽宏大量?人家汪精卫绝命诗都写了很多首了,其中一篇更是风靡一时: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后世许多人做了分析,认为是处理案件的肃亲王善耆与汪精卫交谈以后惺惺相惜,为他说情,朝廷惜才爱才,最终没有杀汪精卫。

这种说法高估了封建王朝的道德水平,低估了当时的形式。

载沣虽然是摄政王,其实与汪精卫是同龄人,当时也不过是个27岁的小伙子,对于治理国家,既没有经验,也没有实力,而南方革命党越闹越厉害,迫不得已搞出的皇族内阁被天下人嘲笑,眼看大厦将倾,他有心推动改革,但是朝廷那些顽固派对他爱理不理。

这时候的载沣,急需支援,尤其是南方汉人,他希望借助汉人的力量扩大自己的民意基础,获取更大的权力,为改革铺路,正巧赶上了汪精卫刺杀事件,在载沣和肃亲王善耆看来,汪精卫不过是个革命党的小喽啰,杀了他反倒是成全了革命党人的威名,如果可以借此机会炒作一把,刀下留人,说不定还能提升自己的美誉度,比起杀人更有利。

于是肃亲王善耆多次到监狱与汪精卫详谈,一来二去,双方竟然惺惺相惜,汪精卫说肃亲王善耆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肃亲王说:“如果我不是出生在王族,我早就加入革命党反叛朝廷了”,双方俨然相见恨晚。

最终汪精卫黄复生保住了性命。一年以后,武昌起义爆发,清廷为了挽回局势,释放了很多政治犯,汪精卫和黄复生都在列,北京社会各界民众1000余人的夹道欢迎。



日慕乡关


公元1910年4月2日的北京,这是一个风高月黑之夜,几个黑影悄无声息来到一座干涸的小桥下,将一个装满炸药的铁罐,放在桥下一个不起眼的地方,为了预防被人发现,他们对铁罐进行了精心的伪装,而后悄悄离去。

这座桥是摄政王载沣早朝必经之处,这是一次有预谋的刺杀,带头人正是汪精卫,一个热血的革命青年。他们只等明天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震动全国,给腐朽没落的清廷致命一击。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一个后半夜来桥下解手的小百姓发现了情况,立即上报。(这只能怪革命党人不会做群众工作)胆敢刺杀摄政王,这还了得!清廷立即派人调查此事,很快将汪精卫等人缉拿归案。

这时的清廷已是四面楚歌,打着立宪的幌子想苟延残喘。对于汪精卫的刺杀行为,也不敢杀之而后快,所以便成立了以善耆为主的审判庭。
这时的汪精卫抱着必死的决心,在庭上大义凛然,慷慨陈词,把法庭当成宣传革命思想的阵地。弄得善耆怒火中烧,但也无计可施。他知道如果冒然杀掉汪精卫,不仅成全了他的美名,而且全国各地的官员必将遭到革命党人更猛烈的报复。于是,善耆找到摄政王载沣,陈述了杀掉汪精卫的利害关系。俩人最后商定:汪精卫死罪免除,活罪难逃,判决汪精卫终身监禁。

不久,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汪精卫同志光荣的出狱了。后来,在抗日战争中,汪精卫投降变节。由英雄堕落成千夫所指的大汉奸,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洛水清风cuixiaosheng


大家好,我是老王。

汪精卫也有英勇的一面,我们来聊聊汪精卫刺杀摄政王载沣的事。

辛亥革命前夕,革命党再南方进行了几次武装起义都失败了。汪精卫等人向通过刺杀清朝高官,来动摇清朝的统治。当时,皇帝溥仪年幼,只有几岁,所以并不掌握实权。当时,相对开明的载沣被慈溪选为摄政王,统揽全国政务。所以,汪精卫、黄树中、喻培伦、陈壁君等人密谋用炸弹刺杀摄政王载沣。以此来动摇清廷统治,造成满清政府的混乱。同时,必将给广大的革命者以巨大的精神鼓舞。可惜失败,汪精卫被抓。

汪精卫等人根据载沣上朝处理公务所走的路线和时间基本都一样的情况,决定在什刹海边的银锭桥埋藏炸药,等载沣路过的时候,炸死载沣。1910年4月2日,黄复生和喻培伦悄悄来到银锭桥下埋炸药时,被清廷的巡警发现。黄复生和喻培伦二人逃走,但是在现场留下了证物。清廷通过证物,抓到了汪精卫等人。

按理说,汪精卫等人犯了死罪。但是,负责审理此案的肃亲王善耆和摄政王载沣都比较开明,为了争取革命党人的支持,控制舆论。同时,也是怕革命党人大规模暗杀报复。所以,清廷以汪黄二人“误解朝廷政策”为由,免除汪黄二人死罪,而是终身监禁。

因为当时,载沣是满清少有的开明派。他想彻底改革政府机构,仿效德国军政模式,在保留八旗亲贵、地方大族的前提下开议会、立宪法。要实行这个计划,载沣就要协调八旗子弟,江南豪绅,海归派,革命党,维新派等各方势力的关系。载沣也是以大局为重,争取革命党人支持,所以没有杀汪精卫。下面引用下汪精卫入狱后写的诗:

《被逮口占》(又名《慷慨篇》 汪精卫 ):
街石成痴绝,沧波万里愁;孤飞终不倦,羞逐海浪浮。
姹紫嫣红色,从知渲染难;他时好花发,认取血痕斑。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

第二年(1911),辛亥革命爆发,清廷赶紧宣布只要有人保释,政治犯可立即释放。同时,袁世凯主动做了汪精卫、黄复生的保释人。于是,汪精卫侥幸出狱。


勇战王聊历史


汪精卫在刺杀摄政王以失败而告终,可是他的运气非常要好,在狱中碰见了贵人,于是就捡回了一条命。1905年他谒见孙中山,加入同盟会,1910年1月与黄复生等一起抵达北京,开设守真照相馆,目的就是为了暗杀摄政王做准备,光绪的弟弟、溥仪的父亲当时摄政王王载丰,刺杀失败后,被关进大牢。面对审讯,他与黄复生争相当主犯,而且汪精卫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思维敏捷,洋洋洒洒的千字作答,使主审官章宗祥、善耆惜才、爱才之心徒起,



对她的才干感慨不已,有心成全,出手相救。当时清朝刑律改革已经初见成效,原来十大罪恶,已经取消等环境下,在他俩的斡旋中出现了转机,未被判死刑,而且在狱里受到颇丰后的优待。同时汪精卫的才干也引起了肃清王的重视,查看了他俩的供词后,深被汪精卫才华所吸引,再加之清廷又怕革命党的报复,采取更大范围的刺杀行动,于是劝说摄政王饶恕他二人不死,才保住汪精卫、黄复生的性命。清廷为了掩人耳目,以汪、黄“误解清廷政策”为由,免除汪、黄二人死罪,判处二人终身监禁,就这样捡回两条命。所以说,临死不屈,用自己的才华打动主审官的邻惜之心,峰回路转,获得了重生的机会,这就告诉我们,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争取了才会有意外的惊喜和收获。



和谐131679225


很少有未遂的刺杀事件能像汪精卫行刺摄政王载沣那样,有那么多的看点!那么多的造化弄人!

故事的开头就相当的耐人寻味。

有一段时间,以梁启超为首的一批人对孙中山倡导的革命事业提出了严重质疑。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撰文称:“徒骗人于死,己则安享高楼华屋,不过远距离革命家而已。”话说的相当刻薄,你们这些家伙只是忽悠别人去送死,自己则躲在高楼华屋里享受别人的馈赠之财——

梁启超的话音刚落,章炳麟更是抓住了把柄,日本友人馈赠的两万日元,孙中山只给《民报》留下两千块活动经费,其余的自个全都带走了。

究竟是你花钱重要还是革命事业花钱重要?

这一切都被热血青年汪精卫看在了眼里。为了证明老大以及老大的团队不是梁启超、章炳麟所说的那种人,汪精卫决定效仿荆轲。

你说我们贪生怕死还搞贪污,那哥们就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壮士一去兮不回还。”

就这样,汪精卫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直奔京城、刺杀摄政王的赴死之旅。

与他同行的不光有志同道合的革命小伙伴黄复生、喻培伦,还有一位红颜知己陈璧君。

那时的陈璧君是汪精卫的铁粉,铁到为得君心愿随君死的地步。将迷恋升华成生死一诺,必须承认,陈璧君在当时成就了一段佳话,若汪精卫真的慷慨就义了,此佳话必成千古美谈。

无奈,早死三年是完人,多活几载成妖孽。

还是回到他们的慷慨赴死之旅。

在当时,如何将喻培伦制好的炸弹带入京城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严峻考验。

过程很精彩。一个叫郑毓秀的美女同盟会员帮了大忙,这姐妹找来个一直苦苦追求她的法国外交官,让法国佬干了回拎箱子送炸弹进城的活。

1910年2月10日,法国佬拎着藏有炸弹的箱子过安检,清狗没敢查。

将炸弹成功带入京城后,汪精卫和黄复生租了个房子,并随即开了个“守真照相馆”作掩护。过去的照相馆堪称地下活动的理想地,在暗室内组装个炸弹、配个炸药包啥的,很安全。

一切进展的似乎很顺利。

炸弹组装好,路线勘察完,接下来就该轮到真玩命了。

针对摄政王载沣的刺杀方案,汪精卫设计的不算精妙,但足够慷慨。先由黄复生、喻培伦在载沣回家的必经之路银锭桥埋下炸弹,完事后,汪精卫握着引爆电线藏进附近阴沟,待载沣上桥,一拉线,同归于尽,一块报销。

运气好,汪精卫慷慨就义不成问题。

遗憾地是,命运似乎不想让汪精卫成为那个慷慨就义的民初英雄。

首先他们选择埋炸弹的日子就跟开玩笑是的,3月31日,直接一个愚人节的前奏。

结果还真就出现了个愚人节式的人物。正当黄喻两人趁黑鬼鬼祟祟在桥底下埋炸弹的时候,一位老哥出来撒夜尿,结果撒着撒着就瞅见了正在干坏事的俩小同志。

皇城根下觉悟高!撒尿老哥一嗓子喊过去,很不镇定的俩小同志吓的是撒腿就跑。

撒尿老哥摸过去一看,好家伙!立功了!有重大发现!

这是当晚银锭桥底的好戏,守真照相馆里也有好戏。

就在黄喻二人遭遇搅局之时,汪精卫和陈璧君正在演绎此生无憾——四哥,你明白就要慷慨赴死了,也没啥好送的,就让我陪你睡一晚吧。

可让这俩位没想到的是,这边的好事刚办完,那边的好事却已漏了个底朝天。

大概是几位小同志低估了清狗的办案能力,他们原以为清狗查不到守真照相馆,哪知道清狗里也有办案能手,他们顺着炸弹上的螺丝钉查到了卖螺丝钉的铁匠铺,又顺着铁匠铺查到了买螺丝钉的守真照相馆。

4月16日,照相馆被围,汪精卫被抓。

负责审理此案的是川岛芳子他爹,肃亲王善耆。按说老家伙对行刺大清当权贵胄这种事应该深恶痛绝,必杀之而后快才对,可谁能料到死硬派老顽固非但没有深恶痛绝,相反深深地被汪精卫的慷慨气度给折服了。

本人不认为所谓的满清想以德服人,想借此收拾当下人心是汪精卫逃过一死的主要原因,这些说法是决定放过汪精卫之后附加上去的理由,我更愿意相信,就是那种舍身取义的死硬慷慨击中了善耆这个老家伙。

这老家伙又何尝不是个死硬分子呢?

要相信,共鸣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尤其是互为敌人之间的共鸣更是如此!

当然,汪精卫能逃过一死,还有载沣的因素。这位当时和汪精卫同龄的幼嫩主政者实在缺乏真正的主张与铁腕,从想杀袁世凯最终不敢放弃,应杀汪精卫最终又纠结放弃就能看出来,这家伙完全就是个左右摇摆的软柿子。

再说到汪精卫,你说曾写过“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热血慷慨之人后来怎么就叛国投敌了呢?

实在不是因为他怕什么!

归根结底,他根本不适合走他后来走的那条路,他是误入歧途了!

这歧途不是从他叛国投敌那一刻才开始的,而是老早就开始了。

他的才情,可诗,可风流,可快意,但不适合争权夺利,更不适合做领袖。

所以说,走一条根本不属于自己的路,玩自己根本玩不转的东西,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让自己面目全非、万劫不复!


黑句本


汪精卫原名汪兆铭,广东人。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家庭条件尙可,后来父母相继去世,生活困难。好在汪精卫比较争取,书读的很好,后来还去日本留学。也正是在留学期间受孙中山同盟会思想影响加入同盟会,并且很快成为同盟会的核心骨干。

一、刺杀背景

1905年,孙中山成立同盟会,意在推翻腐朽的清王朝。为了与顽固的封建派作斗争,同盟会发起了多次的刺杀活动,希望通过武力的方法争取革命的胜利,但是几次刺杀活动均以失败告终。这在舆论上使得同盟会处于劣势,一直受到维新派的打压。此时年轻气盛的汪精卫,作为同盟会的主要干事,就想着干一票大的,目标就是刺杀摄政王载沣的弟弟载洵贝子和载涛贝勒,但是由于当时情况有变,刺杀失败。于是将刺杀目标直接变为了大boss载沣。



二、刺杀过程

载沣的醇王府在什刹海边上,其每天进宫上朝都要经过一座甘水桥。这里环境僻静,而且小桥北边又有一条能容一人的大阴沟可藏身。于是汪精卫就决定将炸弹藏在此处,自己则藏在阴沟里,待载沣过桥时引爆炸弹,和载沣同归于尽。本来为了彼此暗杀,汪精卫等人做了很多准备,提前就散布消息说甘水桥晚上闹鬼,为的就是不希望有人干扰,确保暗杀万无一失。但不巧的是暗杀前一天晚上还是被一个出来小便的人发现了情况不对,并且这个爱管闲事的无聊市民很快就报了警,警察很快赶到。警察通过现场的炸弹及螺丝很快找到了线索,最后将汪精卫及其他同案人员逮捕。




三、为什么逮捕后,没有判死刑?

汪精卫被逮捕后,对于自己的刺杀行动供认不讳。并在狱中写下“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一副视死如归的景象。万幸的是审理此案的肃亲王是当时清统治阶层里罕见的有头脑、人品也不错的人。审计过程中,对汪坚定的革命信仰和置身死于度外的精神所感动,与其共同探讨国家的命运。虽然最后谁都没有说服谁,但这份英雄相惜的气概,让肃亲王不忍心对汪精卫下死手。最后在他的耐心劝导下,载沣免掉了汪的死刑,判处其终身监禁。一年半以后,武昌起义爆发,随即各地响应,清王朝土崩瓦解。风雨飘摇的清廷赶紧宣布当人,于是汪精卫就解放了。


杂牌历史


根据畅读文研院发现,汪精卫早年享有盛誉,很大程度上得益于1910年在北京什刹海对摄政王载沣的暗杀行动。虽然暗杀失败,并判处终生监禁,

但他的自我牺牲精神以及在狱中洋洋洒洒的千字“供词”和感怀杂诗,其中以“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困。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最为经典,一时为人传诵,令人壮怀激烈,感慕而兴起,汪精卫成为辛亥时代首屈一指的革命“偶像”。

可问题是汪精卫被捕后,为何清廷居然没有杀他,而是一直关在监狱里。到辛亥革命那一年,袁世凯才下令把他给放出来。

清廷为何没有杀掉汪精卫至今也没有一个合乎情理的说法,众所皆知的理由是:肃亲王善耆与汪精卫交谈,佩服他的文采与思想,加上彼时民心思变的“民意”,汪精卫因此没有被杀。另一为:善耆是开明之士,看清了当下的局势,因此有意放革命党人一马。更有甚者说:日本政府向清廷试压,保住了汪精卫的性命。

畅读文研院认为,汪精卫未被清廷所杀是多方因素合力的结果,但究其根源,是清廷在革命党面前的软弱不堪,没有勇气与革命党敌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