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雍正王朝裡有一個情節是太子讓十三爺殺鄭春華,但胤禛和十三爺卻未殺,到底是為什麼?

柒月雜壇


今天我們再次來翻開《雍正王朝》,和大家聊一聊鄭春華的故事。當然既然是說電視劇,那麼我們就放下正史,好好看劇。

鄭春華是康熙的嬪妃,但是她卻與太子私通,並被康熙抓了個正著。這件事也成為太子被廢的導火索,再加上十四阿哥和八阿哥陷害謀反。康熙皇帝為了不伸張此事,將朝局穩定,掩蓋奪嫡事實,所以只能息事寧人,再加上黃河發大水,貪汙受賄案和追繳國庫欠款三事,康熙已經對太子失去信心,第一次廢掉太子。


太子的小辮兒,十三爺的不忍心

後來康熙讓百官舉薦新太子,廢太子胤礽復立。復立後的太子不思進取,反而變本加厲,想要撈到《百官行述》,抓到百官的小辮子。太子自己的小辮子就是鄭春華,為了割掉這條小辮子,太子喪心病狂的想要殺掉一心愛他的鄭春花。太子把這件事交給了十三爺去辦。十三爺俠義無雙,暗中將鄭春華保護起來。一方面十三爺不忍心,另一方面,十三爺這時候扶植的是四爺胤禎,有這個把柄在手。太子如果順利登基,那就把鄭春華獻給太子,如果太子登機不順,那鄭春華正好可以作為四爺整倒太子的把柄。


砸在手裡的“禍根”,苦命的權力犧牲品

千算萬算,沒有想到太子第二次被廢,十三爺被圈禁,鄭春華就成了四爺胤禎保護的對象。十三爺在被圈禁,千叮嚀萬囑咐,要四爺照顧好鄭春華。其實這時候十三爺已經已是純粹的俠義之心,要保護起這位苦命的女子。四爺和十三爺感情深厚,自然會答應胤祥。

九子奪嫡,進入“白熱化”階段,康熙大壽“死鷹”事件,八爺胤禩居然狠心想要氣死自己的皇阿瑪,一心製造大亂,讓自己趁亂登基。但是康熙技高一籌,沒有追究,朝局依然穩定,對新皇登基有利。佟國維讓隆科多“等”,不答應四爺,也不答應八爺,看的是皇上。張廷玉,王掞,鄔思道等人大概推測出四爺胤禎登基的機會最大。所以王掞這時候專門找到四爺要他一定要登上皇位。

他向四爺說明,如果不殺鄭春華,鄭春華遲早要栽帶四爺手裡,成為四爺的絆腳石,因為保護一個給康熙帶綠帽子的罪人,和廢太子私通罪犯,這可是這可不是小事。

王掞說“要去羞死是鄭春華”

其實四爺也是知道這件事的,他何嘗又不想親手殺掉鄭春華。但是一方面是十三爺所託,另一方面他也不想給自己留下一個這樣的汙點。所以四爺胤禎相當於默許了王掞的建議。後來王掞見到了鄭春華,一番說辭之後,留下一條白綾,鄭春華懸樑自盡。王掞也遣散了家人,飲下一杯毒酒,感慨自己這一生“不輸不贏”,在四爺面前離去。



紅雨說歷史


太子第一次被廢后,很快復立。復立後,為了徹底清除自己的汙點,同時為了捏住十三爺的把柄,太子便讓十三爺去殺鄭春華。

太子這件事兒辦的,非常卑劣。按照十三爺的說法,上不可告天地,下不可告妻子。

十三爺是個俠王,他當然不願意幹這種卑劣之事。因為鄭春華既是康熙的妃子——也就是十三爺的母妃,又是太子的情人——也算是十三爺的嫂子,所以他下不了手。

十三爺把此事告訴四爺和鄔先生後,鄔先生給他出了一個計策:讓鄭春華假死,然後救她出來。這樣既可以給太子交差,又可以不必殺人。

十三爺就這麼辦了。

其實鄔先生還有另一個陰險的目的:留下太子的把柄,以後若是四爺與太子奪嫡,可以當做籌碼。

鄭春華就這麼活了下來,被秘密安頓在十三爺的王府裡。

太子第二次被廢后,十三爺也被康熙圈禁了起來。圈禁的理由有兩個:一是幫助太子殺死鄭春華,二是派兵剿滅江夏鎮。

這倆事兒,其實都是可以申辯的。第一個事兒,他完全可以交出鄭春華;第二個事兒,他完全可以推到年羹堯身上。

但十三爺果然仁義,一聲不吭,把這倆事兒都扛了下來。

被圈禁前,十三爺把鄭春華託付給了四爺,讓四爺好生照顧她。於是,鄭春華又被秘密轉移到了四爺的王府裡。

奪嫡進入關鍵時刻後,廢太子的師傅王掞找到四爺,告訴他一個驚天秘密:鄭春華活著的事情,八爺他們都知道,日後必定會被八爺當作對付四爺的籌碼。

王掞讓四爺殺了鄭春華。可是四爺受十三爺所託,面露難色。這時候,王掞主動請纓,要去憑著三寸不爛之舌,用話語羞死鄭春華。

王掞果然做到了,鄭春華羞愧自盡。

如果沒有王掞,四爺會殺鄭春華嗎?以四爺的心性,必然也會殺的。

而十三爺絕對不會殺鄭春華。這就是四爺和十三爺的區別。所以四爺能做皇帝,十三爺卻做不了。


趣談秘史


雍正和十三阿哥之所以要保鄭春華,電視劇沒有說清楚,小說裡面講的比較詳細。


簡單點說,十三爺要保鄭春華是因為他同情此女的遭遇,而且鄭春華本來就想自殺,十三爺的俠義之氣側漏,同情心驅使他保下了鄭春華的命。

小說原文:

胤祥端茶要喝,卻見鄭春華哆嗦了一下,驚呼道:“十三爺,別,別喝!”胤祥詫異地看了看鄭春華,問道:“怎麼了?你像是受了驚?”鄭春華沒吱聲,過來給胤祥換了換杯子,胤祥才知道自己端了鄭春華的那杯茶,因笑道:“我當什麼事呢!你就白日見鬼似的,你……”他突然打住了,驚恐地張著嘴,一個可怕的念頭陡地湧上來,因厲聲道:“你要自裁麼?這茶中有毒!”



鄭春華突然雙膝一軟跪下,手捂著眼,任淚水從指縫裡往外淌著,顫聲說道:“是……我原就是多餘的人,多餘來這世間,多餘……遇見他……當初不死,也為怕他說不明白,是我勾引的他……我是早該下地獄的人了……” “你……你……”胤祥聽著她淒厲的泣訴,覺得毛骨悚然,大熱天兒竟渾身打了個寒顫,驚得跳起身道:“你不可這樣!聽著,你得活下去,我要你活下去,救出你去,平平安安過一輩子,我命你活下去——我是拼命十三郎!”他慌亂地說著,簡直語無倫次了。半晌才回過神來,想到這樣“勸”完全無效,便放緩了口氣,又道:“太子東宮位子雖然又復了,並不穩當,等你看著他……登基,再死不遲。”



而雍正保鄭春華是出於三個目的:

其一、太子讓老十三去滅口,是暗地裡授意給他的,沒有憑證。如果太子當了皇帝,想以此為藉口整雍正,他就說不清楚了;

其二、如果太子當不了皇帝,幫他做這種事也沒有意義;

其三、雍正認為鄭春華不死,就是要挾太子的籌碼。

小說原文:

鄔思道格格冷笑,說道:“二位龍子鳳孫,想到哪裡去了?辦這差使有三大忌,所以萬萬不可!”因見兩個人都盯著自己發怔,鄔思道又道:“第一忌,這事傷天和,損陰騭,合不著二位爺光明正大的心性,也不合皇子身份;第二忌,人死如燈滅,鄭春華活著才是把柄,死無對證,還談什麼‘把柄’二字?這一條四爺八爺利益一致;第三忌,太子若無皇位之份,何必代他作惡?他若皇位有份,你就會變成第二個鄭春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事,為什麼要辦?”

雍正的這個想法,是鄔思道替他參謀的,與老八一黨的想法不謀而合。因而,除了太子想讓鄭春華死之外,其餘的阿哥都在暗地裡保鄭春華的命,想以此來要挾太子。


老十三用假死的辦法救出鄭春華後,將他從浣衣院搬到了四爺府。表面上乾的是神不知鬼不覺,其實老八一夥人早就知道了。因而,鄭春華這個累贅,反而成了威脅老四的把柄。


後來太子被廢,徹底倒臺。老十三被牽連也一起被圈禁,鄭春華就失去了利用價值。



十年後,爭儲的形勢趨於明朗,雍正成為老八一夥人的最大威脅。而居住在雍正府上的鄭春華,此時則成為一個隱患。

廢太子的老師王掞,從小道消息得知老八正計劃以鄭春華做文章,藉機攻擊雍正。因而出面勸雍正除掉鄭春華,雍正默許了。

PS:我覺得王掞出面殺鄭春華,可能是出於兩個目的。其一是,他可能是真的想為大清找一個明君。其二嘛,以此為籌碼,投靠雍正,為自己的家人謀求前途。


總的來說,十三阿哥保鄭春華,完全出於自己的正義感。雍正保鄭春華的目的,要分兩個時期。




太子被廢前保鄭春華,雍正是不希望替他幹這種齷齪事,以免落下把斌。

太子被廢后保鄭春華,則完全是出於對老十三的愧疚,畢竟十三爺兩次被圈禁,都是在替雍正背鍋。

————————分割線————————

其實還有一點,電視劇也沒有講清楚。就是太子為什麼會跟鄭春華搞在一起。這個原因在電視劇和小說中都沒有講,我在《雍正王朝》的電視劇本中找到了。


太子從小就沒有娘,缺乏母愛。康熙在訓斥他時,鄭春華替他講話,泛起了他對鄭春華的眷戀,也就是戀母情結。

所以太子對鄭春華並沒有愛情,只是希望在她身上找到一絲安慰罷了。

我覺得劇本中的這一段很重要,能講清楚太子和鄭春華的源頭。不知道為什麼在公映的電視劇版中被刪去了,估計又是電視臺的剪輯師乾的好事吧。




不過總的來說,這一段的大體細節處理還是到位的。雍正的手,很乾淨。這才是真正的無為而無不為!唯一的可憐人,就是被當成各方勢力當成棋子的鄭春華……


Mer86


《雍正王朝》中,鄭春華是康熙的妃子,卻與太子有姦情,康熙頭上一片綠草原。熱河狩獵時,太子與鄭春華偷情東窗事發,被康熙捉姦在床,直接導致太子被廢。



後來太子復立,就想殺人滅口,指使十三爺下手。十三爺與四爺還有鄔先生商量後,決定偷偷留下鄭春華。



四爺、十三爺與太子一直都是同路不同道,面和心不和。尤其是四爺,胸懷帝王之志,太子遲早會成為自己的障礙,表面投靠太子也是因為自己勢單力薄。留下鄭春華這張牌,將來可以成為與太子政治交易的籌碼,甚至反戈一擊。十三爺被譽為“俠王”,在浣衣房看到楚楚可伶的鄭春華,也心生惻隱,不忍殺之。



後來與鄔先生策劃一出反間計,策反府中“奸細”,將太子寫給任伯安的信偷偷傳遞給八爺,利用八爺黨這把刀,讓太子徹底倒臺。於是,四爺要挾太子的牌變成燙手山芋,反倒成了自己的把柄。最後,為了清除自己帝王路上的障礙,還是殺掉鄭春華。


朝堂之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盟友和敵人會隨著形勢的變化而相互轉換,棋子的使用與廢棄也取決於自身得失。


陳陳秋媚


十三爺要保全鄭春華,是出於同情她的遭遇,是胤祥光明磊落“俠王”本色的性情使然。而四爺胤禛在太子復立的關頭,選擇留下鄭春華的活口,其內心的盤算,推敲起來卻是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


對於這處情節的處理,正是《雍正王朝》這部劇的精彩之處。一方面,整部劇的價值觀要切合高大上的主流,雍正勤政、反腐、改善民生等功績的確值得稱道;另一方面,面對九子奪嫡的競爭局面,胤禛又不得不使用一些不能拿到檯面上說的厚黑手段。兩者之間的拿捏塑造極難把握,體現在這處計殺鄭春華的具體劇情,太子、四爺、八爺、十三爺對鄭春華的態度就很有對比性。

計殺鄭春華的背景,是康熙出於維護政局穩定的考慮,恢復了太子的名位,並且大加整飭了一番八爺黨。遭逢跌宕起伏的太子為了洗白自己,立即著手清除亂倫的汙點——庶母鄭春華。

太子的擔心並非毫無道理,此時的八爺黨正密切監視鄭春華的動向,保住她的命,等於將來隨時可以以此來要挾太子。但太子不顧昔日情分狠下殺手,對於善良無辜又處處先替太子考慮的鄭春華來說,又確實是太過於冷血無情。

太子選擇讓老十三“沾血”,去幹暗殺鄭春華的髒活,也有將老十三徹底拉過來和自己死死綁在一起的盤算。復出後的太子,手段也愈發厲害,除了用許諾分封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來打動胤祥外,還祭出一招硬手,用老十三門人的性命逼得他不得不去幹這趟活。



可老十三通過與鄭春華的一番談話,眼見她對太子的用情至深,甚至不惜承擔一切罪名以死來保全太子,使得這位“拼命十三郎”不禁生出惻隱之心。於是決定策劃鄭春華假死,暗中保全她的性命。

然而胤禛對鄭春華的保全,就不那麼正大光明瞭。至少在太子第二次被廢的前後兩個階段,鄭春華這張牌的打法,在四爺看來是截然不同的。


太子第二次被廢前,老四手裡攥著鄭春華,主要目的估計也與老八差不多,想以此在太子身上做做文章,為奪嫡增加勝算。但相比於老八,老四應該還多了兩層考慮:

其一,畢竟明面上老四是太子的人,太子是康熙欽定的儲君,老四在政治上保持著向太子靠攏的姿態,符合他做事一貫佔著“理”字的套路。留著鄭春華,萬一太子真能順利繼位,這樣一來老四就能邀寵於新皇帝,獲得一些政治上的信任和好處。

其二,老十三是眾多阿哥中唯一一個和老四親近的,以老十三嫉惡如仇的“俠王”性情,他看重的是老四的人品與擔當。老四與老十三步調一致保全鄭春華,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為了維護自己在十三弟心中的形象地位,且不論四爺的動機是否單純、光明,但至少他外表的行動還是符合老十三的期許的。


等到太子第二次被廢,鄭春華的死活與否已經失去了利用價值,對老四來說留著她,反而是個燙手的山芋,一不小心倒是會成為八爺黨攻擊他的突破口。但老十三進宗人府圈禁之前,對老四唯一的託付就是讓老四保全鄭春華,若是貿然簡單得處置掉她,勢必又會在兄弟二人之間種下隔閡。

就在此騎虎難下的矛盾處境之下,太子老師王掞的出現,真好比是剛想打瞌睡就有人遞過來了枕頭。胤禛看似回絕了王掞出面逼死鄭春華的提議,但對鄭春華的“穩控和保護”上又顯得不是那樣周密,以至於王掞有機會接近鄭春華說服她自殺。當中的細節雖未明言,可也難保胤禛不是在故意放縱王掞幫自己去除隱患。


閒鏟歷史


這種太子特意“安排”的惡事,四爺和十三爺肯定不會做。太子殺鄭春華還需要皇子動手?他手下那麼多人可以做這件事,特意讓老十三去做,無非是想拉他“上賊船”。



至於老四和老十三為什麼沒殺鄭春華?可能是因為剪輯問題,電視劇《雍正王朝》關於這一段交待的不是很清楚,好多人都一頭霧水。



實際上,不殺鄭春華是老四和老十三仁義,老四和鄔先生更想借鄭春華來制衡太子,因為無論太子未來怎樣,手握活著的鄭春華都會佔據主動。反之,老四和老十三就將處於被動,成為殺人兇手。



但老四和老十三處理鄭春華一事時,過程非常不嚴謹,竟然讓老八一夥知道了實情,這或許是鄔先生出謀劃策以來最大的漏洞,因為“漏給”八爺的“這個雷”極可能毀了老四的帝王霸業。



好在太子老師王師傅看得明白,幫助四爺在成大事之前解決了鄭春華,不然後果不堪設想。而為了成就帝業,四爺默認了王師傅的“行為”,可見女人在男人劇《雍正王朝》中的地位…


南瓜報告


炒米不鋪陳了,直接了當講了。太子要殺鄭春華,是因為自己因為鄭春華之事被廢儲位,而今儲位失而復得,自然要殺人滅口,以防日後有人拿鄭春華抓自己小辮子。

然而此時,太子自己當然做不得,所以他把這事交給自以為自己鐵桿的“俠王”十三爺胤祥來秘密處理。



炒米解讀:這事反映了太子胤礽的兩大缺點:

第一個是失德,鄭春華和胤礽的相識相知,源於康熙當著後宮眾人面責罵太子,而鄭春華直言康熙不應該當著奴才面責罰一國之儲君,康熙深以為然,不但停止責罰太子,還獎賞了鄭春華,立以為嬪;太子本身的儲位其實就是自己母親的命換來的,所以缺失母愛。如此之下,胤礽和鄭春華的關係不僅僅是男女私情那點關係,更深層次,是一種”畸戀”,鄭春華是供養者,而胤礽是受養者。

此刻胤礽為了需要便可放肆索取,為了避免後患,竟然下此殺手,實為罔顧人倫,失之大德。


第二個是識人不明。
太子胤礽知道胤祥急義,因而騙他去殺鄭春華。十三爺胤祥雖然是急義之人,但並非是非不分之人。在盲從與道義面前,胤祥是粉身碎骨都要選擇後者的。所以當鄭春華得知太子胤礽復位的時候,從嫌棄厭惡到被震撼,最終決定不但不殺鄭春華,反而還要將她暗中保護起來。

皆因鄭春華是個道義女子。她一句,知道太子沒事了,自己終於熬出頭了,就可以去見死去的爹孃了。而不是胤祥一開始以為的做太子妃,未來皇后了!


而鄭春華藏到了四爺胤禛的府上,這事就沒有那麼簡單了。
胤禛也如胤祥一樣急公好義麼?顯然不是,他更懂得鄭春華的政治意義。關鍵看掌握在誰手上。退可以向太子邀功。太子日後登基,把鄭春華送還給太子,到那時,太子已經成為國君,沒人再敢拿鄭春華說事了,此刻鄭春華對於胤礽而言,便是失而復得,自然要重賞胤禛。

進可以以鄭春華為利器,再次將太子扳倒。至於什麼時候亮這個利器,還要看鬥爭需要。


然而當太子胤礽因別的原因再次被廢之後,鄭春華就失去了她存在的意義了。留在胤禛的府上,反而就成了麻煩。
隨時有可能被“八王黨”當作利器攻擊胤禛。此刻對於四爺胤禛而言,除去鄭春華就是除去麻煩。


電視劇《雍正王朝》其實有點不太厚道的地方,就是非得安排王掞出面保舉胤禛,“羞”死鄭春華,然而畢竟是害死無辜,王掞回去後,也羞憤自殺了。太子胤礽與四爺胤禛的政治手腕高下立判。

分析完後,炒米必須多一句嘴,電視劇就是電視劇,和真實歷史是兩碼事。真是歷史上沒有鄭春華這個人,王掞也是一代大儒,沒幹過這麼齷蹉的事情。在此炒米為王掞先生作出的犧牲,表示歉意!


炒米視角


話不多說,咱們直奔主題:

太子爺想殺鄭春華,是因為太子被廢的直接原因就是因為被康熙撞見了太子與鄭春華的不論事件,一氣之下,康熙將太子廢除。可在康熙平息憤怒後,發現如此廢除太子有點草率,剛好此時發生了大阿哥在府邸扎小人,且小人上寫著太子的生辰八字,藉此機會,康熙宣佈太子之所以如此失德,是因為大阿哥在暗地裡詛咒太子,於是,將大阿哥幽禁,並宣佈重新復立太子,可太子在重新復立後,最先做的就是想殺掉鄭春華,因為太子知道,他的所作所為與大阿哥扎小人事件無關,而啥鄭春華也是怕日後有人抓住鄭春華,反倒自己一把。

可剛剛復立的太子不想自己去殺鄭春華,於是就將這個任務安排給了自己的好兄弟十三爺胤祥,太子自以為對胤祥很瞭解(胤祥有時辦事衝動),不會深究就背後的隱藏意思,可太子卻高估了自己的判斷力,低估了胤祥的腦袋,胤祥並沒有直接聽命於太子,而是將此事與四哥胤禛商量一下,最後並沒有殺掉鄭春華,而是直接將鄭春華就出來,隱藏了起來。


當胤祥與胤禛商量看出太子的心思後,深知太子的薄情寡義,剛好當時看管鄭春華的傭人中剛好有胤祥的門人,明面上,胤祥不能不聽從太子的吩咐,而且當胤祥在見到鄭春華後,當鄭春華得知太子已經復立,且還盼著太子救自己的時候,胤祥非常的而感動,於是胤祥搞來一種藥,吃完後可以讓人暫時死亡,也就是假死,於是,胤祥和鄭春華說明來意後,讓鄭春華服下此藥,並讓自己的門人,將鄭春華拉出皇后,沒有直接拉去燒掉,而是暗地裡藏到了四哥胤禛家。


而說到胤禛為啥要將鄭春華這燙手山芋藏在自己的府邸,其原因則是,胤禛看出了鄭春華已然成為當時眾阿哥間互相爭奪的一顆棋子,而對於胤禛和太子之間來說,鄭春華也成為了胤禛日後對付太子的一招棋子,倘若日後太子能夠順利登上皇位,胤禛則可以將鄭春華交給太子,並告訴太子,當初不殺鄭春華,正是為了給太子集贊聲望;而倘若太子日後對自己和胤祥不利(從此次事件可以看出,太子是一個薄情寡義之人,難保日後不會為了他自己,而丟下胤禛和胤祥不管),鄭春華則可以作為棋子,用來保護自己和胤祥,從而扳倒太子。所以,胤禛將鄭春華藏於府邸,並不是表面上那麼簡單的為鄭春華的所作所為而感動,其背後則包含了非常深遠的意義。

雖說鄭春華在太子第一次復立時,逃過一劫,沒有被太子殺害,但最終卻也難逃一死,而鄭春華最後的死亡則是來自於自己的自殺。我們都知道太子沒過多久,又被康熙廢除,這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第二次廢除,此次廢除之後,太子則再也沒有被啟用,而在太子第二次廢除之後,當時太子的老師王掞則在與胤禛的一次見面中,問四爺胤禛是不是將鄭春華藏於自己的府邸中,並告訴四爺,八爺胤禩已經知道鄭春華藏在四爺府,並預備藉此機會向康熙告發,胤禛則表示鄭春華是一個非常可憐之人,於是王掞去見了鄭春華一面,並與鄭春華簡單交談幾句,在簡單交談幾句後,鄭春華說自己是一個下賤之人,沒有臉面在活在世間,於是選擇了自殺。電視劇裡的王掞在做了這件事後,回家也是非常的羞憤,並沒多久也自殺了。由此可見,鄭春華對於胤禛來說,在當時的情況下,已經沒有任何價值可言。鄭春華的自殺,反而是對胤禛的一種解脫。


酒翁之言:從鄭春華的事情上,我們看到了太子的薄情寡義,可從後來胤禛為了爭奪皇位,而安排王掞去羞辱鄭春華一事看來,在皇家,任何人、任何事都已失去原本的生存意義,都間接的轉化為皇位鬥爭、政治鬥爭的砝碼,生命在當時的環境下,則變得不再重要。


謝謝大家,我是酒翁,希望我的回答你們會喜歡~


寒舍閱獨


鄭春華是康熙的嬪妃之一,進宮比較晚。那時康熙已經60多了,在寵愛上不免大打折扣,所以康熙只是心煩時找鄭春華下下圍棋而已。

而太子胤礽被康熙下旨廢掉又起復後的胤礽性情大變,躁動而乖戾。連胤禛和胤祥都對其有意見,也不像平日裡那麼親近他。胤礽在這種情況下認識的鄭春華,乾柴烈火一發而不可收。

後被康熙發現此事,胤礽為幻想保住自己太子位以及自己的臉面動了殺心。可見,太子心裡並不愛鄭春華,只是將其作為消遣的玩物罷了。

胤祥門下有個門人文七十四,是鄭春華所在冷宮裡的管事。胤祥對其有恩,文氏自然知恩圖報忠心耿耿。太子胤礽知道這事,便想通過胤祥將鄭春華殺了,此後便可以甩鍋給鄭春華。比如可以說是鄭春華不甘寂寞主動勾引太子,隨後畏罪自盡云云等理由,為自己開脫。

怎奈胤祥一聽這事兒,就知道太子的打算。深知太子竟然非但不想幫助鄭春華,使其過的好點。反而一心殺人滅口,不免過於薄倖。四阿哥胤禛與十三阿哥胤祥都是太子的班底,太子這樣做,胤禛與胤祥都細思極恐。想想也是,有朝一日,太子繼位大統。這哥倆一旦有個不是,殺鄭春華一事,就是索命的由頭。再加上胤祥去探望鄭春華時,鄭春華已經準備自盡以謝太子了。胤祥與鄭春華一番對話後得知,該女子對太子用情至深。胤祥深受感動,遂勸其暫時打消自盡之念並加以妥善安排。

這也是胤祥保命的後手,胤禛在此事上也頗多襄助。鄭春華事件也為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廢埋下伏筆,同時該事件的處理標誌著胤禛、胤祥與太子正式分裂。太子指望不上,胤禛、胤祥只好尋奪嫡之路。


很想去遠航


先前選擇保下鄭春華的命,開始為的是一個“義”字,或者說是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下,依靠僅存的良心保下了鄭春華一條命,但隨著政治鬥爭的加劇,甚至波及到了雍正的終身地位時,剩餘的良心也消失殆盡,鄭春華只有死路一條!

鄭春華與太子的結合本來就是一起悲劇,年輕的鄭春華對年老的康熙沒有任何感情,一直無法被扶正的太子在寂寞空虛之下也對對自己有好感的鄭春華動了感情,但這樣的關係必然不會長久維持下去,畢竟鄭春華是康熙的女人,在早已入駐中原的背景下,早年的原始的收繼制度也不可能延續,所以隨著太子的第一次被廢,鄭春華也被貶為奴婢。



隨著不久後太子復位,已經不敢再有閃失的太子自然也對鄭春華沒了感情和念想,唯一的想法就是讓她儘快消失,因此將秘密處決鄭春華的任務交給了老十三,如果老十三完成計劃,太子不但可以消除隱患還可以置身事外,並可以以此做把柄,未來威脅老四老十三;如果老十三拒絕完成,那必然意味著“四爺黨”會與太子一派拉開距離,在前期已經得罪八爺黨的局面下,老四和老十三將會變得更加孤立,這個結果也是老十三不願意看到的,因此多方考慮之下,他只能選擇讓鄭春華假死,一方面為了自己俠王的良心,另一方面也為了保住老四一派的前途,這樣的選擇是綜合之下最有利的方法。



但隨著太子再次被廢,老十三被圈禁到宗人府,隱居的鄭春華反而成為了累贅,太子徹底垮臺她的存在已經毫無任何意義,太子已經垮臺、十三爺被關押的局面下,鄭春華如果還能安然的活著只能證明她的背後還有勢力在支撐,那這個人只能是替老十三託管的四爺,在四爺準備養精蓄銳,準備下皇位發展挑戰的這一刻,自然是不會容忍留下這個隱患,老四的心裡當然更清楚,但在這一刻,老四和太子的老師王掞更清楚老四要想成為皇帝就必須除掉鄭春華,但這個髒活不應該由老四來完成,在自己將不久於人世的情況下,讓自己的第二個學生繼承大統,王掞就自高奮勇的選擇完成這個任務,將責任推到自己身上。



多年之後老十三被釋放,在聽聞鄭春華的結果後也只能無奈的選擇嘆氣,雖然老十三一身俠義,但在政治場上搏殺多年的他,怎麼會不知道這肯定是鄭春華必然的結局,光憑著自己的良心挽救不了她的命,也許最大的錯,就是鄭春華不應該與太子結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