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郭嘉還厲害的荀彧,既然一心向漢,卻為何不投奔劉備?

周顯助


荀彧出身穎川荀氏,名門望族。

公元189年,27歲的荀彧因才被舉為孝廉,在京城洛陽任守宮令(掌握皇帝筆、墨、紙、硯的官員)。同年,袁紹在洛陽任司隸校尉,35歲的曹操在洛陽任典軍校尉,而29歲的劉備在河北同門師兄公孫瓚處任別部司馬。



荀彧因董卓之亂辭官回家,次年北上翼州避亂,受到袁紹的接待,荀彧忠於漢室,而袁紹當時有另立皇帝的想法,政見不同,並且荀彧認為袁紹不能成事。

公元191年,荀彧離開袁紹投奔曹操。荀彧為什麼投奔曹操,而沒有投奔劉備呢?



一是荀彧認識曹操,不認識劉備,荀彧和曹操都曾在洛陽做官,而劉備沒有在洛陽做官,一直在地方上闖蕩。

二是191年前的曹操可是英雄,為人正直、心懷天下,而當時的劉備並不知名。



20歲的曹操任洛陽北部尉時,執法如山,打死不守法的宦官蹇碩的叔叔蹇圖。26歲的曹操任議郎時,勇於上書進諫,為前朝竇武、陳蕃鳴冤不平。30歲的曹操任濟南國相時,打擊貪官、整頓吏治。36歲的曹操自費招兵,不計個人安危,勇於討伐董卓。

曹操的所作所為,在當時正直的士大夫眼裡,簡直就是英雄,當然荀彧也這麼認為,經過與曹操的交談,雙方相見恨晚,志同道合,齊心扶漢,荀彧就一直跟隨曹操。而當時的劉備,還在翼州協助公孫瓚對抗袁紹。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荀彧一心向漢,可他不是一心向劉備,他為什麼要投奔劉備呢?或者說,劉備,就能代表大漢嗎?

首先搞清楚一個問題,劉備是什麼身份。他自己說他是中山靖王之後,漢景帝玄孫。都不去說這個到底是真是假,要知道,從漢景帝到漢末,已經差了三百年,大漢的皇帝都換了快二十任了。像劉備這樣的宗室,幾乎是遍地都是,他又算的了什麼?更遑論東漢的皇室早就和西漢差得遠了,他劉備又能和東漢的皇室扯得上多少關係?

再者說,劉備就能代表大漢嗎?恐怕不能。實際上,代表漢朝政府的一直是曹操,而在各地流竄的劉備,只好叫軍閥而已。一個軍閥,僅僅因為他和皇家三百年前是一家,就說自己代表大漢,這未免也太自嗨了。況且,劉備似乎也沒怎麼亮明自己是大漢的身份,至少在他佔據益州之前沒有過。

再者說,荀彧也沒有投奔劉備的必要。畢竟,他正是因為忠於漢室,才走到曹操身邊,和他一起匡扶漢室。而在這個過程中,曹操逐漸成了篡漢者,這是荀彧估計不到的。而在這個時候,荀令君已經和曹操之間緊緊地捆綁在一起。他不再是幾十年前那個草創基業的年輕人,有家有業的,你叫他怎麼割捨掉去投奔那個在成都的劉備?



青言論史


荀彧

(注意念xunyu不念狗或),字文若。縱觀荀彧一生,雖然一直在跟隨曹操,但是他卻一心向漢,那他為什麼不投奔劉備呢?我來分析一二。

劉備能否代表漢

劉備雖然是皇族後代(劉勝之後),但並不能說明劉備就能代表漢。在我看來,劉備不過是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招兵買馬,建立一番霸業罷了。有了皇族後代這個身份,無論是招募人才,還是後期稱王稱帝都要方便一些。如果劉備真的是為了匡扶漢室,那劉備就不會攻打劉璋了,要知道,雖然劉備和劉璋都是旁枝,但劉備似乎更遠一些(劉備應該算是旁枝的旁枝的旁枝的,,,,)。如果真的匡扶漢室,為什麼還要攻打劉璋,攻打川蜀呢。

曹操的迷惑

荀彧始終以為曹操成立義軍是為了匡扶朝廷,安定國家。在當時的環境下,如果不是曹操帶兵平叛各處,不知天下會有幾人稱孤,幾人稱王了。

曹操很好的迷惑了荀彧。但曹操的本意並非如此,因為當荀彧反對曹操晉升爵位為國公時,曹操的內心很不平靜。後來荀彧憂鬱而死。(魏氏春秋中記載,曹操給了荀彧一個空的盒子,荀彧喝藥而死。總之,荀彧之死與曹操相關)

沒有時機

即使荀彧真的有心想投奔劉備,可是也並沒有機會。劉備投奔曹操的時候地位並不高,後來也是打著討伐袁術的旗號慌亂之中開溜的,這個時候一來荀彧接觸並不多,二來慌亂之中也不可能把荀彧給帶走。

荀彧一心向漢,忠心耿耿,如果深處和平年代定能成為皇帝的左膀右臂,只是可惜在亂世之中,哪有多少忠於漢室之人呀!


一個愁字怎能了得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亂世當中各路英雄豪傑、謀士武將各領風騷,荀彧便是曹操麾下極為重要的一位謀士,乃是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當可謂功勳卓著。長久以來,便一直有荀彧忠於漢室的說法,在曹操欲進爵國公之時荀彧的確反應激烈,並因而吃罪於曹操。那麼荀彧為何不投奔同樣“忠於漢室”的劉備呢?其實主要還是時勢的問題。

荀彧出身名門,天下大亂之際轉投曹操

荀彧出身潁川荀氏,乃是荀子之後,其父荀緄曾任濟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荀彧年少時期便頗有才名,南陽名士何顒稱其為“王佐之才”,評價極高。

△董卓

永漢元年(189年),荀彧通過舉孝廉入仕,人守宮令。九月,董卓廢少帝劉辯,立獻帝劉協,十一月又自立為相國。荀彧雖無力推翻董卓,但卻也不想與其同流合汙,於是只好辭官歸鄉。

後來,時任冀州牧的同郡人韓馥派人來接荀彧,而荀彧也認為潁川乃是四戰之地,於是便將宗族遷至冀州避難。當時冀州已落入袁紹手中,袁紹也將荀彧奉為上賓,且荀彧的弟弟荀諶和同郡辛評、郭圖都在袁紹手下,但荀彧卻認為袁紹最終不能成事,因而並未誠心歸附。

△袁紹袁本初

初平二年(191年),荀彧離開袁紹轉投曹操,曹操見荀彧來投,大悅,言道,“這是我的子房啊!”於是任荀彧為別部司馬,荀彧時年二十九歲。

荀彧為何投奔曹操?只因曹操在“十八路諸侯討董卓”時表現出色

初平元年(190年),“十八路諸侯討董卓”,袁術等人共推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曹操任代理奮武將軍。董卓初戰不利,被聯軍擊敗之後,逐燒燬洛陽宮室,裹挾漢獻帝遷都長安。

△十八路諸侯討董卓

戰事初始階段對於諸侯聯軍可以說極為有利的,然而在董卓退卻之後,聯軍諸人卻都吞併酸棗一帶,無人敢向關西推進,只有曹操認為董卓“焚燒宮室,劫遷天子,海內震動”,應趁機與之決戰。眼見無法勸動諸人,曹操只得獨自引軍西進,結果在滎陽汴水因兵力相差懸殊,曹操遭遇大敗,士兵死傷大半,自己也被流矢所傷,倉皇逃得性命。

回到酸棗後,曹操又建議各路諸侯各守要地,再分兵西入武關,共同圍剿董卓。而各路諸侯卻各懷鬼胎,眼見董卓已經退走,都在伺機發展自己的實力,甚至相互之間發生火拼,聯軍已成瓦解之勢。

△曹操曹孟德

正是由於曹操在“十八路諸侯討董卓”之中表現出來的“捨生忘死、一心為公”,讓荀彧認為曹操才是值得輔佐之明主,只有曹操才能擔得起匡扶漢室的重任,而其他諸侯或許實力要強過後起的曹操,但均是不顧大局,只為一己私利之輩。這種情況下,荀彧投靠曹操也就不難理解了。

荀彧為何不投靠劉備,時勢而已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之際,劉備雖然投身洪流較早,奈何起步實在太低,初始階段只能到處尋求庇護,並沒有屬於自己的地盤,宛如亂世之中的無根浮萍。

△劉備起步早但起點低

1、劉備初始勢力太小,劉備成事之後荀彧已死。在荀彧投奔曹操之時(191年),劉備此時不過是平原縣縣令,不僅沒有任何根基,還在到處尋求庇護。就算此時的劉備已經有匡扶漢室的熊心,但實力卻實在有些不夠看,荀彧或許聰穎,但畢竟不是神仙,豈會料到劉備之後能夠成事?劉備成事乃是在經歷赤壁之戰,奪取荊州、益州之後,這已經是建安十九年(214年)了,此時荀彧已經去世兩年了。

△劉備成事之後荀彧已死

2、劉備是否真心匡扶漢室,難以預料。這又是一個問題,就算劉備當時已經具備了爭奪的實力,可他真的是一心為了匡扶漢室嗎?劉備雖然是名義上的漢室宗親,但真實情況如何誰也不知道,而且就算他是真正的漢室宗親,可畢竟不是正統,誰又能保證他奪取天下後會還政於漢獻帝?而此時曹操雖然勢大,且獨斷專權,但曹操畢竟一生都沒有行謀逆之事。


香茗史館


荀彧在投靠曹操候劉備還只是個平原令。兩個人不在一個水平線上,苟彧看到曹操非常有發展前途才扶佐他成就一翻事業。劉備真正成氣侯是在208年赤壁之戰之後的事情,苟彧己在曹操手下做尚書令十八年,在曹操稱為王后荀彧被調到壽春,曹操送來一個空盒子高手過招一點即明,隨後荀彧就自殺了!



三分天下計


搞清楚一點,荀彧向漢室向的是漢王朝,是漢獻帝,而不是連皇室身份都不能確定的劉備。荀彧投奔曹操也是因為起初的曹操還是忠心耿耿,一心向漢,是一個為了興復漢室砸鍋賣鐵拉起義軍和董卓對著幹的熱血青年。匡扶漢室是曹操和荀彧等人共同的目標,只不過隨著勢力和時間的推移,曹操已無法回到最初,畢竟誰也不會心甘情願放棄權利,但是曹操願意一輩子當漢臣說明骨子裡對自己的信念還是有堅持,只不過也就僅此而已,所以漸漸的和荀彧分道揚鑣,最後導致荀彧的結局也是註定。但是無論如何那時候代表朝廷的只有曹操集團,因為天子在即正統,劉備還是不夠資格代表漢室的。。


沙裡一條魚


很簡單啊!劉備是誰?漢室宗親,注意是宗親,不是近親也不是遠親,壓根跟皇帝沒多少關係。就像我們都是炎黃後代,所以都是炎黃宗親,問題來了我有資格繼承你家遺產嗎?


不應該32


劉備什麼實力都沒有,他認為只有曹操能挽救大漢,就這麼簡單


滴血雄鷹185575854


兩千年以前的人和事,不要再議倫了吧!


唐家老大492


荀彧比郭嘉厲害?哪裡看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