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追封五虎上将,为何迟迟不册封赵云?

小牧童


首先,五虎上将这个词汇在三国时代是没有的,是后人传颂和民间发挥才逐渐形成的。《三国演义》小说的记载毕竟是小说,是不能够当做历史来看的。当然,如果你真的想问是怎么来的,究其原因应该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有一篇传纪把蜀汉五位功劳最大的将军在写历史的时候合为一传(《关张马黄赵传》),这样才有了五虎大将的雏形。

回到这个问题:刘禅为什么迟迟没有追封同为五虎大将的赵云?在我看来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我爸当年没封。”刘备在攻下汉中称汉中王的时候,封了好几个将军,特别是前将军关羽、左将军马超、右将军张飞、后将军黄忠,要知道前后左右四大将军是武将里面比较高的职位,仅次于第一名的大将军、第二名的骠骑将军、第三名的车骑将军、第四名的卫将军,因为刘备当时毕竟还是“汉中王”,不是皇帝,封第五名的前后左右将军也是很高规格了。那么怎么没有赵云呢?有,赵云此时是翎军将军,是个杂号将军,位置很低,甚至不如魏延的镇北将军。可见在刘备那里,赵云就没有入流,刘禅追封的时候一时没想到也很正常。

第二,赵云功劳不突出。一说赵云的功劳,我想大家都知道特别多,什么长坂坡七进七出,什么单骑退追兵等等,不好意思,大多都是小说里面的,历史上的赵云功劳并没有那么突出。好,就算连小说里面算上,赵云也不突出。相比之下,关羽镇守荆州、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张飞入川一路过关斩将,收严颜、镇守阆中等。马超的功劳也很大,蜀汉首都成都就是刘璋等人害怕马超才投降的。黄忠定军山一战成名,斩杀曹操名将夏侯渊,功劳很大!那么赵云呢?长坂坡杀了好多杂兵,救出来刘禅,不错,还有呢?好像并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大功劳。到了蜀汉建国以后,赵云虽然每战冲锋在前,一没有击杀什么名将,二没有夺取什么要地。可见赵云只有苦劳,没有什么突出的功劳……

第三,赵云的水平一般。刘备对赵云的评价是“子龙一身都是胆。”即夸赵云胆子大,敢打架。但是,自古“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有勇无谋也不是名将,比如颜良文丑那样的。赵云不是挺厉害吗?赵云的厉害似乎只体现在打架,因为无论是史书记载还是《三国演义》中描写,我们经常看见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单独领一支部队作战,比如关羽的襄樊战役,张飞的智擒严颜,马超的潼关大战,黄忠定军山之战,你见过几次赵云自己当统帅出战?你见得最多的就是赵云依据刘备或者诸葛亮的指示(诸葛亮喜欢锦囊妙计),然后出战……赵云就不会“自己看着办”吗?可见赵云本人的军事水平一般,换言之就是有勇无谋,好在赵云比较听话,不像马谡;也比较冷静,不像颜良文丑。因此刘禅对于这样一个能力不突出的人,也不能和关张马黄他们相提并论。

综上所述,赵云由于这样那样的缺点,没有在刘禅的第一次追封“五虎上将”的时候被追封,不过好在姜维等人及时反应情况,刘禅后来又追封了赵云“顺平侯”,也算是对赵云功劳的一种肯定吧!


史学夹Louis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我们都知道蜀国有五位虎将。有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一声唬住曹操十万大军的张飞,有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的黄忠,还有和张飞大战三百回合的马超!最后一位是那个从敌军千军万马中舍命救出刘禅的长山赵子龙!可刘禅却唯独没有册封赵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其实在三国演义中,赵云给观众最深的印象就是,赵云在长坂坡单骑救阿斗!曹操没有命令射箭,说明他爱才,此白面将军的确是难得的人才。除了这个之外,其他就没有多少身影。他的职责相当于一个贴身保镖。他没有单独领兵作战的经验,大部分彰显个人英雄主义。

说到这里,我们对刘禅没有册封赵云很不解,毕竟赵云是刘禅的救命恩人!我想可能有两种猜测:一是刘备去世后,蜀国存在两股权利的暗斗,一个是以刘禅为首的君王一派,令一股是以诸葛亮为首的相权,而赵云当时是跟随诸葛亮的,他的心里一直有这样一个理念,只有诸葛亮才能是蜀国长治久安!说到这里,刘禅的确心胸狭窄,并且不能以大局为重!而是:由于在刘备执政时期,赵云就只是个偏将军,刘禅仅仅继承刘备的遗愿,却始终没有给赵云。不知道你们认为是哪个?

谢谢提出建议








伟人杂谈


三国演义里的五虎上将分别为关羽 张飞 马超 黄忠 赵云,赵云在三国演义里是刘备的五虎上将之一。

但这只是三国演义,真实历史上刘备并没有封五虎上将,这是三国小说里的情结,真实历史里赵云其实是刘备的保镖头目(放今天应该叫中央警卫队队长),他的职责并不是带兵打仗,而是负责保护刘备生命安全,这个职位和“将”字就基本不符了。刘备过世后赵云才随诸葛亮北伐,这才有机会带兵打仗,但是这期间并没有非凡的战绩。

民间对赵云的褒奖主要来自他的性格和人品,赵云性情稳重,有勇有谋,忠心护主,号称常胜将军也不为过,但是其功绩是不能和关张马黄比的,毕竟职责不同,如果把赵云放在他们的职位上也许功绩也不会比他们差吧。

刘婵没有追封赵云为五虎上将,大概就是因功绩不如其他几位吧。



替天O行道


首先,历史上并没有五虎上将的说法,只是《三国志》把五个人列为一传。

其次,刘禅也没有追封关张马黄等人,最多不过是追封谥号。比如关羽追谥为壮缪侯。赵云也得到了追谥,为顺平侯。

所以不是刘禅故意刻薄赵云,追谥其他四人,也不追封赵云,而是都没有追封官职爵位,只是追封了谥号。


羽书迟


在蜀汉政权以刘禅为首的君权和以诸葛亮为首的相权两股势力暗流涌动的形势中,赵云坚定地跟随在诸葛亮的身后,为诸葛亮治国大略的有序展开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倾向于诸葛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