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驾驶员:五类违法犯罪“前科”人员禁止从业,并不是所有

近来收到朋友们的一些类似咨询:具有什么样的“案底”不能注册网络车?“四哥有法说”查询了有关规定告诉大家:并不是所有具有违法犯罪“前科”的人都不能从事网约车驾驶员,根据交通部、公安部联合下发的《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具有交通肇事犯罪、危险驾驶犯罪、吸毒、饮酒后驾驶记录的人员才被禁止。下面逐条进行解释从事网约车服务的驾驶员,应当符合的条件:

网约车驾驶员:五类违法犯罪“前科”人员禁止从业,并不是所有

取得相应准驾车型机动车驾驶证并具有3年以上驾驶经历;

根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只有7座及以下乘用车的才能申请成为网络车,所以持有A1、A2、A3、B1、B2、C1驾驶证,具有三年以上驾驶经验的,都可以申请。

网约车驾驶员:五类违法犯罪“前科”人员禁止从业,并不是所有

近连续3个记分周期内没有记满12分记录

你可以看一下自己驾驶证的注册日期,看是几月份。如果是5月份,那就要求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这三个记分周期,没有任何一个周期扣完12分。

网约车驾驶员:五类违法犯罪“前科”人员禁止从业,并不是所有

无交通肇事犯罪、危险驾驶犯罪记录

所谓犯罪记录,就是指经过法院审判认定有罪的,没有经过法院判决的,不能认定有罪。发生过交通事故的不要紧,只要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就可以。危险驾驶罪,不但包括醉驾,还包括其它情形。

法律规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无暴力犯罪记录

我国没有专门的法律条文,对“暴力犯罪”范围进行界定,但一般都按刑法第十七条进行理解界定。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八种罪名被认为是“暴力犯罪”。

网约车驾驶员:五类违法犯罪“前科”人员禁止从业,并不是所有

《刑法》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无吸毒记录,无饮酒后驾驶记录

这两条属于行政违法记录。吸毒行为只要被警察发现,轻则罚款、拘留,严重的进行强制戒毒,都会留下违法记录。酒后驾驶比较好理解,“饮酒”驾驶机动车的,会被罚款、拘留、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构成上述的危险驾驶罪。

网约车驾驶员:五类违法犯罪“前科”人员禁止从业,并不是所有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15日拘留,并处5000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所在地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

这条规定,就要查你当地政府文件了,看是如何规定的。如武汉市在上述规定基础上又要求:有本市常住户口或者居住证,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自申请之日起前五年内无被吊销从业资格证记录。

网约车驾驶员:五类违法犯罪“前科”人员禁止从业,并不是所有

结束语:

近来因网约车引起的刑事案件,把网约车驾驶员层次、管理推上风口浪尖。今后,各城市在考核网约驾驶员时,筛选会更加严格。有成文的规定,也会出现约定俗成的规则,对有“前科”的人都不利。在此也奉劝有“前科”的朋友,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要遵纪守法,不要把社会留给我们的仅有生存空间“折腾”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