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芯片新霸主誕生

在“中興事件”爆發之前,半導體、芯片這兩個詞對大部分人來說還很陌生,好像離我們的生活很遠。但是事件發生之後,沉睡中的國人才意識到,沒有自己的芯片就沒有在世界立足的根本,芯片已經變成現在以及未來世界發展的新“命脈”。

全球芯片新霸主誕生

近兩年來的內存、閃存價格的不斷上漲,且看不到降價的趨勢,目前全球半導體領域格局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三星電子後來居上奪走了英特爾保持了25年的芯片霸主地位。可以說現在的三星幾乎掌握著全球所有的手機、電腦等智能設備的生產命脈,去年一年的利潤就高達2500億,平均一天賺7億,可以說各大廠商都得看三星的臉色行事。

全球芯片新霸主誕生

但是就在四十年前,三星電子創立之初的想法僅僅是幫日本企業打工保住飯碗。1970年前後,世界半導體技術高速發展,三星創始人李秉喆依靠敏銳的嗅覺意識到,半導體這種高價值行業是韓國這種小國未來的希望,於是第一時間創辦了三星電子,但是最初只是想給領國日本代工,抓住時代的機遇生存下去。

全球芯片新霸主誕生

後來李秉喆的兒子李健熙從美國留學歸來,經過考察後向父親建議一定要注重自己研發芯片技術。他覺得單純給人打工是沒有未來的,只有自己手中掌握尖端技術才能在未來的半導體行業立足。但是這一想法遭到家族其他成員的強烈反對,他們都覺得維持現狀就好了,沒必要冒風險去研發,還表示“研發半導體會搞垮三星”,甚至韓國政府也不看好自主研發。

全球芯片新霸主誕生

不過李健熙並不放棄,他在1974年買下韓國半導體公司開始自己創業。在他的不斷堅持下,三星電子1983年開發出韓國第一個64K DRAM芯片,1990年開發出16M DRAM,1992年開發出全球最早的64M DRAM,2007年開發出全球第一款30nm 64GB NAND Flash閃存。

全球芯片新霸主誕生

有句話說得很對,“四十年前,三星還在給日本人打工;三十年前,三星還在生產廉價地攤貨;二十年前,三星還在被美國和日本吊打;現在全球都在給三星打工。”

全球芯片新霸主誕生

從三星電子的崛起,我們不難看出,半導體技術的革新強大才能引領世界電子產品的強大。未來是移動互聯網時代,芯片必然是最重要的一環。而一直被大家關注的“中國芯”,其實正在沿著三星的老路,在一步步崛起當中。

全球芯片新霸主誕生

如果要從中國企業中選一個對標三星電子,想必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華為!”。沒錯,華為早在二十年前就開始佈局半導體,成立了海思半導體公司。時至今日,海思取得的成績在國內是首屈一指。麒麟系列芯片越發成熟,性能也越來越強大,隱隱有趕超三星,英特爾,高通等世界名企的姿態。

全球芯片新霸主誕生

任正非老先生是白手起家創立的華為,他高瞻遠矚的目光也早已看到,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技術才是企業的立足之本。三星堅持自主研發實現彎道超車成為霸主,在物聯網、人工智能、AI技術興起的現在,華為已經抓住機遇,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也能不斷崛起完成逆襲!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