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生活水平可以说已经不错了,为什么却怀念过去六七十年代的生活?

简单一点76475704


这个问题让我一个80后来回答你最合适不过,因为我深有同感,也曾经好好思考过这个问题。


身为80初生人,时常也会回想儿时贫穷却又快乐的时光,为什么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却喜欢怀念过去或者说甚至不如以前快乐?我总结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随着整个社会生活层次的提高,人的追求或者说贪念越来越高,压力也随之越来越大。食不果腹的时候只要能温饱就心满意足,刚刚解决温饱的时候能偶尔吃上肉就很开心,虽然生活清淡但是安逸、自在。如今,绝大多数人衣食无忧,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享受,开靓车,住靓房,用名牌生活用品等等。每个人都绷的紧紧的,不敢松懈,因为你一松懈就会跟不上生活节奏。所以,虽然我们生活水平高了,但人却活得更累了。



其次,追名逐利使人变得物质化了,人心开始变得复杂,人际交往充满着利害关系,亲情,友情也变得淡漠了。过去大家都穷,人的思想很单纯,亲情友情关系很真实,人与人的交往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如今,表面嬉皮笑脸,暗地捅刀子的亲人朋友大有人在。亲人朋友之间也变得阶级分化,很多亲人朋友走着走着就散了。

是时候停下匆忙的脚步好好想一想人生的意义了,我们因为物质而活,但我们不是为物质而活,人生短暂,快乐最重要。



双峰lin


我是60后,确实是很怀念过去的生活。虽然现在收入高了,物质丰富了。但是生活压力增大了,无时无地都会感到生活的压力巨大。生活中不能没有钱。生活中没有免费的东西,而且费用、价格都不低。

怀念过去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理想信念没有了

社会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给予人们丰富的物质。多数人不再为吃饭穿服发愁。但人们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不再是80年代以前的了。现在是市场化,一切以金钱为中心,以利益获得为中心,以利益交换为中心。

2、生存压力大

生活的费用大幅度上升。

生不起,小孩的抚养费高;上不起:上学费用高。病不起:医疗费用高。死不起:丧葬费高。娶不起:婚嫁费用高。住不起:房价高。

中年人下岗失业后,工作难找。

3、价值观扭曲

攀比之风、追星之风、腐败之风、造假之风是一风高过一风。

卖淫嫖娼,买卖人口,吸毒贩毒等丑恶现象屡禁不绝

4、两级分化严重

政策、特权让一部人暴富起来了,这些人的财富都不是靠自己的诚实劳动得来的。

富的富得流油,穷的穷得吃饱饭都难。

5、生存环境恶劣

自然环境污染严重,雾霾、空气污染、水污染、化工污染就在身边。


冬天的牛2


看了很多回答,我只想一点个人的感受。上世界六七十年代,的确我们还很穷,但是几乎人人平等。工农兵当家做主。那个年代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总之一切污七八糟的东西都没有。所以说人民怀念那个年代是有理由的。我只说一句,毛泽东时代是古今中外最纯净的时代。也可以说是原始共产主义时代。


昕昕姥姥901


同样作为七零后,对此话题深有感受。


实际上,人们怀念的不是六十七十年代的物质条件,而是怀念当时淳朴的民风,人与人之间真心实意的交往,单纯的快乐。


人,是需要信仰的,不一定是宗教,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同样可以作为信仰。只是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传统的很多美好的东西丢失了。


为了利益,朋友之间互相欺骗,各种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坑蒙拐骗发了大财,而诚实善良勤劳的人往往处于社会最底层,这是信念的崩塌。

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环境的快速恶化。之前的绿水青山越来越少,没有污染的水源往往只有深山里才有。每到冬天,就会有连绵不断的雾霾天气,呼吸道疾病越来越多,很小的孩子一到冬季就要三天两头去医院挂吊瓶。很多人谈之色变的癌症也越来越多,甚至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跟小孩子都有得癌症的了,癌症患者开始出现在每个人的交际圈。


六七十年代的疾病要少得多,很多时候有个头疼脑热,在村子里找赤脚大夫几毛钱拿点药吃完就好,病的较重屁股上打几个小针就行。到了今天,普通的感冒到医院也要一通检查,动辄挂几天吊瓶,千八百块钱不一定够,更不用说一场大病消灭一个中产了。


六七十年代的食物是纯天然无污染的,没有添加剂,没有地沟油,农药化肥都少。到了今天,重金属含量超标,农药残留,各种添加剂防腐剂,各种色素,各种香精,地沟油,三聚氰胺,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若论化学在全行业的应用广泛性,食品行业首屈一指。


最好的商品选择了出口,差一点的销往城市,最差的则运往农村。经济最为落后的农村成了各种假冒伪劣的集散地,管理缺位,则杂草丛生。


为了赚钱,很多人扔掉了良心,各种坑蒙拐骗,败坏了社会风气,更不用说家里存放亿万现金的隐形富豪们。

有的演员红了,在台上蹦蹦跳跳几分钟就能赚几十万上百万,而普通百姓忙碌一年还不一定能拿到手工资。

有的人低价拿到了亏损企业,裁员后转手卖房卖地卖设备,净赚几个亿。

有的人炒房发了大财,有的人因为认识人拿到了赚钱赚到手软的大工程。


之前朴素的逻辑,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金钱,成了衡量成功的标志,成了每个人不得不追求的目标。


买房、结婚、养育孩子、看病、养老,成了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的五大难题,每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压力,更有相当比例背负着沉重的贷款。


担心健康,担心工作,担心未来。每个人都有很多担心的事情,每个人的笑脸背后都有几分无奈和压抑。


也许是我们走的太快了,丢掉了我们的灵魂。


财智成功


中国人大都是阶级斗争的受益者!大多数人的先人旧社会都是被剥削阶级压迫剥削的穷苦人(无产阶级)。是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让贫苦人翻身解放!建国后周边大兵压境,国内还有被推翻了的敌对势力蠢蠢欲动,他们盼着蒋介石反攻大陆。党内有人想走资本主义道路。阶级斗争依然存在!所以有运动。许多人把新中国改变贫穷落后的过程当成了贫穷落后的起点,无端攻击。旧中国由于饥饿战乱人均寿命仅35岁(夸大战争中死亡人数至三千万,正常情况下也不至于)。是毛时代建立起来的工业体系、国防体系、医疗机构等等。前三十年的贡献相当于盖起了房子,后边的人只是装修升级改造。鼠目寸光的人仅仅以吃好穿好来评价国家社会发展!前三十年是创业积累阶段,所需资金巨大,用来消费的必定不多,人们日子必定不会太好。美国人民蔑视他们餐风露宿开发印第安人蛮荒土地的先人吗?要知道前人栽树 后人乘凉的道理!老百姓怀念那个时候的公平正义!不担心高额医疗费,城市里的人就医根本不用考虑看不起病!上学不用交赞助费!办事不用送礼!心里舒畅!


咏春少林


我认为“现在的生活己经不错了,为什方还要怀念六七十年代”这个问题提得很幼稚。这么说吧,提出这样问题的是既得利益者。而不是占多数广大劳动者。怀念那个时代的大都是中下阶层人士。上层人士对当今肯定是感觉良好的。因为这些人掌握全社会资本权力为所欲为,在资本权力的支配下过着翻云履雨的生活,是根本感受不到资本给多数劳动者所带去不堪忍受的痛苦的。在这里人民对生活的要求不只是吃点好东西就是不错了。在六七十年代也经常吃好东西。不过市场上东西少而已,这是受新建国初期的经济困难影响,现在不能和那个时代同期而论。如果整天在煤体上说那个年代不好吃的烂,说现在多好多好地相比而不提国家建设成就和过程,认为不妥。是有意在破坏中国和谐社会。那时虽吃的不多好却是绿色无毒,人民无后顾之忧,就这一件事,现在就比不上那个时代。很多现在都比不上的事情大家都清楚……


生之源4


那个时代是人民从一穷二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中发展过来的,人民团结,大协作,人民当家作主发展过耒的,社会消灭两极分化,公平,公正,安居乐业的时代,那个时代,全国经济均衡发展的时代,一个把发达地区的先进科学技术向落后地区,偏远地区输送,发展的年代,三线建设使内地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毛主席时代短短二十八年,把一个一穷二白,落后积贫的中国,建设成一个工业国,了不起的时代,政府廉政廉洁,这样的时代,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玲玲80468293


你自己已经回答了一半了,那时穷但人与人之间很和谐,思想也单纯,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生活水平都也差不了多少,也没有谁瞧不起谁。那时候的人的生活也有差距,只要家里有一点吃的也要拿出来分享。没有嫌贫爱富只说。

现在到好,比以前强百倍甚至千倍,还是不知足,人与人之间除了金钱没别的了,思想压力太大了,生孩子难,抚养孩子更难,没有一个不是拿钱堆出来的,从小学到大学到毕业找工作,成家。买房子一直到死。没有一样不是用钱买出来的。真是生不起,养不起,上学上不起,媳妇娶不起,工作找不起,病了看不起,连死都死不起。

每天还勾心斗角,你欺我诈,等等,怎能不累。

人到了今天也该好好想想了,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其实一切都是过眼云烟,有吃,有穿,有住的地方就行了。何必拼命呢。


然自利人陈全孝


现在的生活水平可以说已经不错了,为什么却怀念过去六七十年代的生活?


有书君觉得人总是会怀念过去的快乐时光,而快乐主要是来自于那时相处舒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快乐。


1、贫富差距不大,人们之间平等相待



"花未开全月未圆"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可以回忆过去,可以展望未来,一切都充满美好的期待。


不比较就没有伤害,左邻右舍都过着差不多的日子,当领导的跟老百姓也差不多一样,没有优越感,没有特权、也不贪心。


现在,日子好过了,人的私心重了。希望自己更好过,忙着自己奔向更上一层楼的好日子,顾不上再去关心别人怎么过,看到别人不好过大都只会鄙视,而不是帮助。


2、物质不够丰富,人们的精神较富足


1)充满正能量,助人为乐精神气场强大


人与人相处单纯,人心不复杂,生活中善良美好的东西多。那时的左邻右舍可以托付孩子、可以交付家门钥匙。家长没能按时回家,孩子可以在隔壁邻居家吃饭、睡觉。


那个年代里人们集体主义思想更浓烈,看到谁家不好过,都巴不得能帮上一把,真的能帮助别人感到快乐。


2)收入低,要求就低,幸福指数高



那时的收入低,人们的要求也不高,可幸福指数高。现在的怀念是一种怀旧的情结。


如果让人们回到过去的年代生活:一家三代挤在一起生活,每月每人25斤米、二两菜油,一市斤猪肉,几两糖的供给制,大家肯定不愿意。


而现在的人总跟别人比,"人比人,气死人,马比骡子驮不成"。


现在的人跟自己的过去纵向比较还感觉心情不错,结果一看旁边的人,开始了横向比较,就开始心理上的晴转多云,心情大大不好起来。


各种看、各种比,带来的就是各种郁闷,心态也跟着"羡慕嫉妒恨"起来。


人们的眼睛总是盯着别人只能给自己带来不开心!还是多盯自己是不是努力了?是不是比过去更好过了,这样自己就能快乐些。


3)日子不太好但不抱怨,懂得感恩社会


那时候攀比心理不重,大家自得其乐。那时的人,没有见过什么奢侈的生活,容易满足,有种天生的喜感。


过日子总是跟旧社会比,"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自己是社会的主人,非常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懂得感恩就有了快乐的幸福感。


现在社会发展了、进步了,带来了一些问题,贪官多了,诚信少了,但不要只盯着问题看,要看大方向。正面看待问题,不抱怨生活,享受幸福时光。


怀念一下过去的生活很自然,避免"人心不足蛇吞象",欲壑难填,只会让自己掉入不快的深渊中的。人心态要好,知足才能常乐!


3、人与人之间不鄙视,亲情友情爱情比较纯洁



过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没有参杂更多的经济利益,人际交往关系比较单纯。


物欲横流的今天,使得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追求物质感觉压力山大,顾不上丰富精神世界,灵魂跟不上脚步了人就变得空虚,也不快乐了。


人怎样才能快乐?据研究显示人需要快乐的交往关系,这是人能够快乐的因素。现在的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感觉人情淡薄,是让我们感觉不快乐的主要原因。


我们怀念的那些时光,正是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交往的关系吸引着我们。


我们要不要停下来好好想想,我们到底需要的是什么?这个世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用钱解决。


有书君认为正是因为与现在相比,过去大家相处没有太大的压力,相互之间基本能够信任、人与人之间交往相对快乐,所以虽然现在生活不错了,还是会怀念六七十年代时候的感觉。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你说的很对现在的生活已经是很富有了,吃穿不愁,但为什么会很怀念以前的日子呢?

我是过来人。我感到那个时候最值得怀念的地方是平等。那时候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那时候,口粮分配是人口按百分之八十,劳动力按百分之二十,就是你家没有劳动力,每天口粮定额为一点一三斤,那分到口粮的百分之八十,也就是九两多一点,吃饱肚子是没有问题的。

在副食方面,每个生产小队都有一个菜园。在蔬菜旺季几乎每天都要分菜,'到了冬天,就只能吃冬贮大白菜和白萝卜了。

油盐酱醋茶,只要喂几只鸡,卖鸡蛋的钱基本就搞定了。

那时候的娱乐活动也是丰富多彩的。隔三差五的有说书的瞎子来村里说书,县里的放映队每年来放几场电影,后来公社有了放映队,村里买了放映机,看电影的机会就更多了,几乎每周都能看一场电影。另外村子里有宣传队,学校有宣传队,也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演出一次,供老百姓观看。

那时候,你不用上愁每天干什么。队长一敲钟,你就去问活。然后回家拿上家俱,去地里干活就行了。

那时候的农民,虽然穷,但活的很开心。现在呢,虽然收入增加了,生活富裕了,但是要离开家庭,离开父母子女妻子,背井离乡去外地打工,活累不说,还常常因为拿不到薪水而上愁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