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每月生活费1500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魏晋美人


在大学,每月生活费1500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上大学有几个永恒的话题在我们身边围绕,比如说,恋爱啦,学习啦,还有生活费啦,今天主要和大家聊聊生活费这个问题,在大学,每月生活费1500元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对于还没有开始赚钱的大学生来说,月生活费1500元貌似是比较理想的吧,其实不然,理想很丰满,可现实很骨感啊,稍微算一下就已经泪流满面了。

我一天水果钱就需要30元好吗!

周末改善伙食至少也需要100元啊。

服装鞋子一个月100元?你丫是在开玩笑吧,买双鞋垫,还是买双袜子啊?一套好点的内衣就需要150元好不啦!

日常用品合计100元?女同学表示:我的skII神仙水一瓶就要500块好不啦!面膜不算钱?面霜不算钱?还有我的长头发还需要好的护发用品好不啦!(好气哦)

50元真的是保守估计了,上网卡每个月就需要至少30元,有对象需要煲电话粥的,50元哪里够啊!摔!

 

追妹子200元一个月?您说的是一天吧?

 

说起出游真的是在这上面精打细算了,出门从来不去门票钱多的地方,门票钱少的地方拿着学生证打个折还是可以接受的,而且一下控制不住还会买一些乱七八糟没啥用的东西回来,60元……我已经哭晕在厕所了。

男生看到这里是不是很忧伤,女生更觉得生无可恋有木有啊!姨妈巾,双十一剁手节奏神马的还没有算那!

听说有的童鞋一个月只要800块的生活费就够花了,宝宝,求省钱攻略啊!

我们来看下全国各地宝宝们的发言:

@知乎-包子lee

女,坐标重庆,1500元我感觉不够用

固定支出:600元伙食费,(早餐一个鸡蛋一个粥两个小包子4元,午餐两个素菜、米饭5.3元,晚餐有时吃有时不吃,算外卖费吧),100元话费网费。(我们学校网费就是话费) 除了固定支出外还余800,但是每周都会出去吃好吃的,而且每个月都抑制不住自己的洪荒之力想买衣服,还想买护肤品化妆品神马的,找代购一支口红就得两百三,特别刚开学买了一套雪肌精花了一千我都要吐血了。旅游费还有回家的机票另算,爸妈单独给以前买衣服的钱都是妈妈每个季度分别给两千,后来大三了不好意思要了都自己使劲抠。谈了男票,以前同学,他在成都,一月两千五,我俩平均一月见一次,总之不够用。

@知乎-兰令仪

不够,貌似是二线城市吧

每个月外卖300元,饭卡500元,电话费网费100元,买书100元。护肤品化妆品/(ㄒoㄒ)/~~就看能不能控制住剁手吧,差不多400元一个月吧,水费50元。买纸日用品,学习用品之类的50元,平时一般不买衣服,半年买一次。一学期结束回家一次,平时周末一般不出门。由于没时间没做过兼职,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不过幸好我没男朋友,不然根本没钱谈恋爱/(ㄒoㄒ)/~~。沉迷学习,明年考托福,报名费都是借的。各项考试报名费基本都是借的,过了父母会给报销,没过就吃馒头还债。

@知乎-匿名用户

坐标帝都,女生

家里条件一般,挣的少但是没到特别穷的地步,每个月给1800元左右,如果加上额外花的大概2000元+。我自己平时做家教,多的时候能挣2000元左右,所以抵了感觉没给家里造成那么大负担。我的建议是,如果你像我一样平时爱吃爱玩,还买化妆品衣服什么的,这肯定不够。尤其是在北京,物价太贵。但是如果你平时能节省一些,1500元还是可以的,这个还是得看人和家里的承受能力。我现在也在反思自己买了好多没用的东西,浪费了好多钱,下学期决定要攒钱了!

@知乎-匿名用户

在本地2线城市上的大学,现在大三

周末回家。生活费只有600元,还是一周只给150元。娱乐支出另给,也只是28元电话费和20元的网费而已。可以说是活着,娱乐就是窝在宿舍打游戏。找女朋友?不存在的。三年如一日,很痛苦。

上大学一个月1500元真的不够花啊

女生为了淘宝剁手

男生为了游戏剁手

1500元虽然不够花

转念一想

父母挣钱也不容易呀

能省就省吧

你上大学每月生活费多少呢?

觉得大学生每个月花5000元奢侈吗?

留言区讨论走一波~


思迈特yo


大三生在读,每月生活费1500什么体验?没体验过!!!从大一到大三,每月生活费都只有1000元的我完全答不出来这该是多阔绰的体验!

说说我生活费1000的体验吧!给大家参考参考!

大一的时候没有女朋友,理科生,班上三个女生,长得都很安全,大一刚开学第一学期还很朝气,加入社团啊,加入学生会啊什么的!一学期看透了之后发现学校社团原来大部分都是在苟延残喘,学生会就是老师的传声筒,什么大权在握,都是狗屁!看清了之后也就都退了。

然后就开始过宿舍的和尚生活,因为没有接触女人,所以也就没什么大的开销!平时也都是在学校,一顿饭七块八块的,一个月下来居然还能剩下来两三百块钱!可以买点衣服啊或者宿舍聚个餐啊什么的。



平淡的大学生活,不用拍谁的马屁,不累,但也有些无聊!没有传说中的大学生活那样男男女女出入酒吧,通宵K歌,夜不归宿,觥筹交错!由于三流大学重管理的原因,夜不归宿不准,晚上九点半熄灯,过得比老年人还健康!!!

就这样无聊烧的慌的我,还在股票开了户,拿着几千块钱生活费(给的生活费是按学期给的,一学期给四五千)投了进去,整天研究k线,做了个光荣的小韭菜!

以我炒股之后没少吃泡面的血泪史,告诫大家!如果你嫌钱多,去炒中国A股!!!

然后大二有了女朋友,花销大了,出去玩一下就好几百上千,这还是我女朋友很好,不乱花钱,没让我买化妆品,买衣服那些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但天天一起吃饭我为了面子得抢着付钱吧,周末得出去改善生活吧,碰到假日出去玩就更烧钱了!

一千块钱生活费半个月就花完了,逼迫得我不得不用各种方法自己挣钱来养家糊口,比如现在就在这儿答这个每月生活费1500是什么体验……


狗浩动漫


不知道题主是嫌多还是嫌少,但是对于我来讲,一月1500完全够用,不会觉得囊中羞涩。

我是一名大四学生,就读于大连理工大学,每月父亲给我的生活费就是1500。

有图为证,昨天刚转到支付宝的1500😌

大体说一下消费情况,一日三餐基本都在学校食堂吃,一天消费25到30,一个月900就足够了。水果、零食以及偶尔去下馆子的费用一个月200到300,偶尔买衣服、买鞋、买药以及买一些日用品,剩下的几百块钱也够了。事实上我几乎每个月都会有节余。

肯定会有一些同学觉得不够,我大致归纳一下原因:最多的是因为游戏充钱和交了男女朋友,现在大学里这两种现象都很普遍,前者我不是很赞同,毕竟游戏是一种娱乐活动,玩游泳本来已经挤占学习的时间了,充钱还要降低生活质量。至于谈恋爱的话,就看个人选择了,毕竟大学生谈恋爱也是正当的行为。

另一种就是攀比心重,我最近接触了潮牌,发现不少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竟然要穿两三千的潮鞋,问到原因,无非就是“别人都在穿,我也就买了。”



但是不管怎么讲,大多数人的父母都是普通人,我觉得他们供我们上大学,每个月给1500生活费,已经做到他们能做的极限了。所以如果实在觉得不够的话,不如想法子去自己挣,毕竟大学生也是成年人了。


小镇青年说


大学1500元的生活费,生活的会很惬意。

简述如下:

1.贫困生,生活费400-500元。少数。

2.中等生,生活费500-900元。多数。

3.优等生,生活费900-1500元,少数。

4,特等生,生活费1500以上,少少数。



生活资费标准计算对比事例:

1.贫困生400-500

早餐,一碗粥1元,一个鸡蛋1元,一个包子1元,俗称营养餐。基本3-4元标准。

午餐,一碗很实在的面6元,标准6-8元。

晚餐,馒头两个1元,小菜两元。标准3-5元。

此类三餐雷打不动,雨淋不动,坚决不能超标准,否则月底饿肚子,偶尔还要吃泡面,馒头加榨菜(宿舍用餐)。

2.特等生1500

1500除以30天=50元/天

50元/天除以3餐(早中晚)=16.7元/餐



朋友们,这样对比下来,可以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一个贫民一个富翁,一个打工仔一个老板,毋庸置疑的问题。

经过上述的对比,我从中总结出一个并不是全对的理论。贫困生就相当于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每天要计算自己的生活费,还要保持健康的体魄,还不能影响学业。我想告诉你一声,他们走出校门绝对是各个领域的佼佼者,简单的说都会计划资金,首先就是财务,懂得如何用最少的钱创造最大的硕果,更加懂得计划人生,因为这就是我的缩写版本。



奇怪的是,男贫困生每天都要考虑计划经济,而女生即使仅有400-500元生活费,她们也会生活的很不错,好像是因为胃小,但是我相信减肥有好的身材才是她们女生的追求。

经过上面的基本对比,我想不用我再次强调了,答案已经在你脑海里,随时可以脱口而出。


在路上奔跑的行脚僧


开门见山,先说结论,以目前的消费水平,大学每月1500的生活费,可以过的蛮体面的了。

本人按浙江一本某大学的生活条件,大致罗列一下需要多少生活费。

1.早饭平均5元,中饭10元,晚饭10元,一个月总计750元。

2.水果一月买4次,一次25元;零食一月买4次,一次25元;总计200元。

3.通讯费50元,网费包月50元,总计100元。

4.生活用品费杂七杂八的统计为每月100元。

以上总计1150元,解决了基本的生活问题,而且吃的已经蛮不错了,如果你再抠抠,吃的还可以省出一点来。其余的400元,你可以干很多事情,比如同学聚会呀、去电影院呀、逛街买点东西呀,都可以了。

所以说,一个普通学生,一个月要有1500元生活费,过的肯定不会差。


阿呆札记


现实点,刚入大学觉得1500绰绰有余,当你到了大三大四,如果没有兼职或者额外收入,单单1500感觉根本不够花。而且这时候还不好意思多问父母要钱,只能要么兼职要么琢磨其他赚零钱方式,甚至有可能赚多少花多少。

算笔账,我是2014年刚入大学,女孩子👧。化妆打扮仅限于知道要抹水乳,出门要涂防晒霜一些基础护肤,吃饭食堂,偶尔和舍友一起狂街聚餐,衣服一个月三四次吧,大部分情况下还是淘宝。当初生活费就1000,还能剩小余。慢慢,认识的人多了,聚餐玩耍,钱哗啦啦地流。打扮化妆比大一精细了不少。再后来大三开始,抹脸上的水乳要用好的吧,不是劝人人都去神仙水,而是依据自己消费水平买大牌好点的。开始迷口红了吧,什么迪奥999,纪梵希小羊皮等等,化妆更会画了吧,要做个精致的猪猪🐷女孩吧,包控,鞋控,学习资料费,投资自己健身,报班等等,想要的越来越多,钱包越来越扁。这还没算上日常吃饭聚餐超市话费开销。这里不是倡导买买买才是精致的唯一办法,爱美的女孩子不仅是内在,外在也会投资很多。

作为个大四狗,说真的,学习、健身、穿搭...1500真的不够啊


韩语小邱


我大一的时候是2010年,每个月的生活费是800——而且是在北京。

当时我爸对我有一种错误的估计,觉得一个月800块钱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已经足够了,但是他就是没有想清楚这是在北京,不是在我们家那个小镇子上,更何况大学生根本就不是他那个只要学习就好了的时代。

不过我也比较硬气——或者说有点儿赌气,说的不给钱就不给钱吧,我没意见,我还就是要看看我一个月最少可以花多少钱。

伙食费的话,每天每顿饭都是一个素菜加四两饭,一块二毛五或者一块五,早饭喝碗豆浆、吃个油饼、来个鸡蛋,差不多两块钱,有些时候懒得去食堂就干脆不吃了,所以一个月的伙食费不会超过两百,然后北京市每个大学生每个月补贴60块钱伙食费,所以吃饭一个月就一百块钱多一点。

交通费,基本上没有。学校是分校区,在郊区,学习也比较紧张,除了有些时候有特别的需要,要到学校本部去的时候,或者要去昌平采购点儿生活用品的时候才会出门,但是去学校本部可以坐学校的班车(就是要等很久,还不一定轮的上),坐公交的话学生公交卡打2折,两毛钱一趟,也基本上花不了多少强。唯一是地铁的学生卡没有什么优惠,但是那个时候北京的地铁还是两块钱随便坐,所以也花不了多少。感觉一个月花在交通上也就十几二十块钱,学生公交卡充100块钱可以用好几个月。

手机话费,实际上就是学校开学时候办的学生套餐,一个月38还是多少,后来手欠办了一个当时比较新鲜的联通3G套餐,发现一下子就手机话费就要花掉将近100了,心疼,没用两个月就停了。

零花钱,这个几乎没有,当时不喝饮料、不吃零食,好像当时因为觉得压缩饼干比较顶饿所以买了一箱,吃了好久。没买过衣服、鞋子之类的东西,其他生活用品实在想不到还买过什么,买过吃泡面的碗筷还有洗洁精?可能一个月就几十块钱零花钱吧。

买书,这个是一个花钱的大头,当时的当当网还没有像现在这么不景气,忙着跟京东和亚马逊打价格战,所以经常会有那种书籍打两折然后折上还满200减100的活动,一时忍不住就总是买,买回来也看,但是看的不是特别勤快,每次搬家的时候搬书都是累得半死。

当时基本上的情况就是每个月800块钱的生活费一个月还绰绰有余,为了犒劳一下自己,买了一个Kindle。要知道当时的Kindle可是一个新鲜物件,即便我是班上花钱最拮据的人之一,但是我还是第一个有Kindle的。当时是Kindle3,淘宝上买是1300块钱——所以你就知道我一个月800块钱生活费还能够几个月省出来一个Kindle是花钱有多节省。

不过一个最要命的问题就是那段时间人特别瘦,半年的时间我直接从160斤瘦到了120斤多点儿(当然,也跟那个时候每天跑步锻炼有关),回家过年的时候我妈看到我都以为我得白血病了,我爸说不然就把生活费提高到每个月1000块钱吧?反正后面手头上稍微宽裕点儿,吃饭也不会那么吃了(其实当时的生活费单是吃饭的话是够的——五块钱就够吃的还可以了,只是我赌气不吃而已)。

再后来就是读了博士,也算是自给自足了,国家和老师都给点儿钱,也不用交学费,这个时候才算真的是比较自由一点儿了。


SilentTurbine


我儿子上大学就是每月1500,能感觉到是不够用的。

每天早餐10元,晚餐10元,午餐15元,这就35元了,电话费,上网费,水果费,热水费,上街车费,买水,饮料之类的。如果偷偷吸烟的自然花销更大。

游戏费,聚会,同学来了请客,等等,偶尔自己网上购物,还有分期买平板的费用,基本上1500根本不够。但我最多再给交个话费,剩余不管,自己饿肚子也好,打工也好,家里负担不起了。



如果,搞个对象,钱怎么花的都不知道。孩子们没有经受挣钱的艰苦,不知道来钱困难,花钱容易。所以,钱对他们好像没有概念。但他们可能不知道钱的重要性吧。

除了有钱任性的,富二代的人,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月1500是一个花销正常的大学生的生活费,不少,肯定是不多。所以孩子们,懂得家长的辛苦,钱的来之不易,就是孝顺含辛茹苦的父母。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的好好的。如果,用每月1500的生活费换来的是在宿舍睡觉,打游戏,和朋友胡喝海吃,或者女朋友闲逛,这钱花的实在冤枉。



在走向成熟的大学生活阶段,每个人的生活态度应该是有所转变的,读书时期,艰苦未尝不是好事,锻炼自己的能力,多少大学生在学校已经賺的人生的第一桶金。

所以只要是父母给的,你自己不劳而获的就不能嫌少。

靠自己能力赚取的,也要有计划地去花销。靠流汗赚取的钱,才倍加珍惜。


漫语慢文



我的大学是在外地的一所大学,因为离家远,生活费都是学期之处父母给的。和我一样的同学很多,到学期结束的时候,没钱吃饭的同学很多,找我借钱的也不少。

我大一的生活费当时一学期是5000,学期结束的时候爸爸一般还会打500-1000。因为很多父母知道子女估计用的路费都不剩,回不来啦。大二开始的时候,基本一学期的生活费在6000左右,大三在8000左右,大四最后找工作之类的基本一学期父母给到10000。

回想起来,其实也挺羞愧的,大学4年算上学费和其他开销,差不多用了家里差不多有10多万,我妈妈当时还说:孩子,你自己记账,以后我们老了,你就把大学以后花的钱养我们就好啦。

我说:哪里能啊,以后我十倍百倍养你们啊。现在想想,百倍的话就是千万,目前来看我自己的努力离这个标准还差的太远啦。

我在大学的时候,属于班级里面条件中等的学生,比如我有一个大连的室友,他的月生活费基本在3-5000,那个花钱如流水啊,哎,不过人家条件好。当时,我还特别记得,一个+7的武器1400买的,丢上去强化一下碎啦。算上强化的100块,就是1500,顶我一个月吃饭啦。

其实,大学里面开支最大的是吃饭,早饭来碗粉、鸡蛋、牛奶就是七八块。中午2个荤菜、1个熟菜、1个饮料就是10快。晚饭也不便宜,差不多也要七八块。有时候还有个夜宵。同学室友之间经常也吃个烧烤,喝点啤酒,吹吹牛啥的。还要缴纳一些网费、电话费、水电费、买点衣服等,基本1500,如果不节约的话,也不结余。

当然,我有个师妹的开支都是控制在月花费500元以下,她基本不去逛街,不买什么衣服,化妆品就更少啦。不过现在她也熬出头啦,进了高校任职,也嫁了个好老公,最近也生个可爱的闺女呢。

体验的话,如果是1500,在大学比较普遍,不嘚瑟的话,没啥体验,哈哈。当然,我要告诉你,如果你有女朋友的话,1500里面的大部分你懂得,哈哈。


帅小西De


1500元已经不少了,如果孩子省着花,在一二线城市也是足够用的。

我儿子在河北省一个弱三线城市读大学,基本上遇到大的节日假期,如五一,十一,端午等都会回家。每次返校前,我老婆都给他塞很多钱,他都不要,说根本花不了。最近,光是我给他微信上打的钱就好几千,人家基本没动。我们给他算过,不算路费和买衣服(衣服都是我们给他买),他每个月在学校的生活费仅仅六七百元。



我有一个侄子,也是在河北省一个三线城市上大学,他父母告诉我,孩子每月的生活费1600多元,有时还还不够花。我儿子有一个高中同学在西北某地上大学,这孩子更猛,一个月花三四千,最后被父母骂了一个狗血淋头。

其实,大学的饭菜挺便宜的,我儿子说,七块钱吃饱是没问题的。一般来说,早晨五块,中午和晚上各七八块,每天生活费也就是二十来块,一个月六七百足够了。前提是做好营养均衡,不要今天一个排骨,明天一个烤鸭,整天大鱼大肉,并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



孩子花钱少,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关键在孩子。我们孩子从小就不乱花钱,对吃和穿不讲究,不追求什么名牌,地摊上买的十块钱的大背心人家也穿的很开心,只要是新的就高兴,不要求什么非阿迪耐克李宁不要。



第二,除了吃饭之外,基本上我们都包办了。因为大学离家近,所以他的一切生活用品我们都越俎代庖了。所以,他除了吃饭,基本没什么别的花销。

第三,同宿舍的孩子都是农村来的,非常朴实。他们一个宿舍的同学大都来自农村,人都非常好,没什么不良嗜好。没人抽烟,也没人攀比,除了一起打打游戏,没什么歪风邪气。偶尔出去一起聚聚餐,一般也是AA制,吃饱就行,也不会铺张浪费。



第四,孩子没搞对象。搞对象挺能糟钱的,这点是普遍共识。我经常教育孩子,可以搞对象,但是不能傻了吧唧的做人家的免费饭票!一个男孩子必须老实,但不能傻!在爱情上如果没有一个男人的尊严,我老婆说的好,立刻将你扫地出门!呵呵



阅后如果喜欢,请不要忘记点击右上角“关注”。这样就可以每天第一时间免费获取本头条号分享的管理知识啦

分享是一种快乐,关注是一种美德。欢迎大家关注、交流、评论、转发。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