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農民向地主租一畝地需要交多少租糧?

哥貴3


農民向地主交多少地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經濟與階層問題,也是一個近代中國發展過程中最核心的問題之一。


關於近代中國地租額的變動趨勢,史學界至今都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答案,大致來說有三種說法:

一是增加,因為城鄉商品經濟和商業流通加速發展,水漲船高,地租額也隨之變高還有就是人口增加了,自耕農破產導致地價上漲、佃農競佃;

二是穩定,因為從租佃契約中看到,租額並無多大變化。

三是下降,因為民國經濟長期凋敝,人民生活在水平線之下,田地生態的惡化,農田生產率的低落,長期戰亂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我想每個地區有每個地區的情況,地租率也不同,下面用山西和蘇南的資料作一探討:

第一,晉省貨幣地租。

清代至民國時期,商業資本的發展促進了貨幣地租的發展,但這種發展是水平低下的,雍正朝推行的攤丁入畝在山西執行的很不徹底,一方面是豪紳地主的強烈反對,一方面是人口流動性大。

因此,直到1822年也就是道光2年才普遍推行,根據資料統計,道光三十年(1850),畝均徵銀0.038兩,到光緒十三年(1887),平均每畝徵銀0.056兩。

到了民國元年(1912),平均每畝徵銀0.100,用這樣的統計資料看,山西的地租貌似一直上升,但這是除去實物地租之後的。

第二,蘇南地租。

從上海檔案館所藏的“認田契”資料為中心,發現在今天的松江、青浦地區,利用光緒11年至民國 25 年半個世紀的 942宗認田契,經過統計光緒時期的25年,每畝平均0. 833石。民國時期的21年,每畝平均0.635石。很明顯,清代晚期高於民國時期。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一是業戶與佃戶之間的博弈,佃戶通過中人或田地的種種缺陷來降低租額,一是田地生態的惡化,劣化是租額下降的另一個原因。

確實,山西和蘇南地區情況不同,所以統計結果各異,當然就在情理之中可。

特邀嘉賓:一枚蜻蜓


秦右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玩意沒個準,各地不同,一個地方各家不同。

隨便舉個例子。

大惡人劉文彩的租子。

採訪片《大地主劉文彩》中有采訪者問本地老人:劉文彩收的租有多少?

四川 是天府之國,一年收兩季,劉文彩收租只收一季穀子,平均一畝一石,也就是一畝產量的一半,另一季麥子農民全部自得。

民安三隊的老貧農李福清說,算起來交租佔總收成的30%,也就是三成。

而眾多的老貧農,老佃戶都說劉文彩交的租不高,沒有後來交公糧多。

安仁的一個生產隊長羅友志講那時上公糧上米每畝350斤,上麥子每畝200斤;劉文彩只收一石穀子,摺合米只有290斤。

90歲的李福清還說:劉 文彩在的時候,這一帶沒有餓死人的事。


薩沙


我是古稀之人,我來談一談,過去租田種的農民,要交多少租呢,一般情況是三七開,就是說收一百斤糧食,地主佔三成,而租種的人得七成,但是也不是收上來過秤,而是到糧食成熟時到田地裡估產。收割後算賬,但是農民仍然衣食無著落,因為當時產量低,我們這裡每畝只收三四佰斤稻子。另外是農民沒有農具和耕牛,要租或借,所以要付出一部分,另外農田事都是人手操作,一個勞力一年種不了幾畝田,所以農民還是很苦的,吃糠吞菜,討飯逃荒,只是難免的。


安徽巢湖記憶


小編今年幾歲?知道什麼叫地主,什麼叫貧農嗎?遠的不說,就說你想罵的民國,就說我們這裡大家幾乎都有地,土地價格也不貴,不到兩塊大洋,我們家是貧農也有十多畝地,沒有地的,都是吃喝嫖賭的,懶貨。當時肯定能吃飽穿暖,中國的農民一直到1976年,都是這個水平。


青衫客23


解放前大部分地主都是靠省吃儉用,勤勞致富,買下田產的。且為人和善,僱傭長短工都是好菜好飯招待,吃不多的還不要,怕做不了事。也不克扣工資,不打罵人。收租一般是一到三成,遇到災荒還主動減租減息。真的要比第一批外資企業的老闆好!有餘錢還會修橋鋪路,興辦學校。濟孤助殘。倒是那些賣田賣地,賣老婆,賣兒女的都是是些好吃懶做,吃喝嫖賭的窮人。


彼岸花17372


我今年74歲,民國時期的事所知不多,但我年青時聽老人們說過一些。在我地,地租的標準是每畝1.5石稻穀(0.15立方米,約200斤)但因為水利建設等都是由地主承擔的,所以佃戶總會以各種理由要求減租,另外國稅由地主承擔,如果發生重大自然災害,國家還會責令地主求災。


問天老人


現在知道這一問題的人很少,即是七八十歲的人也未親身經歷過,小時聽我祖祖,也就是我爺的父親說過。因我家是小土地出租成份。一般好田一年租金是二至三鬥稻穀,每鬥稻穀在27斤左右。算下耒一年一畝田在70斤稻穀左右。當時正常年景一畝田能收六擔稻穀,約合6oo斤左右。但皇糧。《即農業稅》和水費則由田主人承擔?碰見天災人禍的情況下。也會減勉一部份。


毛圪瘩5


我親身經歷吃不飽飯的年代,70年代初田裡畝產約二至三百斤稻穀,每年除去統徵統購所剩無幾。除去紅茹瓜菜等雜糧,每年欠吃一至二個月。只有去剩糧村隊去借糧,或等縣糧食部門一點返銷糧。哪有現在畝產上噸位的產量!袁隆平院士等農業科學家為老百姓解決了千年之困!


一首老歌46


在舊社會地主階級霸佔著絕大部分土地,農民世世代代租種地主的土地,給地主扛活,耪青,做牛做馬,受盡剝削和壓迫。地主出租的土地,不負擔任何費用,佃戶租種地時要向地主暫交納押金,按租地面積大小,收穫如何,而定其數量。地主不付給押金利息,豐收年景,地主還要提出增加押金,用此押金去放高利貸或販賣其他物品,撈取外塊,大發橫財。

每年年底,剛打完場,就收繳地租,不論年景好壞,收成多少,一次交齊,不得減少或拖延;遇到災年,農民所打的糧食,還不夠交租子的。屯屯都有幾家衣不遮體,屋不避寒,家無隔夜糧,靠吃野菜糠粕度日的“光腚戶”。偽滿時,餓死人和凍死人的事,屢見不鮮。貧困、疾病、債務,迫使許多農民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還有一種情況分長工和短工!

與現在開發商給工程隊工程款以樓抵賬一樣,當時短工是在忙鏟忙趟時僱用。其報酬臨時雙方商定。長工為1年或幾年,報酬兩種:一是不管豐年歉年,所打糧食對半分成;二是吃死勞金,一般每年15—20石糧,不管豐年歉年。地主在年底算帳時,扣除“夥計”的吃糧;扣除應攤的出荷糧和一年所用的畜力工;扣除“夥計”誤工受罰部分,這樣實際所剩無幾,而且不論糧價如何。農民仍然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

凡事都有特例地主在採取上述理財方式的基礎上,自家也親自耕種,甚至有的地主猶如葛朗臺,自家人吃的和僱工一樣,還驅趕家人和長工一樣下地幹活,以期望節約成本,賺取更多利潤。




雄霸天下完活


主要是看別人回答來的。看著看著有些看不下去了。地主的後代們誇地主好就算了,農民的後代尤其是貧下中農後代要是也跟著誇地主好,那就讓人氣憤了。你的祖宗被人剝削,還替人叫好。這就像現在你罵各種不合理各種不好的時候,你的兒孫反到誇好,不知道是不是會打了你的臉?將來死了都得從棺材裡出來罵你兒孫不孝啊。人類社會是向前發展的。總不能現在有各種不順就說過去的不順好,比現在輕一些,還是回到過去好?這個問題的本質其實是你站在了誰的立場上看待問題。自己還沒當地主呢,就過來幫著誇地主好?可笑可笑。清醒點吧,我們的目的是消滅剝削,消滅壓迫,而不是比較誰剝削的輕誰壓迫的輕,然後就承認了剝削壓迫是合理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