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军舰向乌克兰开火,乌克兰敢还击吗?北约会不会帮助乌克兰?

青年视纪



乌克兰的鸡蛋碰石头,那绝对不是愚蠢,而是事先经过周密策划的,其目的就是牺牲自己,在欧洲制造“俄罗斯威胁论”,使美国为首的北约又有借口制裁俄罗斯,并进一步搞东扩,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与此同时,拆散特朗普与特朗普的友谊。害怕特朗普与普京的“兄弟情”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可不仅仅乌克兰,北约的所有的欧洲成员国都是如此。在这起俄乌冲突中,牺牲自我的乌克兰成功地将俄罗斯拖下水,成就西方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围攻”。

25日,乌克兰派出三艘小型军舰别尔江斯克号、尼科波尔号、亚内卡布号闯关刻赤海峡,被凶狠的俄罗斯收拾,连人带船都被俄军扣押,还有二名士兵受了伤,将俄乌两国的冲突推向新的高潮。以乌克兰的军力去挑衅俄军,根本不是对手,吃大亏是必然的,任何一个乌克兰人都知道这个常识。

被俄罗斯收拾后,乌克兰总统立马给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打电话,告洋状:乌克兰又被俄罗斯欺负了,北约要出来主持公道。北约方面:你们乌克兰干得漂亮,牺牲乌克兰的小我,成全北约的大我,加入北约这事上给你们加分,请继续跟俄罗斯瞎折腾,会给你们撑腰的。

通完电话,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表态称,北约全力支持乌克兰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包括在国际法下,乌克兰在其领海享有的全部航行权。同时,北约表示北约大使与乌克兰特使26日晚些时候将在布鲁塞尔就此事举行紧急会谈。

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妮基·黑莉迅速作出支持:联合国安理会将应乌克兰的请求,在26日上午11点召开紧急会议讨论该事件。除了美国外,欧盟、德国、法国等也介入了这起俄乌冲突。法国督促俄罗斯释放被扣押的乌克兰舰船与人员。

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26日发推特称:“我谴责俄罗斯在亚速海使用武力。俄罗斯当局必须归还乌克兰船员和船只,停止进一步挑衅。”他强调:“欧洲将继续团结一致支持乌克兰。”欧盟发言人发表声明:我们希望俄罗斯恢复刻赤海峡的通行自由,并敦促所有人立即以最大的克制采取行动,以缓和局势。

在俄乌顿巴斯地区冲突中榜样关键角色的德国不失时机地插手了,26日,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发言人斯特芬·赛贝特敦促俄乌双方迅速展开对话,以澄清此事,缓和紧张局势,并呼吁俄罗斯释放扣押的乌克兰船员和军舰。这个只是客套,厉害的在后头,斯特芬·赛贝特指责俄罗斯军队在与乌克兰的对峙中使用武力是严重的问题,她说“根据我们迄今所知的事实,俄罗斯没有明显的理由可以为这些问题辩护。”在西方相关方面的表态中,德国对俄罗斯的态度最为严厉!远远超过美国对俄罗斯的态度。

表面上看起来,北约、欧盟、美国、德国、法国等西方国家与组织都站在乌克兰这边,但都是一些口惠而实不至的支持而已,乌克兰实际上并不能从这起与俄罗斯的冲突中得到多少好处,还被扣押军舰与士兵,面子实在无光。这些西方国家与组织能给乌克兰什么实质支持与帮助呢?替乌克兰出头,与俄罗斯爆发战争?还是给乌克兰许多金援,抚平乌克兰的伤口?做梦都别想!西方需要的是一个牺牲自己的乌克兰,而不是索取的乌克兰,乌克兰的死活他们根本不关心,关心的是通过乌克兰这枚棋子,消耗俄罗斯的战略资源,孤立俄罗斯,削弱俄罗斯的国力,加速推进北约东扩进一步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把北极熊折腾成一只听话的病猫。

希望依靠外国势力挑战、复仇俄罗斯的乌克兰纯粹是在作死,又会有几个人同情?当然啦,乌克兰通过自己的作死成功地将俄罗斯拖下水,掀起西方对俄罗斯的围堵,制裁,使俄罗斯的外部环境更孤立更恶劣,付出更多的代价。从这个角度而言,此次的俄乌冲突中,最大的输家不是乌克兰,而是俄罗斯!


飞狼


当得知派去克里米亚挑衅的军舰全军覆没消息的时候,波罗申科会想起这一幕吗:2014年的6月7日,在他的总统就职仪式上,当他步入议会大楼的入口时,一名卫兵突然身体摇晃,手持的步枪砸在了他的脚边,这个小插曲让人为乌克兰的国运捏了把汗。在下令乌克兰的军舰出发之前,波罗申科政府应该做好了各种预案,而目前来看还击显然不在预案中。


虽然比”我舰奉命撞击你舰“的预期更严重,但波罗申科仍将按照自己的剧本去演:在波罗申科的提议下,乌克兰国家安全和国防委员会支持宣布戒严60天。这项动议现在将提交乌克兰议会进行最终批准。同时表示26日将与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和乌克兰盟国讨论进一步措施。不过,波罗申科表示,如果实施戒严令,不打算采取任何进攻性的行动,而且不会影响与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进一步的军事还击目前还不在波罗申科的考虑范围内,

毕竟乌克兰军队掉渣的战斗力他也心知肚明。对于波罗申科来说,他最大的收获就是挑起了民族主义情绪,通过戒严令来增强总统的政治权力,限制被宪法保护的一系列公民自由,如新闻自由和集会自由等权利。如果进一步军事挑衅,被俄罗斯打得满地找牙那就演过了头。


北约肯定会声援乌克兰,可是如果这种声援有用的话四年前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波罗申科今天将向北约秘书长”告洋状“,估计也会得到英国为首一些北约国家的声援(毕竟英国国防大臣21日才宣布将派更多的军舰和士兵前往乌克兰保护自由),口头上的支持是可以有的,实质性的援助则要看是什么内容:给点钱和装备,让波罗申科去当炮灰可以,让本国的军人流血那就算了。别忘了,当年土耳其击落了俄罗斯军机的时候,北约国家第一时间的反应不是支持它而是指责埃尔多安乱惹事,乌克兰都不是北约成员国,北约怎么好帮你直接出头?我并不认为俄罗斯向乌克兰军舰开火后北约会介入亚速海,在克里米亚大桥建成后,亚速海实际已经成为俄罗斯控制的内海,沿岸部分被俄罗斯或者亲俄罗斯的东部武装控制,本来就不利于大型军舰通行。俄罗斯封锁克里米亚大桥,哪个北约国家的军舰敢硬闯?对俄罗斯的国力消耗很小。


今年7月5日,季莫申科在参加乌克兰电视一台的节目时公开表示,根据她掌握的信息,波罗申科试图在2019年总统大选前升级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冲突,从而找借口实施戒严令,而根据乌克兰相关法律,戒严期间大选不能举行。现在看来,波罗申科已经开始在尝试了。


云霄飞翼


由于乌克兰首先的挑衅,俄罗斯向乌克兰的军舰开火,并俘获了其军舰,导致两国关系剑拔弩张。对于这一事件,简单谈几点个人认识:


第一,这一事件由乌克兰方面引发,波罗申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制造紧张气氛,改善其低落的选情。因为就目前乌克兰的国内民意来看,波罗申科的排名低至第四,连任的可能性已很小。所以,他想用冒险的手段来提升其支持率;

第二,面对俄罗斯的反击,乌克兰当然无力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因此波罗申科不可能与俄罗斯全面冲突。他所能做的就是加大在国内的动员,在舆论宣传中强调俄罗斯的攻击性,从而使国内民众在反俄的旗帜下团结起来;



第三,乌克兰遇到更大危机,做为策动乌克兰向西看的嗦使者,北约当然不会坐视不管,一定会对乌克兰伸出援手。但是这种援助肯定是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的,应该包括在舆论上谴责俄罗斯,声援乌克兰;向乌克兰提供一些物质或武器方面的支援;进一步严化对俄罗斯的制裁等。至于乌克兰所期盼的加入北约,让北约出兵来打击俄罗斯等想法,应该基本是空想,因为北约不会轻易为一个域外国家而与俄罗斯打仗。


姜运仓


乌克兰在黑海演习,摆明了是针对俄罗斯。俄罗斯的回应则更加干脆,直接开火,一点也不顾忌国际上的反应,也自然摆明了俄罗斯不惧怕战争威胁的态度。

俄罗斯向乌克兰开火以后,如果乌克兰有魄力,无论舰艇大小,早就开火回击了。而乌克兰并没有回击,意味着乌克兰还是真惧怕俄罗斯的,也没有这个实力去回击。因此,事发当时的乌克兰都没有还击俄罗斯,事发以后乌克兰还击的可能性更小了。

乌克兰最终还是希望通过国际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像在克里米亚和乌东问题上一样。而乌克兰寄希望的“国际”,当然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不过,乌克兰可能会失望了。因为从始至终,西方国家就根本没有真心想要帮助乌克兰,西方国家给予乌克兰最大的“帮助”,就是对俄罗斯口诛笔伐。其他的像制裁俄罗斯这样的事,不过是西方国家通过乌克兰找到的一个借口而已,只有乌克兰傻傻的以为那是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支持。实际上,乌克兰不过是西方国家的一颗棋子、一个工具而已。

如今,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态度可谓是非常坚决,如果乌克兰回应激进,则两国发生战争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俄乌两国发动战争,乌克兰完全无法同俄罗斯抗衡。至于“国际上”的北约,北约倒是一直是搅乱乌克兰局势的幕后推手,但是北约在世界上从来没有和俄罗斯正面交手的经历,更不用说在这种处于俄罗斯眼皮底下的地方了。幻想北约与俄罗斯交手,是非常不现实的。

当然,北约最喜欢打的是代理人战争,北约直接出面是不可能的,不过可以暗地里扶植反俄势力,或者武装乌克兰。但是尽管如此,如果俄乌爆发战争,北约对乌克兰的这种“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


苏绽


俄罗斯和乌克兰一直处于冲突状态,这里没有什么敢不敢还击的问题,乌克兰一直在努力还击,只不过是力度大小的问题罢了。

北约是不会帮助乌克兰的,因为,乌克兰不是北约成员。而乌克兰之所以和俄罗斯搞成这样,就是因为北约:乌克兰希望加入北约,俄罗斯当然不会同意自己的南大门向北约敞开。不过,北约接收新成员有一个规矩——不能和邻国处于战争状态或是和邻国有领土纠纷,因为北约不想当冤大头,上来就帮人打架。所以,俄罗斯就收回了克里米亚,而且,在乌克兰东部地区也和基辅陷入了冲突状态。这样,乌克兰就无法加入北约了。

至于乌克兰军舰在刻赤海峡和俄军的冲突,当然和基辅的内政及外交有关了,不过,那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军情观察


(图:今天曝光的冲突图片)

我相信乌克兰蓄意挑衅了俄罗斯,更相信乌克兰除了转移国内矛盾的目的,还在于试探俄罗斯的底线,结果挨了当头一棒。

一、关于事件的基本情况。

25日上午,由乌克兰海军2艘炮艇和一艘拖船组成的船队,试图从黑海方向通过刻赤海峡大桥进入亚速海,但遭到俄罗斯舰艇阻拦。据俄媒体报道,乌海军未经通报进入了暂时被俄海军封闭的黑海某水域,并企图穿越刻赤海峡与新建成的刻赤大桥进入亚速海。俄罗斯动用拖船封堵了大桥桥洞,俄海军一艘舰艇撞击乌海军拖船,造成拖船主发动机和船舷受损,拖船上救生艇被撞脱落。随后,俄舰艇向乌海军一艘炮艇开火,造成数人受伤。目前乌海军3艘船只已被俄方扣留。

二、就算乌克兰敢还击,拿什么还击?

同俄罗斯海军相比,乌克兰海军简直弱成了渣。根据去年披露的消息,乌克兰海军目前仅拥有约30艘军舰、80艘辅助船只、60架飞机和直升机,另有一些海军陆战队的武器装备。上述乌克兰海军舰船设备严重老化,不能满足乌海防需要,所以乌方已着手建造新舰艇,已建成五艘,计划再建六艘;乌海军的旗舰“格特曼-萨盖达奇内”号导弹护卫舰于四年前起义倒向俄罗斯,从公布的图片看,该舰保养状况、卫生环境堪忧。

(图:格特曼-萨盖达奇内”号上的水兵正在做清洁。)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乌克兰敢于对俄还击,它能够拿出什么本钱来还击呢?

三、北约没有义务帮乌克兰强出头。

北约的盟约规定:只有其成员国受到外敌攻击时,其他北约国家才会携力助战。而且北约入盟条件中就有一条——不接纳跟第三方存在领土纠纷的国家加入北约,目的就是避免被牵扯进无谓的战端。

乌克兰并非北约成员国,它曾多次申请加入北约而遭到婉拒,眼下乌方表示北约已经认可了乌的申请国地位,然而北约很可能是出于利用乌克兰的目的而画一张大饼;乌克兰跟俄罗斯存在乌东和克里米亚领土争端,距离正式加入北约为时尚早。

(图:设在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

因此,乌克兰与俄罗斯发生军事冲突,北约在行动上极可能置身事外,最多高调门谴责几句,替乌克兰打打气,或者给予一些军援支持。

四、黑海就像一只大浴缸,北约军舰不敢脑残地在这片内陆海跟俄开战。

知晓粗浅地理的朋友都知道,黑海是介于欧亚大陆中间的内陆海,周边被陆地包围,面积只有42万平方公里,靠狭窄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与外界相连,无论是战略回旋余地还是战术形态都对大规模舰队进入不利。

(图:黑海及周边地图)

从地图上看,黑海狭小得就像一只大浴缸,而克里米亚半岛如同一记铁拳横亘在黑海中部。俄罗斯海军再不济,以克里米亚与俄罗斯陆地为依托,也足以跟强大的外来海军相抗衡。

所以不要说北约舰队不想为了乌克兰,跟俄罗斯海军发生高烈度的军事对抗,即使北约想这么干,也不会在黑海方向寻衅。


回马一腔



本次事件起因还是乌克兰对俄罗斯合并克里米亚半岛的不满,总是幻想如果乌克兰与俄罗斯发生冲突,美国与北约会出面帮助。乌克兰的这次行动目的就是以无害通过为名义,穿越俄罗斯与克里米亚半岛之间的大桥,造成一种既成事实,换句话说就是外交碰瓷。乌克兰派遣两艘炮艇以及一艘支援船前往大桥,遭到俄罗斯方面的阻拦,乌克兰方面开始时说已经提前通知俄罗斯,之后改口是提前通知没有联系到,但俄罗斯方面认为,这样的通过不是无害通过,所以不允许其通过,并且派遣船只阻拦,在大桥上也派遣了坦克,空中也有飞机支援。

本来乌克兰的三艘船只发现这样的情况后就在外等候,但是,来自高层的指示是不要理睬俄罗斯的阻拦,强行通过,这就有了之后俄罗斯向乌克兰炮艇开火,并且捉拿这些炮艇事情发生,据说炮艇上有3名人员负伤。现在接受了治疗没有生命危险。乌克兰方面在俄罗斯炮击之后马上发表声明,乌克兰在这次事件中没有任何的责任,所有过错都在俄罗斯,俄罗斯的炮击是不当的军事行动,乌卡兰希望国际社会对俄罗斯采取制裁以及更加严厉的措施。


但是欧美的反应令乌克兰失望,欧盟发表声明,为了防止事态恶化,希望双方克制。而北约的发言人也是希望双方克制,都没有进一步行动的打算。乌克兰因为俄罗斯不仅合并了克里米亚半岛,还切断了供应给乌克兰的天然气,甚至还打算与土耳其。瑞典等国重新建设一条新的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管道,这样乌克兰完全被边缘化,因此乌克兰不惜牺牲自己,使得事态扩大,不仅让世界关注乌克兰的问题,还要阻挠欧盟批准新的天然气运输管道的建设。但是欧盟的反应让乌克兰很失望,下一步乌克兰或许会进一步行动,尽最大可能给俄罗斯制造麻烦,但如果没有美国,欧盟的响应,乌克兰这样的行动或许变成飞蛾扑火。


桥本看日本


11月25日发布消息称,乌克兰海军的两艘小型军舰和一艘拖船,未通知俄方。企图强行通过刻赤海峡进入亚速海,俄罗斯海军果断通过撞击与炮击逼停乌克兰军舰,并将之扣留。但是乌克兰海军怎么反击?


乌克兰海军现役最大舰艇为的格特曼·萨盖达奇内号护卫舰,并且这次强闯俄罗斯的三艘军舰,只是两艘小型炮艇,连导弹都没有的那种,以及一条拖船。


就是这两艘炮艇的,他们的吨位也不过六七十吨还没导弹

还没俄罗斯的巡逻船大,

所以说如果乌克兰海军选择还击的话,那么等待这三艘舰艇的答案必将是被击沉。



很明显,乌克兰海军早就没有了原来的雄心壮志,他的这些军人根本不愿意为乌克兰政府做出太大奉献毕竟在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克里米亚的乌克兰海军官兵费劲千辛万苦,返回乌克兰,乌克兰政府却连一个住处都没有安排,所以乌克兰海军早已不信任乌克兰政府了。

所以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也就算了,直接作死就有点过分了


寻找丢失的方向盘


我不知道这是乌克兰的悲哀,还是俄罗斯的强横。人们在说乌克兰时也惯用一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是就目前俄罗斯这种“我舰奉命撞击你舰”看是霸气十足,实则霸道十足。我想俄罗斯的行为也没有可以值得炫耀的地方,其行为就是一种赤裸裸的带有“强盗”的行为做法。

说乌克兰“碰瓷”也行,那么乌克兰究竟有无通行权?乌克兰和俄罗斯的说法究竟谁站的住脚。如果这件事没有很明确的是非公断,那么俄罗斯的行为又是什么?乌克兰就该受气,受伤吗?这里我不做阐述。


就说乌克兰敢不敢还击,这里面不存在敢不敢的问题。俄罗斯固然强大,前苏联也曾强大,但是面对武力威胁或者攻击时我们不能小看一个国家的的“亮剑”精神,有几个一上来就“投降”的国家?但是目前来看乌克兰的意思先要戒严60天,不打算做攻击性动作。乌克兰要向北约求援,那么很大的可能是特朗普致电普京,释放船只。避免发生更大的冲突,但是两国的关系会更加雪上加霜,不定会在什么时候爆发更大的冲突。


目前来看北约不会帮助乌克兰开火还击,因为乌克兰还是有理性的知道天高地厚的。可是有些事态是无法控制的,但是俄罗斯也不会发生进攻乌克兰的行动。不要把俄罗斯想象的有多厉害或者可怕,普京这样做能赢得什么?本来克里米亚问题西方就一直不认可,现在如果和乌克兰再发生大的武力冲突,我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会坐视不管,历史教训还不够吗?


涛声依旧23268


从波罗申科的行为来看,是先制造矛盾,后进行战备,这显然是想借机达成某种目的,而并不是一言不合就开打。如果波罗申科真想打,遭到俄方舰只冲击的时候就早还击了,更不会让俄罗斯方面轻轻松松把船扣下。


11月25日北京时间中午12点,乌克兰两艘小型炮艇与一艘拖船原本计划从敖德萨前往靠近东乌地区的马里沃波尔加强亚速海海上防务力量。根据俄方的报道,这三艘船只偏离了原本向俄方刻赤海事局申请的航线,直接越过俄方12海里领海范围处直插刻赤海峡,所以遭到俄方的驱逐与撞击。而乌方则认为乌克兰穿越刻赤半岛合理合法,并且符合2003年俄乌签署关于刻赤海峡的协议,俄方是侵略行为。(下图为事件发生后俄罗斯用油轮关闭刻赤海峡。)



其实早在今年9-10月份,乌克兰海军曾多次派遣作战船只向俄方递交申请穿越刻赤海峡并且获得平稳通过。据当时带队的乌克兰海军上校科瓦连科回忆,尽管乌军士兵做好了俄罗斯人强行登船的战斗准备,但是在获得海事部门批准后船只安然无恙的通过海峡,俄方并没有采取暴力措施。由此可见,如果按照相关海事协议通过,不会无缘无故的采取暴力手段。


由此可见此次事件多半是波罗申科政府主动挑起的一次试探性行为,而主要目的是波罗申科为了在2019年大选前利用对俄矛盾调动国内民族主义为自己提振低迷的支持率,并且可以借机利用总统权力实施全国紧急状态,要知道根据2015年最高拉达颁布的乌克兰“戒严令”,总统可以在全国紧急状态期间有限期延长包括总统选举在内的国家状态。(下图为俄军围堵乌军船只)



至于还击,目前尽管乌军进入了紧急状态但是不具备还击的能力,在半个月前乌克兰检察机关关于乌军状态的报告当中显示,自2014年内战开始后的四年半的时间里,乌军临阵脱逃的人数达到了3.3万人,连乌议会都对乌军的作战能力都产生怀疑,更不用说对俄进行还击。(下图为俄罗斯紧急增调军舰前往刻赤半岛)



至于北约,目前不会单纯因为乌方的举动而打乱自身对俄的策略与部署。北约在乌克兰问题上同当初在格鲁吉亚的政策差不多,本质是在俄腹地伏尔加和高加索地区起到战略牵制作用,并不会在这些区域同俄产生直接武装冲突,当初俄格战争就是一个典型,所以北约顶多会派遣军舰去黑海表表态,并不会帮助乌克兰直接挑衅俄罗斯。况且乌克兰目前还不是北约成员国。


所以此次波罗申科为了自身政治利益对俄进行战略试探,所以北约不会被其轻易拉下水与俄罗斯直接对抗,而没有北约支持的乌克兰,更不会轻易还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