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英国那么多海外殖民地,为什么派去的总督却没想过独立?

你要打球了


在大英帝国众多的殖民地中,通过武力手段获得独立的,最典型的就是北美的13块殖民地,而其他的地方像是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白人较多的国家,在大多数时间里都没有过想要独立的想法。甚至是南非、印度等这种当地土著占有绝大多数人口的国家,也是通过与大英帝国友好协商最终获得独立的!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如下:

强大的武力

大英帝国从17世纪初开始崛起以后,逐渐控制了全球的海洋,在此后的200多年时间里,大英帝国的军事投放遍布全球,而且战斗力极强,几千人就可以打败一个国家。

所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保证了绝大多数殖民地无法成功独立。试想那些总督们冒险独立,那么强大的英国军队将会很容易将他们击败。

比如在北美独立战争期间,英国总共投入了5万陆军,3万雇佣军,动员了2万民兵,还有将近两2万印第安盟友在陆地作战。在海上,多达200多艘战舰对北美13块殖民地进行海上封锁。

如此强大的军事力量,曾经一度将北美独立军逼入绝境。还好后来法国和西班牙的参战扭转了不利局面,整个北美独立战争期间,法军派出了3.6万陆军,146艘战舰与英军作战,西班牙也派出了2.7万陆军与英军作战,有力支援了北美人民的反殖民斗争。

所以,假如没有第三方强力介入的话,美国人没有能力独立。

要知道当时北美地区的人口已经达到了3百万之多,而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白人后裔,他们所掌握的军事技术、武器装备和英国军队之间并无根本上的区别,为了独立先后动员了20多万人。即便如此还是在外来力量的支持下获得的独立,而那些人口稀少的殖民地,比如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根本无力动员这么多人,更不能抵御十几万英军的镇压。

至于那些人口稠密的殖民地,比如,印度、缅甸这些国家,虽然人口基数大,但是这些国家在被英国殖民后,已经完全沦落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倾销市场,其生产力水平、军事力量都极为落后,其主要武器还是大刀长矛,即便拥有少量的现代装备,由于缺少外部的补给,自身的制造能力也差,不足以和拥有全系统工业技术的英国进行对抗。

就像英国在19世纪末与苏丹进行的恩图曼战役一样,凭借着装备的马克沁机枪,英国军队在几分钟之内就打垮了数万苏丹骑兵的攻击让他们损失惨重。

所以,强大的军事力量让大英帝国可以轻易击垮反抗势力,从而对殖民地进行有效控制。

殖民地对大英帝国的忠诚

那些殖民地总督想要独立,他面对的第二个问题来自于殖民地内部。

不要觉得殖民地就是对宗主国离心离德,其实很多殖民地还是非常向往大英帝国的。就像加拿大这里对大英帝国可以说是忠心耿耿,早在美利坚合众国独立的时候,当地的多大50万居民不愿意脱离大英帝国的统治,从而纷纷前往加拿大地区,以至于当年美加战争爆发时这些人的后裔拿起武器与英军对美国人以痛击。

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在一战二战时期也能踊跃参军与宗主国并肩作战。如果当地的殖民总督想要独立,他首先要面对的是治下臣民的怒火。

即便像印度这样以土著居民年为主的殖民地,对大英帝国的忠心也是非常强烈的。大英帝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给殖民地精英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政策,很多精英可以来到大英帝国进修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与大英帝国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而这些精英回国以后,既可以进入殖民政府任职,也可以利用大英帝国的庇护维护自己在当地的利益,从而和大英帝国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比如像缅甸地区,自从英国殖民这里后,大批新贵在英国支持下代替旧贵族,如果没有英国人,他们就无法确保自己的利益。

如果总督想要独立无疑会把这种关系打碎,这是殖民地精英不希望看到的,一定会起来反对。

所以,只要是一个头脑清醒的殖民地总督,都不会试图独立而招致内外的夹击从而身败名裂!


历史风暴


英国的海外殖民地分为两种。一种是由英国本土过去的移民为主体居民的殖民地,比如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之前北美十三块殖民地(也就是独立前的美国)。另一种则是英国人征服了当地人得到的殖民地,这种殖民地的主体居民是当地人,这种殖民地包括印度,马来西亚等。

先说第一种殖民地。第一种殖民地,由于是英国本土居民移民过去建立的,其制度建设也和英国本土差不多,存在着当地的地方议会,地方议会一般由当地的土豪把持,他们不是资本家就是地主。这样的结果是,其实在殖民地,英国派去的总督顶多就算是间接管理,本身权力不算很大。当地的事务一般是通过当地的法律,通过当地的议会来行事的,当然是英国国王的意见也是很重要的,不过你这个总督作为英国国王的化身,恐怕并不能和当地的土豪一条心。如果你连当地的土豪的支持都拿不到,又怎么独立呢?

事实上这种第一种殖民地也有人造反,而造反的主体就是汉考克、富兰克林、华盛顿、杰弗逊等本地土豪,而不是英国国王派去的总督。因为这些殖民地的实权派毕竟是这些土豪啊,他们才有钱有枪能够造反。

这些土豪造反的原因也很简单,英国向他们加税以及其他不公平的政策惹怒了他们。在此之前,英国和法国为了北美殖民地还打了一仗,虽然英国获胜,但是因此财政上出了很大问题。英国人想反正也都是为了保卫你们北美殖民地而打仗,那你们就付点儿钱:向你们多加点税吧。这一加税不要紧,导致北美人民愤怒了,搞出了波士顿倾茶事件。英国人还在海上搞垄断贸易,规定前往北美英国殖民地的货船必须从英国出发,或者用英国船运输货物。也就是说如果你从法国,西班牙等国出发,用的是别的国家的船,是无法和英国北美殖民地贸易的。为此北美最大的土豪汉考克还被英国人查过。这位先生就十分愤怒,最后在美国独立宣言上第一个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所以在第一种殖民地想要造反,并且能够造反的是当地土豪,而不是英国国王派过去的总督。

再看第二种情况。就拿印度为例,印度已经是英国殖民地里最好的,但这个好也只不过是作为一个殖民地。也就是说印度基本上没有本土的现代工业,只能作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市场。你一个总督,适应了英国的现代生活,在印度这种贫穷落后没有现代生活的地方,会愿意么?哪怕你独立了,举全印度之力打造了你本人的奢侈现代生活,你也没有现代化的武器制造,也就无法抵抗用现代化武器打过来的英国军队,你没有军事工业根本打不过啊!所以作为印度的总督最合算的办法是,在印度大肆搜刮一番积累个人财富,过个几年回到英国,享用这些个人财富。

印度也是有人想独立的,不过也是些当地土豪,总督也得经过他们进行间接统治。这些土豪在被英国人逼急了的时候会造反,比如章西女王独立起义,不过都被镇压下去了,你让总督独立,也知道是什么后果了。土豪们最后独立成功,还是因为英国二战后衰落,全球势力范围收缩,不然也无法独立成功。


地球知识局


英国的广大殖民地的总督们也不是没想过独立,他们是没有独立建国的基础。英国的封疆大吏不是中国古代王朝的那些军政一体的节度使,英国议会对总督有严格的权利限制。正是权利细分避免极权才让英国的总督们失去了独立建国的机会,权利细分给总督们带来很多不便。



地方关系

至于

汉考克、富兰克林、华盛顿、杰弗逊这些北美殖民地的土豪劣绅根本不适合拿来举例子,因为它们都是地主老财根本和政治扯不上关系,北美十三个殖民地之所以独立,连基本的军迷都知道那是当地人受不了英国政府的压迫剥削导致的起义,这中间的总督反而扮演了英国政府的角色。当然这也从侧面回答了总督为什么没有条件建国独立,殖民地官员都是英国政府剥削当地人的工具,得不到群众基础就没有独立建国的实力。

军政分离英国光荣革命之后确立立法,司法,行政的三权分立,同时为了确保克伦威尔那样的军事强人不再出现又对军方作出严格的权利限制,所以君主立宪后的大英帝国再也找不出军事狂人统治国家的例子。对待本土军人如此,对殖民地的军事领导者更加严格,将军队领导和总督分开是英国管理殖民地的基本原则,没有军队的支持甚至是掣肘,总督想要造反还有可能吗?

种族问题
英国的都建立在对当地人的征服之上,除了马来亚和印度之外,整合非洲的殖民地和南美洲的地盘都是如此,就连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以及新西兰这样的国家也一样,当地人始终都是总督们挥之不去的梦靥,也就是说没有英国政府军队的武装保护他们根本不可能在殖民地生存,大英帝国殖民体系的几百年中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这样的形式下走过的,

总督们也不是没想过独立,可以说如果不是这些总督们闹独立大英帝国也不会散架,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财政面临空前的压力,这种情况下帝国内部签订了分担防御的协议(有兴趣的可以关注本号跟进观看更新内容),正是这份协议导致很多英国殖民地有了自己的军队和国防经费,这才让总督们有了独立的资本。所以二战时期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的军队协助英国本土军队作战的消息,这个时候的总督已经有了军队的支持,战后的英帝国土崩瓦解。

唐朝的节度使都是手握军政大权的实力派,造反都是分分钟。这一点共和制或者说君主立宪做的比我们好。

兵器世界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这些总督肯定都想过自己独立。这个其实很简单,就像古代中国的军阀,平时国泰民安的时候可能很老实,一旦天下大乱,就都开始称王称帝了。作为英国海外殖民地的总督来说,他们肯定也都想自己做国王,或者总统,而不是一个受制于人的总督。而之所以没做,这完全是不敢,也不能。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在英国的殖民体系中,有两种殖民地,一种是自己的移民建立的殖民地,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还有一种就是占领外国,实行殖民统治。如印度,缅甸等。



而第一种,统治制度相对更先进,英国在由英国移民建立的殖民地,采取的都是议会制度,总督的权力并不大。而且在这样的殖民地,因为都是本国移民,思想意识十分开放,当时大英帝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而自己也是英国人,为何要独立?因此,作为总督,很难让这些人跟自己独立建国。而当年美国13块殖民地闹独立,主要是因为英国大肆提高税收,使得他们无法生存,这才闹事独立。而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直到二战也没主动叛乱独立。



第二种,殖民外国。这个就更难了,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而一个英国总督在外殖民,只是依靠武力,镇压反抗。而总督一旦要独立建国,不但英国本土不会容他,而且就是被殖民国家,即使独立也不会让一个英国人当老大。也就是说,英国总督都明白,自己搞独立,多半会死,即使成功了也是给他人做嫁衣裳。而且,作为总督,大可以利用职权,在殖民地大肆搜刮钱财,回到英国照样过好日子。因此,对于这些总督来说,不是没想过独立,而是代价太大,一不小心。什么都得不到。



历史真相背后


这当中有很多种原因,我觉得主要的就是他们都是来自繁华的大英帝国,都只是想来带着财富回到伦敦去。

还有你冒着险独立,那么是不是代表你不需要英国出面了?所以你的实力没有太强大,即使英国不打你那么你独立会不会受到其他列强攻打?

还有总督冒着风险,自立为王,叛变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跟一群未开化的落后民族在一起,就算称王称霸,划算吗。何况近现代跟中世纪封建社会不一样,总督若真自立为王,他手下的将军士兵会听他的吗,英国军队效忠的国家政府,听议会的,而不是效忠某个人,不是某个长官的私人部队。

还有一个就是总督实际上就是当地的老大了,在当地权利很大,俨然太上皇,背后又有自己强大的国家撑腰,何乐而不为呢,比造反划算多了。


地理小霸王


这些外派的总督,想要独立是太困难了!

首先总督不是本地人,殖民地民众是不会信任、拥护他的。殖民地民众听总督的话,是因为大英帝国的威名。现在总督都反叛了,谁还听他的?

跟随总督的英国官员、士兵,也没理由跟着总督闹独立。他们的家人、财产都在英国,跟着造反有什么好处呢?

还有,大英帝国一直有着强大的实力。英国的军事、经济等都是碾压各殖民地的。总督带着殖民地独立了,能敌得过英国的强大军队吗?想当年两次鸦片战争,大清帝国那么多军队,都被揍的很惨。

从英国独立出来的殖民地,早期只有美国。但那也不是总督带领着独立的,而是本地居民发动的。而且这次独立战争还得到了法国、荷兰等国的大力援助。


国史拾遗


英国从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度开始,议会制度就一直保证着英国政权的稳定,简单来说议会提供了一个选择,假如民众不支持这个政党,那么他们可以通过手里的选票让政党滚下去。可以说就是这种制度的存在,使得英国政变十分困难,这也是为什么殖民地的总督无法独立的原因,因为他们没有实权,只是间接的管理着殖民地。

当年大英帝国建立了遍布世界的殖民地 ,如何管理是一个大问题,总督这个制度的存在,也是为了更好的管理殖民地。不过总督的权力却被当地的议会所限制,而军队则更加复杂,因为军队的掌权者往往是另外一个文职官员,这个官员同议会没有什么关系,直接听命于英国国内的最高指挥官。

所以鸦片战争爆发之初,印度总督是没有权力过问,只能帮助筹措军费,而出兵的命令则是英国国内议会所决定。总督其实就是一个协调管理的存在,实际权力局限于财政和一些政策的颁布,就是英国本土议会的传声机。而殖民地最高权力归地方议会,地方议会一般是有英国的移民组成,基本被在殖民地的大财阀所控制。

可以说在殖民地,大资本家拥有干预政治的权力,类似于后来的垄断资本主义。像当年美国独立,就是因为当地议会通过了独立的议案,而这议案就是由在美资本家提出的,出于对英国当局的不满,这些财阀支持和引导了独立战争。在此期间总督没有任何手段可以阻止,只能紧急向英国国内通告。


小司马迁论史


职业精神,职业道德


总督更多是代表英国本土以及英国皇室的利益,天然和本土实权派有利益冲突。
相当于中央空降的干部,能执掌权利压制抗衡本地实权派的根基是英国皇室和英国政府的信任和支持,自己独立等于毁了自己的权利基础。


无与伦比的小爽


英国在海外有众多的殖民地, 号称"日不落帝国\

xiayuan-wang


人家有骑士精神,契约精神,还有绅士精神,那是那些不讲底线的啊Q国度的小民能理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