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市高家村:干群齐心协力助扶贫

河南经济报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林莹 周美娇

高家村位于邓州市张村镇南3公里处,全村有贫困户26户。曾交通不便,土地贫瘠,存在贫困情况的高家村,在村、支两委、历任驻村第一书记及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努力下,脱贫攻坚工作收到实效。如今,高家村已有8户贫困户实现脱贫,今年预脱贫9户。

在整齐的村委大院里,村、支两委成员、驻村工作队正在商议如何带动村民参与到金融扶贫中来。2016年,邓州市教体局进驻张村镇高家村进行帮扶,孙立军主动请缨到该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针对村、支两委班子软弱、党员队伍涣散和群众缺乏脱贫致富勇气等问题,孙立军从“扶班子,筑牢基础”入手,把抓党建、促脱贫、谋发展作为头等大事。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定期学习政策、理论和知识,坚持走访贫困户,面对面座谈,听取群众心声,寻找扶贫良策。

“要改善干群关系,不能只动嘴皮子,一定要扑下身子做实事,才能赢得群众信赖。才能凝聚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精气神。”孙立军说。

要想富,先修路。孙立军协调资金170余万元,修建了通村的“致富路”,连通汤侯村和新江庄村,彻底改变了以往村道狭窄弯儿多、路基坑洼不平的状况。现在,不仅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变,还增强了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

今年60多岁因病致贫的高敬德,有一个正在读高中的女儿,经济收入低,生活压力大。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接任孙立军的高家村现任驻村第一书记王中华多次走访开导,为他提供公益岗位,帮助他的女儿享受教育资助,并结合“七改一增”项目,帮助他修了院墙、厨房,添置了生活必需品。

“现在家里整洁了,每个月还有几百块钱的收入,我有信心带着女儿把日子过好。”高敬德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在扶贫工作中,高家村坚持“一户一法”,对无房(危房)、因病返贫、无劳动能力致贫等困难家庭针对性帮扶。2017年初,该村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国企国元保险来村结对帮扶,利用其设立的保险协保员岗位,直接带动3户贫困户脱贫。

脱贫要“输血”更要“造血”。结合本村实际,坚持自愿原则和市场化机制,引导贫困户种植优质小麦、花生、玉米,提高质量和产量;鼓励在外务工的成功人士返乡发展养殖业,带动贫困户就近就业。目前,全村贫困户养羊60只,部分贫困户也走上脱贫路。

“没有村里的帮扶,俺也盖不起这四间平房,现在俺一年能挣3万多。”脱贫户张重庆自豪地说。原来此前,村里考虑到张重庆会开车,介绍他到镇里一家企业送货,一个月有三千多元的收入,生活逐渐变好。2017年,张重庆被市里评为“脱贫之星”。

此外,还注重精神扶贫,该村经常邀请道德模范公益协会进村宣讲,开展孝亲敬老活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在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全村干群齐心协力,正朝着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