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许多老师说,教师最大的悲哀是教好了别人的孩子,自己的孩子没教好?

墨客清风


教师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本事人生幸事,但如果自己的孩子没有教育好,却是对自己职业的讽刺。也许有人会说,人生本就留有缺憾,不可能凡事都顺风顺水,按理说教师家的孩子应该教育的更好一些,学习成绩更为优异才是,但有时却恰恰相反,使得这部分老师在别人面前不愿提起自己家的孩子,貌似自己职业生涯的一个黑点,成绩越突出,黑白对比也强烈,也就越显的扎眼。

我高中班主任的儿子就和我们同班同学,虽说我们班级在学校里算得上是重点班,但我们班主任儿子在我们班里成绩却不是很好,成绩中游,而班主任老师的能量又不能抢到学校仅有的几个高校免试名额,最终高考也只是将将够二本线,勉勉强强上了一个没怎么听说过的大学,虽然班级里有十几名学生考上了985、211高校,但谈到自己的孩子,脸色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去。

后来班级里的几个同学在一起还议论这件事,可能是老师的孩子从小就处在学校的大环境中,接触到的也是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过早的接触反而令他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来,成绩平平也就不难理解了。

所以,自家孩子成绩不好,没有达到自己的期盼,虽然桃李满天下,但谈起自家孩子也就没那么有成就感了,也是从事教育行业的悲哀。


天涯0咫尺


确实是这样。老师把学生当子女教得很好,使很多学生都考上了知名的重点大学。而自已子女却沒教好,只考上一般的学校。这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就各段老师的工作状态,你就知晓了。





1.假如是小学老师,早上与读小学的孩子一起去学校上课,然后下午4点多钟放学,放学后可以辅导一下孩子做作业。但孩子上了初中,高中作业就无法辅导。因此,全靠自己学习,老师无法照管,成才靠自巳。

2.假如是初中老师,早上7点多钟上班,将小孩送到小学后,孩子下午放学后,老师还在上课。假如学校有学生住校,要晚上10点回家,当回家时,孩子应该睡觉了,沒时间辅导孩子作业,顾及不到孩子的学习。若孩子读初中、高中,各科作业同样无法辅导。

3.假如是高中教师,那更惨了。同样是早上7点多钟到校,到校后,事情多如牛毛,如同打仗,马不停蹄。




如班上学生出勤情况登记,学生迟到,寻找原因。学生沒到,及时电告家长。上课学生违纪,又找学生谈话。上课要求课课写教案,做课件,准备实验,改进教法,保证质量。

上课后,有时又开教研会、年级会、学校报告会。为防止学生出事,学生中饭后,晚饭后随时值班。

晚白习后,又到宿舍检查学生睡觉情况,学生睡下后,方才回家,回家后,巳是晚上十一点,本来都很累了,那里还有时间顾及孩子。只有倒床睡觉,准备第二天的上班。

假如,遇到学生半夜生病,老师还得半夜起床,送学生去医院看病。大家看一看,这是老师的真实工作状态,当老师苦,老师累,特别是高中教师更累。

上面所述可以看出,老师那里有时间管自己子女,所以,这真是教师的悲哀。i。1


徐祖吉


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主要是由于教师的职业特点来决定的。现阶段各中小学对教师的管理制度很严格,这其中有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的管理制度规定和一些学校对教师苛刻的制度管理。

一、教师职业根据其岗位职责和职业责任,要求必须爱岗敬业、兢兢业业,必须服从学校制度管理,认真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遵循学校管理制度,一丝不苟的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质保量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特别是教师对于学校规定的各项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各种制度管理条例以及必须遵从学校领导个人的意志,必须严格遵守,不然教师个人评优选先、绩效工资、各种奖励都会受到影响,使得教师个人在各方面没有自主空间和思想意识自由发展的方向。

二、大部分教师按照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必须保质保量完成必要的教育教学任务,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还需要负责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与学习有关的行为习惯;由于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教师工作职责和责任被不断无限扩大化,教师职业工作丝毫不能懈怠,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

三、教师要求为了完成各项规定的教育教学要求的同时,必须按时上下班,到校的具体时间其实要比其它单位要早,因为要负责学生早读,照顾不了自己子女上学、不能为子女做早饭;一些在偏远地区的教师必须要在学校住宿,由于学校不允许晚上回家(走读),孩子在老家由老人照料生活、上学;高中教师由于要辅导学生的晚自习,必须从下午六点多开始准备,孩子的功课辅导没有时间,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学习;班主任由于从早上开始全面负责学生,到校比较早,更没有时间辅导子女的功课;一些教师夫妻,从孩子很小就将孩子带到学校照顾,两人上课期间孩子一个人在教师宿舍玩耍;以上种种现象已经成了一种教师生活常态化现象。


四、教师在完成本质工作的时候,由于要努力履行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的种种规定与制度管理,保质保量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没有过的时间照顾子女的生活,辅导子女的功课,甚至忽视了子女的人格培养教育和行为管理,致使子女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当然也不排除一部分教师子女由于父母照顾时间少,子女动手能力很强,独立自主实践能力强,学习成绩比较优秀。无论怎么样,教师作为人父人母,总感觉到“亏欠”孩子的比较多,这都是从个的情感本性出发,这也是一种正常的情感流露。

总之,从教师职业的特点和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面临到的工作生活方面的实际情况来说,问题中的描述是有一定道理的。教师长期忙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本着一份职业职责忙于学生的教育管理,而无暇顾及自己子女的教育与管理,这是普遍现象。


时光匆匆微微甜


其实这只是其中一部分情况。还有一部分的教师的孩子也是非常优秀的。

两个大的原因吧。

1.教师工作背后有很多隐性时间的花费是大家所不知的。包括备课、批改作业、各种总结、学习、考试、报告、各种大小会议等等,所以一个对学生很负责任的老师,留给自己孩子的时间真的不多。

2.一些教师入戏太深。就如同演员,当一个剧本拍摄的时候,你必须深入到角色中去,同样,一个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也必须进行身份的转换。在学校,得从父母转换为教师,而回到家,身份又得从教师转化回父母。一些教师未必意识到了不同地点身份的不同,入戏太深了,所以回到家里依然当自己是教师,不断地指责、批评孩子,更严重的,还会拿自己班里优秀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做比较。可是对于孩子来说,上学遇到的是老师,回家遇到的还是老师,他的父母角色缺失了,相当于天天吃住在学校,那么他对学习和学校的抵触情绪就会被放大很多,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题主所说现象的一个原因。


孔祥安说


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很多老师因为投身于工作,疏忽了自己的孩子。

我有个同事就是,因为教主科,时间很紧。早读晚读的一堆。结果,就疏忽了孩子。孩子长大之后,这个老师还问孩子说,要不要以后也当老师啊?女孩子当老师还是比较好的。没成想,这孩子说,我才不当老师呢,养了孩子,都顾不得管!

还有一点就是,老师的子女一般不服自己的父母管。因为父母都是老师,家里学校,好像都一样。在哪里都得受教育。这样,貌似逆反心理的孩子挺多。

其实,题目说许多老师,这许多老师我觉得不一定就是许多。我眼见着很多老师的子女非常优秀。也有可能,这是老师的一种自谦说法吧。


卜玉霞


在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的社会心理学老师(该老师很受我们学生欢迎,大家都很喜欢上她的课)经常给我们说我这辈子教了这么多学生,就是没把自己的闺女教好,我家闺女叛逆的不行,我说东她非得向西,真的是拿她没办法。叫你们我觉得很有成就感,一想起自己家熊孩子,我就头疼,没招。

也许就是那句话吧,关心则乱,看很多电视剧里,医生不会给自己的亲人动手术一样,你教别人的孩子有方法,但放在自己孩子身上不一定管用。我们学校就有老师自己的孩子绝不会放在自己的班里。


爱笑的糖豆



我觉得这个说法背后至少有两层含义。

一、老师这个职业有旁人见不到的辛劳,使得老师关注自己孩子不如关注学生多。

1、从某种意义上讲老师也是纪律部队。时间上、工作制度上、作风纪律上都有严格要求并置于学生、家长和舆论的监督之下,再加上社会对老师精神道德方面要求普遍高于其他行业,这样形成了老师对待工作必须全身心投入,这样自家孩子可能顾及少了。

2、老师即使处在假期表面脱离工作环境,实际上可能要和家长沟通交流,在事实仍处在并不放松的状态,这又导致假期也不可能全身心陪伴孩子。

二、老师可能并不适合教自己的孩子,导致孩子教不好。

1、老师教自己的孩子总会在心理上把自己当家长,用家长的心态去要求孩子,要么过于生硬要么过于柔婉。

2、孩子扮演不好学生的角色造成内心困惑。孩子在面对家长老师时会有和家里一样对待的心理,可能随意性强,不能严格遵守师生之间应有规则。

所以,事实上现在很多老师是不会把孩子放在自己所带的班上的,有距离可能更好讲规矩。

综上所述,老师教好了别人的孩子教不好自己的孩子的确是件无奈的事情。


校园微观察



手机用户听涛看海


呃,该题目设置了一个语言陷阱而已啊

1.教师自己的孩子在别的老师那里不就是别的老师教的别人的孩子嘛----my God,请原谅我,我的这个解释并没有让大家理解得更清楚一些。

2.从总体平均数而言,或者概率上来讲,教师群体的子女在优秀度上会比其他群体如工人,农民的更高一些----仅是感觉,我没有统计过---优秀度这个词汇,估计大家也没有见到过,直接来说,金钱收入?当然是自己挣的,不是继承来的钱。因此,一旦教师子女的优秀度没有达到平均水准,我们会因反差明显感到这个孩子很不好。

3.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作为教师,把别人孩子教好,别的教师把自己教好,不就大家都好吗?

4.最后说句正经的,我也是看到过这样的说法,就是教师总是把自己教的班上的最好孩子的表现去要求自己的孩子也要达到,结果适得其反。孩子逆反,因为总得不到自己家长的认可。


国庆3600


经常有老师说:“面对我的学生,我有足够的耐心,我能一而再、再而三的为他们解决问题;可面对我自己的孩子,往往却不能心平气和地和他说话。”其实我也是这样。以前孩子经常跟我说“你怎么对你的学生不这么说话呢?我不要你当我妈妈了!”


这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教好了别人家的孩子,却对自己的孩子束手无策,以至于错失了最佳教育的时机。


这是因为教师是一个比较严谨的职业,加之学校、家长、学生对老师的期望又特别高,所以他们每天都是高度地运转。他们往往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尽善尽美,所以有些时候,他们经常把职业角色带回家。到了家中他们往往以为还在单位,手势、说话的声调也都和在学校一样,也就是说角色混乱,所以往往让孩子难以接受。


因此建议广大教师工作者要把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分开,要回到生活中去。 


有关专家表示,老师的孩子、军人的孩子、警察的孩子往往出现问题比较多。因为这三个职业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有绝对的权威性。这种权威性同孩子成长过程中尤其是进入青春期的反抗性形成了一种冲突。那家长为了维护他们这种权威性,往往会采取极端的教育方法。 


教师经常会看到许多优秀的孩子,就把他们作为自己孩子的榜样,这样反而会引起孩子的不满。宗老师告诫老师们,如果你们拿你们班最优秀的学生和你的孩子做对比,那对你的孩子是不公平的。优秀的学生是在众多孩子中选择出来的,而你的孩子你别无选择,所以作为即是教师又是家长要深刻反思自己的角色定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