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做法——白斬雞

白斬雞又叫白切雞 ,是一道中華民族特色菜餚,起源於廣東,在南方菜系中普遍存在,以粵菜的白斬雞最知名。形狀美觀,皮黃肉白,肥嫩鮮美,滋味異常鮮美,十分可口。

肉色潔白皮帶黃油,具有蔥油香味,蔥段打花鑲邊,食時佐以芥末醬或特製醬油,保持了雞肉的鮮美、原汁原味,食之別有風味。

美食做法——白斬雞

做法一

製作食材

三黃雞1只(約1000克),香蔥1棵,生薑1小塊,大蒜6瓣,注:可酌情配料

調料:

香油2小匙,香醋1小匙,精鹽1小匙,白糖1/2小匙,味精1/2小匙

美食做法——白斬雞

製作流程

1.雞宰殺洗淨,把雞的嘴巴從翅膀下穿過去,然後把雞放入熱水中浸30分鐘,注意用小火,保證鍋裡的水不會沸騰,利用水的熱度把雞浸透、泡熟,這樣雞肉會比較嫩,

2.蔥、姜洗淨切末,蒜剁成茸,同放到小碗裡,再加糖、鹽、味精、醋、香油,用浸過雞的鮮湯將其調勻,

3.接著把雞拿出來剁小塊,放入盤中,把調好的汁澆到雞肉上即可。

特點:

色澤清新,雞肉鮮嫩。

廚師一點通:

用香油把雞身抹一遍,可防止雞皮風乾。

做法二

製作食材

〖主料〗:嫩公雞一隻〖輔料〗:姜茸5克,蔥白絲5克

〖調料/醃料〗:精鹽0.5克,花生油6克

美食做法——白斬雞

製作流程

①蔥、姜切成細絲並與精鹽分盛二小碟,拌勻。用中火燒熱炒鍋,下油燒至微沸,取出,分別淋在二小碟上,供佐膳用;

②將雞洗淨,放水中淨煮,中間提出兩次,倒出腔中的水,以保持內外溫度一致。約浸十五分鐘至熟,用鐵鉤勾起,再放在冷開水中浸沒冷卻,並洗去絨毛、黃衣,隨即撈起。燜著十分鐘,晾乾表皮,掃上熟花生油,斬成小塊,盛入碟中,擺成雞形。以斬出來的雞塊骨髓帶血為適,斬件後,點著調料吃。

做法三

製作食材

豆腐250 克, 水發玉蘭片50 克,豆腐皮1 張,澱粉50 克,

水發木耳50 克, 精鹽20 克,味精10 克, 香油25 克,

白糖5 克, 醋2 克,胡椒粉15 克 ,清湯50 克,

料酒10 克, 薑末5 克,醬油5 克, 花生油50 克。

美食做法——白斬雞

製作流程

1.將豆腐切成小塊,用沸水焯燙,撈出控幹水分,晾涼。玉蘭片、木耳

用清水洗淨,切成細絲。豆腐皮用沸水燙至回軟。

2.豆腐碾成泥,加入澱粉、玉蘭片絲、木耳絲、花生油、精鹽、味精、清湯,調拌均勻,製成餡料。

3.取洗淨的粗麻布一塊,放在大盤內,鋪上再將調料好的餡料抹在豆腐皮上,入屜蒸熟,取出後揭去麻布即製成"雞肉"。

4.待"雞肉"涼後,用刀切成菱形塊,擺入盤內。又用薑末、醬油、料酒、味精、胡椒粉、醋、白糖和香油勾兌成汁,澆在雞身上即成。

工藝關鍵

1.豆腐鋪在粗麻布上,應用力壓按,目的是使蒸熟的"雞肉"有麻布網

紋,形似雞皮。2.使用麻布時,應用溫水浸溼,以免蒸熟後揭去麻布時將"雞皮"損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