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所言的“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是道家的思想精髓,應該怎麼解讀?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出直《莊子、胠篋》。

對於這句話我是這樣理解的;聖人是有高尚道德和巨大智慧及能力的人,且大公無私,順道而為有為之事,事成而不據,功成則身退。而大盜如盜蹠之流,也是有大智慧和巨大能力的人,卻懷有私心,能竊取江山社稷。

聖人與大盜是人類最高智慧者的一體兩面,無私時就是聖人,而一旦懷有私心而作為就變成了大盜。

同時,聖人的所有表面行為也會被真正的大盜所盜取變成自己的偽裝而欺騙不明真象的世人,並用聖人的道德教條標榜自己約束世人,用來維護自己的權利。

正因為聖人與大盜就如真善美與假醜惡一樣是人類思想的一體兩面,而且善惡常在一個人的一念之間,所以才有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這樣的辨證關係存在。


墨核子


莊子的聖人不死,大道不止這句話,對於國學知識一知半解或斷章取義的人來說,是很容易產生誤導作用的。如果只從字面意義去理解,那就大錯特錯了。

聖人,特別是儒道兩家的聖人,一般公認的有以下人選:孔子,顏回,曾子,孟子。道家有老子和莊子,(其它方面的聖人暫且不論)。這些都是思想的巨人,是人類精神文明的化身。是人文精神的典範。

倘若我們從表象去理解莊子的這句話,那豈不是與我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背離。那還談什麼倡導國學,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呢?那簡直就是一棍子打死真正的聖人。而且還讓他們背上黑鍋。這樣,國學也就失去了教化世人的功能。

其實,莊子的意思是:如果有很多人在行善,社會上充斥著各方面的聖人,一些欺世盜名者,假仁假義者,就會乘虛而入,拉大旗,作虎皮。以真聖人的名譽忽悠和愚弄眾人,幹一些損己利人的勾當,象大盜一樣放肆,猖狂作亂。弄得社會上烏煙瘴氣。尤其是古近代的那些王候將相,常常以百姓的利益為口號,從而糊弄世人,有許多爭權奪利者,或者起義者或運動者。江山還沒穩定,就乘機廣置私田,大選美女。這是典型的偽善,是竊國大盜。(比如:歷史上的王莽,董卓,曹操之流,近代的洪秀全之流)。

因此,莊子就有了聖人已死,大盜不起。天下故太平也。聖人不死,大盜不止之說。(注意:這裡的聖人不是指某一個或一些聖人。而是暗指那些名聲如雷貫耳的偽聖)


手機用戶弘毅


要理解這句話必須放到原文裡來看:

夫谷虛而川竭,丘夷而淵實。聖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簡單翻譯一下就是:

河水乾了,山谷就會顯得空曠,山丘平了,山谷就會顯得充實。聖人死了,大盜就沒了。聖人如果不死,那麼大道就不會停止。

這句話可以這麼理解,世界是相對的,有山谷才會有河流,有丘陵才會有深淵。正因為有了聖人才會有大盜。

在莊子看來,人的的忠孝禮儀廉恥本來就在心中,沒有聖人,人類也會有自己的一套運轉規律,但是聖人跳出來說,我給你制定規矩,大家要這麼做,那麼做,這樣是對的,那樣是錯的。這樣一來,就彷彿堆了一座道德的高山,你這道德高山從哪裡積累土呢,必須要從平地挖起來。

堆的山有多高,挖出來的溝就有多深。

聖人站在制高點,大盜就只能站在低谷。

聖人只會指責大盜,卻不知道,大盜是他創造出來的。

所以莊子接著說:

雖重聖人而治天下,則是重利盜蹠也。為之鬥斛以量之,則並與鬥斛而竊之;為之權衡以稱之,則並與權衡而竊之;為之符璽而信之,則並與符璽而竊之;為之仁義以矯之,則並與仁義而竊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則是非竊仁義聖知邪?故逐於大盜,揭諸侯,竊仁義並鬥斛、權衡、符璽之利者,雖有軒冕之賞弗能勸,斧鉞之威弗能禁。此重利盜蹠而使不可禁者,是乃聖人之過也

你用聖人治理天下,就會製造大盜。比如你給天下人制作鬥和斛來計量東西,這就給大盜提供缺斤少兩的工具(後面的稱錘,璽、符都是這個意思)。最後莊子就說,給天下制定道義規範的人,恰恰是最缺少這些東西的人,他們利用這個來騙取百姓。所有這些盜都是大小的區別,正所謂“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盜竊一個環鉤的人可能被殺,但是盜竊一個國家的人就成了諸侯。

莊子言外之意就是:你們這些高高在上的諸侯,你們不都是強盜傢伙嗎。沒有你們老百姓也能過得好好的,你們來了,奪走他們的吃的,奪走他們穿的,然後給他們一點吃的,給他們一點穿的,你們就號稱什麼父母官,你們裝什麼救贖者。

我呸。


錦翼


我個人認為,以莊子這樣的大學問家,絕對不會提出反對聖人教化這樣的觀點。若其不然,莊子又何必苦苦求索、著書立說、教化眾人?這豈不是自相矛盾、自打自臉了嗎?

在我理解,莊子所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以及他所說的“絕聖去智,民利百倍”等等一系列觀點,恰恰是因為莊子看到了他所處的那個時代,“偽聖”遍地、欺世盜名現象普遍存在、大行其道的原因罷了。

如果按照我所理解的思路再去分析,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莊子會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這樣的話了。

其實今天,我們也仍然面臨“偽聖”遍地、欺世盜名現象的普遍存在。有的,心口不一,說得天花亂墜,做得男盜女娼。有的,貌似雞湯,雞湯有毒。等等這些,都不過只是為了能夠欺世盜名而已。因此,如此這般的“偽聖”不死,那麼自然也就難以杜絕欺世盜名者們的大行其道!理解不對,願同大家商榷。


智論風雲


這句話的意思,要放在老莊思想的背景下進行。

老莊思想的核心是:最好的社會就是絕對平等的社會。

大家都平等了,我害你有什麼好處?你欺負人有什麼意義?然後世界就安靜了。

這時候,忽然產生了一個聖人。

對其他人來說,我到底哪點比聖人差呢?

琢磨不明白是吧?那就取而代之吧!

然後竊鉤者誅,竊國者諸侯。這個竊國者,就是所謂的“大盜”。

換句話說,聖人提出的單純的東西,到了大盜那裡就變成了作惡的工具。

我的理解,莊子對這句話的解讀,單純在描述一個現象,連莊子都未必願意回到那個理想的平均時代。

解決方案是絕聖棄智,把聖人都封印了,有意義嗎?遲早有一天,封印還是會碎的。

就好像鬥帝封印了魂滅生,並不能消滅魂殿,是一個道理。(蕭炎做到了,所以就離開鬥氣世界了)

所以回到原文:

夫谷虛而川竭,丘夷而淵實。聖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雖重聖人而治天下,則是重利盜蹠也。

怎麼看怎麼像是提了一個問題,並不是給了一個解決方案。


酒騎風



老子曰:絕聖去智,民利百倍。莊子亦曰:聖人不死,大盜不已。要解析老莊此言,需藉助道家經典《淮南子》。

《淮南子-道應》有曰:盜賊之心,必託聖人之言,而後可行。故曰:絕聖去智,民利百倍。聖人不死,大盜不已。

鄙人就以實例解析: 漢武帝重用法家酷吏張湯、杜周、江充,羅織罪名,製造冤獄。把群臣和皇族屠戮殆盡。卻舉起孔子的大旗。恐怖組織伊斯蘭國的頭目巴格達迪犯下了反人類的滔天大罪,卻稱自己是默罕默德的繼承者。劉徹與巴格達迪,大盜也。孔子與默罕默德,聖人也。

為何大盜作惡時,必託以聖人之名?在《淮南子-泰族》中有一言,可謂一針見血,精闢之極——當今之世,醜必託善以自解。邪必蒙正以自闢。

吾恍然大悟:怪不得某個一邊毀滅華夏文明,把中國變成人吃人的煉獄。同時舉起為正義的大旗。

老子和莊子不愧是真人——揭開偽裝,去偽存真。


楊朱學派


對世界上的事物,都應一分為二地去看待,有利就有弊,有好就有壞,有福就有禍。莊子所謂的聖人,包括思想、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軍事等諸方面的賢聖之人,正因為這些人的出現,才有了國家、軍隊、發明創造,社會生產力才得到發展,相應的上層建築也才能確立起來,人才有了三六九等,國家也有了規章制度法律法規,人們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也就越來越強,人們的生活條件也就越來越好。但是隨著生產力的提高,人與人之間、家與家之間、地方與地方之間、諸侯與諸侯之間、國與國之間等的社會地位越來越不平等,有天子、公、侯、伯、子、男、平民、奴隸、奴婢等之分,也有了強弱貧富貴賤之分。正因為有了這些諸多的不平等,加上人的慾望無度,就會出現爭戰掠奪,就會出現違法亂紀,就會出現篡弒顛覆,那些在各領域傑出的賢聖人物,就會憑自己的傑出才能,充分假借外物幫助達到自己的上位,如此無休無止,永無停息。因此莊子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莊子的思想是在老子思想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比老子還要消極,他們都要求無為而治,小國寡民,各安其家,互不往來。這種思想是很不現實的,自從人類出現後,人的慾望不可能讓人類社會停滯不前,人與人、國與國相互交流往來溝通不可避免,戰爭掠奪不可避免,爭富爭貴爭名爭利不可避免,竊國者侯竊鉤者除的現象不可避免。不過老子莊子的思想也有一定的存在價值,他們的無為而治、禍福相依對立統一思想,給後人有很大指導意義,做人要有自知之明,有條件有能力可求到的,就努力爭取;沒條件沒能力達到的就要適可而止;身處高位不可妄行,身處低位也不可氣餒。老莊的大機必有大害思想對我們今天也很有警醒。我們今天科學發展水平達到了一定高度,人類活動已嚴重影響了生態環境,受到了自然的懲罰;人類造出了原子彈氫彈,卻危機了人類生存。因此屏棄老莊的一些消極東西,吸取他們有指導意義的東西還是很有必要的,也許這正是老莊思想得以流傳至今的原因所在吧。


sunjin72976689


每一個人都覺得是自己是聖人,很是了不起,一會出個主意,一會又改了主意,就像專家,不知道,不喜歡,沒有經歷過,就全盤否決。

每一個人都絕頂聰明,每一個都在在佔便宜後沾沾自喜,每一個都想著壓別人一頭,總是覺得自己才是最好的,其它都是垃圾,就造成了亂七八糟的事情出來,衍生了罪惡和偷奸耍滑的人,這些錯誤被眾人定義為真理的時候,殊不知,卻失去了智慧和心德,變的醜陋不堪,卻還洋洋得意,我多聰明,那個人就是傻瓜,吃虧了還覺得佔便宜了。

這就是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的真正的含義。

沒有真誠的社會,那麼扭曲的歪理邪說,搖身一變,變成了至理名言,被人追捧,到最後才明白,原來是害人害己,可惜晚以。


女婍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這句話中,聖人指誰,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被尊稱為聖人的應該只有儒家創始人――孔子。而其他諸子百家雖有豐富哲理,但對當時的社會影響力來說,沒有受到上層統治者的重視而被弱化,其影響力不論在統治階層還是平民階層都沒有被普及化。因而,聖人一詞應專指孔子。

那麼,道家創始人――老子,為什麼沒有被我列為聖人的稱謂,這就與儒道兩家的治世思想有很大關係,孔子只是在人民大眾中,具有很高的智慧,淵博的知識,深刻的教育思想,也就是教人們去愚入智,一切學說都是講述人與人的關係為基礎理論,以及下層人民必須服從上層君王的治國剛領。因而屬於人的範疇。

儒家思想以“仁、義、禮、智、信”“六德,六行,六藝,三綱五常”……為治國思想,適應了封建專制統治需要。這些思想被統治階層吸收後,那就變成了法律依據,成了統治天下人民的條條框框。

老子的思想,也稱道家思想,是以探索宇宙萬物之本源,用清淨無為,無所不容,無為而治,達到人與自然(道)的和諧。反對鬥爭,反對統治階層對人性思想的各種束縛,讓人民成了統治價層的附庸。因此上,老子是超聖者,非聖人二字所得表達。

大盜指的是誰,在此,因與聖人相對,不可簡單理解為小偷小摸者,而是指社會統治階級的最高層,擁有國家權力者,――國君。

依此為據:此話可翻譯成:儒家對人民的統治思想如果不被消滅的話,(而道家的無為而治的思想就不會被人民認可,被統治階層認可)那麼,統治國家的君主就永遠會以此為藉口,千萬年的去提倡他們給百姓法律理由,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妻以夫為綱……愚弄天下百姓,直到永遠。

這也是儒道之爭的一個深度故事。


月影浮空


聖人者,都有著較高的生命層次來源,如:道家老子,佛家釋迦摩尼!

老子已經“肉身成聖”,釋迦摩尼也以肉身成佛,他們早以了脫生死,所以稱“聖”!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道”者同“盜”意!宇宙能從萬物中“盜”取精華,所以萬物會有“衰老”的過程,同理,你也可以從宇宙中“盜”取精華,以達到不生不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