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寒陽虛的人應該溫灸哪個穴位來溫補陽氣?

中老年保健雜誌


隨著生活習慣和工作方式的改變,人們的戶外活動明顯減少,接受陽光照射的機會少,很多人包括年輕人出現手腳冰涼、怕冷,同時也容易出現肢體乏力、氣短、容易疲勞、食量小且消化吸收差、喜靜少動、性慾減退等症狀,

出現“體寒”表現。從中醫角度講,引起這些症狀的原因是體內陽氣虛弱,不能溫煦機體並鼓舞推動臟器正常生理活動。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本身機能下降,老年人更容易出現上述症狀,這時候就需要給自己的身體加“一把火”,溫補陽氣,恢復機體的原動力,讓身體重新充滿活力!

氣海穴的養生功用

氣海穴是中醫針灸學中溫補陽氣的重要穴位之一,前人素有“氣海一穴暖全身”之讚譽。宋代著名針灸學家王執中在《針灸資生經》中指出:“氣海者,是男子生氣之海也,治髒氣虛憊,真氣不足,一切氣疾久不瘥,皆灸之。……氣海者,蓋人之元氣所生也。故柳公度曰:吾養生無它術,但不使元氣佐喜怒,使氣海常溫爾。……予舊多病,常苦氣短,醫者教灸氣海,氣遂不促。”意思就是說,氣海是人體陽氣(真氣)之海,也是陽氣化生的地方,可以通過其治療各種臟器功能衰退、陽氣不足的病症。《針灸資生經》又指出:“氣海者,元氣之海也。人以元氣為本,元氣不傷,雖疾不害,一傷元氣,無疾而死。宜頻灸此穴,以壯元陽。若必待疾作而後灸,恐失之晚安。”即是說元氣(又稱元陽、陽氣)是人體健康的根本,溫灸氣海穴具有溫壯元陽的作用,可以預防疾病的發生,最好在疾病發作之前進行。

柳公度是唐代人,善於養生,與兵部尚書柳公綽、大書法家柳公權是堂兄弟。《舊唐書》雲:“公度善攝生,年八十餘,步履輕便。”是說他年至80餘歲仍身強體健、步履輕便,他的養生之術有兩條,一個是心氣平和;另一個就是“使氣海常溫”,也就是經常溫灸氣海穴。

溫灸氣海穴的好處

溫灸是指艾條溫灸法,又稱艾灸療法,是一種純天然、綠色療法,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自從遠古舊石器時代人類發現和使用火以後就有了艾灸療法的萌芽。艾灸療法就是將艾草的葉片搗成艾絨後,製作成艾炷或艾條,點燃後直接或間接燻灼人體特定穴位、部位以治療疾病。

我國古代的醫學先賢們在臨床實踐中發現了艾草這一神奇的藥草。艾草本身具有溫經通絡、行氣活血、祛溼逐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安胎的作用,其性走竄、善通行經絡,而艾葉搗碎做成艾絨以後,燃燒的火力溫和、持久、深透,這樣藥借火勢、火隨藥力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溫陽、散寒、祛溼、活血、通經等作用,尤其是溫補陽氣方面,效果絕佳,是中醫溫補陽氣的最佳方法。

宋太醫竇材在其著作《扁鵲心書》中就明確記載:“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氣壯則人強,真氣弱則人病,真氣脫則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艾灼即艾灸,明確指出了艾灸是溫補陽氣的第一方法。

綜上,如果您出現了“體寒”的一些表現,應儘快溫灸氣海穴。

——追隨您的心聲 提供專業回答——


中老年保健雜誌


中醫對於病情,可以用“八綱辨證”法說明,分成“陰、陽、表、裡、虛、實、寒、熱”,體寒的人怕冷,如果再加上虛就更怕冷。

怕冷,手腳冰涼,在中醫上稱為陽虛體質,就是陽氣不足,當人體產生的熱量不夠,自然就會怕冷。生活中,女性多於男性,年輕人居多一些,也有很多中老年人也有類似的症狀,是典型的元氣不足。

體寒多與生活習慣、體質等有關,治療體寒,首先要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艾灸屬陽,配合灸火,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的作用,是治療寒證的好方法,也是家庭調護體寒很好的治療方法。

艾灸取穴:

一、大椎:治療體寒的首選穴,有通督行氣、貫通督脈上下之作用。

二、神闕穴:任脈上部經脈氣血的重要來源,是氣和、氣舍、氣具之穴,起到溝通上下之功效。

三、命門穴:長灸命門和大椎可提升督脈之陽氣,溫煦、生髮和推動各臟器的生理活動,故灸命門是推動生命之火。

四、足三里:強身健體的萬能穴、長壽穴。

五、湧泉穴

艾灸知識分享,病症取穴查詢請關注公眾號“教你學艾灸”。




艾益康艾絨廠


用艾灸條艾灸肚齊眼中醫稱神厥穴位,神厥穴能五臟六腑,由其三焦經脈最重要,經常用艾灸條艾灸肚齊眼裡加鮮江切片在片上扎幾各眼放到肚齊眼裡在艾灸,中醫叫溫灸,江是散寒的,艾灸功能溫經散寒疏通經脈疏通和三焦經脈氣血等等在艾灸命門穴是五臟六腑的總動力,艾灸命門能溫補六腑和三焦之陽,而達到滋潤五臟之陰等等,


張庫41


可以溫灸腎俞穴、足三里和湧泉穴,建議先按摩疏通一下全身經絡再溫灸,溫灸時間最好在上午十點左右溫灸最合適!


李黎煊


神闕,關元,足三里,命門都可以。那個穴位不重要。重要的是灸感,灸感的出現是證明陽氣進入身體的表象。


小童木通


關元中脘皮焦肉爛千壯蓮子化膿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