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军队分为德国政府军和纳粹党卫军。两者有什么区别?

人民Party


德国国防军,是指国家所属的政府军。而纳粹党卫军,则是属于纳粹党的党军,听命于希特勒个人。

德国国防军,是一支历史悠久的正规作战部队,是属于国家的军队。而希特勒开始从政,试图夺取政权时,建立了一支属于自己的私人武装,称为冲锋队,队长是一战的军官罗姆。在纳粹党夺权的道路上,冲锋队发挥打手作用,冲击敌对派会场,殴打工人,迫害犹太人,为希特勒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希特勒掌权之后,罗姆的野心也随之膨胀。他企图将冲锋队发展成为和国防军一样的正规武装力量,取代其位置。这不但让希特勒起了忌惮之心,也得罪了国防军。而希特勒要确保自己的独裁统治,是离不开国防军支持的。于是,希特勒在1934年对冲锋队进行了清洗,枪毙了罗姆和一群冲锋队头目,解散了冲锋队。

在解散冲锋队后,为了接替冲锋队的任务,希特勒大力发展新的准军事力量,就是希姆莱的党卫队。从这个名称就可以看出其与国防军的区别了。

党卫队大致来说,分为两类单位,一类叫下属党卫队,主要负责行政、特务等工作。另一类叫武装党卫队,也就是党卫军,简称SS,用闪电作为标志,更类似一支特别军队。

随着希特勒在德国建立独裁统治,党卫队的数量日趋庞大,最终达到一百万人,其中党卫军约为60万人,编制上拥有38个师。

由此可知,党卫军其实就是直属于希特勒的军队,也可以看做德意志的第二支军队,他们不听从德国国防部的调令,只是听希特勒的命令。不过在战场上,他们常常与德国国防军配合作战,这时候,他们当然要接受国防军将领的指挥。

在后期,党卫军的装备基本上和国防军是一样的。因为是希特勒的宠儿,他们甚至可以优先得到好的装备和补给。同时,党卫军对希特勒的忠诚度也比国防军要高。国防军的一些将领其实是看不起“奥地利下士”希特勒的,而党卫军从一开始就是作为元首的亲卫队存在,斗志昂扬。所以整体来说,党卫军表现出的战斗力甚至还略在同等单位的国防军之上。但是,同时党卫军也在占领区犯下了更多的恶劣习惯。

在二战后的纽伦堡审判中,党卫队(包括党卫军)被宣判为犯罪组织,而德国国防军的司令部没有被宣判为犯罪组织。

(欢迎关注巴山夜雨涮锅,也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巴山夜雨涮锅





党卫军(因穿黑色制服,又称“黑衫军”)最早是作为希特勒私人卫队而存在的,隶属于冲锋队(因穿褐色制服,又称“褐衫军”)。由于冲锋队指挥官罗姆越来越显示出勃勃野心,甚至想取代国防军,数度与希特勒发生矛盾,使得希特勒对罗姆及其所领导的冲锋队大为不满,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和预谋后,于1934年6月30日党卫队对冲锋队领导层进行了全面清洗,罗姆被枪毙,史称“长刀之夜”。之后,党卫队迅速取代冲锋队位置,在经过不断发展后,成为除国防军之外的第二武装。

由于,希特勒与国防军及军官团矛盾不断,对国防军的忠诚度也有所怀疑,所以希特勒开始着手组建武装党卫军。1921年就组建的护卫小分队及后来的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被扩建成第一支武装党卫军——“阿道夫·希特勒”师。该师可以说是德国的“活历史”部队,它从一支小分队发展到团,再到师,最终扩编为军。它参加了在西欧,南欧以及东线几乎所有重大战役。




纳粹德国先后一共组建了37支武装党卫军师级单位,其中有不少是外籍人员组成的师,比如由北欧人组成的“维京”师、阿拉伯人组成的“军刀”师等。尤其,早先组建的武装党卫军部队军事素质过硬,作风顽强、强悍,执行命令坚决,深得希特勒欢心。武装党卫军与伞兵和山地兵并称为帝国的三大精锐,其地位与国防军不相上下,因其有浓重的纳粹色彩,故此德国传统的军官都不太喜欢。




党卫军与国防军的制服标识有明显区别,党卫军领章右边为双闪电的“SS”标志,左领为军衔标志。党卫军早期制服为单肩章,帽子上缀有臭名昭著的骷髅徽章。而武装党卫军主要是做为野战部队在前线参与作战,而党卫军则是在国内或占领区进行看护、守卫工作,譬如几个有名的集中营的看守就是党卫军。


弄伐里奇


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党卫军属于希特勒的私人部队,法律上是没有明文承认的。他只为希特勒服务。另外党卫军的装备要比国防军好很多。党卫军的参军门槛也比国防军高,必须是纯正的日耳曼人血统。




党卫军在二战不仅负责打仗,还负责维持战场以及后方秩序,屠杀犹太人等等事物。

党卫军的领口上通常有哥特式的SS字样,一些部队的标志是自己设计的。


国防军是德国主要的正规合法的武装力量,主要领导者是军部,而不是希特勒直接指挥(尽管通常会受希特勒干预),数量庞大,入伍条件比党卫军宽松

主要的任务就是打仗,国防军对于希特勒和他的纳粹主意并不是很过敏。他们不具有纳粹思想,甚至会排斥纳粹思想,国防军和党卫军向来不和,国防军是职业军人战斗素质很高。党卫军的战斗力也很强大,但是数量少,党卫军里的精锐大概有“维京师”,“帝国师”,“阿道夫.希特勒师”,“戈林师”,“骷髅师”,“欧根亲王师”,由于见不得人的事主要有党卫军承包,但是党卫军的军纪严明,士兵素质高,士兵也由军队中的精英选拔出来,所以党卫军有值得敬畏的一面也有令人唾弃的一面。但要注意,战斗力超强的党卫军只是少数,后期临时组建的党卫军战斗素质较低。


国防军的单兵装备稍微逊色于党卫军。工资啥的也比党卫军少。

两者差别就是这么多,本质还是不同的。最大的不同就是思想。党卫军都是狂热的纳粹信徒。国防军只是职业军人听从命令而已。

所以二战时期党卫军一般被俘虏后不会留活口的。


是我们都能吃


1、德国政府军也叫德国国防军,主要负责德国国防任务的正规军,是1935年至1945年纳粹德国的正式军事力量的称呼,1921年德国防卫军改名而来的,军纪较严,装备精良,特别是陆军,作战强悍,1940年前后达到500万上下。

希特勒上台后更改为德国国防军,大力扩充军力,国防军从1935年不再向德国宪法负责,而是直接向德意志三军领袖负责,既是向希特勒负责。

在二战期间德国国防军协助党卫军杀害了数百万的犹太人,当时国防军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名单、限制犹太人活动、提供住址等。1945年德国战败,国防军被解散。国防军女兵

2、德国党卫军,更像是希特勒的私人军队,为其设立的个人随护团,是纳粹党用于治安执勤的编制之一,后来隶属于纳粹党武装战斗执行部队的冲锋队;就是一个法西斯特务组织和军事组织,负责领袖保卫、反刺杀、情报收集等,组织类似于民国时的军统。二战时期有希姆莱统领,组成党卫军的大部分是外籍人员,有欧洲和亚洲等30多个国家的人员组成,最多时成员达到47万。

党卫军在二战时违反了更多的战争罪行,希特勒的种族灭绝计划基本上全是党卫军执行的,还有处决战俘、平民等屠杀罪行。德国战败后,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宣布党卫军为犯罪组织,并审判处决了大量的战犯。党卫军枪杀战俘

3、实际上德国国防军在某种意义上看不起党卫军,一个属于国家、一个属于个人,在战争期间由于资源的分配不均而导致的矛盾不少。国防军不齿于党卫军的一些行径,但也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两者在二战都犯下了战争罪行,不过党卫军更罪恶罢了。


小小罗罗蛛


这个问题比较好回答。政府军,这是每个国家都有的军队,职责是保卫国家,抵御外敌入侵。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有或多或少的正规军。

纳粹党卫军,这个字面意思就知道,这是从属于纳粹党的,是服务于希特勒个人的,因为从一开始,纳粹党卫军仅限于很小的规模。和纳粹冲锋队一样,是纳粹党的下属机构,不归属政府军领导。

我们都知道,政府军一般都有国防部、参谋部、负责指挥全国的军事力量。男催党卫军的独特性就在这里,国防部无法智慧党卫军,党卫军自成系统,受希特勒指挥。

党卫军全国领袖希姆莱党在成立党卫队后,不断地使党卫队武装化。早期的党卫队是冲锋队下属组织,后来征召警察成立警察师,之后招募占领国的德裔外籍士兵,最后则招募占领国的志愿兵,使得终战前的武装党卫队扩充成接近60万人的兵力,而整个党卫队组织则有近一百万人。

党卫军战斗力极为强悍。一方面,纳粹党卫军在政治上疯狂崇拜希特勒,本来就是纳粹党的狂热分子组成,骨干都是忠诚于希特勒的。所以在战场上,极为拼命。一直到苏军攻克柏林,不少党卫军依旧在战斗,甚至不少外籍党卫军都战死到底。


寰球视角


希特勒上位第一件事件就是合并总理和国家总统职务,改成国家元首,本来德国的政府军,改成纳粹国防军,又添加了党卫军,先了解一下纳粹国防军,其实国防军就是当时德国政府的正规军队,阿道夫~希特勒1933年1月从原德国政府总统:保罗冯兴登堡接过权杖后先改变了德国政府政治体系,权力集中制,接着改革军队把军队一分为二,国防军主要负责纳粹德国边防安全,这就是国防军的由来!



党卫军是希特勒的纳粹党内的军队,由海因里希希姆莱领队,主要负责纳粹德国政治方向保驾护航,其次打压另外党派政治活动,党卫军前身是希特勒建立纳粹党初期重要的武装力量!

总结:希特勒用国防军通过战争侵略别国,用党卫军镇压国内一切反对纳粹党的武装力量,党卫军只听从元首一切指示!



宇宙DE黑洞


纳粹德国的军队分国防军和武装党卫军,这个没有错。国防军是德国自德意志帝国成立以来一直正统的德国武装力量,其最高统帅机构为国防军统帅部,下设陆海空三军统帅部。其中空军独立性较大,由空军司令赫尔曼.戈林统一指挥。海军先后由雷德尔和邓尼茨任司令指挥。陆军原司令瓦尔纳.勃劳希契,42年后希特勒接管。

武装党卫军比较复杂,它脱胎于希特勒的私人卫队希特勒警卫旗队,党卫军快速反应部队和部分集中营守卫和警察。按照人事和组织关系,武装党卫军全部归属于党卫队的12个指挥部中的武装党卫军指挥部,党卫队全国总指挥为希姆莱,但是党卫队下属12个指挥部分管了从党卫队集中营,国家安全局,考古和种族繁衍,财务等等职能部门,所管理事务繁多,武装党卫军的人事组织只是其中一项。

在武装党卫军的具体组成上,他要求官兵政治上绝对忠诚纳粹党,军官来源必须是纯正雅利安人。它的官兵最早都是从希特勒私人卫队,集中营,警察和纳粹拥护者中挑选的。随着战争发展,德国认为有必要让全体在纳粹理论中优秀的外国官兵也充实进党卫军中。于是,后期党卫军的成员大多数是北欧人,乌克兰人,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匈牙利,荷兰,甚至是阿尔巴尼亚人,成为实实在在的外籍志愿兵团。武装党卫军一共编制了38个师,其中前13个师成立较早,武器训练较好,战斗力强悍。以后的战斗力都稍弱。

武装党卫军在战场上被希特勒随时加强给各集团军,集团军群使用,在战时受相应的上级陆军司令员指挥,但是他们属于战场救火队性质,一旦哪里有需要,统帅部就会把他们加强到哪里,或集中或分散使用,所属并不固定。


腓特烈威廉冯


德国的政府军就是国防军,是德国正式的武装力量,他的成立要追溯到德意志帝国诞生的那一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是一支另欧洲胆寒的军队,希特勒就曾经是其中的一员,不过他只有个小小的传令兵,但他表现勇敢,在战斗中还受过伤,因此还获得过奖章。一战中德国的失败给他留下深刻的影响,他感觉德国的士兵没有战败,德国是被政客和军队的高层出卖的。所以他对德国的高级将领充满了怨恨和怀疑,这也影响到他成为元首后与国防军的关系。

希特勒成为德国元首后大权独揽排除异己,对国防军的忠诚度也有所怀疑,所以希特勒开始着手组建自己的武装力量---党卫军。他在1921年就组建的护卫小分队,及后来成立的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的基础上,建成第一支武装党卫军——“阿道夫·希特勒”师。其后一共组建了37支武装党卫军师级单位,他们作风顽强、战斗力强悍,参加了许多的重大战役。是希特勒得力的侵略工具。


浩荡扬子江


二战纳粹德国的政府军即国防军,其职能为从事战争行动,即对他国实施军事进攻暨武装侵略;而其党卫军则是一个宪兵性质的准军事治安武装二战中后期由于战争的需要,遂按照国防军装甲师的建制,改编成一些凶悍勇猛的党卫军装甲师

党卫军为德文Schutz:其意译为‘’护卫、防护、亲卫‘’等意,与意译为‘’团队、编群、队伍‘’的德文Staffel成为组合词。故而英文普遍简称为‘’SS‘’,是纳粹德国用于执行治安勤务的一个宪兵性质的准军事编制组织,其地位与纳粹冲锋队比肩并立。

党卫军原称为党卫队,是希特勒在冲锋队之外设立的一支纳粹党的军事武装。党卫队最先隶属于冲锋队,后于一九二五年与冲锋队分开而独立:

其职能为通过反刺杀行动来保护纳粹军官,以及情报的搜集和军风军纪的监察(督察)等。一九二九年后演进成执行纳粹的治安武装部队,其最重要的职能就是对纳粹党内部与冲锋队内部的监控,从而成为纳粹党的宪兵武装。一九三四年的‘’长刀之夜‘’希特勒血洗了冲锋队:冲锋队核心人物罗姆被希特勒处决,冲锋队亦被希特勒重组后并入党卫队:党卫队从此成为效忠希特勒纳粹党的近卫军武装党卫队队徽以两道闪电作为SS象征,在北欧神话中一道闪电(其意义代表太阳)象征胜利。党卫队后来在德国国防军认可下,其筹组训练的准军事部门被称为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二战中后期由于战争的需要,遂按照国防军装甲师的建制,改编成一些凶悍勇猛的党卫军装甲师至一九四五年德国战败投降 ,党卫军与国防军一起,均被美英苏盟军歼灭殆尽。


Mrttlzz99


国防军是德国传统正规的主要国防力量,而党卫队是一支政治武装,最早是希姆莱(就像斯大林的贝利亚)为希特勒建立的私人保镖队伍,因规模较小,早期在形式上从属于冲锋队,但是独立武装,在服装上也刻意保持与冲锋队的区别。后来因冲锋队严重阻碍了纳粹党的发展和希特勒的个人野心,使得以罗姆为首的一大批冲锋队领导人被处决,这只鱼龙混杂的流氓队伍便极速的衰落和萎缩。

冲锋队失势后出现的巨大权力空间便留给了党卫队,希姆莱趁机极速扩张,党卫队最终成了一股巨大的恐怖力量。

党卫队大致可分为①控制警察机构的安保组织,②负责情报和反间谍工作的秘密警察也就是盖世太保(希特勒的安全也都靠他们,权力大的很,就像苏联的内务部),③搞大规模政治清洗的普通党卫队(管理集中营和大屠杀多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和④直接参与战斗的武装党卫队。

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武装党卫队,从二战开始它便参与了纳粹德国的所有军事行动,特殊的性质使其优先获得了大量的装备和人员补充。作为政治武装,它首先终于希特勒和纳粹党,而不是国家。因此在军事权限上有些模糊,也与国防军产生了不小的矛盾,但总体上还是很配合国防军的作战行动。

相较而言国防军还算纪律严明,但党卫队确是双手沾满鲜血。虽然表现出强大的作战能力,但仍旧摆脱不了纳粹匪徒的本性,最终落得极其悲惨的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