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源之鄉的哈尼阿卡人

茶源之鄉的哈尼阿卡人

大山深處的寨子

茶,山野最神奇的一片樹葉,被人類發現之後,從此登堂入室,成為改變世界的一種特殊植物。

中國是茶之故鄉,雲南是世界茶源之地。哈尼人沿著橫斷山脈的江河從西北一帶遷徙至雲南,他們發現了茶葉的妙用和獨特香氣,從而也嬗變成一個愛茶、種茶、飲茶的民族。據史書記載,哈尼先民最早的居住地之一,是西雙版納勐海縣格朗和鄉。相傳,南糯古茶山墾種茶樹始於三國時期,茶種、栽培技術為蜀國宰相諸葛亮南征時所傳授,距今1700多年;到唐代南詔時期,僅南糯山一村栽培利用的茶樹面積就超過萬畝。至今,定居南糯山的哈尼族已經有59代,他們把古茶種植加工發揚光大,成為雲南普洱茶之鄉的一個“重鎮”,格朗和也贏得了“茶源之鄉”的美譽。

茶源之鄉的哈尼阿卡人

當地一位藝名叫野山的著名演唱藝術家

在各地的哈尼族中,普遍流傳著這樣一個創世神話:傳說遠古時候,天地間莽莽蒼蒼,唯有一個名叫“它鵬然夏阿瑪”的女人,她躺在一棵大樹下入睡,一陣風吹來,竟然受孕產下了人類,也產下24種飛禽走獸,這當然是一個傳說,在民間這樣的傳說家喻戶曉。樹,特別是茶樹因此成為哈尼人崇敬的圖騰。神話傳說雖是虛幻的故事,但也可以從中窺視其真實的一面。事實上,在上千年的歲月中,哈尼人已經形成了地種到哪裡,茶樹就植到哪裡的習慣。據有關專家的研究,從哀牢山西北部的鎮沅古茶樹到勐海賀松的大茶王,從無量山及普洱茶山箐的大茶樹到南糯山人工栽培的古茶樹和大茶園,不僅反映了哈尼族茶葉種植的傳播歷史,同時也是古代哈尼族遷徙的一條路線。

茶源之鄉的哈尼阿卡人

雲霧高山出好茶。南糯山山高谷深、植被茂密,常處於雲霧籠罩之中,是大葉種茶樹生長的最佳環境,具有“香氣高,苦味淡,甜味重”的特點,茶葉品質極佳,從古至今就是瀾滄江下游流域西岸著名的古茶山。南糯山以其800年栽培型古茶王樹有力地證明了“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也是最早開發利用茶樹的國家”。千百年來,哈尼人對南糯山的古茶樹倍加珍愛,在保護利用的同時,又不斷新植、改造,使之發展永續。如今,僅南糯山茶葉年產量就達800多噸,已經成為“雲南古茶第一寨”和“雲南第一產茶大寨”,哈尼人也因此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

茶源之鄉的哈尼阿卡人

婦女喜歡打綁腿,小腿纏裹護腿比穿長褲涼快,且能起到保護作用,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符號。

從1954年著名植物學家蔡希陶到南糯山考察,確定一株栽培型樹齡800年以上“古茶樹王”,到1990年佛教領袖趙樸初專程來到南糯山參茶;從1951年雲南省茶葉研究所落戶南糯山,到如今的最新發展成果,無不見證了阿卡人與茶的深摯情緣。

國際學術界習慣用“哈尼/阿卡人”指代中國滇南西雙版納及周邊國家的哈尼群體。作為哈尼族的一個支系,僾尼人國際上稱為“阿卡”,自稱“雅尼”,全稱“阿卡卡米糾阿谷”,直譯為“相隔距離比較遠的人”;意譯為在遷徙中打頭陣,因而與大部隊相隔距離比較遠的那部分人。他們認為“雅尼”是其先祖的名字,所以也自稱“雅尼”。

阿卡人是當地除傣族以外的第二大主體民族,總人口70萬左右,分佈在中國、緬甸、老撾、泰國、越南毗鄰的數萬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中。其中,中國境內西雙版納州哈尼族人口20萬左右,主要分佈在景洪市景哈鄉、勐龍鎮、勐罕鎮、嘎灑鎮、勐海縣格朗和哈尼族鄉、西定哈尼族布朗族鄉、布朗山布朗族鄉、勐臘縣關累鎮、勐捧鎮等地。

茶源之鄉的哈尼阿卡人

格朗和哈尼族鄉位於勐海縣東南部。哈尼語“格朗和”意為“福分大的寨子”。鄉轄南糯山、蘇湖、帕宮、帕真、帕沙5個村民委員會,75個村民小組,77個自然村。全鄉18000餘人,哈尼族就有15000人左右。格朗和是典型的高原山地,海拔最高2196米、最低600米,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由於地形複雜,海拔高差大,垂直立體氣候明顯,有“隔山不同天”之說。全鄉總面積3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萬餘畝,其餘都是蒼茫的原始森林,古老的野生茶樹就在其間。

茶源之鄉的哈尼阿卡人

繽紛的服飾和優雅的儀態,使格朗和的女人遠遠看去恰似一隻蝴蝶。

茶源之鄉的哈尼阿卡人

哈尼阿卡人世世代代與森林和茶樹相依為命,茶既是他們的日常用品,也是他們思想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在哈尼族村寨,我們隨處可以尋見茶的蹤影,男方到女方家提親,茶是必不可少的禮物;女兒出嫁,在父母的陪嫁中更少不了茶,這一習俗就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告訴女兒,今後的日子就像飲茶一樣,先苦澀後回甘,餘味悠長。

茶源之鄉的哈尼阿卡人

茶源之鄉的哈尼阿卡人

烤茶是阿卡人居家日常生活方式

“嘎湯帕”是阿卡人的新年,是一年當中最重要最隆重的節日,熱情好客的阿卡人歡聚一堂,載歌載舞,殺豬宰牛,置辦豐盛的年飯,祭祀茶祖茶神,喜迎八方賓客,共慶新年佳節。可以說,茶已經融入哈尼人的血液和生命之中,成為他們的生活史、文化史和心靈史。

茶源之鄉的哈尼阿卡人

祭茶祖。每年都要按照祖傳最高禮儀,舉行莊嚴的祭祀茶祖儀式,以此表達對茶的感恩。

茶源之鄉的哈尼阿卡人

嘎湯帕節日表演中表現茶神崇拜的舞蹈。

這些用哈尼人的茶事與民俗寫就的人類文明史,正是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借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的說法,在討論文化遺產時,“我們不只是在談論石頭樹木和建築。我們討論的是價值、身份認同和歸屬感。”

茶源之鄉的哈尼阿卡人

茶用它的清香野趣陪伴著一個民族生息發展的漫長旅程,讓艱辛的旅途多了幾分溫馨和詩意。每天清晨醒來,睜開眼睛,看見的是這種詩歌的意境。哈尼阿卡人的茶園,也就是在這雲霧湧動的森林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