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镇兵力独控其四,虎视安禄山,为小仁而丢大势,是政治短视?

唐王朝在唐玄宗时代国力达到鼎盛,开元盛世,俯瞰四方,文治武功,天下为之敬服,吐蕃强大却是一败再败、突厥不可一世却也不复往昔、契丹和奚联军扰边亦被得丢盔弃甲,纵观东亚,谁不知盛世唐朝,大号早已声名远播。

十镇兵力独控其四,虎视安禄山,为小仁而丢大势,是政治短视?

唐朝的军事当时是内轻外重的格局,唐廷在边镇设立有十个节度使,拥有着统兵之权,他们手控大军,阻挡外敌入侵,给予了唐帝国以社稷的安稳和文明的繁盛。但须知凡事都有两面性,可以看成是一柄双刃剑,正所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由此才有了上者伐谋,下者伐兵之说,可见古人的经验是告诉我们战争要慎重为之。

唐玄宗作为一代圣主,对自己的文治武功是极具自负的,由此形成了穷兵黩武的性格,对外战争很是不少,表面军队的大捷下,是无数大唐子民的劳役和赋税,大唐的光鲜外表透露出的是丝丝的腐朽和暗淡气息,可是这一切唐玄宗都不曾察觉,他一直沉浸在自己的盛世之中。

十镇节度使中,我们最为熟悉的是拥有平卢、范阳、河东的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他佣兵十数万,是唐帝国最有实力的藩帅,虽然他不可一世,可是相比于同时期的另外一个藩帅,安禄山还是被狠狠的压了一头,因为这个人曾经兼任河西、朔方、陇右、河东(当时还不是安禄山兼任)四镇,其兵力和威望可以说是唐帝国首屈一指的,以其能力和威信,相信他要造反,唐玄宗将陷入无尽深渊,当然这个人对唐王朝却是极为的衷心,他就是强绝一时的名将王忠嗣。

十镇兵力独控其四,虎视安禄山,为小仁而丢大势,是政治短视?

王忠嗣是唐玄宗的养子,年少就在边地历练,后来以战功而一路提拔为统帅。他功勋卓著,曾经大破奚和契丹联军,降服契丹三十六部、在清湖海和积石之战中又战败吐蕃,在一系列的战役中,王忠嗣都是身先士卒,指挥得当,稳固了大唐帝国的边境,他的传奇是铭刻了一个时代的印记,大唐盛世下的名将— —王忠嗣。

可是这样一个非凡的名将,却没能死在战场上,而倒在了自己人的手中,当王忠嗣被贬,而于749年暴卒的那一刻,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仅仅6年后,安禄山叛乱,他苦苦坚守一生的大唐帝国竟然在刹那间分崩离析,再也不复往昔!

十镇兵力独控其四,虎视安禄山,为小仁而丢大势,是政治短视?

王忠嗣和安禄山是打过交道的,而且王忠嗣在任上时,曾经因为应安禄山的要求赶赴葛峪堡帮助其修建“雄武军城”,观察后得知,原来这个“雄武军城”的防御对象竟然不是对外而是对内的,再加上,安禄山此为,是想要借助王忠嗣军队修建城池之机,将他的军队吞并,从此时刻就可以看出安禄山狼子野心,为此王忠嗣立刻弹劾安禄山,检举揭发其有图谋叛乱的不轨行为,王忠嗣是一心为国,可是唐玄宗却将其反应的事实置之不理,虽然王忠嗣是李隆基的养子,可是比起安禄山和唐玄宗的亲密,王忠嗣是远远不如的为此他的好心未被重视。

安禄山是精明的,不然他也不可能白手起家爬到节度使的高位,宰相李林甫和安禄山结为了政治盟友,为了投桃报李,李林甫就想方设法帮助安禄山挤兑王忠嗣,终于机会来了。

十镇兵力独控其四,虎视安禄山,为小仁而丢大势,是政治短视?

唐玄宗问计于王忠嗣有什么办法攻克石堡城,而石堡城作为吐蕃举全国之力而驻守之地,是需要付出数万士兵生命的惨重代价的,而王忠嗣认为付出的不如所得的,所以建议唐玄宗放弃这一军事行动,为此玄宗大为不快。后来董延光提出计策,玄宗命令王忠嗣分兵接应,结果王忠嗣很是勉强,不太愿意配合,而最后懂延光大败,将罪责推给了王忠嗣,认为是他不接应而导致的,所以玄宗大怒,要对其处以极刑。话说,在这之前,就有人劝谏王忠嗣,执意如此定然会招来祸患,可是王忠嗣因为仁德,不忍数万士兵埋骨,所以一意为之,结果落得个被贬斥,不久郁郁而终的下场。

王忠嗣可以说是当时的大唐第一名将了,手下也是虎将济济一堂,一个个都是一时之俊杰,说起来不少还是名垂青史的人物。安禄山和王忠嗣的对抗并没有因为王忠嗣的逝去而告一段落,因为后来爆发的安史之乱,唐帝国的主力平叛者就是出自于王忠嗣的阵营,他们接手了王忠嗣不曾完成的使命,最终平定了战乱,也算给了王忠嗣一个交待。

十镇兵力独控其四,虎视安禄山,为小仁而丢大势,是政治短视?

哥舒翰战绩彪炳,敢打敢冲,在不少战役中都是身先士卒的,石堡城之战,他大破吐蕃,后来还是他感动了唐玄宗,才使得王忠嗣从轻发落,当然在安史之乱中,哥舒翰表现却是令人叹息,最后屈节投降了;除此之外还有郭子仪、李光弼、李晟等人,他们承担了对安史之乱的平定,是大唐的中兴之将,生生将一败再败的唐帝国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光复两京。

王忠嗣可以说是当时情况下平衡安禄山最好的藩帅,可是他却在明知道因为违抗君命而会受到重罚的情况下还是做了,最后意料之中的结果了政治前途,在郁郁不得志中而死去。说好听的,王忠嗣是因为仁德,不忍数万将士性命埋骨,而扮演了一回天使;说不好听的是其妇人之仁,因为小仁而葬送了自己,更葬送了大唐的命数,这是政治的短视吗?是的,政治上的先天不足。

十镇兵力独控其四,虎视安禄山,为小仁而丢大势,是政治短视?

如果说他不知道安禄山有造反的迹象,我们还可以原谅,可是他早已察觉,然而考虑事情却没有从整体大局着手思量,没有想到他的离去,将会使得安禄山一家独大,最后造成难以挽回的局势,因为小仁而丢弃了大势。王忠嗣终究是不懂唐玄宗的,因为他丢官被贬,却没能阻止石堡城军事行动,最终还是丢下了数万将士的性命,而反观安禄山却懂得揣度圣心,且与宰相结成政治盟友,相较于安禄山,王忠嗣无异于是军事中的巨人,政治中的侏儒。正所谓慈不掌兵,义不掌财,身为帝国守护者,他应该在尽量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再考虑他人,否则政治的漩涡将让其追悔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