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至南朝的财政简史

从秦到南朝,帝国的财政系统一直保持着延续性。秦代和汉代初期是试验期,几位皇帝在试着建立一种新式的庞大帝国。在以前,人们甚至不敢想象能在这么大的疆域内维持统一和繁荣。但在经过几代人的尝试,到汉景帝时期,帝国不仅存在,而且繁荣。


自秦至南朝的财政简史

桑弘羊舌战群儒

然而武帝却发现了一个大一统帝国的巨大缺陷:当产生战争等大规模的开支时,帝国的财政无法支持如此庞大的开销。他试图引入一套国有垄断体系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办法奏效了,却给帝国带来了更致命的新问题。由于垄断体系的约束,社会永远不可能得到健康的发展,而官僚体系在参与了经济的具体运行后,社会经济变得庞杂和混乱。当权力和经济勾结时,社会的结块和樱花再次损害了帝国的财政。

王莽试图解决社会的结块问题,他利用皇家权力,强行击碎社会结块,却只击碎了他自己的皇位和脑袋。随其一起彻底走进历史垃圾堆中的是--儒学经典社会建构理论。

东汉一代,皇帝都只能承认现实,采取修修补补的做法。然而由于社会的板结,东汉一直无法有效组织财政,经过官僚的侵蚀和外族入侵的财政超支,政权最终分崩离析。

三国时期,各个地方政权“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尽一切办法发展财政,试图成为最终的胜利者。而作为胜利者,晋武帝却发现,他仍然抵不过惯性这个隐形的杀手,他雄心勃勃的改革可以有蓝图,却永远没有结果。

在更加板结的社会中,东晋和南朝继续腾挪最后的资源,他们在财政的紧箍咒下挣扎着,每一次都指望着放松一点。到最后,800年的试验终于结束。

自秦至南朝的财政简史

南北朝之所以能够维持长久,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强大,而是因为北方的虚弱。对于北方来说,这是一个重归蛮荒的时代,从游牧蛮族的部落制起,他们一点一点地学习和改造,在前秦时第一次接受了系统的汉化。在北魏时期,冯太后及武帝巩固了汉化的成果,到了北周时期,才建立了更加成熟的制度,并由隋唐所继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