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大师加入国民党,在解放前却选择拒去台湾,原因只为女儿

在解放前,蒋介石觉得气数已尽,于是准备撤退台湾,在撤退台湾之前,蒋介石拟定了一个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为的就是一批文人能去台湾,为他撑面子。

在这份“抢救大陆学人计划”里面,有许多我们熟悉的名字,名列第一的就是胡适,而胡适在知道自己小儿子坚决留在大陆的情况之下,已然去了台湾。

这位大师加入国民党,在解放前却选择拒去台湾,原因只为女儿

胡适

而有的文人即使不在名单上,也执意要离开,代表就是国学大师钱穆

这位大师加入国民党,在解放前却选择拒去台湾,原因只为女儿

钱穆

剩下的许多文人处于两难之间,但最终选择留了下来,比如沈从文,他留在大陆最主要的是家庭因素。张兆和在采访中曾说到解放时大家都很兴奋,因为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失望已久;儿子们也曾说过当时很不理解父亲的痛苦,觉得新社会充满希望。可见家庭成员大都偏向留在大陆。

这位大师加入国民党,在解放前却选择拒去台湾,原因只为女儿

沈从文

而有的学者留下来,更是一个很简单的理由,比如哲学大师贺麟,他在解放前与国民党交往甚密,而且解放前他主张唯心主义,在“抢救大陆学人计划”中,国民党三次飞机邀请贺麟南下,可是贺麟还是拒绝了,理由一方面是他对国民党失望,而还有一个简单的原因是他觉得他的“这些书要怎么带走?”

这位大师加入国民党,在解放前却选择拒去台湾,原因只为女儿

贺麟

周炳琳和郑天挺两位学者当年极力催促胡适南下,但是他们二位为了北大留了下来。

而有一位大师,他是国民党“抢救大陆学人计划”中的第三位,而且本身是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但是他还有选择离开。

他就是朱光潜。

这位大师加入国民党,在解放前却选择拒去台湾,原因只为女儿

朱光潜

朱光潜(1897年-1986年),字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1925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致力于文学、心理学与哲学的学习与研究,后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1946年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讲授美学与西方文学。

朱光潜先生著述颇多,其中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

卢沟桥事变后,朱光潜没有随大家一起去西南联大,而是去四川大学做了文学院院长。1938年年底,国民党试图对川大试行党化教育,准备派程天放出任校长。朱光潜虽对政治不感冒,但考虑到和恩公、校长张颐的关系,遂决定抵制。他在全校教师大会上慷慨陈词,号召罢教,掀起了所谓“易长风波”。

通过这件事,中国共产党捎口信请他去延安访问。国民党也回过味来,陈立夫亲自出面来拉拢他,还动员陈西滢出面游说,请他去武汉大学任文学院长。

结果,朱光潜加入了国民党任国民党监察委员会委员、三青团中委,经常在《中央周刊》上写些文章。

这位大师加入国民党,在解放前却选择拒去台湾,原因只为女儿

按理说,身为国民党的朱光潜先生应该离开大陆,可是他终究留了下来,原因又是什么?

根据朱光潜先生女儿朱世乐口述的《在不美的年代里》,我们也许可以窥探一二:

其实当初朱光潜先生的女儿只有七岁,却患了骨结核,每天被固定在石膏模型里,病得十分厉害。那时候也没有特别好的方法,只是用链霉素来治疗,而链霉素都是进口的,很难买到,也很贵,一支链霉素相当于一袋白面的价钱。一般人家得了这种病都医治不起。医生认为她的身体状况不适合移动,朱光潜夫妇想了半天,实在不忍心让女儿忍受旅途的颠簸,于是留了下来。

后来的朱光潜先生成了名副其实的“老运动员”,女儿也曾经问过他:“你后悔吗?”朱光潜说:“不后悔。对于自己的事情,如果是你应该负责的,那就没有什么后悔的。

晚年,朱光潜先生依旧在坚持自己的美学,每天看很多书,翻译很多的东西。

1986年,朱光潜先生逝世,终年89岁。


蒋介石的“抢救大陆学人计划”无疑是失败的,而当年许多文人的去留选择也是大家津津乐道的,事实上,许多学人的选择就是在一念之间,而不论去或留,他们都留下了许多成就,这是人们的瑰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