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光——破茧成蝶,创业必经之路

周晓光--破茧成蝶,创业必经之路

周晓光——破茧成蝶,创业必经之路

过去的12年,“新光”成功地完成了从创业型企业到骨干型企业、再到领袖型企业的飞跃,完成了从生产导向型企业到市场导向型企业、再到品牌文化和社会责任导向型企业的摸索和进步。

“行商”生涯

火车是一个能铭记一些事情的道具,它是一个坐标。这个移动的家伙天生就带着离家,路途,远去,改变等符号意念。很多年后,当周晓光习惯于坐着飞机在全世界的上空飞来飞去时,地上的列车依然能让她记起那些乘坐火车奔波的日子,清晰如昨……

1978年的一天,当她走了6个多小时的山路来到义乌火车站,平生第一次“坐”(其实是“站”,从义乌上车是根本不会有座位的)上火车闯世界时,那份兴奋竟多于茫然——为了减轻家中的负担,她凭自己的勇气和自信,让母亲借了几十元当本钱,做起了“跑码头”生意。那时,她肩挑两个大包,每个包里都装了600多个花衬子,手里还要提个木箱。一个女孩子出门自然比男孩子困难得多,挤火车,赶汽车,为了不耽误时间,经常是白天摆地摊做生意,晚上坐车赶路,并借赶路的机会休息。就这样,周晓光拿着一本中国地图,沿着公路、铁路往前走,夕发朝至,走南闯北,6年之间,竟跑遍了大半个中国,而她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为了能使家里人过上好生活。

“人在外地,不舍得花钱买东西吃。中午摆摊饿了的时候,就买几个便宜的烂苹果,把坏了的部分挖掉,当作午饭吃。但最苦的还不是这个,最苦的是精神上的孤独,没有亲人,经常一个人晚上捂在被子里,静静地流泪。”周晓光回忆说。

周晓光不仅卖花样,还热情而耐心地教人们如何用花衬子,如何串线,如何刺绣。一个姑娘的艰苦和热情也特别容易赢得人们的同情——每到一地,当地居家的妇女们总是喜欢跟周晓光打交道,买她的东西。因为这,在同行的伙伴中,年龄最小的周晓光却总是“销售业绩”最好的一个。

6年闯世界的结果,周晓光赚了2万元。依照当时的标准,已经算是一个小康人家。

事业初创

1986年,她和丈夫拿出了几年来所有的积蓄1.5万元,在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里买下了一个摊位经营饰品——几年前在东北卖绣花样的时候,他们看到东北的女子喜欢戴花花绿绿的头饰,周晓光凭着女人的敏感以及同样的爱美天性,就选定了饰品作为经营的业务——她希望能用这1.5万元赚到5万元后,就回到农村和丈夫过男耕女织的生活。于是,周晓光和丈夫两人在义乌开起了“夫妻店”——丈夫到广东、上海、北京等地进来原材料后,她和妹妹们就在晚上加工,然后第二天在义乌摆摊销售。

周晓光那种生意人的潜质渐渐地发挥了出来。1987年,当她赚了十几万元,并在饰品行业做成全国数一数二的时候,她早就把“赚5万元就回家”的想法抛诸脑后了——从此,周晓光再也没有“满足”过。

几年下来,周晓光在义乌最好的住宅小区买下了新房,在市中心朝阳门买下了店铺。没过多久,朝阳门成为义乌市中心的商业黄金地段——这时的周晓光,几乎实现了她“行商”时代所有的梦想:丈夫善解人意,稚子活泼可爱,家庭安定和睦……如果仅从“小家庭”的观念出发,周晓光似乎是该满足该停下来歇歇了。

然而就是在这个时候,有一种叫“事业”的东西开始在她的头脑里生长了。这一年,以周晓光和她的丈夫虞云新的名字各取一字命名的“新光”饰品有限公司在义乌青口工业园区落户了。事后的周晓光回忆做出这一决策时的心情说:“我们还年轻,凭着我们的人品和积累的客户,我们完全可以成功的,如果失败了,即便回家卖菜,我们也能养活一家人。”

如果说,此前的周晓光还只是一个解决了家庭生计问题的小“老板”的话,那么,1995年之后,因为有了一份对事业的信念和坚持,周晓光就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企业家”。

化蛹成蝶。蝶与蛹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插上了理想的翅膀。而插上了理想之翅的周晓光,就要翩跹于美丽饰品的海洋中了。

企业转型

周晓光同样是崛起于阡陌之间的“草根浙商”。这一代浙商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因为苦难,他们形成了坚强不屈的性格,大胆而及时地抓住了时代的机遇,迅速成立了自己的企业;但也同样是因为苦难,他们被迫过早放弃了学业,在企业迅速成长之后,他们因为知识的不足而遇到瓶颈。这时,又是因为在苦难中形成的性格,他们勤于学习,迅速转型,最终使得浙商群体成为令世人瞩目的一大商帮。

几年时间,新光饰品厂以连续翻番的速度发展,并在全国建立了自己的产品销售网络,一举成为国内饰品行业的龙头企业。

1997年,周晓光与浙江省的30多位民营企业家去中央党校学习了半个月。她从零开始,虚心求教:什么叫管理,什么叫财务,什么叫人力资源,什么叫内部控制,这些曾经看上去很简单的字眼,在专业老师的讲解下,周晓光却感到又新奇又陌生。在这30多人中,周晓光是最用功最勤奋最认真的一个。别人下课了,她还拉着老师问这问那,就像一个一无所知的小学生一样,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而党校的老师们见到如此求知若渴的“小学生”,也乐得倾囊相授。直到2005年,8年过去后,中央党校的肖主任出差到义乌时,还向周围的人打听:周晓光的企业办得怎么样了?

对这次学习的重要性,周晓光是用“重生”来形容的。知识给她打开了一扇天窗,她学习的劲头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1998年,周晓光开始引进专业的管理咨询团队,对企业进行全面的管理变革,并导入企业形象标识系统,成为义乌市第一家导入企业形象系统的企业。与此同时,她加快了家族式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从台湾聘请职业经理人担任公司总经理;全面推行管理标准化,并于2001年10月,在同行业中率先通过ISO9001、ISO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5年,公司通过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和浙江省清洁生产验收;2006年,公司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浙江省绿色企业验收;同年,环保型金属饰品锡基材料及锌合金饰品被评为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前者还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走向卓越

12年一个轮回。从1995年成立至今,新光集团已走过了整整12年。过去的12年,“新光”成功地完成了从创业型企业到骨干型企业、再到领袖型企业的飞跃,完成了从生产导向型企业到市场导向型企业、再到品牌文化和社会责任导向型企业的摸索和进步。这12年,新光集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蓄了巨大的能量,积累了深厚而广泛的资源,不但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业界的尊重,更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肯定。

然而,周晓光不会就此止步。在今年春季的经销商大会上,周晓光宣布,新光集团未来几年要开始走向“从优秀到卓越”的旅程。

“在当今的中国企业中,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范例,也有不胜枚举的优秀者。但事实上,不少中国企业患有严重的卓越精神缺乏症,它们在商业运作上是现实的,但同时也是严重近视的,它们对利润的追求以及赚钱的愿望高于一切,使得企业本身缺乏远期价值,也无法实现远期价值。”周晓光判断说。

为使新光走向卓越,周晓光开始在战略与执行、创新和转型、文化与团队三个方面对企业进行“凤凰涅槃”式的变革。企业以创新为态度,以清晰明确的目标和愿景为导向,以持之以恒的理念和价值观为统帅,以激发团队成员的潜能为手段,致力于使业务模式与市场和客户需求相配合,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来调整自己,向着一流的业务模式和流程进行转型。近些年来,周晓光开始着力多元化发展战略,以她为核心组建的“义乌资本联盟”横空出世,以杭州西湖绝版地块竞投、上海美丽华集团并购等多项成功案例,震动业界,迅速扩张,跨出了现代化资本运营的坚实步伐;新光旗下的万厦、新光两家房地产公司,已经成为当地房地产行业的龙头企业,并组建专业的现代化物业管理公司,着力开拓空间巨大的物管服务业;同时,作为主业的饰品,也将突破固有的批发市场体系,开始大举开拓零售领域、推进品牌化战略。周晓光说:“新光在未来几年内要上市,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成为公众型企业,要从根本上再转型,成为规范、健康、能够适应市场竞争发展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企业。”

“远古有一种神鸟,每500年到来之际,它就要背负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尘垢和痛苦,集香木而自焚,在熊熊的烈火中经历肉体和精神的巨大痛苦和艰难轮回,从而获得新生。新生后的神鸟,羽毛更加丰满,声音更加清亮,精神更加坚强,成为百鸟之王”。周晓光经常给管理层和合作伙伴们讲这个“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故事,激励大家要勇敢地面对变革和转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