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太极拳练的对错?不用力就是松吗?

富文太极


鉴别太极拳练的对与错最核心的原则就是实战中能不能打出技击效果。当然这句话是大前提,如果说只论能不能打得过人就代表练的对和错的话,那其实还是建议好好练练散打搏击就好了,因为能够单纯争胜负论输赢的话,有太多太多的搏击流派可以去选择,没有必要单单说太极拳。不过只是理论以及演练或者配合的时候做的头头是道,真要到没有任何配合情况之下的实际对抗时候,就变得什么也用不出来,那肯定只有一个结果,练错了。

反过来说,假如能够在真正对抗的实战当中,把平时练习的太极拳的技术要领能够做出来,并且能够产生技击效果,即便是如果由于力量,体能,身体素质或者其他因素最终没有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结果。这其实也可以算是练的不错,只要把需要加强的地方加强就可以了。而对于错这种方向性的判断上面,那是没有错的。

所以说,能否在实战中把太极拳的技击要领得到实际运用得到效果,才是鉴别太极拳练的对于错的鉴定原则。

有了鉴定原则其实还并不能足以得到鉴别的能力。如果要想清楚“如何鉴别”的答案,还是要从太极拳本身的了解入手。

要了解太极拳的本身,这里面需要明白并且需要理解领悟的东西就太多了。但从一个最简单浅显的角度,也可以对“鉴别”这样的一个要求作一些帮助。

实际上就是在所谓的“外三合,内三合”这点上面去着手。

所谓外三合就是“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而内三合是“心与意和,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这实际上也是所有内家拳都共同遵循的原则。当然内三合一般来说只能练的人自己去体会。所以从旁人鉴别的角度来说。更重要的是在于观察打太极拳的人能不能做到外三合。

有一个很重要需要事先说明的是,所谓的合不是经常有朋友理解的是一定要对称,或者说在一条直线,等等诸如此类的纯粹方位位置上面的解读。当然大部分时候太极拳很多动作确实有这方面的动作要领。但所谓合的实际目的是为了实际效果的需要才会做到“合”的外在表现。而并不是说仅仅是外形做到了好像“合”的样子,而根本不清楚这样做的目的。这是一个本质上面的区别。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一下。就比如跑步。跑步是用脚跑的。胳膊根本不可能接触地面,也就从直接作用的角度来看,是不会带来什么速度上面的助力的。那么为什么在速度型的跑步冲刺中,一定要强调上肢摆臂动作的重要性呢?可以说,脚步频率越快,相对而言上肢摆臂频率也肯定是要越快的。而那么快速的摆动无法直接接触地面的上肢,这是不是一种体能上面的浪费行为呢?

我相信大多数的人都能理解跑步时候摆臂的重要性,也都会认同这种剧烈的摆臂并不是一种体能无谓的消耗。那么,再设想一下,假如一个人如果始终处在一个悬空的环境下,拼命的空练摆腿和摆臂,但从来不落地真正的奔跑。但这个人练习的动作每一个细节都作的和博尔特一样标准。练了好多年。他短跑能跑的和博尔特一样快吗?

我相信答案也是很显而易见的。所以说,纯粹外在形体位置上面的要领即使是作的完美无缺般的标准,也并不能代表太极拳练得正确。

这也是可以说明“外三合”的要领做的究竟对错与否的一个概念原则。所谓的合,是合作,配合的合。太极拳所谓的外三合是指发挥技击作用的直接作用点,手和脚。还有技击当中主要的控制与关联的枢纽,也就是肘和膝,还有最后维持周身协调一体的核心,也就是肩,胯。当然还包括腰,裆。周身上下,协调配合。这才是外三合。

比如太极拳老师张志俊曾经说过,无论何时何地,双手伸出搭上对方的手的时候,两手距离要求永远是对方一个小臂的距离。也就是一个手看住对手的手,另一只手自然就管住对手的肘。这才是对的。不论是距离短了还是过长都不行。反观很多表演太极拳的人最常看到的就是双手伸展空门大开的样子。动作是很舒展潇洒了。但没有技击涵义在里面,自然就是错的。

当然这也不是说双手永远不能打开。比如单鞭肯定是双手伸展的造型。因此这里所谓的合,是配合的意思。如何配合?是为了技击作用的核心目的而做出相应的配合。

外三合体现在动作外形以及动作转换当中的,能不能做到外三合可以算是鉴别太极拳做的对不对的其中一项挺常见的评判标准。当然其他的方面还有很多,也就不必要一一列举了。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不用力就是松吗?答复肯定不是。那么什么是松呢?其实本人在别的相关问答里面也阐述过这个问题。这里不再多说。只是说一点,在太极拳里面的松与不松。很重要的要领前提其实就是能不能做到立身中正。可以说,只有真的做到中正,才能真的有松的感觉。如果说做不到,再想着如何不用力,也松不了。

可以说,真的做到松,前提就是做到正。中正状态出来的松,就是松沉。


剑客浪心2017


大学的时候学了一年太极拳,谈谈自己的感受吧。

首先,太极拳的松不是不用力,感觉更多的是用意,松而不散,太极拳绝不是绵软无力的,松是为了卸力,卸掉对方的力,松是为了蓄力进而更好的发力!

再个,看太极练的好的,松中带钢劲,柔似风,劲如钢!行云流水也能虎虎生风!我想这就是辨别练的好不好的标准吧。

一点自己的理解,大家多多交流。


涤烦子






晓石60374176193


你好,你问的问题一两句话说不清,简单说一下我的理解,所有动做均是由力做出,大极拳也必须用力,但太极力是在各关节、骨格拉开丶形成反力等的情况下去掉疆力的一种力!这种力只是太极拳的入门力,太极拳一层功夫一层理,在力的方面理解是,在上一层功夫时力的炼法又有新的要求,见笑。


夜龙-左


“松”,不是指故意松懈、不用力,而是常久练习伸筋拔骨以后的那种轻盈,功夫是靠时间打磨的。练的多了就自然感觉到了松。


梦醉清风48102206


太极讲究的是圆融,太极里的阴阳鱼就可以看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兼容并包。因此没有蛮力的存在感受不到用力,是应该的。太极讲究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借力而不是出力。


蚂蚁书虫007


是合理的松,也就是松里带紧,紧里有松! 这个没有办法用文字描述的!就是网上很多人说的松沉感!


天山太极道


一定要经过大拉,大拔到自然松,


用户567104283365


太极拳不是不用力,而是要用大力,要有象鼻的能力。形意拳要有象牙的功力。八卦掌要有杀人狂蜂的技能


用户6373196372龙教头


不能以胜负做标准来判定所学真伪。太极拳只是传统武术的一种,任何一种武术练好了都可至胜,关键是个人的修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